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场域论文-俞丽伟

社会场域论文-俞丽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心态,网络社会学,虚拟空间,社区治理,风险治理,公益慈善,明星村,治理创新,基层社会,信用信息

社会场域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社会治理创新:从现实场域到虚拟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经济呈现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常态”,社会发展及其治理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11月10日,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组织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31)

张梅[2](2019)在《微博场域社会文化议题的共识现状与表达——以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的微博热议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文化领域关系着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和代际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本文对照社会文化领域中个人权利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两极光谱,采用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合法"这一可以浓缩社会文化领域核心关系的热点议题。研究发现:在表达方式上,微博机构用户自我设限,个人用户发言活跃,其表达更趋丰富多元,呈现出直觉判断、信仰论证、强调爱情的情感论证和强调权利的理性论证等多重方式。总体上,只从直觉、情感或信仰出发的说服减少,追求有效性(validity)的理性论证在增加,社会文化领域的公共议题显露出进行更为优质讨论的可能。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真爱无罪等爱情论在情感上极大地抗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同性恋行为的鄙弃与歧视,并且,个人权利理论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赋予了正当性,两相合力,展示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领域中个人权利观不断推进的动态图景。(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俞丽伟[3](2019)在《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剧目生成的社会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兰芳一生共演出叁百余出剧目,除了《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编演完成的之外,其余演出剧目均已在晚清至民国搬演。如此大量的剧目生成与演出发生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场域——外部场域、戏曲娱乐业、家族底蕴及梅兰芳的个人特质存在重要关联,演出剧目是在多重场域的合力作用下逐步生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罗奕,罗恒[4](2019)在《跨国主义社会场域下的中泰媒体合作——以泰国《星暹日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海外华人社会的叁大支柱之一,华文报纸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历史悠久。有学者指出,华文报纸的创办和发展与华人社群的思想意识密切关联。一方面,华文报纸具有左右社群个体及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能力,肩负着华人社群知识层次提升及文化素养培育的功能,因而将其看成是对公共领域形成和转型有影响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在华文报纸担任实质性或荣誉性职务的华人,能增(本文来源于《传媒》期刊2019年20期)

