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电站Y2K问题测试与防范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沈平生[1](2018)在《水电机组自动诊断预警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大力的发展建设水力发电,大中型水电机组大量的投产,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并且水电机组是水力发电重要的设备,从而确保水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电厂主要的任务。随着年平均发电量的时长的增长,时刻掌握水电机组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机组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采取针对性地对水电机组进行检修,既可以控制检修的经济性,也可以防止因机组故障停机而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论文是在清华大学为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厂5#机组开发“水电机组运行事件快速智能反应系统”过程中,设计专用的预警系统、事件数据库和含预处理的数据接口。实现自动对粗大误差数据进行甄别,与此同时为触发故障诊断系统提前进行故障诊断提供事实与证据。在此过程中,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模拟量报警状态所对应的典型故障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实际数据发现粗大系统误差数据时,对数据的一致性、真实性和正确性进行了讨论,并且采用了预处理算法去排除粗大异常数据。将该预处理算法融入到对数据接口开发与设计,经过检验发现预处理算法能够很好的处理粗大系统误差数据,其中预处理算法包括:超量程数据处理和粗大系统误差数据。(2)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智能系统与预警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建立的数据库为事件数据库,对事件数据库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包括事件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及对数据库进行表分区设计,去改善事件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性能。(3)通过算法实现ARMA模型、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三种预测模型,选择上导瓦温和水导瓦温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别代入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经计算得出ARMA和GM(1,1)模型预测误差较小,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误差相对偏大。通过各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可得出,灰色预测模型对水电机组的上导和水导瓦温预测效果相对较好。(4)综合考虑,采用GM(1,1)模型群应用到水电机组自动诊断预警系统研究开发中,对实时数据进行短期实时预警,并且对事件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实现中、长期预警算法设计。在乌溪江水力发电厂的局域网内安装预警软件,通过阈值设置模块对阈值进行录入,使用更改阈值的方法检验得出预警系统预警功能正常,并且在趋势预测模块能反应出数据的正确性得到了保障,预警系统联动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故障诊断。
李永松[2](2015)在《复杂条件下岩体应力综合分析及岩爆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地应力是岩石工程及地下建筑建设的基本地质条件之一,初始地应力场特征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工程可靠性与安全性。地应力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剥蚀作用、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更加剧了地应力分布的复杂性;且西部水利水电工程的深埋地下洞室一般处于高地应力或者极高地应力环境中。因此,本论文结合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项目“极高应力条件下洞室围岩应力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高地应力区工程卸荷滑坡演化与致灾机理,(2011CB710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部岩体工程特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50639090)和科研项目“基于爆破卸压的地应力快速释放方法的岩爆防治效果模拟研究”四个课题,以四个递进工作“极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应力测试、小尺度工程范围的隧洞围岩应力场反演分析,大尺度工程区岩体应力场非线性系统分析以及高应力环境中岩爆控制措施”为主线系统地开展了测试理论研究、试验方案论证以及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展开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1)针对极高地应力地区岩体地应力测量遇到的困难,基于复变函数法推导出切槽位移和应力的函数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进行合理性论证,提出了适合极高地应力环境的新的地应力测试方法——洞壁切槽解除法,并成功将该方法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A线辅助洞南侧的2#科研试验洞围岩应力场研究中。(2)根据围岩“开挖前→开挖→强松弛区围岩弱化→弱松弛区围岩弱化”过程中的4个应力演化过程,结合非线性优化求解算法,建立了基于围岩应力与其它应力信息的初始应力场的反演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4#引水发电洞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反演分析研究中。(3)位于西部深切河谷区的白鹤滩、乌东德、小湾、松塔及二滩水电站坝址区岩体应力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河谷走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的夹角越大、河谷底部岩体应力集中现象更趋强烈;硬质岩体利于地应力的积蓄,而由于断层的扰动效应,断层附近岩体应力量值和方位均出现明显的变化。(4)鉴于常规的岩体应力场分析方法在复杂条件下的岩体应力场模拟研究中的局限性,本论文提出了应力场非线性系统分析应用方法:将深切河谷应力场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测试部位岩体(组)质量、正交设计和智能优化反演方法,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边界条件(自重系数、构造应力的大小和方位)与地应力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优化求解。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进行应力场边界条件求解过程中仅考虑部分因素或没有全域求解的缺点。(5)根据白鹤滩水电站深切河谷坝址区初始应力场非线性分析结果,应力测试值和计算值的复相关系数R=0.89,且勘探支洞开挖过程中出现的片帮现象与计算结果相符。因此,采用该方法进行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区岩体应力场模拟分析是合理可行的。(6)根据测试和研究分析,白鹤滩水电站电站地下厂房部位岩体应力量级属于中~高应力水平。左岸地下厂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一般为NEE向,右岸地下厂房区应力量值大于左岸厂房区,且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受区域构造应力控制,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沿铅直方向由NNE向向NWW过渡。河谷底部出现了明显的“高应力集中包”现象,边坡浅层岩体应力量值较低,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与河流走向基本平行或成小角度相交,随着水平埋深的增加边坡岩体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向区域构造方位过渡。(7)采用显式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对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基于爆破卸压的地应力快速应力释放的岩爆防治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爆破应力快速卸压能有效的减轻岩爆部位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使应力集中区向卸荷松弛区内部围岩迁移,达到岩爆控制的目的。(8)依据Rusesenes岩爆应力判据,对不同应力释放方案的岩爆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倾斜辐射孔方案和垂直超前孔方案可以分别避免开挖轮廓线附近和掌子面前方的应力集中,两种方案均能降低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在锦屏二级引水洞施工现场进行了爆破试验,应力释放炮孔附近形成了卸荷松弛圈,其应力得到一定的释放,与模拟结果相符。
