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纠错码译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闪速存储系统,等级调制,纠错码,置换码
纠错码译码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1](2017)在《面向闪存的等级调制纠错码构造与译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速存储(又称为闪存)系统由于具有低能耗、良好可靠性和较高存储容量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易失存储技术。然而,随着MLC型闪存芯片存储容量的不断增长和封装尺寸的不断缩小,读/写干扰、电荷泄漏、单元间干扰和数据保持噪声等问题使得闪存中所存储的数据遭到损坏,从而导致闪速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差错控制编码技术为解决大容量高可靠闪速存储器所面临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而RS码和BCH码等经典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不能有效地纠正大容量闪存设备中所产生的这些特殊错误。因此,基于等级调制方案的纠错码构造与编译码算法及理论可以用于指导设计面向闪存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案来降低闪存中电荷泄漏、读/写干扰等噪声引起的非对称错误,从而提高闪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本文对基于等级调制方案的纠错码构造和译码方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如下:1.基于置换码的交织技术,通过对闪存单元等级移位错误类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纠单个闪存单元等级移位错误的等级调制纠错码的构造方法。利用置换理论的一些性质,给出了所构造的等级调制纠错码的一种译码方法,并且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等级调制纠错码构造方法及其译码方法的正确性。2.在深入分析可纠单个删除错误的Levenshtein置换码和交织置换码的构造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这两类置换码码字的合适交织方法而设计了多重置换码码字的阵列表示形式;借助这些阵列表示形式,基于Levenshtein置换码和交织置换码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叁种可以纠正预定个数相邻删除错误的多重置换码构造方法。同时给出了所构造的叁类多重置换码的相应译码方法,而且利用计算实例验证了这叁种多重置换码的构造方法及其相应译码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详细分析了多重置换码码字中单个突发删除错误对其他码字分量值的影响,通过将t个可以纠正单个删除错误的多重置换码进行交织,构造了一类可以纠正单个突发长度至多为t(t≥2)且码字分量移位大小为1的删除错误的多重置换码,同时给出了所构造的多重置换码的一种有效译码方法。计算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多重置换码构造方法和译码方法的正确性。4.在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通过对所设计的第一类多重集对应的具有相同最小距离的多重置换集进行直积运算,提出了正则多重置换码的一种构造方法。同时,利用所设计的第二类多重集,通过对现有简单正则多重置换码进行投影运算而得到切比雪夫距离度量下最小距离互不相同的多重置换集,提出了基于所得多重置换集直积运算的正则多重置换码的构造方法。通过一些计算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正则多重置换码构造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陈胜男[2](2016)在《译码复杂度优化的无率纠错码编译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信道编码不同,无率码在发送端编码时并不需要事先固定码率。无率码编码器能够持续产生编码符号,直到接收端译码成功并反馈确认信息,具有自适应信道状态的特性,特别适合在时变信道下使用。无率码作为纠错码应用于噪声信道时,在码长较长时才有较好的性能,且译码时采用基于软信息的置信传播迭代译码算法,因此译码复杂度较高。本文研究无率码应用于噪声信道时的译码复杂度优化问题,分别通过对编码度分布的优化设计和译码算法的优化来降低译码复杂度。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最大化码率为目标设计的无率编码通常能够实现逼近容量的性能,但是以这种方法设计的编码为达到预期的误比特率性能,需要进行非常多次的译码迭代。基于外部信息转移图的渐近收敛分析,提出一种在有限译码迭代次数约束下的非系统累积无率码编码度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此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编码度分布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以最大化码率为目标设计的编码相比,在有限的译码迭代次数下,所提出的方法设计的编码能获得更好的纠错性能,且译码迭代次数越小,性能优势越明显。2.无率码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与每次译码迭代时处理的接收符号的数量以及译码图的大小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一种基于低可靠性符号删除的无率码译码复杂度降低方案。在译码时将似然比绝对值低于门限的接收符号及相应的边删除,使其不参与译码,可降低译码复杂度。通过推导得出删除概率与似然比删除门限的关系式,并分析删除前后每个符号的平均互信息量,在此基础上得出达到与常规译码相同的性能时编码器应增加发送的符号数量,并对删除后译码运算量的降低率进行理论分析。译码性能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在仅仅轻微损失传输效率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译码复杂度。(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6-04-10)
郝天铎,王可人,金虎,熊最[3](2016)在《泊松分布的错误图样对纠错码译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比特级"层面对纠错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服从泊松分布的错误图样分布模型。通过一定的方法产生符合泊松分布特性的二进制序列,并使"1"的数目在整个序列中可控,以此来产生所需的错误图样。同时,以卷积码、RS码以及RS+卷积级联码为研究对象,以随机错误为参照,分别分析了该错误图样下叁者的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泊松分布的错误图样对卷积码和级联码的影响要大于随机错误图样,而随机错误图样对RS码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6年01期)
