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有机碳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有机碳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周飞,鲁立明,陈余平,韩红煊[1](2019)在《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余姚市早稻-晚稻连作农业生产区,以多年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生产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试验点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金月,崔利剑,王刚,范冰,武海明[2](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典型荒漠区和极旱荒漠区中14个优势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依据显着性分析将植物群落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为Ⅰ~Ⅳ级,Ⅰ级为柽柳群落和合头藜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3.62 g/kg),Ⅱ级为盐爪爪群落、黄沙蒿群落和星毛短舌菊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2.38 g/kg),Ⅲ级为珍珠群落和绵刺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66g/kg),Ⅳ级为白沙蒿群落、泡泡刺群落、梭梭群落、红砂群落、白刺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和刺旋花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00 g/kg);在垂直分布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层深度间呈曲线形相关或直线形相关,且群落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龙,周飞,田杰,王晓军[3](2019)在《地形因子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研究区海拔、坡度和坡向因素,根据全旗182个土壤采样剖面数据,分析0~100 cm深度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地形因素对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0~60 cm土壤深度有机碳含量呈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级上升的趋势;而60 cm土壤深度以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坡向上各层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其中阴坡与半阴坡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阳坡与半阳坡。当土壤深度达到40 cm以下时,坡度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6期)
董颖,耿玉清,黄桂林,李娜,张超英[4](2019)在《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于2015年9月15~17日,在青海湖流域的小泊湖、仙女湾和鸟岛的沼泽和湿草甸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利用~(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仙女湾、小泊湖和鸟岛湿草甸表层土壤总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32.38 g/kg、24.85 g/kg和24.80 g/kg,比沼泽的减少了11.7%、6.68%和21.22%;表层土壤水溶性碳质量比分别为71.99 mg/kg、64.13 mg/kg和40.31 mg/kg,比沼泽的减少了13.21%、3.33%和15.78%;表层土壤易氧化碳质量比分别为850.40 mg/kg、575.99 mg/kg和663.29 mg/kg,比沼泽的减少了0.83%、21.35%和10.48%;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都以烷氧碳含量(36.71%~54.19%)所占比例最高,其它依次为烷基碳含量(25.58%~36.82%)、芳香碳含量(6.20%~16.27%)和羧基碳含量(6.65%~15.41%);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中的烷基碳含量和芳香碳含量所占比例小于沼泽,而烷氧碳含量所占比例大于沼泽;随着沼泽退化为湿草甸,其表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显着减少,沼泽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更复杂,其有机碳库更稳定,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结构相对简单。(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连玉珍,栗慧江,韩晓浩,马和平,东主[5](2019)在《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西藏东南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选取巴宜区主要用地类型(耕地、设施菜地、撂荒地、草地、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两层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10 cm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55.17%,且草地、林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农用地和撂荒地(P<0.05),10~20 cm层次各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差异均不显着;与草地、林地相比,农用地和撂荒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变化不明显,表明农业管理方式深刻影响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2)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不同土层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LOC/SOC值未表现出明显规律,但表层土壤以耕地和撂荒地LOC/SOC较高,且随土层加深二者降幅较大,表明耕地和撂荒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较差。(3)土壤全氮与总有机碳的分布较为一致,即0~10 cm大于10~20 cm,并以草地和林地全氮含量较高;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N值10~20 cm均大于0~10 cm层次,但在0~20 cm深度范围,撂荒地C/N最高,林地次之,但均小于25,说明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较高,相比撂荒地和林地,农用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较高。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及有机碳矿化分解速率影响较大,草地和林地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较差可能与当地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方式有关。(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马胜兰,吴鹏飞[6](2019)在《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研究了全球变暖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1月利用土柱移植法把贡嘎山东坡海拔3200 m(E0)处的土柱分别移植到2800 m(E1)、2400 m(E2)、2000 m(E3)和1600 m(E4)模拟增温,并设置不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1组)、控制降水和凋落物(T2组)2种处理。2014、2015和2016年的11月对T1和T2组的各梯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移植梯度的下降,T1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而T2组则随移植梯度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土壤有机碳年间变化在不同处理和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T1组以201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E0、E3、E4梯度的年间差异显着(P<0.05);T2组年间变化趋势在不同梯度间存在差异,但各梯度的年间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与单一增温作用相比(T2),增温与凋落物和降水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更大(T1)。