雷涛[3](2015)在《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为了达到稳定增长调整结构的目的,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我国公共投资的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确保公共投资项目的高效建设,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到目前为止,各级国家审计机关仅在近几年的部分公共投资项目预算、竣工决算等审计中对项目绩效的审计进行了探索,在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并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理论研究也才开始,还有着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等等“空白点”。鉴于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全过程中实施绩效监督的重要意义,本文采取了规范研究、对比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充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绩效审计及其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支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工作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其次在借鉴了西方各国绩效审计实务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我国相关实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总结了其总体评价标准、设计原则和审计方法的选择,确定出了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最终采用经验分析的方式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可行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其可行性,得出了主要结论,希翼本文能对国内相关实践的开展和理论探究有所借鉴。
陈振[4](2014)在《益德矿15号煤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及超前支护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采高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又阐述了综采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基本原则,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分布关系,又分析了采动覆岩中关键层分析及其对支承应力分布影响。本文以益德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两巷的受超前支承应力的影响因素;根据现场围岩观测数据认为超前支护来压频次与大小与回采速率存有正相关,且来压时巷道顶底板帮角应力集中现象最为严重,底板与顶板次之,两帮较弱;又探讨了超前支撑应力来压与围岩变形过程;通过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了在回采速度均匀推进过程中,超前支承应力分布范围与大小。同时又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益德煤矿两巷的围岩变性特征,分析了深浅部围岩支撑应力的分布规律与特征,解释了超前支护应力对巷道变形影响的机理:其主要结论有:(1)分析说明弹塑性模型和Mohr-Coulomb应变软化模型两种本构模型的本质区别与联系,结果表明,采用Mohr-Coulomb应变软化模型进行分析是更贴合实际情况,很好的反映出了围岩应变软化现象。(2)设定本构模型及参数,并对数值模拟X-X、Y-Y、Z-Z方向巷道应力分布,X-Y、X-Z、Y-Z方向巷道应力分布,剪切应变增量分布特征、围岩单元体受力状态分布特征和锚杆最大轴向受力等结果进行分析,为巷道稳定维护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3)根据巷道支承应力观测得到的数据,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大概在采场前方50m处开始持续增加。之后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顺槽支承应力增加幅度也开始相应的增加。当工作面向前推进到距离煤壁10m处的位置时,该支承应力达到了最大值2.5Mpa。随后又开始逐渐减小,向岩石的原始应力趋近。(4)分析巷道围岩表面收敛性数据,确定随着回采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工作面顺槽巷道的两帮和顶底板移近量都在相应增加,顺槽巷道两帮的平均移近量稍大于顶底板的移近量。故确定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不小于50m,增加单体液压支柱加1.2m铰接梁、工字钢底梁防止单体柱钻底,每根铰接梁上背2根半圆木,打设走向棚,步距500mm,纵向分布。(5)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约为60~80m,其中在0~15m范围巷道受压力影响剧烈,在工作面前约2.5~7m的位置支承应力达到峰值。采动影响范围在工作面前0-80m内,顶底板因为采动平均移近速度最大的时候是每天9.6mm,最大移近量可达到平均19.5mm,支承应力峰值点的时候应力集中系数是2.8。
宋俊[5](2014)在《土石坝安全监控资料分析和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筑坝大国,在已建成的水库大坝中,以土石坝数目最多,土石坝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解坝体的真实安全状况,有必要对大坝原型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综合考虑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各种因素,对坝体性态做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评价,进而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大坝安全运行。论文针对最小二乘法在求解回归参数时没有考虑异方差的问题,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其改进,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土石坝渗流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考虑到土石坝安全评价体系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模糊网络分析模型,该模型适宜于解决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并且其中包含的网络分析法使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最小二乘法的不足,应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来消除异方差现象,并结合实例加以应用。(2)分析了目前较常用的几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针对本文研究的实际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网络分析法相结合,并引入“三角模糊数”理论,构造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网络分析法。(3)将模糊网络分析法运用到实际水库大坝的安全综合评价中,以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糊网络分析法有一定的优越性。
