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电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用电动车,混合储能系统,Z源逆变器,电流控制
混合电流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震,陈靖,党娇[1](2019)在《矿用电动车混合储能系统Z源逆变器电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应用于矿用电动车混合储能系统的传统Z源逆变器或单开关电感Z源逆变器存在电压增益、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Z源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基于阵列式磁集成技术的模块化开关耦合电感单元替代传统Z源逆变器的电感,提高功率密度和电压增益,并通过引入辅助软开关支路实现功率器件零电压开关,提高转换效率。对基于新型Z源逆变器的混合储能系统进行了建模,通过分析极点,发现引起系统振荡的1对共轭极点及系统振荡处频率,结合模型进行了电流控制器参数设计,推导出电流控制器比例和积分参数的设计准则。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电流控制器设计准则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9年09期)
张泽灵[2](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分配与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与宽调速范围的新型电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结合电动汽车要求及PMSM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对HESM的电流分配、电流的解耦与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高速区弱磁调速带载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d轴反电动势的基本电流改进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保持反电动势(Ebase)不变条件下降低励磁电流或d轴电流,增大了输出转矩。仿真实验表明,高速区输出转矩从原来的2N.m提升至3N·m。其次,针对所提基本电流改进控制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流分配逼近算法,该算法采用函数逼近方法将非线性方程简化,简化了HESM调速系统结构。仿真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另外,针对电机参数摄动、负载扰动时电枢电流、励磁电流参考值振荡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电流分配控制器逼近参数稳定情况下的各电流参考值,有效减小了电流参考值振荡,降低控制器参数敏感性。仿真结果表明,低速区控制时励磁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33%;高速区控制时d轴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40%,q轴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20%,电磁转矩振荡减小至25%。最后,针对HESM电流环控制器中的非线性耦合问题,提出了HESM精确线性化控制,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将直轴电流、励磁电流与机械角速度解耦为3个独立、线性子系统,实现调速系统全局范围内电流环动态解耦,提高系统动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所提出的HESM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弱磁控制带载能力受限、基本电流改进控制方程计算复杂、电机参数摄动与负载扰动时各电流参考值振荡和电流环非线性耦合问题,适用于HESM调速系统。(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陈德彪,蒋伟明,刘海风,高明明,赵晋斌[3](2019)在《计及线路电阻的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系统电流分配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传统混合储能电流分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线路电阻参数时对混合储能系统电流分配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主动测量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中,功率波动的低频成分仅由蓄电池补偿,而高频成分由超级电容补偿。在PSIM中搭建了包含单台蓄电池和单台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仿真电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削弱线路参数造成的影响,实现混合储能系统的分频协调控制。(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徐乃珺,张德华[4](2019)在《单相逆变器的新型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零电压软开关的控制模式可使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高,但在传统的边界电流零电压控制方法下,由于边带宽度快速变化,调制会使开关管的导通损耗和电感磁芯损耗增大。为了提升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并缩小开关管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提出一种新型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模式,使开关管通过在零电流和零电压的混合软开关环境中工作来进一步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搭建了一个全桥逆变器硬件试验平台,采用全数字电流控制的方式对所提新型控制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电流调制策略可使逆变器的工作效率较传统的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开关管开关频率范围缩小,电感通态电流值减小。(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徐乃珺[5](2019)在《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高效混合软开关逆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2018年继续蝉联世界第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仅带来了工业的飞速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在电能使用方面,为了达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目标,以分布式能源作为重要载体的新能源发电在整个能源生产侧必然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作为连接分布式电源和大电网的枢纽,逆变器的发展及应用将在这场能源革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能量转换单元,逆变器被广泛应用在微电网、工业控制系统及其他电力供应系统中,逆变器的拓扑特点和控制性能决定了整个能量转换系统是否能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成本。本文综合并网微逆变器的研究现状,在系统分析逆变器高效控制方法的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原理分析、仿真搭建、电路设计的全链路过程提出一套基于单相逆变器的新型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方案,为了验证新型控制方案的有效性,设计并搭建了全数字化控制的全桥逆变器硬件实验平台对其进行实验波形验证和效率等指标分析。文章针对滞环控制下滤波器设计困难的问题,总结了LC型滤波器的设计步骤。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滞环宽度与输出THD的数学关系式,方便了滞环控制中滞环宽度的设计。文章首先在对比逆变器的众多模拟和数字控制方法后,选取滞环控制这种实时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特点进行重点介绍。分析了控制型软开关对电路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叁种不同的滞环电流边界控制(BCM)方法的数学模型,并从频率范围、通态损耗等角度对叁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保留了传统边界控制方法的零电压软开关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合零电流零电压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此方法通过结合两种不同的软开关工作模式,优化了之前传统边界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通态电流值高、频率变化范围大的问题,提升了逆变系统的效率,减小了开关管的工作频率范围。并针对电流调制中可能存在的死区时间影响输出电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以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模式为内环的逆变器双闭环控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文章介绍了新型逆变系统的设计过程。在硬件电路方面,介绍了电流电压采样电路、滤波电路的设计过程及参数选取。在软件方面,介绍了基于DSP TMS320F28035的全数字控制方法。最后,在所建立的全数字控制的全桥逆变器平台上,对传统的边界电流调制方法和新型混合控制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实验所输出的实验波形理想,对四种不同的调制方法进行了工作效率、通态电感电流、频率范围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终证明新策略能够实现逆变器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其他功能参数的优化。所采用的数字化控制策略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辅助电路,具有控制简洁,算法修改方便,可降低逆变器生产成本的优点。