管武,梁利平,李婧,胡巧芝[4](2015)在《面向无线通信的多模式信道纠错码译码》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面向无线通信的兼容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的多模式信道纠错码译码器.这种译码器通过一个串行运算器,用于各种不同参数的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Turbo码MAX-Log-MAP译码与LDPC码的和积译码;通过多个串行运算器并行数据处理,实现高速的纠错码译码.通过可配置的结构,实现各种不同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的快速解码.在65nm CMOS工艺下,该译码器资源约为2.1 mm2,slow case下时钟速率600MHz;工作在600MHz时,可完成300Mb/s的卷积码译码和LDPC码译码,及160Mb/s的Turbo码译码,满足主要标准的信道译码需求.(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5年08期)
魏艳红[5](2014)在《纠错码编译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纠错编码广泛应用于通信软件中的数据差错控制,循环码是一类重要的纠错编码,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码。分析了纠错码的编码思想和纠检错能力,并结合实例讨论了循环码的编译码方法。(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4年09期)
牛芳琳,王洪玉,祝开艳[6](2015)在《基于单反馈SLT码的纠错码与MP联合译码》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移LT(shifted Luby transform,SLT)码是信源依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进行的LT(Luby transform,LT)编码方法,这种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解码所需要的数据包个数,由此,本文针对基于单次反馈SLT码的信道纠错码与信息传递(message propagation,MP)联合译码方法,对原有的转移鲁棒孤立子分布(shifted robust soliton distribution,SRSD)函数进行改进得到适合MP联合译码的扩展转移鲁棒孤立子分布(expand shifted robust soliton distribution,ESRSD)函数。将本文提出的ESRSD用于MP联合译码方案分别与LT码、反馈SRSD MP联合译码相比,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ESRSD进行编码在MP译码所需要数据包的个数最少。(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1期)
向劲松,马圣明,刘群,杨松,刘飞[7](2013)在《光通信中纠错码在乘性噪声信道下译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典的基于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模型下的软判决译码算法不适用于光通信乘性噪声信道的问题,分析了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APD)接收机和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接收机信道的非对称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乘性噪声信道的非对称特性可用发送"1","0"码的标准差之比来衡量,且两者比值越大,说明信道的非对称性越强。接着分别给出卷积码、Turbo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在乘性噪声信道下的译码方法,并仿真了纠错码在非对称高斯模型下的译码性能和在AWGN模型下的译码性能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译码算法做相应的修正后,纠错码在2种信道模型下皆具有较好的净编码增益,同时在非对称高斯模型下的译码性能要优于在AWGN模型下的译码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冯秀川[8](2013)在《迭代译码的高性能纠错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代超高速通信系统对信道编码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高的吞吐率和更低的错误概率。传统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采用并行迭代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可应用于高吞吐量的通信系统中。当码长很长时,LDPC码具有接近Shannon极限的性能。然而,LDPC码在高信噪比下存在误码平层(Error Floor)现象,采用LDPC码的信道编码方案无法满足系统对极低误比特率的需求。因此,本文基于LDPC码设计可获得高吞吐量与低错误概率的高性能纠错码方案。一方面,针对LDPC码与BCH码构造的乘积码,本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乘积码迭代译码方案。该方案对BCH码译码过程中纠正的错误比特以及正确译码的BCH码进行标记,然后利用标记信息更新下一次迭代过程中LDPC码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与未迭代的译码方案相比,迭代的乘积码译码方案具有更优的性能,能有效降低误码平层。另一方面,为改善中国地面数字电视(DTMB)标准中信道编码方案的性能,本文采用标准中的LDPC码与BCH码设计一种性能更优越的乘积码方案。构造的乘积码可有效降低LDPC码误码平层,而且在编译码复杂度与级联码相当的情况下获得更优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构造的乘积码与级联码相比可获得一定的编码增益。(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3-12-01)
尹爽爽[9](2013)在《DVB-S2标准下前向纠错码的编译码研究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又称为Gallager码,它是由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的一类具有稀疏奇偶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由于当时硬件条件的限制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1995年MacKay和Neal重新发现并证明了迭代译码的LDPC码具有渐进香农限的性能,LDPC码是近年来研究比较热、发展比较快的信道编码技术,主要面向4G、光缆和航空通信等一些未来的应用领域。LDPC码可被并行译码,硬件实现复杂度低,具有非常成熟的设计方法,不仅克服了长码不可译的难题,而且性能接近最大似然译码。DVB-S2标准下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采用了BCH码作外码、LDPC码作内码的纠错方式,该方案解决了码长较长时编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且该方案下的纠错性能在低信噪比下也能表现很好。研究前向纠错码的高效编译码算法和高效率低成本的硬件设计方案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在深入分析DVB-S2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适合实际应用的低复杂度编译码算法及硬件结构。首先,本文介绍了LDPC码及其构造方法,然后介绍了BCH码,重点介绍了DVB-S2LDPC码。其次,本文详细介绍了BCH的串行编码算法,然后用低复杂度的循环结构的码字构造方法对LDPC码进行了编码,从编码速度和存储量等方面对编码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再次,分析了几种硬判决和软判决译码,为了改善硬件复杂度,在译码时引入了定点和量化思想、优化译码参数等方法,并借助Matlab工具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BCH编码和LDPC编译码器的硬件实现结构,借助于QuartusⅡ9.1开发平台和Modelsim仿真工具实现了编码器和译码器的FPGA设计,给出了仿真结果和资源使用情况,本文所设计的编码器最大频率可达到100M以上,译码器的最大工作频率可达到200M以上,且资源使用率都较低。(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3-04-01)