刘倩[6](2014)在《我国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内生关联机制及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己经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将发生许多革命性的变化,能源领域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能源安全的维护,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两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科学地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提升进行战略分析和预测,对于制定正确的能源发展规划,保障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各自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经济学相关原理,对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二者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各自的影响因素,并在量化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计算影响因素对两个主体的关联度大小,得出主要影响因素。接下来,分析二者的外部数量关系。将协整理论和共生理论应用到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内生关联模型中,先对宏观数据上二者的协整关系进行确认,再使用共生理论对它们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推导。最后基于上述内外部的研究,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它们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模拟仿真,设置情景模拟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是与前面的研究对于此课题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所不同的地方。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能够对能源消费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对能源安全的提升产生显着影响。不同的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缺口的预测值发生显着的改变。自然趋势发展情况下,煤炭比例仍占较高份额,天然气与石油缓慢增长,此时能源缺口值在2010-2045年间保持较高速增长,于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趋于平稳,不再大幅增长;煤炭比例相对较低情况下,能源缺口在2010-2050年间处于一个缓慢减小的趋势。两种能源消费结构带给能源安全的改变是截然不同的。而通过能源供给角度降低能源缺口,从而提高能源安全度,也能够通过影响能源强度对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产生作用,以达到改善能源结构的结果。针对这一结论,本文针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能达到改善我国的能源现状的目的。
罗芳[7](2013)在《基于视频监控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机交互领域的识别系统,基于机器视觉人体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以其突出的优势,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体行为特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形处理相互融合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核心内容是如何从机器视觉中利用人体的特征转换为控制语言或者信息,通过检测、跟踪人体部位,获得人体特征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体特征的模型或描述人体特征的样本。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的前沿方向。首先,本文针对原始图像的噪音污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窗口的自适应中值滤波法。该算法根据噪声污染面积大小,自动改变滤波窗口的大小将噪声予以去除,利用这一技术的优点可以处理高密度、概率的脉冲噪声,同时保留图像的细节,使得异常行为识别更加精确。其次,在运动目标检测阶段,本文利用加权阂值背景减除法对视频序列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引入加权系数,有效分割背景和运动目标,采用混沌粒子群搜索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迭代速度。然后,运用kalman算法来确定跟踪目标的初始位置,然后融合边缘特征的Mean Shift算法有效实现运动目标跟踪。最后,利用最外轮廓特征提取算法和Hu不变矩描述人体运动姿态,然后对人体姿态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不同高度的人体映射到一个相同区间的空间内,选取了9个特征向量集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通过训练神经网络使其对异常行为有了一定记忆,在实际应用时能自动将人体异常识别出来并产生警报。本文采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的人体行为数据库和VVeizmann行为数据库进行训练和识别。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最外轮廓和Hu不变矩能够比较精确的描述人体运动特征,L-M优化算法的BP网络收敛速度优于其他收敛算法。本设计可应用于各种视频监控要求较高的场合,也可作为一个实验平台把人体异常识别技术的研究扩展到更深层次,例如图像检索、智能感知和医学诊断等,应用前景广泛。
李梦骄[8](2013)在《基于快速数值积分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和预防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紧急控制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各种实行紧急控制的安全稳定装置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预防控制算法对于计算速度和精确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多年来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仍然存在一定距离。本文主要将预防控制的控制算法归结为约束函数含有微分代数方程组的最优参数选取问题,对其求解方法进行研究。文中首先简述了暂态稳定计算的具体步骤,为提高计算的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发电机模型的显示数值积分快速时域仿真方法,采用二阶单步积分的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改变了传统的交替迭代微分代数方程的计算流程,从而提高暂态稳定的计算速度。然后依据文献,引入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暂态功角稳定判据。将所提的功角判据加入到预防控制模型中,形成带暂态稳定约束的OTs模型。再根据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发电机的状态方程和协状态方程,通过对两组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出暂态稳定约束对于控制量的梯度。此OTS模型不同于一般文献离散微分方程约束的处理方法,文中暂态稳定约束的维数显着降低,从而计算速度有较大的提升。这样,考虑了暂态稳定约束的预防控制问题就变成了常规的优化问题。内点法在解决优化问题具有收敛迅速、鲁棒性强和对初值选择不敏感的特点。最后采用内点法来求解此模型。