何思妤,黄婉婷,曾维忠[5](2019)在《场域视角下水库移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自愿移民搬迁活动导致移民场域产生剧烈变化,加之惯习的延续和滞后导致移民在新场域难以开展新的实践活动。移民的生计资本的重建有利于帮助移民恢复原本的经济水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弥补正式制度不足的无形资本,是支持移民抵御外部冲击和从逆境中复原的能力。本文选取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移民为样本,基于场域视角,解释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定量对比分析移民前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变化,总结移民政策在帮助移民重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梁玉生,杨锐[6](2019)在《苗族架桥仪式场域中的互惠交换与社会流动——以贵州油捞苗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惠交换是苗族文化表征方式之一,其对人际关系网络的建构与重构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贵州罗甸油捞苗族架桥仪式过程的考察,并以互惠交换为视角,分析苗族架桥仪式场域中的礼物交换行为以及人、神、自然之间所建立的互惠关系和互惠逻辑,同时探讨苗族架桥仪式文化对族群社会流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袁祖社[7](2019)在《现代性发展之悖谬场域的实践超越与社会真价值理解的中国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反思和总结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社会总体性价值观念变迁,以及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其最为恰当的做法,当是"观念史"视角的有效介入。因为,社会的变迁是多维度发生、全景式展开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变迁。中国社会、一代中国民众在一个全新的价值实践及其由此所造成的价值化的世界中,理智地审视体制转型、结构分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间真实的关系,及其得以可能的现实的历史场景,自觉地展开了对包括人自身价值在内的社会生活各领域价值之确当性根基的艰难求索、论证,以及反思批判与超越基础上的自主建构和确证历程。依托此一历程并在这一历程中,中国社会、中国民众真切地认识并体验到了价值生成的复杂性场域逻辑,确证了价值本质之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性蕴涵,以及整体性意义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变革对于美好生活的实现等所具有的最为基础、最为根本和革命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继兰,虞崇胜[8](2019)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创新路径——基于协商民主发生场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场域政治。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因而协商民主发展有赖于发生场域的拓展。简单来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就是协商民主发生的社会空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是否广泛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品质与溢出效应。理想的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应该是公共生活的全覆盖与政治行动的全贯穿。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不断扩展,政治系统场域、政治与社会场域和社会公共领域的协商民主,在内容、形式和程序上都得到了全面展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时间不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发生场域上仍然存在边界不清、行政性色彩浓厚和社会公共领域协商制度化不够等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建设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创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党政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杨君,方蕙[9](2019)在《结构、文化与场域: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阐释个人与社会关系转变的现代性理论,个体化在中国社会的应用既引起热烈的讨论也遭到巨大的现实挑战。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化引入中国后的重要研究,归纳出叁种研究取向:结构主义视角、文化主义视角和公私场域视角。这些研究取向由于研究问题、研究时间以及研究背景的不同,带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梳理总结出叁种研究脉络:侧重共同体建设的结构主义视角、侧重生活变革的文化主义视角和侧重个体权利的公私场域视角。本文以为,个体化在中国的适用性呈现复杂化与多元化特征:缺乏制度支持的个体化、功利主义的个体化以及个体权利崛起的个体化。这启示我们更应注重中国社会个体化的本土研究,深入挖掘传统资源,系统分析个体化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环境。(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高中意[10](2019)在《社会调节的适用场域与作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调节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在治理体系中辨析其所具有的特定的适用场域与作用逻辑,不仅能对它予以准确定位,而且能彰显它的实践性。从社会调节与国家调节、市场调节的辨析中,能得出社会调节的特定适用场域,即主要适用于社会场域;从社会调节与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的辨析中,能得出社会调节的特定作用逻辑,即关注多元治理要素的互动。尽管此种辨析不是对社会调节的"全景式"考察,但这是一种经验性的分析,更有利于对社会调节进行实践上的定位,而不仅是逻辑上的定位。社会的发育,社会权力的生长,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都离不开社会调节,它必将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社会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文化领域关系着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和代际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本文对照社会文化领域中个人权利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两极光谱,采用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同性婚姻合法"这一可以浓缩社会文化领域核心关系的热点议题。研究发现:在表达方式上,微博机构用户自我设限,个人用户发言活跃,其表达更趋丰富多元,呈现出直觉判断、信仰论证、强调爱情的情感论证和强调权利的理性论证等多重方式。总体上,只从直觉、情感或信仰出发的说服减少,追求有效性(validity)的理性论证在增加,社会文化领域的公共议题显露出进行更为优质讨论的可能。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真爱无罪等爱情论在情感上极大地抗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同性恋行为的鄙弃与歧视,并且,个人权利理论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赋予了正当性,两相合力,展示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领域中个人权利观不断推进的动态图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场域论文参考文献

[1]..社会治理创新:从现实场域到虚拟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张梅.微博场域社会文化议题的共识现状与表达——以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的微博热议为个案[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俞丽伟.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剧目生成的社会场域[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罗奕,罗恒.跨国主义社会场域下的中泰媒体合作——以泰国《星暹日报》为例[J].传媒.2019

[5].何思妤,黄婉婷,曾维忠.场域视角下水库移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重建[J].农村经济.2019

[6].梁玉生,杨锐.苗族架桥仪式场域中的互惠交换与社会流动——以贵州油捞苗族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9

[7].袁祖社.现代性发展之悖谬场域的实践超越与社会真价值理解的中国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19

[8].张继兰,虞崇胜.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创新路径——基于协商民主发生场域的研究[J].党政研究.2019

[9].杨君,方蕙.结构、文化与场域: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9

[10].高中意.社会调节的适用场域与作用逻辑[J].理论月刊.2019

标签:;  ;  ;  ;  ;  ;  ;  ;  ;  ;  

社会场域论文-俞丽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