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传输论文-周鑫,田晔非

以太网传输论文-周鑫,田晔非

导读:本文包含了以太网传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M9161EP,嵌入式,光纤,以太网

以太网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周鑫,田晔非[1](2019)在《基于DM9161EP的嵌入式光纤以太网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嵌入式以太网设备在传输距离上受限,不能很好地应用于需要远程网络传输的场景,设计了一种适合长距离网络传输的光纤以太网传输系统,以DM9161EP和STM32F407嵌入式芯片为核心,进行了嵌入式以太网光纤传输的硬件与软件设计。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详细分析并设计了供电电路与光纤以太网通讯电路,在硬件基础上根据芯片性能完成了DM9161EP芯片驱动设计,移植应用LWIP协议栈使系统实现了TCP/IP协议功能。最后通过样品进行测试,表明文中设计的以太网传输方案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备低延时、低丢包率的特性,十分适合工业领域等需要长距离传输的应用场景使用。(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06期)

成乃朋,李锦明,侯天喜,成雅丽,马林[2](2019)在《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多路火工品等效系统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飞行器中多路火工品起爆的脉冲信号及电路测试问题,根据火工品电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多路火工品时序等效系统。系统以FPGA为测试平台,对多路等效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有效性判断,通过千兆以太网传输至上位机进行波形显示。相比传统的火工品等效器,该系统不仅能够测试脉冲信号的有效性及电路的正常工作,也能够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快速可靠性分析,解决了传统等效器对脉冲信号响应低速、滞后的问题。(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期刊2019年01期)

陈保平,张守梁[3](2018)在《基于以太网传输的电力机车低风压低电压监测报警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石家庄机务段现场情况,设计了一套电力机车风压电压检测报警及其相应数据采集、发送、存储、分析一体化的完整系统。详细介绍了如何监测电力机车总风缸压力、AB制动缸压力、AB受电弓升弓控制压力、蓄电池电压、列车速度等状态信号,当列车回站后通过W5200以太网传输模块将行车记录的数据传输给站内电脑,并利用Labview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终能及时预防和消除机车动轮迟缓、列车管自动减压、弓网故障及司机操作是否合格等问题。本设计装置对于保证铁路安全运输有着重要意义且其拥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秦泗超[4](2018)在《基于以太网传输的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波是评估武器弹药毁伤威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轻气炮加载含能弹丸超高速撞击靶箱,产生冲击波。为了研究含能炸药效能,冲击波可以推算炸药的能量与密度的关系,能量与密度之比称之为比能量。本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的“比能测试记录仪”项目。论文首先介绍了冲击波测试系统及FPGA和以太网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然后重点阐述了冲击波测试系统软、硬件设计和以太网接口设计的过程。其内容有:1、设计了可扩展的多路级联采集单元。多个采集单元形成总线型的级联结构,通过层级传输的方式实现对采集单元参数配置以及读数等操作,满足了一台装置可以对靶箱壁多点冲击波测试的需求。2、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内、外触发分存储方式。采集存储电路是以XILINX FPGA为时序逻辑的控制核心,将内、外触发数据分别单独存储在Mram、Flash。实现了重点数据小存储、大数据备份存储的设计思想。3、设计并实现了以太网传输接口,用以快速读取数据。存储芯片中的数据以串行通讯方式发出,以ALTERA FPGA为控制核心的读数盒接收发来的数据,并将串行通讯协议转UDP、IP、MAC以太网协议,最后传到电脑端。本文设计了对以太网协议做逆封装的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波形显示。最后,论文介绍了系统的验证实验和实爆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文辉,简献忠,肖儿良[5](2018)在《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千兆以太网传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和传统的百兆网络已无法满足传输总带宽需求的问题,文中设计了嵌入式千兆以太网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选用Xilinx公司Artix-7系列的FPGA芯片为主控制器,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控制。使用UDP/IP协议帧通过千兆以太网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图像数据时,丢包率仅为0.001 25%。在对变电站高压设备进行监控传输测试时,稳定传输视频图像的最高帧频可达150 frame·s~(-1)。(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欧斌,李敬超,高霞,徐彬彬[6](2016)在《基于以太网传输的嵌入式多核DSP自启引导》一文中研究指出TI推出的基于Key Stone架构的TMS320C66xx系列产品在图像处理、语音处理、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核自启引导关系到DSP内核代码之间能否在离线模式下同步并行工作和独立自主运行。结合以太网接口的高速传输特性和NAND FLASH大容量非易失存储优势,通过在FLASH烧写程序中嵌入UDP协议代码实现多核镜像文件的以太网传输功能,并且对IBL二级自启引导代码进行改进,实现了多核镜像文件从FLASH到内核的引导。经过在TMS320C6670 DSP平台上验证,该设计能够实现多核程序代码到FLASH的高效传输、烧写和自启引导,为嵌入式DSP设备出厂制造和程序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6年05期)