丁振兴[9](2012)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门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门式起重机由于起重量大、操作方便简单、起重方式灵活、能够实现双向移动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工厂、建筑工地、铁路货场、港口码头以及水电站等各种场所。本论文针对目前门式起重机主要采用传统的静态设计方法,以静载荷乘以动载系数来考虑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动载荷,不容易准确地反映门式起重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性能,因此本论文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到门式起重机的设计过程中,真实模拟起重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试图克服传统静态设计方法存在的缺陷。首先,通过常规设计计算确定了门式起重机的结构参数以及起升、小车运行、大车运行机构的运行参数。在确定门式起重机参数的基础上,对门式起重机的起升工况、小车运行以及大车运行工况和起重机大车端部缓冲器与止挡器碰撞工况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推导,为门式起重机进行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对门式起重机整机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将建立的模型通过无缝接口Mechanism/Pro导入到ADAMS软件中。再次,对整个仿真过程中有重要影响的起重机钢丝绳的建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将建立的钢丝绳模型与门式起重机模型装配后进行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最后,将门式起重机的整个门架金属结构部分通过无缝接口导入到ANSYS软件,借用ANSYS软件强大的分网功能,对门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划分网格,然后生成柔性体仿真分析所必须的模态中性文件(MNF),以替代ADAMS刚体动力学仿真中的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从而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进一步提高了仿真分析的精度。因此,本论文将虚拟样机技术引入门式起重机的设计中,实现了对起重机各机构在各种工况下随载荷变化的运行状态及随时间变化过程的仿真模拟,得到仿真数据和结果,以此来评价和预测门式起重机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各种动态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传统静态设计方法采用动载系数考虑动载荷以及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常针对某一结构进行静力及模态分析无法评估整机动态性能的缺点。
周济民[10](2012)在《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文中研究说明大型水下铁路盾构隧道正朝着超长、大断面以及高水压的方向发展,为满足衬砌结构耐久性、列车运行振动及防撞击、阻燃等相关安全保障的要求,目前国内盾构隧道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管片+模筑混凝土的衬砌型式。然而长期以来对于盾构隧道二次衬砌的受力性态不甚明确,其作用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和争议,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计算理论。论文以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复杂环境作用下地下结构的长期安全性及其预测方法”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资助项目“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开展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研究手段,建立双层衬砌横、纵向结构力学模型,旨在揭示大型水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在横、纵方向的力学特性,探明管片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双层衬砌结构的横向力学模型,推导了结合面压缩刚度及剪切面滑移变形的理论解析解;建立了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对双层衬砌结合面刚度、不同内衬厚度及二衬合理施作时机进行全面比较研究。针对管片衬砌结构型式的特点,从接缝防水及结构受压承载能力两方面分析了管片衬砌的高水压分界值,并得到了不同水位涨幅和管片渗漏水情况下的双层衬砌横向结构特性。2、采用对水、土压力可实现分离加载的盾构隧道-地层-水压复合体模拟试验系统,实施了不同水、土压力场条件下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征的模型试验,分析了设计荷载及超载条件下二衬施作前后管片衬砌受力特性及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结合面情况下双层衬砌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了注浆缺陷或围岩弱化等因素对双层衬砌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超载条件下双层衬砌的破坏形态。3、针对管片衬砌横向性能和双层衬砌纵向连接性能的特性,建立了三维壳-弹簧纵向力学模型,丰富和发展了既有盾构隧道纵向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探明了不同二衬厚度条件下双层衬砌纵向等效刚度的影响规律。采用纵向反应位移法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及双层衬砌纵向抗震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4、开展了水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纵向力学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的相似模型试验,探明了不同地层条件、局部加、卸载等因素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及双层衬砌结构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5、以狮子洋盾构隧道双层衬砌段为对象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系统分析,探明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与千斤顶推力对管片衬砌结构的影响,揭示了管片衬砌结构所受水、土压力、双层衬砌层间水压力的长期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二衬施作前后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特性,并基于二次衬砌的长期监测数据,实现了对二次衬砌结构安全性的综合评价。盾构隧道二次衬砌可能作为抵御外荷载和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被工程界所采用。论文研究成果将为大型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同时可为既有盾构隧道的维护加固提供参考。
二、水电站Y2K问题测试与防范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电站Y2K问题测试与防范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机组自动诊断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典型故障分析及预警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水电机组典型故障分析 |
2.2.1 轴瓦温度异常升高因素 |
2.2.2 振动故障及其对应的报警状态 |
2.3 预警系统设计 |
2.3.1 预警系统开发指导思想与设计目标 |
2.3.2 C/S模式架构 |
2.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2.3.4 预警系统数据流图 |
