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

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寨卡病毒,自身免疫病,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1](2019)在《寨卡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寨卡病毒(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分离,是一种有包膜的新现虫媒病毒,可导致小头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ZIKV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视网膜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寨卡病毒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胡海殷,季昭臣,王虎城,张立双,张俊华[2](2019)在《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9月。检索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争议通过讨论或咨询第叁方解决。[结果]初检得到3 015条文献题录,经筛选最终纳入14个RCT,共1 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14个研究报告了转阴率,中医药与空白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可提高HR-HPV转阴率[RR=2.63,95%CI(1.96,3.52),P<0.000 01];中医药与西药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在提高HR-HPV转阴率方面疗效优于西药[RR=1.34,95%CI(1.09,1.64),P=0.005];11个研究报告了总有效率,5个研究报告了宫颈炎症状改善积分,结果均提示中医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方面,2个研究报告"无不良反应",2个研究报告了局部刺痛、肿胀、潮红、糜烂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在预防及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相关高质量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少,故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连鹏强,安妮,郑平,曾志涌[3](2019)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病毒感染(VRI)的关系,为防治喘息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个月~3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是否伴随喘息症状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采集两组婴幼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技术检测,比较两组的VRI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喘息严重程度的VRI发生率,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VRI与喘息性疾病发生、年龄、喘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VRI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性疾病患儿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年龄<1岁、重度喘息患儿中的发生率高于年龄≥1岁、轻中度喘息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病毒感染在年龄≥1岁、重度喘息患儿中的发生率高于年龄<1岁、轻中度喘息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流感病毒感染在不同年龄、不同喘息严重程度患儿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喘息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803、0.750,P=0.002、0.006),其与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年龄成负相关(r=-0.764,P=0.005);腺病毒与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年龄、喘息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0.759、0.706、0.741,P=0.005、0.008、0.004);副流感病毒与喘息性疾病的发生成正相关(r=0.728,P=0.007),与年龄、喘息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r=0.171、0.257,P=0.745、0.630)。结论喘息性疾病的发生与VRI密切相关,其致病病毒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胡艮娣,王晓泉,陈祥,张评浒[4](2019)在《趋化因子IP-10在介导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是由IFN-γ诱导产生的一个分子量为10kD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受体CXCR3作用,发挥趋化作用与多种生物学功能。IP-10作为Th1型促炎趋化因子,招募多种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在炎症中发挥作用。同时IP-10在包括危害人类较大的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7N9禽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等感染所致的炎症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就IP-10与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炎症产生的密切关系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林琳[5](2019)在《光动力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ALA-PDT)在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中的有效性,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高危型HPV感染时间>12个月的25例患者,根据宫颈解剖结构特点选择宫颈上药方式,并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后4周观察HPV的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累积阴转率为84.00%(21/25)。结论 ALA-PD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开展综合护理措施和人文关怀,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期刊2019年07期)

李倩文,白羽,卞正颖,高悦,郭薇[6](2019)在《固有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最初作为CD4~+T细胞亚群的镜像细胞而被广泛研究,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ILCs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一方面有研究发现ILCs可通过与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等组织细胞相互作用影响组织发育、代谢和稳态等过程~([1]);另一方面ILCs可以像Th细胞亚群一样分泌细胞因子调控机体免疫,但是由于ILCs的分布特点及其表面不表达T细胞受体(本文来源于《感染、炎症、修复》期刊2019年02期)

孙迪,杨立东,庄云龙[7](2019)在《KIR基因多态性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KIR)主要表达于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表面,属于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的一系列分子,能够与靶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相互作用,具有高度多态性,对于调控NK细胞和T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KIR基因多态性与几种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期刊2019年02期)

王中军,任立晟,张海平,李永欣,戚慧阳[8](2019)在《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感染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16岁血液系统源性疾病病人(血液病组)外周全血EBV DNA检测资料,同时随机选取48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两组检测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病组EBV DNA检出率为19.7%(90/4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4%,6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血液病组5~7岁年龄段EBV的检出率最高,为28.8%。血液病组各疾病EBV DNA检出率依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0.0%(3/6)和霍奇金淋巴瘤50.0%(4/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3%(24/70)以及组织细胞增生症26.7%(4/1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9.81,P<0.05)。结论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V感染普遍,而且EBV感染与病儿年龄有关。与EBV感染相关的疾病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霍奇金淋巴瘤为主。(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任其奎,孙其玉,田兆菊,田景惠[9](2019)在《白细胞介素-32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白细胞介素-32(IL-3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分泌,是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32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综述IL-32的来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季伟,顾文婧,张新星[10](2019)在《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病毒感染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多数病毒感染无特异性临床特征,但也有部分病毒感染临床表现特征性较强。熟悉不同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对于临床早期及时的明确病原以及合理用药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9月。检索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争议通过讨论或咨询第叁方解决。[结果]初检得到3 015条文献题录,经筛选最终纳入14个RCT,共1 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14个研究报告了转阴率,中医药与空白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可提高HR-HPV转阴率[RR=2.63,95%CI(1.96,3.52),P<0.000 01];中医药与西药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在提高HR-HPV转阴率方面疗效优于西药[RR=1.34,95%CI(1.09,1.64),P=0.005];11个研究报告了总有效率,5个研究报告了宫颈炎症状改善积分,结果均提示中医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方面,2个研究报告"无不良反应",2个研究报告了局部刺痛、肿胀、潮红、糜烂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在预防及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相关高质量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少,故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寨卡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热带医学杂志.2019

[2].胡海殷,季昭臣,王虎城,张立双,张俊华.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系统评价[J].天津中医药.2019

[3].连鹏强,安妮,郑平,曾志涌.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

[4].胡艮娣,王晓泉,陈祥,张评浒.趋化因子IP-10在介导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9

[5].林琳.光动力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

[6].李倩文,白羽,卞正颖,高悦,郭薇.固有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感染、炎症、修复.2019

[7].孙迪,杨立东,庄云龙.KIR基因多态性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9

[8].王中军,任立晟,张海平,李永欣,戚慧阳.青岛地区儿童血液源性疾病病人EB病毒感染调查[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9].任其奎,孙其玉,田兆菊,田景惠.白细胞介素-32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10].季伟,顾文婧,张新星.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标签:;  ;  ;  

病毒感染性疾病论文-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