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柔性道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起落架,柔性道面,动力响应,面层底拉应变
柔性道面论文文献综述
刘持有,蒋小伟,朱立国[1](2018)在《不同构型起落架作用下机场柔性道面动力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构型起落架荷载作用下机场柔性道面的动力响应规律,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机场柔性道面有限元模型,模拟了不同构型起落架动态荷载作用,并通过NAPTF足尺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随后,重点分析了不同构型起落架动态荷载作用下柔性道面面层底拉应变、面层顶剪应变以及轮载对面层底拉应变和面层顶剪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层底横向拉应变峰值随起落架轮组数增大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而起落架轮组数对面层底纵向拉应变峰值、面层顶横向剪应变峰值以及纵向剪应变峰值的影响较小;面层底(顶)横向拉(剪)应变峰值均大于纵向拉(剪)应变峰值,且面层底(顶)横向拉(剪)应变更易受面层厚度的影响;较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力学响应受轮载变化的影响更大。此外,分析表明面层顶剪应变大于面层底拉应变,建议在柔性道面设计中增加"top-down"开裂的控制设计。(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8年12期)
郑佳[2](2018)在《机场柔性道面CBR设计法的发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简写为CBR)是反映部分土体与整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在滑动面上产生抗剪切力的指标,长期应用于机场柔性道面设计中。本文综述了CBR设计法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目前CBR设计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CBR设计法的弊端,对机场柔性道面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民航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马鲁宽,赵鸿铎,杜增明,陈峙昂[3](2017)在《考虑飞机运行特性的柔性道面累积损伤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计算柔性道面任一点累计损伤,考虑飞机载重和滑行速度差异,给出了飞机滑行在道面任一横断面处单个主起落架动荷载计算方法;基于单个主起落架动荷载作用下柔性道面面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面竖向压应变空间响应分析,引入多轴荷载作用频次影响系数,考虑轮迹横向偏移和纵向分布规律,得出了单个主起落架在道面任一位置处荷载作用频次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相应位置处道面允许作用次数;基于Miner准则的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提出了可覆盖整个柔性道面的道面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可为道面分段和横向减薄设计的理论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9期)
蔡靖,李岳,孙钦刚[4](2017)在《温度场下的机场柔性道面转弯区轮辙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机转弯过程中机轮对道面产生显着的附加水平剪切作用,加重柔性道面轮辙病害影响行驶安全问题,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连续变温沥青道面温度场与轮辙分析模型.该模型开展了机轮低速地面转弯特性分析,对比了跑道直线段与转弯区轮辙形成规律,提出了适用于转弯区道面变形特征的轮辙评价指标,对交通荷载条件和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参数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轮法向侧推力在道面面层底部产生横向拉伸变形,轮载作用位置竖向应力水平低于直线段,与轮辙凹陷深度规律一致;外侧机轮隆起变形幅度增加,内侧机轮隆起变形削弱并与轮迹凹陷盆连为整体;道面综合轮辙深度随转弯速度增加而增加,增幅为50%;轮载累积作用时间随转弯速度增加而缩短,轮迹带下陷变形明显减小,最大降幅达到30%;沥青混凝土面层日间持续高温是道面轮辙初始阶段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表层轮辙敏感温度在30℃附近;通过控制高温时段飞机最低转弯滑行速度有利于降低该区域轮辙变形幅度.(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李杨,王建武,张勇,武卫,邓伟[5](2016)在《灌注式半柔性道面材料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灌注式半柔性道面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运用SHPB试验装置,对空隙率为20%、23%、25%、27%和30%的半柔性道面材料分别进行了0.25、0.30、0.35和0.4 MPa共4种气压的冲击试验,分析数据发现较低气压冲击作用下(0.25,0.3 MPa),空隙率为25%的半柔性道面材料峰值应力最大;在较高气压冲击作用下(0.35,0.4 MPa),空隙率为27%的半柔性道面材料峰值应力最大。综合材料在冲击作用下峰值应力和破坏形态等因素,空隙率为27%的半柔性道面材料抗冲击性能优于其余4个空隙率的材料。(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李杨,王建武,武卫,邓伟,崔雨[6](2016)在《冲击荷载下半柔性道面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半柔性道面特性分析后发现,半柔性道面材料能够适用于混凝土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在非线弹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损伤因子对本构方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冲击荷载下半柔性道面材料的动态本构方程。对3种不同空隙率的半柔性道面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优化后的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半柔性道面材料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建材发展导向》期刊2016年16期)