2.3.5 开发工具及采用的关键算法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数据接口及事件数据库设计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及选取数据库 |
3.2.1 PI数据库中数据来源 |
3.2.2 后台数据库的选取 |
3.3 数据存储准则及数据接口设计 |
3.3.1 数据存储准则 |
3.3.2 数据接口设计 |
3.3.3 异常数据问题分析 |
3.3.4 含数据预处理的接口设计 |
3.4 事件数据库设计 |
3.4.1 事件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3.4.2 事件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
3.4.3 事件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3.4.4 事件数据库表分区设计 |
3.4.5 创建存储过程 |
3.5 事件数据库备份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预测算法选取 |
4.1 引言 |
4.2 ARMA模型预测 |
4.2.1 ARM模型的基本形式 |
4.2.2 ARMA模型相关性分析及识别 |
4.2.3 ARMA模型预测步骤 |
4.2.4 ARMA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
4.3 灰色模型预测 |
4.3.1 灰色预测模型基本概念 |
4.3.2 GM(1,1)模型 |
4.3.3 GM(1,1)模型建立的条件 |
4.3.4 GM(1,1)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
4.4 BP神经网络法预测 |
4.4.1 BP神经网络法原理 |
4.4.2 BP神经网络预测方式 |
4.4.3 BP神经网络的matlab函数 |
4.4.4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警系统实现及检验 |
5.1 引言 |
5.2 GM(1,1)预警算法设计 |
5.2.1 GM(1,1)模型群 |
5.2.2 预警算法逻辑设计 |
5.3 预警软件实现 |
5.3.1 软件功能模块主界面 |
5.3.2 局域网内预警系统 |
5.3.3 模拟量阈值的设置 |
5.3.5 模拟量趋势预测 |
5.3.4 模拟量预警模块检验 |
5.3.6 预警系统联动故障诊断系统过程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复杂条件下岩体应力综合分析及岩爆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测试方法 |
1.2.2 地应力模拟分析方法 |
1.2.3 岩爆预防措施 |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切缝解除法在极高应力条件下洞室围岩应力测量中的应用 |
§2.1 基于部分恢复变形的切缝解除法基本原理 |
2.1.1 洞壁二维应力测量 |
2.1.2 洞室原岩三维应力测量 |
2.1.3 部分恢复法岩体弹性模量测试 |
§2.2 切缝解除法有限元模拟与论证 |
§2.3 窄缝局部应力解除法测试流程 |
§2.4 切缝解除法在锦屏Ⅱ级水电站中的应用 |
2.4.1 辅助洞表层岩体应力特征分析 |
2.4.2 切缝解除法在辅助洞应力场研究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围岩扰动应力的初始地应力场测试及反演分析 |
§3.1 测区岩体质量评价 |
§3.2 切缝解除法测试方法的改进和论证 |
3.2.1 卸荷岩体切缝解除法有限元模拟与论证 |
3.2.2 测试工艺的改进 |
§3.3 测试成果分析 |
§3.4 基于围岩扰动区应力测量结果的原岩应力反演方法 |
3.4.1 反演分析流程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3 力学参数和本构模型的选取 |
3.4.4 应力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的选取 |
3.4.5 非线性优化求解方法 |
§3.5 反演结果分析 |
3.5.1 应力边界条件优化求解结果 |
3.5.2 围岩应力演化过程分析 |
§3.6 地应力成果的工程应用 |
3.6.1 地应力场与隧道轴线布置 |
3.6.2 隧洞形状讨论 |
3.6.3 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力场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
§4.1 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地形地貌及剥蚀作用 |
4.1.2 构造应力 |
4.1.3 岩体(石)力学参数 |
4.1.4 断层的扰动效应 |
§4.2 常用的应力场模拟分析方法 |
4.2.1 位移反分析法 |
4.2.2 侧压系数法 |
4.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4.3 应力场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 |
4.3.1 场区及远场构造应力对比分析 |
4.3.2 信息源的组成及数据挖掘 |
4.3.3 应力场非线性优化求解 |
§4.4 白鹤滩水电站区域地质特征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工程场区局部应力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研究 |
§4.5 现场地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
4.5.1 测试情况简介 |
4.5.2 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4.6 地应力场特征信息提取分析 |
4.6.1 工程场区构造应力信息 |
4.6.2 岩石(体)力学参数 |
4.6.3 应力测试结果的整理 |
§4.7 地应力场非线性系统分析 |
4.7.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7.2 力学参数的选取 |
4.7.3 计算边界条件的构建 |
4.7.4 BP人工神经网络求解 |
4.7.5 计算结果的校核和反馈 |
§4.8 地下厂房部位岩体应力分布特征 |
4.8.1 上坝线左岸厂房区岩体应力场特征 |
4.8.2 上坝线右岸厂房区岩体应力场特征 |
4.8.3 下坝线左岸厂房区岩体应力场特征 |
4.8.4 下坝线右岸厂房区岩体应力场特征 |
4.8.5 坝轴线剖面地应力场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应力状态下基于快速卸荷的岩爆控制措施研究 |
§5.1 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应力场特征及岩爆问题 |
5.1.1 引水隧洞区地质条件 |
5.1.2 引水隧洞地应力预测 |
5.1.3 引水隧洞岩爆问题 |
§5.2 基于爆破卸压的应力释放方案三维数值分析方法 |
5.2.1 基于爆破卸压的应力释放方法防治岩爆的基本原理 |
5.2.2 计算条件和岩体参数 |
5.2.3 计算方案 |
§5.3 单排辐射孔方案一计算成果分析 |
5.3.1 单排辐射孔方案一炮孔布置 |
5.3.2 单排辐射孔方案一爆破后应力场分布规律 |
5.3.3 单排辐射孔方案一爆破后塑性区分布规律 |
§5.4 单排辐射孔方案二计算成果分析 |
5.4.1 单排辐射孔方案二炮孔布置 |
5.4.2 单排倾斜辐射孔方案二爆破后应力场分布规律 |
5.4.3 单排辐射孔方案二爆破后塑性区分布规律 |
§5.5 双排辐射孔方案计算成果分析 |
5.5.1 双排辐射孔方案炮孔布置 |
5.5.2 双排辐射孔方案爆破后应力场分布规律 |
5.5.3 双排辐射孔方案开挖后塑性区分布规律 |
§5.6 垂直超前孔方案计算成果分析 |
5.6.1 垂直超前孔方案炮孔布置 |
5.6.2 垂直超前孔方案爆破后应力场分布规律 |
5.6.3 垂直超前孔方案开挖后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 |
§5.7 岩爆防治效果对比评价及现场验证 |
5.7.1 倾斜辐射孔方案岩爆防治效果评价 |
5.7.2 垂直超前孔方案岩爆防治效果评价 |
5.7.3 岩爆防治效果现场验证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及实务发展研究 |
2.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 国外绩效审计实务的发展 |
2.3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实务的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绩效审计总体评价标准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3 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 |
3.4 确定评价指标 |
3.5 计算指标权重 |
第四章 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用 |
