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会战论文-记者,钟睿

浙赣会战论文-记者,钟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浙赣会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

浙赣会战论文文献综述

,钟睿[1](2019)在《检视浙赣会战大败局的真相》一文中研究指出1942年,侵华日军不仅深陷中国大陆的战争泥潭不能自拔,面对抗日武装的不断袭扰,难以顺利实现“以战养战”之目的,还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本已捉襟见肘的军力和战略物资中调拨出一大部分,对抗潜力巨大的反法西斯盟军。1942年4月18日,美军发动彪炳千(本文来源于《衢州日报》期刊2019-07-08)

郭昌文[2](2015)在《也论浙赣会战》一文中研究指出1942年夏之浙赣会战,较能反映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基本面貌。浙赣会战是国民政府一次较有准备的战争。国民政府基于日本北进攻苏,不能大举进攻中国之判断而决定衢州决战,体现了战的意愿,亦因日本集结大量兵力,势在必得而放弃决战。其决策符合抗战相持阶段的基本特征,却因决策者的犹豫不决而错失先机。浙赣会战的溃败充分暴露国民政府能力、技术层面的不足,其消极避战主要体现在促日北进攻苏的考量。(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赖继年[3](2011)在《论“浙赣会战”的胜败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的一次大型战役。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胜利了。其实,中国军队在物质战果方面是逊于日军的,而日军虽然达到了摧毁飞机场的目的,但是并没有歼灭第叁战区主力,还在兵力与时间的使用上造成浪费,最终导致其在太平洋战场及华北战场的失利。浙赣会战是中国以损失部分物质为代价,在战略上占优势的平局。(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赖继年[4](2011)在《论浙赣会战的胜败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组织的一次大型战役。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胜利了。其实,中国军队在物质战果方面是逊于日军的,而日军虽然达到了摧毁浙赣两省飞机场的目的,但是并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第叁战区主力,还造成兵力与时间的浪费,最终导致其在太平洋战场及华北战场的失利。因此,日军虽然在战役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在战略上是失败的。(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期刊2011年04期)

赖继年[5](2011)在《浙赣会战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是一次大规模会战。在会战前,中日双方都高度重视会战,积极备战。会战爆发后,日军攻势凌厉,中国军队一度处于退守状态,但也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消耗。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衢州决战"的计划被取消,中国军队的主力撤至浙赣线两侧山区,日军趁机打通了浙赣线。此后,中日双方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战斗,形成了对峙局面。到了8月份,由于战线过长,日军开始回撤,中国军队抓住时机进行了全面反攻,最后恢复了战前态势。浙赣会战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抗日战争研究》期刊2011年01期)

赖继年[6](2009)在《浙赣会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属于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抗战范畴,名列国民政府组织的22次大型会战中。浙赣会战是国民党第叁战区直接指导的,以第九战区作为配合的一次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二次大型会战,它爆发的导火索是1942年4月18日发生的美机空袭日本事件。浙赣会战的爆发是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关的,其有相当的历史意义。浙赣会战历来被研究者淡漠处理,争议也颇多,而且相关资料都是杂乱的,在学术界基本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研究国民党的正面抗战的史料、专着、论文、也日渐增多,而本文也是从抗日战争研究的大势出发,力图从新的角度对浙赣会战作一个研究。本文从浙赣会战的背景开始落笔,从当时的日美战局和当时中国战局、浙江战场出发来找出浙赣会战的原因以及分析战局是将如何影响到浙赣会战的进程的,紧接着论述了日中双方是如何准备这场战争的。浙赣会战是由许多发生在浙赣两省的众多战役组成的,本文从浙赣会战的组成战役开始,描述和评价了一个系统的浙赣战争,力图揭示“战争的本身就是政治的继续”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从多方面论及浙赣会战,运用了一些军事学的知识对浙赣会战的胜败问题作了一个探讨,还论述了不同的新闻媒体是如何看待相同的浙赣会战的,并探讨了浙赣会战的新特点与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浙赣会战的历史意义作了个评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朱永奇[7](2005)在《参加过浙赣会战的老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家住婺城区白龙桥镇古方砖瓦厂宿舍的詹文跃今年90岁,除了耳朵有点背,说话声音宏亮,行动敏捷,腰板挺得很直。他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在浙赣会战中,曾指挥一个营的士兵参加了廿叁里伏击战,共打死日本鬼子98人,俘(本文来源于《金华日报》期刊2005-08-25)

刘善庆[8](2001)在《抗战中期一次典型的消极避战之役——浙赣会战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是抗战中期正面战场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历时四个半月 ,最后以国民党军失败告终。其失败原因主要是 :一、没有正确处理好政略与战略的关系 ,在战争指导上实行消极避战的方针 ;在战术运用上频频出错。二、国民党军队自身腐败严重 ,平时不注重训练 ,思想政治工作未能跟上 ,致使士气低落 ,战斗力差 ;加之其派系众多 ,指挥失灵 ,协同不好。综观整个战役 ,可以看出这是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典型的消极避战之役。尽管如此 ,在客观上 ,浙赣会战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直接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军对苏联东部和华北敌后战场的压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01年04期)

文正再[9](1996)在《论浙赣会战及其影响——兼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机遇的丧失》一文中研究指出浙赣会战是中国抗战相持阶段后期发生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一次战役,也是美军飞机首次轰炸日本本土降落于浙赣机场的积极尝试.它发生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有利的背景下,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相一致,成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一大机遇.浙赣会战的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是盟军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让中国付出的更大牺牲.它的失败,不仅使中国战场丧失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战略价值,而且对中国战场在世界反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浙赣会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42年夏之浙赣会战,较能反映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基本面貌。浙赣会战是国民政府一次较有准备的战争。国民政府基于日本北进攻苏,不能大举进攻中国之判断而决定衢州决战,体现了战的意愿,亦因日本集结大量兵力,势在必得而放弃决战。其决策符合抗战相持阶段的基本特征,却因决策者的犹豫不决而错失先机。浙赣会战的溃败充分暴露国民政府能力、技术层面的不足,其消极避战主要体现在促日北进攻苏的考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浙赣会战论文参考文献

[1].,钟睿.检视浙赣会战大败局的真相[N].衢州日报.2019

[2].郭昌文.也论浙赣会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赖继年.论“浙赣会战”的胜败问题[J].军事历史研究.2011

[4].赖继年.论浙赣会战的胜败问题[J].军事历史.2011

[5].赖继年.浙赣会战新探[J].抗日战争研究.2011

[6].赖继年.浙赣会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7].朱永奇.参加过浙赣会战的老人[N].金华日报.2005

[8].刘善庆.抗战中期一次典型的消极避战之役——浙赣会战述评[J].安徽史学.2001

[9].文正再.论浙赣会战及其影响——兼论中国战场战略反攻机遇的丧失[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

浙赣会战论文-记者,钟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