(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于宝政,彭岳林,屈兴乐[7](2019)在《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那曲县高山嵩草草甸进行围封处理,并按随机布点方式连续3年进行采样。【方法】以自由放牧的高山嵩草草甸为参照,分析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在3年间,围封草甸与自由放牧草甸在所有土层间均无显着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2013年只在0~5 cm土层内围封草甸显着高于自由放牧草甸(P<0.05),在2014-2015年围封草甸与自由放牧草甸在所有土层间均无显着差异。【结论】围封虽然对保护生态稳定性差的草地以及恢复退化草地来说是有效手段之一,但其并不一定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孟婷婷,孔辉[8](2019)在《耕作方式对黄土旱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黄土旱塬区农田长期免耕耕作对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产量是否存在威胁,建立适宜的高产高效耕作技术体系。在陕西省长武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连续3年进行免耕耕作的试验田,于2015年9月,在冬小麦播种前分别进行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16年冬小麦收获后,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下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0~30cm土层,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都沿剖面呈减少趋势。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10cm土层表现为免耕耕作>旋耕耕作>翻耕耕作,每1hm2冬小麦实际产量表现为翻耕耕作>旋耕耕作>免耕耕作,且只在免耕耕作和翻耕耕作下冬小麦实际产量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田效琴,贾会娟,熊瑛,石超,王龙昌[9](2019)在《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生育期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变化与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长期保护性耕作下旱作蚕豆不同生育时期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分布特征,进而优化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善土壤肥力。试验采用传统耕作、垄作、传统耕作+秸秆半量覆盖、垄作+秸秆半量覆盖、传统耕作+秸秆全量覆盖、垄作+秸秆全量覆盖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活性有机碳(AOC)、颗粒有机碳(POC)、水溶性氮(DN)的含量分布均表现出0~10>10~20 cm土层,且随时间变化整体波动均不大。蚕豆生育期内,无秸秆覆盖条件下,垄作较平作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但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垄作却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且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下降。同时,无论平作或垄作,秸秆覆盖较无秸秆覆盖均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的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TOC与TN、DN、AOC之间呈显着正相关,TN与POC、DN、AOC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OC仅表现出与DOC显着正相关,DOC与DN呈极显着正相关,DN则与AOC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总之,单一垄作措施或秸秆覆盖能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碳、氮状况,且土壤有机碳、氮不同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李龙,秦富仓,姜丽娜,姚雪玲,王晓军[10](2019)在《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的变化,对敖汉旗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地区碳储量的估算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结果表明,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100 cm深度的土壤剖面内的变化范围为0.23~20.71 g/kg,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上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富集在高海拔区的平缓地段;受土壤侵蚀的影响,当坡度>10°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2期)
土壤有机碳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典型荒漠区和极旱荒漠区中14个优势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依据显着性分析将植物群落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为Ⅰ~Ⅳ级,Ⅰ级为柽柳群落和合头藜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3.62 g/kg),Ⅱ级为盐爪爪群落、黄沙蒿群落和星毛短舌菊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2.38 g/kg),Ⅲ级为珍珠群落和绵刺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66g/kg),Ⅳ级为白沙蒿群落、泡泡刺群落、梭梭群落、红砂群落、白刺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和刺旋花群落(平均有机碳含量1.00 g/kg);在垂直分布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层深度间呈曲线形相关或直线形相关,且群落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周飞,鲁立明,陈余平,韩红煊.秸秆还田对双季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2].金月,崔利剑,王刚,范冰,武海明.内蒙古阿拉善西部荒漠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J].北方农业学报.2019
[3].李龙,周飞,田杰,王晓军.地形因子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4].董颖,耿玉清,黄桂林,李娜,张超英.青海湖流域沼泽和湿草甸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结构特征[J].湿地科学.2019
[5].连玉珍,栗慧江,韩晓浩,马和平,东主.土地利用方式对巴宜区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高原农业.2019
[6].马胜兰,吴鹏飞.增温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7].于宝政,彭岳林,屈兴乐.短期围封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8].孟婷婷,孔辉.耕作方式对黄土旱塬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9].田效琴,贾会娟,熊瑛,石超,王龙昌.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生育期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变化与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10].李龙,秦富仓,姜丽娜,姚雪玲,王晓军.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土壤.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