(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李萍,王久和[6](2018)在《新型叁电平单向混合整流器电流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能量优化中,调整功率配比需要混合整流器中并联的整流器精确控制输入电流波形。针对新型叁电平单向混合整流器中并联的叁电平单向整流器数学模型,提出在d-q坐标系下采用符合调制比约束的变比例控制算法,电流跟踪精度优于传统PI控制。针对该新型混合整流器并联的叁相单开关Boost整流器电流连续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采用单周期电流脉动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算法,可在一个采样周期内补偿电流误差。仿真实验表明,该电流控制策略适用于不同的非正弦周期性电流波形,方法简单,跟踪快速,实现了混合整流器运行于高功率因数、低谐波畸变率、功率配比可调整的特性,从而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胡国良,刘前结,李刚[7](2018)在《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调Sigmoid力学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的阻尼动态特性进行辨识拟合,建立1/4车半主动磁流变悬架系统模型。在混合阻尼控制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器,提出一种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MRD等效阻尼系数的连续可调与阻尼分配系数的自动调节,增加其灵活控制性与自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同时分别在冲击路面与随机路面激励下,将该算法与混合阻尼开关电流控制和被动控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王胡[8](2018)在《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电流跟踪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地域广泛以及能源分布的不均,促使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交流侧,存在诸多奇数频次的谐波,对系统造成了谐波污染。本文首先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侧为滤波对象,提出了一种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该结构将两种双调谐滤波器分别作为无源滤波支路与注入支路应用,以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的合理融合来减小有源部分的容量。从抑制与系统的谐振;控制策略的选择;抑制基波环流;谐波电流放大效应;滤波特性;外界干扰及参数摄动的影响;稳定性等角度分析了所提拓扑结构的优越性。仿真证明了所提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滤波性能。提升有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可以从电流控制策略方面着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backstepping(反推)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逆系统方法对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特点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进行了解耦,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伪线性子系统。随后为增加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设计了考虑系统建模误差和参数不确定性误差反推滑模控制器。通过对比仿真研究证明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滤波性能,实现了对谐波电流的精确跟踪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30)
姚钢,李俊刚,周荔丹[9](2018)在《单相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混合调制与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较低级联数的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为减小开关损耗和降低谐波分量,引入一种基于低频与高频混合调制策略的单相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的拓扑。低频单元由共享直流电流源的m个H桥子模块级联,各子模块平均分配直流源能量,采用最近电平调制;低频单元用来消除最近电平调制单元输出阶梯波中的谐波分量,采用脉宽调制;该方法综合了最近电平调制和脉宽调制的优点。对所提拓扑的工作原理、均流算法及混合调制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引入拓扑能显着的降低谐波含量,同时减小开关损耗,由此验证了所提拓扑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田飞燕,高云广,宋建成,郑丽君[10](2018)在《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复合电流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网中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基于此拓扑结构,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PI控制策略的电流控制器。针对传统PI控制方法补偿精度受带宽制约,补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重复控制的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并设计了双闭环电流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很高的稳态补偿精度,能够有效补偿由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谐波电流。补偿后电网电流THD降低到5%以下,波形近似于正弦波。(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02期)
混合电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是一种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与宽调速范围的新型电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结合电动汽车要求及PMSM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对HESM的电流分配、电流的解耦与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高速区弱磁调速带载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d轴反电动势的基本电流改进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保持反电动势(Ebase)不变条件下降低励磁电流或d轴电流,增大了输出转矩。仿真实验表明,高速区输出转矩从原来的2N.m提升至3N·m。其次,针对所提基本电流改进控制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流分配逼近算法,该算法采用函数逼近方法将非线性方程简化,简化了HESM调速系统结构。仿真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另外,针对电机参数摄动、负载扰动时电枢电流、励磁电流参考值振荡问题,利用BP神经网络电流分配控制器逼近参数稳定情况下的各电流参考值,有效减小了电流参考值振荡,降低控制器参数敏感性。仿真结果表明,低速区控制时励磁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33%;高速区控制时d轴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40%,q轴电流参考值振荡幅值减小至20%,电磁转矩振荡减小至25%。最后,针对HESM电流环控制器中的非线性耦合问题,提出了HESM精确线性化控制,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将直轴电流、励磁电流与机械角速度解耦为3个独立、线性子系统,实现调速系统全局范围内电流环动态解耦,提高系统动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所提出的HESM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弱磁控制带载能力受限、基本电流改进控制方程计算复杂、电机参数摄动与负载扰动时各电流参考值振荡和电流环非线性耦合问题,适用于HESM调速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电流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吴震,陈靖,党娇.矿用电动车混合储能系统Z源逆变器电流控制[J].工矿自动化.2019
[2].张泽灵.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分配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3].陈德彪,蒋伟明,刘海风,高明明,赵晋斌.计及线路电阻的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系统电流分配控制策略[J].浙江电力.2019
[4].徐乃珺,张德华.单相逆变器的新型混合软开关电流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2019
[5].徐乃珺.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高效混合软开关逆变技术[D].浙江大学.2019
[6].李萍,王久和.新型叁电平单向混合整流器电流控制策略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7].胡国良,刘前结,李刚.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混合阻尼模糊电流控制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8
[8].王胡.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电流跟踪控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
[9].姚钢,李俊刚,周荔丹.单相多电平电流源变流器混合调制与控制技术[J].电网技术.2018
[10].田飞燕,高云广,宋建成,郑丽君.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复合电流控制策略[J].电测与仪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