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李圣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李圣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赫金,批评话语,中国文学,复调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李圣[1](2017)在《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批评话语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成为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的批评者运用巴赫金批评概念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和文学观念,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狂欢批评和对话批评在90年代后中国文学观念和批评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如何革新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为中国文论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绪论首先对巴赫金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巴赫金重要的批评理论和概念。接下来,研究了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间的关系,指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面貌,为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间对话提供了基础。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巴赫金的复调批评。巴赫金复调理论最先引入中国,引发了作者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巴赫金重视批评者的“主体性”,强调主人公与作者间的平等对话的地位。90年代后,先锋小说革新了叙事的观念,以复调的叙事来实现文学观念的多元。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立足于文本,可以有效地解读先锋小说的“主人公”问题和叙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民间批评话语。90年代后,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出现,启蒙主体面临着解构的命运。陈思和以民间文学的理想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审美空间,巴赫金民间理论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民间批评话语和小说诗性体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第叁章,后现代批评话语。巴赫金批评话语以边缘的视角和多元化立场形成了解构性质的批评话语,符合90年代后中国文学反规训的文学创作潮流。巴赫金对官方权威的戏谑化修辞,被中国批评者广泛运用于对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的解读过程中。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进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时代,巴赫金的狂欢批评话语被泛化地运用于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当中,被误读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的注脚。在消费社会,身体话语的革命性和颠覆性淡化,被个人化及欲望化替代。巴赫金的怪诞身体话语超越了个体化的视角,使中国的身体批评重返对生命感性的关注。第五章,媒体批评。传媒时代的技术革新,打开了封闭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中的文本间性思想,使媒体文本既具有间性特征又不丧失其“主体性”。巴赫金文本理论中体现的“互文性”和广场话语中的多元性成为媒介时代网络批评的关键词。媒体技术使网络批评成为了草根话语的自由言说的广场,其中的颠覆性与反抗性正契合了巴赫金广场话语对正统权威的消解。第六章,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向外转”,走向了文化批评。在中国的文化批评谱系中,出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这两个重要的流脉。巴赫金的文化批评,强调文本艺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以“主体性”和“文学性”为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黄霖[2](2016)在《“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出版 革新中国文论史的编写模式,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学东渐,上世纪初引进"文学批评"这一概念。1927年,第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尽管或用《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等不同名目,出版了不下数十种中国文论史着作,但其基本路数是在借鉴、运用近代欧洲的文学批评史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文论史料进行选择与梳理,其编写模式则都是将历代的批评家与论着以时为序一一评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有一些着作尝试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期刊2016年01期)

邓之湄[3](2015)在《重塑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邓之湄)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威海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山东大学(威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7-17)

沈万顺[4](2009)在《英语全球化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全球化时代英语的普及以及对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冲击入手,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掌握英语这一文化传播工具,同时又在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中借助英语这一工具提出中国批评的策略,最终达到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因而一味反对英语的普及,只能使对外开放的大门关闭,而全盘西化则会导致中国文化身份的失却。(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09年08期)

谢黎嘉[5](2008)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借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探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批评话语转变的原因,指出任何文学批评话语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08年14期)

