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薛睿哲[1](2019)在《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的听力材料选取及课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听力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加课堂内容的多样性、提升大学生兴趣、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就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的听力材料选取和相应的课堂步骤及内容设计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50期)
崔鑫莹[2](2018)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分析及学习策略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听力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难点,而听力教材的选择对听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本文从传统教学听力教材的弊端入手,研究了当今听力教材的改进,并结合现在教材的特点研究了提高英语听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06期)
李洁[3](2017)在《大学英语教材调查评估——以《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一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最广泛应用的语言之一,其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在各项研究中,对英语教材的评估调查是一个相对被大众忽视的领域。教材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应当以能满足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同时满足学生的特定需求为目标。考虑到国内大多数院校已根据教学大纲选取既定英语教材这一事实,该文将以《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一册这一被广泛运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为例,结合一所叁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分析,简要评估该教材的合理性,希望对英语教材的评估以及运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30期)
王聪[4](2016)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浅评与试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涵盖的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导致学生参与度低下,课堂效果不理想,课上教材与课下学习存在着不连贯性。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对学生的听力课堂进行调整,使学习效率最大化是本文尝试探讨的内容。(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6年08期)
何琼[5](2016)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中的文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Kachru和Nelson的"叁圈理论"对我国现行大学英语两套主要听力教材:《全新编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中所涉及的文化问题进行归类和评价,试图探索文化和文化内容在这两本教材中的分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结果将为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徐淑娟[6](2015)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二次开发的思考——以《大学英语听说》第叁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十分重要,主要有删减、增加、加工几种方法。它基于新型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李荣妮[7](2014)在《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的提高——浅谈《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教材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介绍《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听力水平及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简述通过该教材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四、六级听力的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4年35期)
王宏宇[8](2014)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说读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听力阅读教学注重于学生的输入而口语写作教学注重于学生的输出。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交流和应用。大学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占比重也由原来的20%上升到35%,由此可以看出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英语听力教材和教学编写及安排都只注重学生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输出,这造成了中国学生在英语交流中的障碍。因此,英语听力教材的编写研究和英语听力教学的改进对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对大学当前使用的四种听力教材进行分析,当前听力教材主要存在的缺点包括:1.听力教材的安排既不符合学生的听力认知过程又不能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2.材料的安排不够连贯,同一章的听力材料中每一小节的安排相关性不大;3.口语练习不能很好的同听力练习相搭配;4.当前听力材料每一章节的安排缺乏事件的相关性;根据叙事化的过程,听力的属性,作者提出叙事化框架模型,并运用叙事化框架模型对当前听力材料进行指导。叙事化框架模型认为听力大纲不应该局限于单一大纲,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运用多层次化大纲进行课程的安排。其次,结合叙事化框架模型,听力材料的选取应该更加遵循真实性,连贯性和实践性。论文首先从听力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安排,课后练习讨论传统听力教材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系列教材编排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策略,旨在指导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改进,以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在实际英语应用中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4-01)
何清,杨海波[9](2014)在《论从教材角度探寻听力教学情感化策略——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形势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1世纪高校英语教学"听说能力领先"的总体目标要求下,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使得听力部分在CET考试中占了试卷总分的70%。故改变传统的"以听为主"的听力教学模式,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意义学理论为指导,从发掘教材情感因素的角度出发,探索听力教材的情感化处理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王灿阳[10](2013)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改革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目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听力理解的本质及口语的特点,论述大学英语听力材料方面的不足,提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增加现实性、真实性、娱乐性和可教性的听力语言材料,以促进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听力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难点,而听力教材的选择对听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本文从传统教学听力教材的弊端入手,研究了当今听力教材的改进,并结合现在教材的特点研究了提高英语听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1].薛睿哲.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的听力材料选取及课堂设计[J].校园英语.2019
[2].崔鑫莹.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分析及学习策略的改进[J].校园英语.2018
[3].李洁.大学英语教材调查评估——以《现代大学英语听力》第一册为例[J].校园英语.2017
[4].王聪.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浅评与试调整[J].英语广场.2016
[5].何琼.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中的文化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
[6].徐淑娟.大学英语听力教材二次开发的思考——以《大学英语听说》第叁版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7].李荣妮.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的提高——浅谈《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教材的使用[J].校园英语.2014
[8].王宏宇.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设计[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9].何清,杨海波.论从教材角度探寻听力教学情感化策略——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形势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
[10].王灿阳.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改革探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