4.1 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4.2 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项目绩效审计实施 |
4.3 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5.1 主要结论 |
5.2 加强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
5.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益德矿15号煤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及超前支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场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2.1 上覆岩层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
2.2 综采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基本规律 |
2.3 上覆岩层运动与支承应力分布的关系 |
2.4 采动覆岩中关键层分析及其对支承应力分布影响 |
2.5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的分布研究 |
2.5.1 超前支承应力的影响因素 |
2.5.2 超前支承应力的分布计算 |
2.5.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益德煤矿巷道超前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3.1 FLAC3D 基本原理介绍 |
3.2 数值计算模型 |
3.2.1 摩尔‐库伦计算模型 |
3.2.2 应变软化计算模型 |
3.3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剪切应变增量分布特征 |
3.4.2 围岩单元体受力状态分布特征 |
3.4.3 锚杆最大轴向受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巷道超前支护方案设计 |
4.1 现场围岩地质情况 |
4.2 超前支护现状与治理思路 |
4.2.1 超前支护施工工艺设计概况 |
4.2.2 超前支护支架设计的技术特征 |
4.2.3 施工工艺流程与要求 |
4.3 生产辅助系统 |
4.3.1 通风 |
4.3.2 供风、供水 |
4.3.3 瓦斯治理 |
4.3.4 综合防尘与监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与分析 |
5.1 矿压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案 |
5.2 矿压监测结果及分析 |
5.2.1 综采工作面矿压监测结果分析 |
5.2.2 综采工作面两巷矿压监测结果分析 |
5.2.3 超前支承应力分布范围及峰值位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土石坝安全监控资料分析和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大坝安全监控和评价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坝安全监控和评价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土石坝原型观测资料的分析 |
2.1 土石坝安全监控模型 |
2.1.1 土石坝变形观测模型 |
2.1.2 土石坝渗流观测模型 |
2.2 监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 |
2.2.1 基本方法 |
2.2.2 常用方法 |
2.3 加权最小二乘法 |
2.3.1 异方差现象 |
2.3.2 加权最小二乘法思想 |
2.3.3 权系数的计算 |
2.3.4 有效性检验 |
2.4 实例应用 |
2.4.1 资料分析 |
2.4.2 资料选取 |
2.4.3 最小二乘法结果分析 |
2.4.4 加权最小二乘法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 |
3.1 基本理论 |
3.1.1 综合评价的含义、要素及步骤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3 权重系数的确定 |
3.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选 |
3.3 模糊网络分析法 |
3.3.1 模糊网络分析法思想 |
3.3.2 模糊网络分析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模糊网络分析法在土石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进行评价 |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2.2 确定指标集 |
4.2.3 建立评价集 |
4.2.4 建立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 |
4.2.5 确定权重 |
4.2.6 计算评判集 |
4.2.7 评判结果分析 |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进行评价 |
4.3.1 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
4.3.2 计算指标权重 |
4.3.3 计算评判集 |
4.3.4 评判结果分析 |
4.4 F-ANP 与 F-AHP 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我国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内生关联机制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能源经济学理论 |
2.2 共生基本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3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能源安全的影响因素 |
3.2 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共生关系 |
4.1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关联分析 |
4.2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共生关系指标选择 |
4.3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共生关系 |
4.4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共生模式 |
4.5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 Lorka-Volterra 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内生关联机制模型 |
5.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2 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内生关联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 模型的检验 |
5.4 模型的模拟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基于我国能源禀赋,优化国内资源的开发利用 |
6.2 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寻找新能源 |
6.3 加快经济结构向能源节约型和集约化的转变 |
6.4 推行进口多元化战略 |
6.5 建立和完善能源战略储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视频监控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特征识别 |
1.1.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1.3.1 基于视频监控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的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基于视频监控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的国内发展状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本文研究的目标 |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3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本论文的贡献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的整体方案 |
