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肝方论文-冉云,杨大国,陈文林,邓欣,刘成海

正肝方论文-冉云,杨大国,陈文林,邓欣,刘成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肝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肝方,药理作用,甲胎蛋白,AFPsiRNA,HepG2细胞系,细胞凋亡

正肝方论文文献综述

冉云,杨大国,陈文林,邓欣,刘成海[1](2016)在《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刺激的AFPsiRNA HepG2细胞系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AFP)刺激的AFPsiRNA 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 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组、5%正肝方大鼠血清组、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正肝方大鼠血清组、5%正常大鼠血清+AFP组、5%正肝方血清+AFP组、10%正常大鼠血清+AFP组、10%正肝方大鼠血清+AFP组共8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大鼠血清与正常大鼠血清对HepG2细胞凋亡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当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与正常大鼠血清对细胞凋亡相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正肝方大鼠血清能显着诱导AFPsiRNA 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影响AFP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通路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陈文林,吴其恺,冉云,杨大国[2](2014)在《杨大国教授正肝方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大国教授是深圳市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杨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正肝方是杨大国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及临床验证的、根据慢性肝炎发生、发展、转变的基本规律而创建的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杨教授多用此方加减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等具有正虚邪恋体征的相关病症,临床疗效满意。该方充分体现了杨教授采用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学术思想,兹论述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冉云[3](2013)在《正肝方影响肝癌前病变AFP依赖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前期正肝方具有较好防治肝癌前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本文应用RNAi技术构建AFP表达缺失的人肝癌HepG_2细胞系(AFPsiRNA-HepG_2细胞系)作为研究工具,观察AFP对肝癌细胞系HepG_2的影响,以及正肝方对表达AFP肝癌细胞系和AFPsiRNA-HepG_2细胞系的药效学差异,从而阐释AFP依赖机制是否是正肝方防治肝癌前病变的重要药理机制。方法: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1.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应用Alamar blue方法筛选药物血清作用浓度及药物作用时间,干预人肝癌HepG_2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法测GGT水平,化学发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FP的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及凋亡,RT-PCR检测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表达。2.通过http://rnaidesigner.invitrogen.com/rnaiexpress/网站软件设计基因干扰靶点序列,模板中的loop结构选用了TTCAAGAGA以避免形成终止信号。正义链模板的5’端添加T,与BbsI酶切后形成的粘端互补;反义链模板的5’端添加AGCT,与XhoI酶切后形成的粘端互补。正义链:5’-T-(GN_18)-(TTCAAGAGA)-(N_18C)-TTTTTTC-3’,反义链:3’-A(CN_18)-(AAGTTCTCT)-(N_18G)-AAAAAAGAGCT-5’。按此规则选择4个干扰靶点,分别记为AFP-639,AFP-1020,AFP-1432,AFP-1811。合成靶点序列,构建并鉴定质粒,包装、纯化病毒载体,转染,细胞计数计算感染效率,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各组AF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选择干扰效率最高组,大量病毒包装构建AFPsiRNA-HepG_2细胞系,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AFPsiRNA-HepG_2细胞及其传代后AF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3.不同浓度外源性AFP干预AFPsiRNA-HepG_2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法检测GG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及凋亡,RT-PCR检测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表达。4.将AFPsiRNA-HepG2细胞分为8组,按5%正常大鼠血清、5%药物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药物血清、AFP+5%正常大鼠血清、AFP+5%药物血清、AFP+10%正常大鼠血清、AFP+10%药物血清加入干预,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法检测GG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1.Alamar blue结果提示,20%血清浓度组正常大鼠血清及中药大鼠血清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所以选择5%、10%两个浓度组进行实验。药物干预时间为24h;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5%、10%药物血清组有显着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细胞AF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下调端粒酶基因的表达;5%、10%药物血清组显着改变细胞核形态结构;药物血清组对细胞GGT的表达无影响。2.选择的四个靶序列,腺病毒少量包装后转染,计算感染效率,并测细胞AF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与野生型人肝癌HepG2细胞比较,靶点“AFP-639”干扰效率最高(97%)。选择靶点“AFP-639”构建细胞模型(AFPsiRNA-HepG2),模型细胞传代后仍能稳定地沉默AF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沉默效率达87%左右。3.大剂量AFP(100ug/ml)抑制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下调端粒酶基因表达,并诱导其凋亡,小剂量AFP(≤10ug/ml)能促进细胞增殖,缩短细胞周期。不同剂量AFP对细胞GGT水平无影响。4.无AFP共同干预时,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5%、10%药物血清组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GGT水平均无影响。有AFP共同干预时,AFP+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AFP+药物血清组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显着抑制细胞增殖,延长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5%、10%药物血清组对细胞GGT水平无显着影响。结论:1.在体外实验中,正肝方药物血清显着下调肝癌细胞AFP的表达,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2.应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AFP表达缺失的人肝癌模型细胞系(AFPsiRNA-HepG_2)。3.低浓度AFP有促进AFPsiRNA-HepG_2细胞增殖作用。4.正肝方依赖抑制AFP对肝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防治肝癌前病变。(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6-03)

