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青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出走,社会背景,思想觉醒,人物命运
苏青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钱丽娜,赵华[1](2019)在《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的女性出走——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和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结婚十年》中苏怀青都是时代浪潮中离家出走的女性形象。从白流苏与苏怀青所处的社会背景、思想觉醒程度、人物命运等方面剖析其出走的原因以及出走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和精神成长,研究20世纪30年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中国女性解放的艰难进程。(本文来源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钱亚玲[2](2018)在《论苏青小说的都市日常叙事——以《两条鱼》为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8年05期)
石健[3](2018)在《飞蛾扑火为哪般?——重读苏青小说《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往对苏青小说《蛾》的解读中,多聚焦于主人公敢于袒露情欲的女性主义特征。然而,文本有多处的缝隙,尤其是飞蛾扑火这一意象的具体所指,是暧昧不定的。小说的背后,折射出作家在现实生活中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理,以及隐含的自辩意味。(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张婉婉[4](2018)在《虚构的权威——苏青小说的叙事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年代的上海,苏青以一个女性的坦率笔触描写了日常生活的俗世人生,以亲身的生命体验来揭示女性在日常生活下的隐秘和渴望。研究在立足于女性叙事学的基础上,从苏青作品的叙事声音、叙事背景两个方面分析苏青小说的叙事特征,挖掘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苏青叙事选择的影响,并分析其叙事策略背后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新时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张婉婉[5](2018)在《虚构的权威——苏青小说的叙事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年代的上海,苏青以一个女性的坦率笔触描写了日常生活的俗世人生,以亲身的生命体验来揭示女性在日常生活下的隐秘和渴望。在立足于女性叙事学的基础上,本文从苏青作品的叙事声音、叙事背景两个方面分析苏青小说的叙事特征,挖掘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苏青叙事选择的影响,并分析其叙事策略背后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袁筱青[6](2017)在《残缺的“七宝金身”——苏青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青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中,为读者塑造了诸多男性形象,其中有为人父者,为人夫者,以及活跃于公共领域的男性。作者通过再现男性"七宝之身"背后种种缺陷,颠覆了以往通过贬斥与弱化女性建构男性的强势地位的书写方式,为女性主体意识成长找到了合理的生存空间。(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唐超[7](2017)在《焦虑书写下的女性主体——苏青长篇小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地表现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焦虑状态。个体内心世界、生理本能、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等不同情境中的焦虑在外在性的生存环境中相互交缠,呈现持续性的内在冲突和悖论。而女性在焦虑的压抑与寻求自由的突围中其主体意识逐渐浮现,苏青小说在对女性意识的凸显中传达了蕴藉心灵的人文关怀。(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李美丹[8](2017)在《苏青长篇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青的长篇小说从《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到《歧路佳人》中,可以寻找出不同人生经历的女性,她们或是因为寡母的安排,中断学业,不得不过着厌烦的少奶奶生活;或是为了扭转命运,向社会挑战,不得不忍受不公待遇;亦或是为了摆脱婚姻束缚,苦寻真爱,不得不忍受世俗人们的歧视和偏见;苏青以从容、平淡的口吻叙述,将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爱情、艰难谋生、无奈与辛酸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表露出对她们悲剧生活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4期)
姚建华[9](2017)在《通俗小说的雅俗魅力——兼论张恨水、张爱玲和苏青的社会言情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小说都是中国的通俗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被大家称作是"闲书"。它的功能趋于"寓教于乐"的效应,因此广大市民层成为通俗小说的主要读者群,通俗小说被他们视为雅俗共赏的精神消费品。其中,在抗战时期通俗小说有了较雄厚的作者队伍,有着一定影响的代表作家如张恨水、张爱玲、苏青等。他们的作品已表现出雅俗互融的特点,并且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本文来源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钱钰[10](2016)在《独立自我的言说与日常化的世俗沉浮》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青是一位在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她承接了郁达夫所开创的“私小说”模式,以自我经历为蓝本描绘出都市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鲜明的现代女性意识。本文试从向内转的自我言说趋势和世俗化的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其小说中的女性书写,最后通过与左翼女性文学的比较总结苏青女性书写的局限性。全文共分叁章:第一章,从社会回归个体。苏青笔下的女主人公涵盖了少女、婚恋中的妇人及离异后的职业女性等,详细书写了女性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这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秉持着中庸世俗的生活哲学,通过自身的婚恋生活回应了“娜拉出走后怎样”的议题。她们将自己置于婚恋家庭中提出作为个体的阐释与解读,在表达自身处于父权社会“他者”生存状态的控诉的同时,希冀着实现自我价值并寻觅世俗化的现代母性范式。第二章,日常化的世俗价值取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消解了启蒙与解放的宏大议题,造就了苏青作品中敢于张扬自我欲望和追求情爱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凡俗人生的体贴与认同迎合了市民阶层实用、合理的价值观,成为新旧交替时代都市女性的典型代表,也对当代文学里新写实小说中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沦陷区的动荡时局和传统伦理的压制,又使得这些女性在逃离与回归秩序中进退维谷。回归家庭这一“异化”的举动成为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惯常选择。而由于尚未形成真正独立的人格,她们即便走入职场也难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第叁章,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苏青作品中的女性缺乏对家国命运的关切,隔绝了自我与大时代社会背景的勾连。她们秉持一种利己主义的观点,将视域停留在家庭日常这一狭小的空间,在价值观的下沉和道德感的模糊中营造出精神的避难所。因而,苏青创造的女性们与当时主流的左翼文学相比,只能停留在都市女性文学中,无法留下内涵丰富又深刻隽永的形象。(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6-04-01)
苏青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青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钱丽娜,赵华.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的女性出走——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和苏青小说《结婚十年》比较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钱亚玲.论苏青小说的都市日常叙事——以《两条鱼》为个案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
[3].石健.飞蛾扑火为哪般?——重读苏青小说《蛾》[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
[4].张婉婉.虚构的权威——苏青小说的叙事策略探析[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
[5].张婉婉.虚构的权威——苏青小说的叙事策略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6].袁筱青.残缺的“七宝金身”——苏青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解读[J].新余学院学报.2017
[7].唐超.焦虑书写下的女性主体——苏青长篇小说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李美丹.苏青长篇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悲剧[J].青年文学家.2017
[9].姚建华.通俗小说的雅俗魅力——兼论张恨水、张爱玲和苏青的社会言情小说[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0].钱钰.独立自我的言说与日常化的世俗沉浮[D].安徽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