张光芒[6](2008)在《新的突破与新的困境——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在汉语学界,“现代性”这一提法早在20世纪初期就被偶尔使用过,但是当时不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那时候它既不是作为概念被使用,更不是作为一种理论视角被提及。运用“现代性”理论研究中国问题始发于海外学者,20世纪70年代,历史学家柯文研究王韬时使用了“m(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王丹[7](2006)在《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语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具有一个鲜明而又易被忽视的基本特性——“语际性”。所谓“语际性”,是指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处于“杂糅语境”或“语际”模式——由时间轴(传统/现代)与空间轴(中/西或东方/西方)二者相互交叉、互动所形成的立体空间、网络中,并作为交汇处的一个“纽结”或“存在”,在面对中国自身的文学现象时,在这个空间中的各种因素“多元合力”的影响、规约乃至决定下,呈现出来的形态、基质或特性。因此,我们在探究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语际性”时,必须从这个“语际”模式或空间着手。本文以此二轴为主干,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语际性”展开分析和论述。 在时间轴上,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始终处于传统/现代的张力中,本文通过对传统/现代之间复杂关系的辨析——“现代性”冲击传统,古典文学批评话语“断裂”;由于传统复杂性的制约,现代性文学批评话语产生了不同的形态,来阐明当下文学批评话语具有“语际性”这一特性,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中国的文学批评话语不得不受前发现代性国家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我们所不能摆脱的,只能在其中进行探索和发展。因而,不仅中国,几乎所有后发现代性国家的文学批评话语都具有“语际性”。而且,由于任何国家都存在传统与现代的“爱恨交织”,因此,世界上所有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批评话语也都具有“语际性”特征。 在空间轴上,本文通过对中/西之间碰撞与冲突的反思,来阐明:中西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决定了中国本土文学批评话语的基本面貌,而且,我们现有的话语资源、话语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几乎没有不受影响的,“语际性”就是在这个状况下形成的。然后,通过对所谓“失语症”的分析、批判,说明纯粹的“本土性”文学批评话语是不存在的,来自西方的文学批评话语经过“中国化”后,已经成为我们自身血肉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指出,与我们一样,西方文学批评话语内部,也存在着各种不同和差异,当今的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也是“语际性”文学批评话语。综合而言,整个世界的文学批评话语都是“语际性”文学批评话语。 当下,我们处于一个多重语境的文化转型时期。此时,“语际性”朝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包括中国在内,整个世界的文学批评话语秩序也正在走向“语际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6-06-01)

刘晟[8](2005)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差异的历史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一种关涉到作家、世界、文本、读者四要素的活动过程。自有文学以来 ,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就不断生成着各种各样带有差异性的认识。回顾、解释这些差异性的文学观念是汲取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历史经验、教训 ,推进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一进入 2 0世纪以后 ,文(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郭昭第[9](2003)在《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及其权力话语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即处于主体地位的中国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话语。由于存在历史、理论基础、基本范畴和权力表征的不同 ,依次表现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人本批评。道德批评是存在于先秦至清末的以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 ,以正与邪、善与恶为基本范畴的伦理型权力话语。政治批评是存在于新文化运动至 2 0世纪 80年代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为基本范畴的政令型权力话语。人本批评是存在于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准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以人性和主体性为基本范畴的知识性权力话语。审美批评虽然作为非主体批评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但是存在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整体结构之中(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王宁[10](2002)在《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人语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学术理论话语和研究方法 ,已经对文学研究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 ,是迎头对应文化研究的挑战 ,而又运用文化研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从新的路径进入文学的明智选择。文化身份的命题是在后殖民理论的平台上被提出 ,并被移用到文学研究中来的。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 ,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 ,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 ,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式研究相结合的。因此可以融合进社会学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原型批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等诸多文学研究方法 ,可以融文学的背景研究和文学的文本研究为一体。本专题各篇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王宁教授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准确地描述了全球性文化研究对文学形成的挑战 ,并且充满信心地指出 ,引入文化身份问题 ,运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王宁还提出在引入文化身份研究中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如果将王宁教授的论文看作是一种呼唤 ,那么 ,王一川教授的《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的身份认同》刘俐俐教授的《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乔以钢教授的《女性写作与文化生存》则是对这一呼唤的回应。我们惊喜地发?(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01期)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西学东渐,上世纪初引进"文学批评"这一概念。1927年,第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尽管或用《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等不同名目,出版了不下数十种中国文论史着作,但其基本路数是在借鉴、运用近代欧洲的文学批评史观与思想方法,对中国的文论史料进行选择与梳理,其编写模式则都是将历代的批评家与论着以时为序一一评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虽有一些着作尝试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李圣.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黄霖.“马工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出版革新中国文论史的编写模式,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铺路[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6

[3].邓之湄.重塑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4].沈万顺.英语全球化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重建[J].社科纵横.2009

[5].谢黎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8

[6].张光芒.新的突破与新的困境——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08

[7].王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语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8].刘晟.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差异的历史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读后[J].广东社会科学.2005

[9].郭昭第.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及其权力话语表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10].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2

标签:;  ;  ;  ;  

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论文-李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