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纳米管论文-石勇军,费鹏

钛酸纳米管论文-石勇军,费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钛酸纳米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钛酸纳米管,高甲氧基果胶,壳聚糖,复合膜

钛酸纳米管论文文献综述

石勇军,费鹏[1](2019)在《钛酸纳米管改性高甲氧基果胶/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流延法制备了高甲氧基果胶/壳聚糖复合膜,并以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 TNTs)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TNTs的添加促使复合膜表面形成大量颗粒状结构,同时其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上升。在TNTs添加量为0.15 g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与添加TNTs前相比,分别增加了78.43%,51.23%;同时复合膜的吸水率、水蒸汽透过率则降到最低,与添加TNTs前相比,分别降低了18.18%和26.69%。当TNTs添加量达到0.20 g时,复合膜的各项性能有所回落。(本文来源于《胶体与聚合物》期刊2019年02期)

王婷,郑彤,崔锋[2](2019)在《弱憎水性酸对钛酸纳米管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弱憎水性酸(WHoA)是水体天然有机物的重要组分之一,与腐殖酸等憎水性物质相比,其分子量相对较小,表面有较多的带电官能团,可通过静电或表面络合作用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本研究选用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TNTs)作为吸附剂,探讨了WHoA存在下,Cu(Ⅱ)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pH值影响.借助于XPS表征,分析了Cu(Ⅱ)在TNTs表面的吸附形态.结果表明,树脂连续分离法获得的WHoA含有类富里酸荧光基团,与原水相比,苯环类物质减少,亲水性更强.pH=2条件下,WHoA显着影响TNTs对Cu(Ⅱ)的吸附,WHoA浓度为0.15mg·L~(-1)时,Cu(Ⅱ)吸附量最大为23.8mg·g~(-1),这与WHoA表面带负电的亲水基团在Cu(Ⅱ)与TNTs之间的静电桥接作用有关.WHoA的存在会影响Cu(Ⅱ)的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然而并不影响其吸附动力学过程.XPS表征结果证实,WHoA参与了TNTs对Cu(Ⅱ)的吸附,吸附的Cu(Ⅱ)以3种形式存在:通过静电引力直接与TNTs表面的-ONa结合、通过WHoA的-COOH桥接吸附、以Cu(OH)_2形式沉淀吸附.(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郑晨敏,温思黎,滕紫玲,叶春璐,赵慧慧[3](2019)在《钛酸纳米管涂层改善竹材热稳定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 TNTs),并利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改性.然后以硅烷偶联剂为阳离子聚合物,木质素磺酸钠为阴离子聚合物,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将TNTs以纳米膜的形式包覆在竹材表面,借以增强竹材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自组装,TNTs形成纳米膜包覆在竹材表面,形成保护层,使得竹材热稳定性获得显着提升,且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而进一步上升.在N2氛围下,竹材热分解温度由239. 8℃(LBL-0)分别上升至265. 1℃(LBL-3),272. 4℃(LBL-6),286. 6℃(LBL-9)及289. 6℃(LBL-12),残余质量由22. 4%上升至22. 9%(LBL-3),27. 7%(LBL-6),29. 6%(LBL-9)及32. 6%(LBL-12);在O2氛围下,竹材热氧化温度同样有显着提升,由238. 4℃(LBL-0)上升至280. 6℃(LBL-12).(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蒋梦,赫文秀,张永强,刘斌[4](2019)在《质子化钛酸纳米管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RD,SEM,TEM,BET表征手段对其进行物相结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分析,以此为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5-HMF收率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果糖用量5%时,5-HMF收率达到56. 6%;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重复使用性能,经重复使用3次后,5-HMF收率只下降2. 7%.(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政,冯长生,张晓瑞,郏建奎,蒋彩云[5](2019)在《钛酸盐纳米管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25和Na OH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钛酸盐纳米管(TNTs),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其对水中氨氮的静态吸附实验,考察TNTs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碱浓度为10mol·L-1时,可以获得管长约120 nm,管径约为8 nm的钛酸盐纳米管,其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达到10. 67 mg·g-1. p H值介于3~8时,TNTs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氨氮.吸附过程在1 h基本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结果发现,TNTs对氨氮的吸附过程由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Temki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TNTs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热力学实验表明钛酸盐纳米管对氨氮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共存阴阳离子对氨氮的吸附具有抑制作用,分别表现为SO_4~(2-)> Cl~-> H_2PO_4~-、K~+> Na~+> Ca~(2+).再生的钛酸盐纳米管对氨氮循环吸附5次仍有88. 64%的吸附效果.红外光谱(FT-IR)研究表明钛酸盐纳米管对氨氮的吸附机制是TNTs层间的Na~+与溶液中的NH_4~+之间发生离子交换.钛酸盐纳米管的优良循环使用性能和大吸附容量使得其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氨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赵立平,陶科宇,王宏宇,齐力[6](2018)在《钛酸钠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容电池负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氧化钛、氢氧化钠溶液和葡萄糖作为初始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钛酸钠纳米管-碳复合材料。使用XRD和TEM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结晶情况和形貌,通过氮气吸-脱附和热重实验测试了材料的孔结构和碳含量。采用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和石墨正极材料配伍,组装成不对称型电容电池,在钠基有机系电解液中其电压可高达3. 5 V。探讨了负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并考察了正负极质量比对负极储钠容量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电容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其数值分别为72 Wh/Kg和1256 W/Kg,电容电池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 17 A/g电流密度下,经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100%。(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恂,刘文,王崇臣[7](2018)在《一种锌基金属有机骨架(BUC-21)与钛酸盐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用于同时去除水中Cr(Ⅵ)和Cr(Ⅲ)》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热法分别合成锌基金属有机骨架(BUC-21)和钛酸盐纳米管,通过对铬离子去除的研究探索出最佳实验条件,且两者复合后可在短时间内同时去除水中Cr(Ⅵ)和Cr(Ⅲ),去除率分别为99.2%和98%。去除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和静电作用。在湖水和自来水条件下,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较强的去除能力。当pH降低时材料可以轻松实现脱附,当pH升高时也(本文来源于《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9-15)