苏昌建[7](2016)在《机场刚性道面与柔性道面相接处结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民航机场跑道、滑行道以及停机坪常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道面。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修建了大量民航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基础上出现沥青加盖的情况日益增多。基于此,结合目前机场刚性道面与柔性道面相接处的结构处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6年01期)
刘志业[8](2015)在《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机场柔性道面性能衰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年交通增长率和土基CBR两个指标,对灰色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大修后的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性能衰减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能客观反映机场柔性道面的性能衰减规律,满足机场道面养护工作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5年36期)
邓鑫峰[9](2015)在《机场多层柔性加铺复合道面设计与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场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由于航班运力增加和大型客机投放使用,已导致了机场道面破损严重、承载能力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采用“盖被”技术,即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进而形成复合道面,是我国最为普遍的延长刚性跑道寿命的方法。刚性道面加铺后,随着时间推移和道面性能衰减,往往还要再次、乃至多次加铺。目前,国内外对于多次加铺道面的研究较少,亟待通过研究完善相关设计和评价方法。论文以上海虹桥机场东跑道为实例,从既有道面病害调查统计入手,对病害的损坏等级和病变成因等进行分析,选择出加铺层设计主要指标——裂缝和轮辙。针对多次加铺复合道面的设计与评价问题,一是根据“多面层刚度贡献分配”原理简化道面模型,给出了刚性为主多层柔性加铺复合道面的当量厚度及模量计算方法;二是借助有限元法和ABAQUS软件,分析了设计参数、裂缝(反射裂缝和纵向裂缝)和轮辙对沥青层的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基于裂缝-轮辙双控指标的力学经验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叁是借鉴刚性道面评价方法体系,给出了多层加铺复合道面结构层模量反算及道面等级号PCN的计算方法,以及多层复合道面结构强度的评价方法;最后基于Miner定律得出多层复合道面剩余结构寿命计算方法,并通过虹桥机场跑道的实际应用证明了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大学》期刊2015-05-07)
胡洪龙,谈至明,朱唐亮,王力[10](2015)在《机场柔性道面结构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入机场柔性道面结构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和旁邻轮影响系数φ;明确了当量单轮荷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分别基于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设计指标,分析了主起落架构型分别为双轮、双轴双轮和叁轴双轮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随机场道面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计算沥青面层层底弯拉应变,刚性、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的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时仅考虑计一根(或一排)轴载的影响;计算土基顶面压应变的ζ时可计入所有旁邻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基于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应变和土基顶面压应变的40余种飞机的当量单轮荷载系数ζ的近似回归公式。(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柔性道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简写为CBR)是反映部分土体与整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在滑动面上产生抗剪切力的指标,长期应用于机场柔性道面设计中。本文综述了CBR设计法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目前CBR设计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CBR设计法的弊端,对机场柔性道面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性道面论文参考文献
[1].刘持有,蒋小伟,朱立国.不同构型起落架作用下机场柔性道面动力响应[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
[2].郑佳.机场柔性道面CBR设计法的发展与应用[J].民航学报.2018
[3].马鲁宽,赵鸿铎,杜增明,陈峙昂.考虑飞机运行特性的柔性道面累积损伤计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蔡靖,李岳,孙钦刚.温度场下的机场柔性道面转弯区轮辙规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
[5].李杨,王建武,张勇,武卫,邓伟.灌注式半柔性道面材料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6
[6].李杨,王建武,武卫,邓伟,崔雨.冲击荷载下半柔性道面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6
[7].苏昌建.机场刚性道面与柔性道面相接处结构处理[J].福建建材.2016
[8].刘志业.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机场柔性道面性能衰减研究[J].山西建筑.2015
[9].邓鑫峰.机场多层柔性加铺复合道面设计与评价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
[10].胡洪龙,谈至明,朱唐亮,王力.机场柔性道面结构的飞机当量单轮荷载[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