意识形态形象论文-李伟,宫欢欢

意识形态形象论文-李伟,宫欢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识形态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智模式,意识形态腹语术,症候阅读,意识形态建构

意识形态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宫欢欢[1](2019)在《“心智模型”与“国家形象”:基于电影症候阅读的意识形态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电影的症候式阅读症候阅读这一提法,较早的系统论述是张一兵的着作《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哲学家阿尔都塞思想的学术专着。力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即"症候阅读不仅要把握作品说什么,更要挖掘它没说什么,要考察文艺‘在场中的不在场’、文艺的‘空白’‘遗漏’,从而寻找出深藏于最深处的现实意(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2期)

赵剑,毛奕茗[2](2019)在《外星人电影:形象建构、心理策略与意识形态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2019年夏,全球电影票房总排行榜的前十位均被好莱坞产品占据,其中《复仇者联盟》《阿凡达》《星球大战》等带有外星人元素的就多达七部,在此不妨称之为"外星人电影"。之所以称为"外星人电影",是因为外星人对该类电影的主题表达、角色塑造、情节推动来说不可或缺,这类电影才有获得命名的可能。但这又是一个难以界定的类型,不能简单地被归入科幻片(Sci-Fi),因为外星人这一核心元素缺乏现实证据和科学合理性的支撑,同时,它也难以被(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9年11期)

李静[3](2019)在《评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一书主要关注的是形象的问题。本文试从米歇尔的图像学中的形象一词出发,从米歇尔图像学中的形象是什么,米歇尔图像学中的形象家族之间的关系,米歇尔图像学中的形象与米歇尔图像学的关系等叁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小观大,对米歇尔的图像学进行评述。(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陈博凯[4](2019)在《翻译的文本活力与意识形态限度——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早期汉译中的“借位”形象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教士史密斯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1894)在东亚的几种早期汉译本:日文世界首译涩江保译『支那人気质』(1896)、中文世界迄今发现的首译作新社版《支那人之气质》(1903)及中文语境内长期被认为是唯一中译本的潘光旦译《中国人的特性》(1937),连同代表译者看法的提示、注释、解说等非原本内容,是"东方主义"在东方本土的一种"文本兑现",可见身处东方文化场域的中日译者"自我重塑"民族形象的能动性及其限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6期)

陆颖[5](2018)在《从“引诱的俘掠品”到“来自人民的姑娘”——析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重塑的意识形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以人民性超越其1935年初译本的革命性,在"兴无贬资"的人物形象重塑中,将初译中身怀贪欲、自取堕落的珍妮,塑造成来自人民、纯洁崇高却惨遭屈辱的形象。从"救国"到"建国",左翼传统虽一脉相承,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后,通过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挟强势,改变译者意识形态取向,操纵重译,激发原作意识形态潜势,将珍妮作为"绝对主体"的例证提供给重新设定的读者,在其插入重译叙事者视角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传唤其为主体,实现国族构建。(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孙培佩[6](2019)在《浅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大学形象塑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形象塑造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下,并具有维护、服务和支撑意识形态的作用。当前大学形象的塑造受到来自历史文化背景、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其自身属性特点的影响,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为塑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形象实践路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藏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王司维[7](2019)在《作为意识形态符号的莱卡形象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莱卡(Laika)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地球生物。冷战时期,"莱卡"这一形象在美苏两国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后冷战时期,"莱卡"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根据巴赫金的理论莱卡在两国不同的"遭遇"证明它是作为意识形态中介的意识形态符号。而后冷战时期的重新解读表明它作为冷战"遗产"在消费社会成为了一种詹姆逊所谓的"政治无意识"象征结构。(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2期)

谢如月[8](2018)在《从语法隐喻理论的意识形态视角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以英国《卫报》对G20杭州峰会的新闻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英国《卫报》中有关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23篇新闻报道为语料,建立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法隐喻理论,以费尔克劳夫的话语叁维模式为分析工具,探究"他塑"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如何通过话语被构建的,对英国媒体中有关中国的报道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析,旨在为中国及时纠正外媒的主观偏见报道、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8年05期)

金柚希[9](2018)在《从《伤逝》到《虹》看“男性导师”形象及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伤逝》中的涓生,还是《虹》里的韦玉和梁刚夫,这些男性都扮演了知识女性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形象。不同的男性导师,对于女性的成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子君与梅行素同是知识女性、同为出走的娜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她们身边的男性导师是负有重大责任的。通过观察、分析这几位不同形象的"男性导师",人们能够发现他们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发生的巨大改变。而正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为"娜拉"找到出走(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23期)

李小歌[10](2018)在《圣女与妖女——男权意识形态下《芙蓉镇》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81年,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次年《芙蓉镇》获得第一届矛盾文学奖。1986年着名导演谢晋将之改编为电影,斩获多项大奖。《芙蓉镇》这样一部反思"文革"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成功的,不论是作者采用的"土洋结合"的情节结构、"浮雕式"的叙事手法,还是"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新颖独特艺术结构都是极为成功的。然而,从小说《芙蓉镇》里也可以看到作者男权意识的肆意流露,尤其表现在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在《芙蓉镇》里主要塑造了两个主要女性形象:圣女胡玉音,妖女李国。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情感倾向是鲜明的,褒前贬后。显然作者是在一种男权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塑造出了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女性形象即胡玉音,对之大加赞美,而对不符合男性审美要求的李国香却极力丑化。从而树立一种以男权为核心的话语权威。本文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指导下重新分析《芙蓉镇》中的女性形象并揭露隐含在文本中的男权意识。(本文来源于《湖北叁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意识形态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截至2019年夏,全球电影票房总排行榜的前十位均被好莱坞产品占据,其中《复仇者联盟》《阿凡达》《星球大战》等带有外星人元素的就多达七部,在此不妨称之为"外星人电影"。之所以称为"外星人电影",是因为外星人对该类电影的主题表达、角色塑造、情节推动来说不可或缺,这类电影才有获得命名的可能。但这又是一个难以界定的类型,不能简单地被归入科幻片(Sci-Fi),因为外星人这一核心元素缺乏现实证据和科学合理性的支撑,同时,它也难以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识形态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宫欢欢.“心智模型”与“国家形象”:基于电影症候阅读的意识形态建构[J].电影评介.2019

[2].赵剑,毛奕茗.外星人电影:形象建构、心理策略与意识形态批评[J].电影评介.2019

[3].李静.评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J].北方文学.2019

[4].陈博凯.翻译的文本活力与意识形态限度——ChineseCharacteristics早期汉译中的“借位”形象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5].陆颖.从“引诱的俘掠品”到“来自人民的姑娘”——析1959年傅东华重译《珍妮姑娘》中珍妮形象重塑的意识形态影响[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6].孙培佩.浅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大学形象塑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9

[7].王司维.作为意识形态符号的莱卡形象变迁[J].大众文艺.2019

[8].谢如月.从语法隐喻理论的意识形态视角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以英国《卫报》对G20杭州峰会的新闻报道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

[9].金柚希.从《伤逝》到《虹》看“男性导师”形象及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嬗变[J].牡丹.2018

[10].李小歌.圣女与妖女——男权意识形态下《芙蓉镇》女性形象分析[J].湖北叁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意识形态形象论文-李伟,宫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