王新颖[7](2016)在《基于FPGA的以太网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离不开以太网。由于数据高速传输系统的数据量比较大,而且传输速率要求高,特别针对一些嵌入式以太网数据传输,需要有实时的数据传输需求。本文提出将FPGA与以太网技术相结合的以太网传输系统方案,并分别采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纯硬件方式进行了实现,可分别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基于FPGA以太网传输系统的研究对于信号处理、工业以太网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技术应用及市场经济效益前景,具有重大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进行了嵌入式以太网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该方案中采用了可灵活配置的嵌入式软核CPU NIOS II,包含了软硬件协同设计。其中硬件方面包括了SOPC技术以及应用SOPC技术搭建的为软件提供服务的硬件平台,软件方面包括了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TCP/IP协议栈,以及应用socket编程实现以太网数据传输,完成了设计目标。同时,为了提高以太网传输数据的速率,本文实现了将UDP/IP协议以及MAC子层硬件化的方案,即基于FPGA的硬件实现以太网传输系统。相比于TCP协议而言,由于UDP协议实现应用更为简单而且传输速率更快,所以系统选择了UDP/IP协议实现以太网数据传输。UDP/IP协议部分采用硬件语言描述,用硬件电路实现了UDP/IP协议,并配置使用了叁速以太网MAC IP核,编程实现了MAC帧的封装和解封,最后对各个模块以及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功能正确。试验结果表明该两种系统传输方案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需求,前者有较高灵活性但传输效率偏低,后者传输效率高但灵活性差,可根据相应需求,用于不同的系统设计。(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王浩,李磊,杨洁,余健,郑国恒[8](2015)在《基于以太网传输的高速3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传输的32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核燃料棒质量检测中,可以对核燃料棒检测传感器发送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该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数据分析控制软件四个部分。系统使用FPGA来进行数据的接收和计数,使用ARM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芯片来控制各个模块之间协调运行,同时利用ARM对数据进行组包并将组包后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上位机,最后由上位机对数据采集装置上传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经测试证明系统工作稳定,可以达到工业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丁云冰[9](2015)在《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通信系统中,对数据源信号的高速采集和传输,是整个系统工作的基础。高速采集系统负责收集数据并发送给其他系统,其设计的重点在于数据的缓存和传输。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获取对于整个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根据实验室的应答器系统研发任务,设计了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采集系统。论文使用Altera公司的FPGA产品作为中央处理芯片,完成了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并且借助软件仿真和实际在板测试的方法,设计了 DDR2存储芯片和千兆以太网MAC层的接口程序,实现了采集系统从采集到缓存再到传输的一系列工作过程。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部分的工作:1.调查采集系统的需求,研究本项目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对不同的芯片进行选型,最终决定使用Altera公司的EP3C25F324作为控制芯片、镁光MT47H16M16为内存芯片、MARVELL公司的88E1111为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2.设计和制作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根据各元器件的工作参数,对系统中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如模拟滤波器等,最终绘制了原理图。同时制作了全部元器件的PCB封装,完成采集系统PCB板的设计,实现了采集系统的硬件基础。论文中给出了采集系统硬件的主要原理图和完整的PCB 图。3.设计和编写了采集系统的软件代码。论文首先仿真了 DDR2和千兆以太网MAC IP核,结合数据手册掌握其工作原理,进而设计IP接口程序。其次使用Verilog HDL行为级描述语言对AD芯片和DDR2芯片建模,实现了完整的数据通路。最后论文使用Modelsim软件,对采集系统的FPGA程序进行了功能仿真。文中对每个模块都有详细的仿真流程和结果分析。4.结合硬件电路板,测试采集系统的软件程序。通过把程序下载到FPGA中,进行硬件电路的在板测试和信号的抓取。文中给出了 Verilog代码综合出的RTL电路图,抓取了硬件电路的实际波形,分析并得出结论。本论文实现了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采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作用,并且为之后的应用留出了扩展接口。(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12-01)

徐光辉,聂永军,冯秀妍[10](2015)在《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传输设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延伸IP交换机的以太网用户线和以太网中继线,提出了基于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可达20千米以上的万兆以太网传输方案。该方案由4个10M/100 M/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和1个10Gbps光接口组成。利用Altera公司Arria V GT系列FPGA芯片实现了4个以太网接口和1个光接口之间的数据转换功能。(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以太网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飞行器中多路火工品起爆的脉冲信号及电路测试问题,根据火工品电参数设计了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多路火工品时序等效系统。系统以FPGA为测试平台,对多路等效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有效性判断,通过千兆以太网传输至上位机进行波形显示。相比传统的火工品等效器,该系统不仅能够测试脉冲信号的有效性及电路的正常工作,也能够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快速可靠性分析,解决了传统等效器对脉冲信号响应低速、滞后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太网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1].周鑫,田晔非.基于DM9161EP的嵌入式光纤以太网传输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2].成乃朋,李锦明,侯天喜,成雅丽,马林.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多路火工品等效系统设计(英文)[J].JournalofMeasurementScienceandInstrumentation.2019

[3].陈保平,张守梁.基于以太网传输的电力机车低风压低电压监测报警装置设计[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秦泗超.基于以太网传输的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8

[5].李文辉,简献忠,肖儿良.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千兆以太网传输设计[J].电子科技.2018

[6].欧斌,李敬超,高霞,徐彬彬.基于以太网传输的嵌入式多核DSP自启引导[J].微处理机.2016

[7].王新颖.基于FPGA的以太网传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6

[8].王浩,李磊,杨洁,余健,郑国恒.基于以太网传输的高速32通道数据采集系统[J].核科学与工程.2015

[9].丁云冰.基于千兆以太网传输的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

[10].徐光辉,聂永军,冯秀妍.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传输设备设计[J].光通信技术.2015

标签:;  ;  ;  ;  

以太网传输论文-周鑫,田晔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