陈文林,冉云,邓欣,吴其恺[4](2012)在《杨大国教授正肝方辨证治肝病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大国教授根据慢性肝炎发生、发展、转变基本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创立了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滋阴软坚的中药正肝方,全方共奏活血软坚、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功,通过祛邪和补正两大立方原则,使其祛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从而邪去正安,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调和。临床应用该方加减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等具有正虚邪恋体征相关病症,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邓欣,冉云,杨大国,吴其恺,廖雪姣[5](2012)在《正肝方药物血清对AFPSiRNA HepG2细胞系增殖和端粒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肝方药物血清对AFPsiRNA-HepG2细胞增值和端粒酶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主要由黄芪、丹参、鳖甲、女贞子、半枝莲等组成)制成水剂,按6g/kg灌喂正常大鼠,每日2次,连续3d,于第4d,1次给予全日剂量后1h采血,制备药物血清,药物血清经56℃灭活30min。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鼠血清,5%药物血清,10%正常鼠血清,10%药物血清,5%正常鼠血清+AFP,5%药物血清+AFP,10%正常鼠血清+AFP,10%药物血清+AFP共8组,分别将血清温育AFPsiRNA-HepG2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药物血清对AFPSiRNA HepG2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药物血清显着抑制AFPSiRNA HepG2细胞增殖(P<0.01),并有显着抑制AFPsiRNA-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P<0.01)。结论:正肝方具有抑制AFP介导的肝癌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邓欣,冉云,杨大国,吴其恺,刘成海[6](2011)在《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系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AFP)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5%正肝方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正肝方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5%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10%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10%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共8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肝方血清组显着抑制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结论]正肝方血清通过影响AFP介导的AFPsiRNA-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杨大国,邓欣,吴其恺,汪多平[7](2011)在《正肝方对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_1及依赖性激酶4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正肝方小剂量、正肝方大剂量组各30只、正常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先后用AFB1和2-乙酰氨基芴(2-AAF)处理各组大鼠造模。正肝方大、小剂量组在造模期间,将正肝方水剂(0.6、0.3 g/ml)按10 ml/kg分别灌胃;模型组用无菌蒸馏水按10 ml/kg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肝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clin D1、CDK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Cyclin D1、CDK4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LI)和表达强度(PU)最高,Cyclin D1、CDK4mRNA表达水平也最高(P<0.01)。正肝方能降低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Cyclin D1、CDK4蛋白和mRNA的异常高表达(P<0.01或<0.05),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正肝方能通过下调Cyclin D1、CDK4异常表达,改善细胞周期G1~S期调控点失控,从而减缓肝细胞异常增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邓欣,杨大国,吴其恺,汪多平[8](2010)在《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30只、正肝方小剂量预防组30只、正肝方大剂量预防组30只、正常大鼠对照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先后用AFB1和2-乙酰氨基芴(2-AAF)处理各组大鼠造模。正肝方大、小剂量预防组在造模期间,将不同浓度正肝方水剂(0.6g/ml,0.3g/ml)按10ml/kg分别灌喂大鼠;模型对照组用无菌蒸馏水按10ml/kg灌喂大鼠。8周后处死大鼠,肝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GF-Ⅱ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IGF-Ⅱ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LI)和表达强度(PU)最高,并且IGF-ⅡmRNA表达水平也最高(P<0.01)。正肝方能降低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Ⅱ蛋白和mRNA的异常高表达(P<0.01),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正肝方能通过下调IGF-Ⅱ异常高表达,从而减弱IGF-Ⅱ通过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导致的AFB1启动的肝细胞异常增生。(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邓欣,杨大国,吴其恺,汪多平[9](2010)在《正肝方对AFB_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Ⅱ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II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30只、正肝方小剂量预防组30只、正肝方大剂量预防组30只、正常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先后用AFB_1和2-乙酰氨基芴(2-AAF)处理各组大鼠造模。正肝方大、小剂量组在造模期间,将正肝方水剂(0.6g/ml,0.3g/m1)按10ml/kg分别灌喂大鼠;模型组用无菌蒸馏水按10 ml/kg灌喂大鼠。8周后处死大鼠,肝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GF-II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IGF-I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LI)和表达强度(PU)最高,并且IGF-II mRNA表达水平也最高(P<0.01)。正肝方能降低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II蛋白和mRNA的异常高表达(P<0.01或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正肝方能通过下调IGF-II异常高表达,从而减弱IGF-II通过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导致的被AFB_1启动的肝细胞异常增生。(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11-01)