祝璐,尹沛羊,邓湘云,李建保,张伟[8](2018)在《Ce~(3+)掺杂钛酸钡纳米管薄膜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阳极氧化制备的TiO_2纳米管薄膜为模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Ba_(1-x)Ce_xTiO_3(0≤x≤0.08)纳米管薄膜,研究了Ba_(1-x)Ce_xTiO_3的结构、表面形貌及其电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晶体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及断口形貌,采用宽频介电阻抗谱仪测试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立方相结构的Ba_(1-x)Ce_xTiO_3纳米管薄膜,纳米管孔径在80~95nm之间;将制备的Ba_(1-x)Ce_xTiO_3经退火后生成多晶的Ba1-xCexTiO3纳米管薄膜,且样品的管外径尺寸在90~100nm之间,管壁的厚度为25~30nm,介电常数在1kHz下最高可达472,介电损耗为0.41。(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11期)

刁世林[9](2018)在《碳纳米管/钛酸锶镧复合热电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电材料作为一种不利用活动部件可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已成为新能源材料的研究热点,SrTiO_3基热电材料在热电材料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纳米结构和复合材料的引入可能是改善热电材料热电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报道较多的水热合成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HSM)和低温燃烧合成法(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LCS)为粉体的制备方法,两种方法所制备的粉体具有较大的形貌和粒径差异。HSM法所制备粉体为纳米级球状,平均粒径80 nm,大小均匀结晶度为86.4%;LCS法所制备粉体颗粒直径约50 nm,但该方法制备的粉体出现严重的团聚现象,最终导致整体形貌为有大量孔洞存在,且粒径尺寸微米级的蓬松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真空(约6 Pa以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1100℃,保压压力40 MPa,分别通过LCS法和HSM法制备La_(0.1)Sr_(0.9)TiO_3陶瓷粉体,并与CNTs进行复合,构建CNTs/La_(0.1)Sr_(0.9)TiO_3复合热电材料体系,初步探索了CNTs/La_(0.1)Sr_(0.9)TiO_3复合热电陶瓷的制备工艺,研究体系组分、不同形貌和不同粒度的粉体以及烧结时间对其微结构的影响,测试所得样品的热电参数,以获得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原料价格经济、环境友好,同时具有较高热电性能的材料,为研制高性能的热电材料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参考。对复合陶瓷的晶格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发现CNTs对陶瓷基体的组织结构影响较小。烧结时间5 min,10 min,15 min时,在复合陶瓷中检测到CNTs存在,成功制备出CNTs/La_(0.1)Sr_(0.9)TiO_3纳米复合热电材料。CNTs能够明显改善样品电导率,但同时影响Seebeck系数,导致│S│降低。以LCS粉体烧结时间15 min制备的陶瓷样品为例,其影响最为明显。在测试温度区间内,单一陶瓷最小电阻率为48.46 mΩ·cm,添加0.5 wt.%CNTs的复合陶瓷最小电阻率为7.52 mΩ·cm,其电阻率大小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在测试温度区间内,单一陶瓷|S|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76.80μV·K~(-1)和273.11μV·K~(-1),对比复合陶瓷|S|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309.53μV·K~(-1)和199.35μV·K~(-1),CNTs的复合使陶瓷样品|S|降低,但仍处于同一数量级;经计算所得两样品的PF,单一陶瓷在T=729 K时有最大PF,其值为2.54μW·K~(-2)·cm~(-1),复合陶瓷在T=635 K时有最大PF,其值为8.08μW·K~(-2)·cm~(-1),可见在陶瓷基热电材料中复合CNTs可有效提高材料的电学性能。(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期刊2018-04-08)