2.1 视频监控系统特点分析 |
2.1.1 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特点 |
2.1.2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系统的功能特点 |
2.2 系统设计的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2.1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系统方案分析 |
2.2.2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3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成 |
2.3.1 视频监控系统核心技术 |
2.3.2 主控机的硬件要求 |
2.4 基于视频监控人体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2.4.1 软件的开发的基本要求 |
2.4.2 中心平台管理系统软件配置 |
2.4.3 系统软件的功能模块 |
2.4.4 软件界面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检测 |
3.1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概述 |
3.2 图像预处理技术 |
3.2.1 图像降噪 |
3.2.2 基于动态窗口自适应中值滤波 |
3.3 常用的图像分割技术概述 |
3.3.1 帧间差分法 |
3.3.2 光流法 |
3.3.3 背景减除法 |
3.3.4 目标检测算法的比较 |
3.3.5 基于加权阈值背景减除法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4.1 人体运动行为的分析 |
4.1.1 人体行为特征提取的分析 |
4.1.2 跟踪算法中常见的特征模型 |
4.2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
4.2.1 人体运动跟踪研究现状 |
4.2.2 几种经典跟踪算法 |
4.3 改进的跟踪算法 |
4.3.1 Mean Shift跟踪算法 |
4.3.2 改进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 |
4.3.3 算法实现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
5.1 人体异常行为概述 |
5.2 异常行为识别方法 |
5.2.1 模板匹配方法 |
5.2.2 状态空间方法 |
5.3 人工神经网络 |
5.4 BP神经网络模型 |
5.4.1 BP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原理 |
5.4.2 BP标准算法具体实现 |
5.4.3 BP算法常见问题 |
5.4.4 基于L-M优化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 |
5.5 人体异常行为特征的提取 |
5.5.1 人体姿态的描述 |
5.5.2 最外轮廓提取过程 |
5.5.3 基于Hu不变矩的异常行为识别 |
5.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 |
5.6.1 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 |
5.6.2 BP神经网络的行为识别的流程图 |
5.6.3 人体异常行为标准样本库建立 |
5.7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5.7.1 制作训练样本 |
5.7.2 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的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基于快速数值积分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技术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方法 |
2.1 模型提出 |
2.1.1 引言 |
2.1.2 数学模型的提出 |
2.2 数值积分的解法 |
2.2.1 常见数值积分解法 |
2.2.2 计算精度与误差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显式数值积分的暂态稳定仿真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显式数值积分的仿真法 |
3.2.1 公式推导 |
3.2.2 计算步骤 |
3.3 算例分析 |
3.3.1 精度分析 |
3.3.2 算法速度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内点法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
4.1 引言 |
4.2 模型提出 |
4.3 原对偶内点法最优潮流 |
4.3.1 模型化简 |
4.3.2 计算步骤 |
4.4 算例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预防控制 |
5.1 考虑暂态稳定约束的预防控制模型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内点解法对模型的适用性 |
5.2 基于最优控制控制原理求暂态稳定约束的梯度 |
5.2.1 暂态稳定约束的表述形式 |
5.2.2 最优控制原理简述 |
5.2.3 暂态稳定约束函数梯度 |
5.2.4 暂态稳定约束梯度的具体推导 |
5.3 OTS的求解步骤 |
5.3.1 ▽~2θ(u)的推导 |
5.3.2 一阶偏导的推导 |
5.3.3 二阶偏导的推导 |
5.3.4 计算步骤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IEEE3机9节点系统参数 |
附录B IEEE10机39节点系统参数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门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路线图 |
1.6 课题的独创性 |
第二章 门式起重机的设计计算 |
2.1 门式起重机门架的主要尺寸确定 |
2.1.1 主梁几何尺寸 |
2.1.2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
2.2 门式起重机门架的载荷计算 |
2.2.1 小车运行机构制动时产生的惯性力 |
2.2.2 大车运行机构制动时产生的惯性力 |
2.2.3 风载荷计算 |
2.3 门式起重机主梁的内力计算 |
2.3.1 垂直面内的内力计算 |
2.3.2 水平面内的内力计算 |
2.4 门式起重机主梁的强度验算 |
2.4.1 弯曲应力验算 |
2.4.2 剪应力验算 |
2.5 门式起重机支腿与下横梁内力计算 |
2.5.1 门式起重机门架平面支腿内力计算 |
2.5.2 支腿平面内的支腿和下横梁内力计算 |
2.6 门式起重机支腿和下横梁强度验算 |
2.6.1 起重机支腿强度验算 |
2.6.2 起重机下横梁强度验算 |
2.7 门式起重机门架结构的刚度计算 |
2.8 门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的设计计算 |
2.8.1 起重机车轮与轨道的选择 |
2.8.2 起重机运行阻力的计算 |
2.8.3 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
2.8.4 选择减速器 |
2.8.5 选择联轴器 |
2.8.6 电动机的相关性能验算 |
2.8.7 减速器的相关性能验算 |
2.8.8 制动器的型号选择 |
2.9 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的设计计算 |
2.9.1 起升机构的相关设计计算 |
2.9.2 小车运行机构的设计计算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门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分析理论推导 |
3.1 起升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推导 |
3.1.1 起升起动(下降制动)动力学模型 |
3.1.2 起升制动(下降起动)动力学模型 |
3.2 小车(大车)运行机构动力学模型推导 |
3.3 起重机缓冲器与止挡器碰撞动力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样机技术(VPT)简介 |
4.1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4.1.1 虚拟样机定义 |
4.1.2 虚拟样机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4.2 Pro/E 软件介绍 |
4.2.1 Pro/E 软件主要特征 |
4.2.2 Pro/E 软件主要设计模块 |
4.3 ADAMS 软件介绍 |
4.3.1 ADAMS 软件的特点 |
4.3.2 ADAMS 软件模块介绍 |