杨大国,邓欣,吴其恺,冉云,刘成海[10](2010)在《正肝方预防实验性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正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黄曲霉素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正肝方小剂量预防组30只,正肝方大剂量预防组30只。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血清ALT、AST、ALP、GGT、TBil和Alb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GGT、GST-P、PCNA、AFP、cyclin D1、CDK4表达;RT-PCR法检测cyclin D1、CDK4基因表达;常规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组、5%正肝方药物血清组、10%正常大鼠血清组和10%正肝方药物血清组;化学发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内AFP表达;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检测细胞上清GGT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eal time PCR法检测端粒酶基因表达。结果: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大鼠比较,正肝方干预后,血清ALT、AST、ALP、GGT、Tβil均有明显改善,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结节、肝细胞增生灶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大剂量组GGT、GST-P阳性染色灶明显减少、减小;免疫组化显示PCNA、AFP、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cyclin D1、CDK4基因表达减少。细胞实验表明,与正常大鼠血清比较,正肝方药物血清能显着抑制HepG2肝癌细胞AFP的分泌,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并能显着抑制端粒酶基因表达。结论:正肝方具有显着改善实验性大鼠肝癌前病变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该方可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11-01)

正肝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杨大国教授是深圳市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杨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正肝方是杨大国教授经40余年潜心研究及临床验证的、根据慢性肝炎发生、发展、转变的基本规律而创建的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杨教授多用此方加减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等具有正虚邪恋体征的相关病症,临床疗效满意。该方充分体现了杨教授采用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学术思想,兹论述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肝方论文参考文献

[1].冉云,杨大国,陈文林,邓欣,刘成海.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系凋亡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

[2].陈文林,吴其恺,冉云,杨大国.杨大国教授正肝方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3].冉云.正肝方影响肝癌前病变AFP依赖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4].陈文林,冉云,邓欣,吴其恺.杨大国教授正肝方辨证治肝病的应用[C].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5].邓欣,冉云,杨大国,吴其恺,廖雪姣.正肝方药物血清对AFPSiRNAHepG2细胞系增殖和端粒酶的影响[C].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6].邓欣,冉云,杨大国,吴其恺,刘成海.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系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

[7].杨大国,邓欣,吴其恺,汪多平.正肝方对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_1及依赖性激酶4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

[8].邓欣,杨大国,吴其恺,汪多平.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

[9].邓欣,杨大国,吴其恺,汪多平.正肝方对AFB_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Ⅱ表达的影响[C].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10].杨大国,邓欣,吴其恺,冉云,刘成海.正肝方预防实验性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C].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标签:;  ;  ;  ;  ;  ;  

正肝方论文-冉云,杨大国,陈文林,邓欣,刘成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