王俞迪[10](2018)在《质子化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和对水中U(Ⅵ)和Cs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核电工业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核素U和Cs逐渐被人们所开发利用。然而在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和富集使用放射性核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核污染。其中~(238)U、~(235)U和~(137)Cs半衰期长,流动性强,对环境危害巨大。在材料吸附研究逐渐成熟的今天,如何制备出高性能的纳米材料快速有效地吸附水中放射性核素离子,成为了材料科学刻不容缓的课题。钛酸盐纳米材料因其原材料储量较多、来源广泛,合成方法较为简单、表面离子交换位点多等特点多被用作水中放射性核素离子的吸附材料。本研究使用水热反应法合成了钛酸盐纳米管,并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进行了质子化。制备出化学式可表示为Na_(1.61)H_(0.39)Ti_3O_7·nH_2O、Na_(1.26)H_(0.74)Ti_3O_7·nH_2O、Na_(0.8)H_(1.2)Ti_3O_7·nH_2O、Na_(0.31)H_(1.69)Ti_3O_7·nH_2O四种不同H~+/Na~+比例的质子化钛酸盐纳米管,并对材料进行了XRD,FT-IR,BET,SEM-EDS,TEM等一系列表征分析。材料微观形貌呈管状,管长约为50~150nm,管外径约为10nm,内径约为5nm,钛酸盐纳米管质子化后仍为管状,管长有一定程度变短。四种材料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03.2678m~2/g、268.7398 m~2/g、315.6813 m~2/g和342.9278 m~2/g。四种材料对10mg/L U(VI)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79%、86%、94%和97%。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程度较高;四种材料对U(V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50.7mg/g、217.5mg/g、190.5mg/g和158.5mg/g。吸附过程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程度较高,说明吸附反应过程偏向于单层均匀吸附。四种材料对10mg/L Cs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80%、83%、87%和93%。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程度较高;四种材料对Cs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4.1mg/g、133.15mg/g、117.15mg/g和99.15mg/g。吸附过程均能较好拟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其中Na_(0.31)H_(1.69)Ti_3O_7·nH_2O吸附Cs的过程能同时拟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反应过程是复杂吸附过程。四种材料对U(VI)和Cs的吸附过程均为自发吸热的过程,叁种不同温度(15℃、25℃、35℃)下的吸附率表现为35℃>25℃>15℃。海水中常见干扰离子Na~+、K~+、Ca~(2+)、Mg~(2+)对四种材料吸附U(VI)和Cs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对材料吸附U(VI)影响大小为Ca~(2+)>Mg~(2+)>K~+>Na~+,对材料吸附Cs影响大小为K~+>Ca~(2+)>Na~+>Mg~(2+)。(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钛酸纳米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弱憎水性酸(WHoA)是水体天然有机物的重要组分之一,与腐殖酸等憎水性物质相比,其分子量相对较小,表面有较多的带电官能团,可通过静电或表面络合作用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本研究选用钛酸纳米管(titanate nanotubes,TNTs)作为吸附剂,探讨了WHoA存在下,Cu(Ⅱ)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pH值影响.借助于XPS表征,分析了Cu(Ⅱ)在TNTs表面的吸附形态.结果表明,树脂连续分离法获得的WHoA含有类富里酸荧光基团,与原水相比,苯环类物质减少,亲水性更强.pH=2条件下,WHoA显着影响TNTs对Cu(Ⅱ)的吸附,WHoA浓度为0.15mg·L~(-1)时,Cu(Ⅱ)吸附量最大为23.8mg·g~(-1),这与WHoA表面带负电的亲水基团在Cu(Ⅱ)与TNTs之间的静电桥接作用有关.WHoA的存在会影响Cu(Ⅱ)的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然而并不影响其吸附动力学过程.XPS表征结果证实,WHoA参与了TNTs对Cu(Ⅱ)的吸附,吸附的Cu(Ⅱ)以3种形式存在:通过静电引力直接与TNTs表面的-ONa结合、通过WHoA的-COOH桥接吸附、以Cu(OH)_2形式沉淀吸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钛酸纳米管论文参考文献

[1].石勇军,费鹏.钛酸纳米管改性高甲氧基果胶/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19

[2].王婷,郑彤,崔锋.弱憎水性酸对钛酸纳米管吸附Cu(Ⅱ)的影响及其机理[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9

[3].郑晨敏,温思黎,滕紫玲,叶春璐,赵慧慧.钛酸纳米管涂层改善竹材热稳定性能的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蒋梦,赫文秀,张永强,刘斌.质子化钛酸纳米管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9

[5].张政,冯长生,张晓瑞,郏建奎,蒋彩云.钛酸盐纳米管对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2019

[6].赵立平,陶科宇,王宏宇,齐力.钛酸钠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容电池负极材料[J].应用化学.2018

[7].王恂,刘文,王崇臣.一种锌基金属有机骨架(BUC-21)与钛酸盐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用于同时去除水中Cr(Ⅵ)和Cr(Ⅲ)[C].2018第二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8].祝璐,尹沛羊,邓湘云,李建保,张伟.Ce~(3+)掺杂钛酸钡纳米管薄膜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导报.2018

[9].刁世林.碳纳米管/钛酸锶镧复合热电材料制备工艺研究[D].昌吉学院.2018

[10].王俞迪.质子化钛酸盐纳米管的制备和对水中U(Ⅵ)和Cs的吸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标签:;  ;  ;  ;  

钛酸纳米管论文-石勇军,费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