4.3.3 ADAMS 设计流程 |
4.3.4 ADAMS 设计技巧 |
4.4 Mechanism/Pro 接口模块介绍 |
4.4.1 Mechanism/Pro 接口简介 |
4.4.2 Mechanism/Pro 接口的使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门式起重机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分析 |
5.1 起重机的结构型式与相关结构参数 |
5.2 起重机钢丝绳的建模研究 |
5.2.1 目前起重机钢丝绳建模方法 |
5.2.2 基于 CMD 命令语言的钢丝绳建模 |
5.2.3 利用 CMD 语言建模的钢丝绳参数计算 |
5.2.4 各种钢丝绳建模方案比较分析 |
5.2.5 钢丝绳建模方案最终确定 |
5.3 门式起重机模型的创建 |
5.3.1 门式起重机的建模仿真流程 |
5.3.2 门式起重机虚拟样机的创建 |
5.3.3 模型的校验 |
5.4 门式起重机动载荷理论计算的曲线显示 |
5.4.1 门式起重机的载荷分析 |
5.4.2 门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吊重动载荷分析 |
5.4.3 门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的吊重偏摆动载荷 |
5.5 门式起重机刚体动力学仿真 |
5.5.1 起升、小车、大车运行机构单独运行工况仿真 |
5.5.2 门式起重机三大运行机构联动动力学仿真分析 |
5.6 起重机运行偏斜侧向力的研究 |
5.7 门式起重机端部缓冲器与止挡器碰撞载荷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门式起重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
6.1 门式起重机门架结构的柔性化方法研究 |
6.2 门式起重机门架模态中性文件的建立 |
6.2.1 柔性体外接点的设定 |
6.2.2 柔性体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 |
6.3 门式起重机刚柔耦合仿真与分析 |
6.3.1 起升运行工况 |
6.3.2 大车运行工况 |
6.4 刚体动力学与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课题主要结论 |
7.3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单层管片衬砌结构使用状况 |
1.1.2 双层衬砌结构使用状况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双层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
1.2.1 单层管片衬砌研究现状 |
1.2.2 双层衬砌结构的研究现状与方法 |
1.2.3 盾构隧道纵向计算模型及沉降机理 |
1.2.4 相关试验研究现状与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
1.4.1 依托工程背景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横向结构力学分析模型研究 |
2.1 双层衬砌横向力学模型的理论解析 |
2.1.1 双层衬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2.1.2 双层衬砌结合面压缩刚度的弹性解析 |
2.1.3 双层衬砌结合面滑移及变形的理论解析 |
2.2 双层衬砌横向有限元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1 主要模型单元与边界条件的模拟 |
2.2.2 结合面不同接触刚度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
2.2.3 不同内衬厚度条件下的数值比较分析 |
2.2.4 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的数值比较分析 |
2.3 高水压作用下双层衬砌的力学行为 |
2.3.1 管片衬砌高水压分界值研究 |
2.3.2 不同水位涨幅条件下双层衬砌力学特性 |
2.3.3 管片渗漏水条件下双层衬砌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断面高水压双层衬砌横向力学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关系与相似材料 |
3.1.1 相似关系推导 |
3.1.2 试验原型 |
3.1.3 相似材料与模型 |
3.2 模型试验装置和量测项目 |
3.2.1 盾构隧道—地层-水压复合体模拟试验装置 |
3.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
3.2.3 量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
3.3 模型试验分组与方法 |
3.3.1 双层衬砌结构结合面模拟 |
3.3.2 非均布注浆模拟 |
3.3.3 试验步骤 |
3.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设计荷载条件下施作二衬前后管片衬砌受力特性 |
3.4.2 超载条件下施作二衬前后管片衬砌受力特性 |
3.4.3 双层衬砌不同结合面处理条件下受力对比 |
3.4.4 注浆缺陷对双层衬砌的受力影响 |
3.4.5 双层衬砌的破坏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纵向结构力学分析模型及试验研究 |
4.1 衬砌结构纵向等效刚度力学模型 |
4.1.1 纵向梁-弹簧模型 |
4.1.2 轴向等效刚度模型 |
4.2 双层衬砌纵向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管片衬砌横向性能的模拟 |
4.2.2 衬砌纵向连接性能的模拟 |
4.2.3 有限元整体模型 |
4.2.4 双层衬砌纵向等效刚度求解 |
4.2.5 纵向等效刚度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
4.3 双层衬砌纵向结构静力学特性模型试验 |
4.3.1 相似关系与相似材料 |
4.3.2 试验装置与量测项目 |
4.3.3 单、双层衬砌纵向力学行为对比 |
4.3.4 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狮子洋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实际受力性态研究 |
5.1 现场试验断面与测试方法 |
5.1.1 现场试验断面 |
5.1.2 试验测试项目与方法 |
5.2 施工期荷载效应的现场监测与数值分析 |
5.2.1 施工期同步注浆效应分析 |
5.2.2 施工期千斤顶推力效应分析 |
5.2.3 施工期管片衬砌受力的数值分析 |
5.3 双层衬砌长期安全性监测 |
5.3.1 衬砌外水、土压力的分布规律 |
5.3.2 管片衬砌长期受力特征量测 |
5.3.3 管片与二次衬砌间水压力量测 |
5.3.4 二次衬砌受力特征量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四、水电站Y2K问题测试与防范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机组自动诊断预警系统研究[D]. 沈平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2]复杂条件下岩体应力综合分析及岩爆控制研究[D]. 李永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
- [3]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雷涛. 西北大学, 2015(06)
- [4]益德矿15号煤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及超前支护设计[D]. 陈振.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4)
- [5]土石坝安全监控资料分析和评价模型研究[D]. 宋俊. 郑州大学, 2014(03)
- [6]我国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内生关联机制及政策建议[D]. 刘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7]基于视频监控的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系统研究[D]. 罗芳. 广东工业大学, 2013(S1)
- [8]基于快速数值积分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D]. 李梦骄. 浙江大学, 2013(10)
- [9]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门式起重机动态特性分析[D]. 丁振兴. 太原科技大学, 2012(12)
- [10]水下盾构法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特性[D]. 周济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