鲍丹[10](201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高性能前向纠错码(FEC)译码算法及其VLSI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开始,信息理论、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经历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纠错码技术,即信道编解码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信息高速、可靠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高速数字通信系统中,先进的前向纠错码(FEC)技术大量采用,是基带接收机中的设计难点,因此,高性能FEC译码芯片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在FEC技术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里德所罗门(RS)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线性分组码:前者被广泛应用在数字音视频广播系统(如DVB-S2,DTMB,CMMB)和高速数据通信系统(如WiMAX,10Gbase-T, WLAN和WPAN)中;后者被应用于CMMB,DVB-T,ISDB-T,ATSC和DVB-C等系统中。软判决译码算法具有优异的纠错性能,随之而来的是译码复杂度、芯片面积、功耗、译码延时等设计挑战。具体而言,LDPC译码器布线复杂度高,芯片利用率低,成本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功耗;同时,LDPC译码器面临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苛刻的设计要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RS软判决译码算法,纠错性能比传统的RS硬判决译码大大提高,但是复杂度成倍增长;特别是数字音视频广播系统面临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和可移动性的设计需求。因此,高性能RS译码器的实现代价和功耗都需要进一步降低。本论文主要研究上述两种FEC译码器的VLSI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算法到译码器架构的映射、VLSI结构设计和芯片实现。基于降低复杂度的软判决译码算法、合理的并行度选择和存储器设计、流水线技术、提前终止技术、降低功耗技术、芯片面积优化技术等方法,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用于1 OGBase-T系统的RS-LDPC译码器、用于WiMAX和WLAN系统的QC-LDPC译码器、用于CMMB系统的HS-LDPC译码器,以及适用于多种音视频广播标准的RS译码器。(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15)
纠错码译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的信道编码不同,无率码在发送端编码时并不需要事先固定码率。无率码编码器能够持续产生编码符号,直到接收端译码成功并反馈确认信息,具有自适应信道状态的特性,特别适合在时变信道下使用。无率码作为纠错码应用于噪声信道时,在码长较长时才有较好的性能,且译码时采用基于软信息的置信传播迭代译码算法,因此译码复杂度较高。本文研究无率码应用于噪声信道时的译码复杂度优化问题,分别通过对编码度分布的优化设计和译码算法的优化来降低译码复杂度。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最大化码率为目标设计的无率编码通常能够实现逼近容量的性能,但是以这种方法设计的编码为达到预期的误比特率性能,需要进行非常多次的译码迭代。基于外部信息转移图的渐近收敛分析,提出一种在有限译码迭代次数约束下的非系统累积无率码编码度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此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编码度分布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以最大化码率为目标设计的编码相比,在有限的译码迭代次数下,所提出的方法设计的编码能获得更好的纠错性能,且译码迭代次数越小,性能优势越明显。2.无率码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的复杂度与每次译码迭代时处理的接收符号的数量以及译码图的大小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一种基于低可靠性符号删除的无率码译码复杂度降低方案。在译码时将似然比绝对值低于门限的接收符号及相应的边删除,使其不参与译码,可降低译码复杂度。通过推导得出删除概率与似然比删除门限的关系式,并分析删除前后每个符号的平均互信息量,在此基础上得出达到与常规译码相同的性能时编码器应增加发送的符号数量,并对删除后译码运算量的降低率进行理论分析。译码性能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在仅仅轻微损失传输效率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译码复杂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纠错码译码论文参考文献
[1].赵鹏.面向闪存的等级调制纠错码构造与译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2].陈胜男.译码复杂度优化的无率纠错码编译码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
[3].郝天铎,王可人,金虎,熊最.泊松分布的错误图样对纠错码译码性能的影响[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
[4].管武,梁利平,李婧,胡巧芝.面向无线通信的多模式信道纠错码译码[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
[5].魏艳红.纠错码编译码研究[J].福建电脑.2014
[6].牛芳琳,王洪玉,祝开艳.基于单反馈SLT码的纠错码与MP联合译码[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
[7].向劲松,马圣明,刘群,杨松,刘飞.光通信中纠错码在乘性噪声信道下译码性能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冯秀川.迭代译码的高性能纠错码研究[D].天津大学.2013
[9].尹爽爽.DVB-S2标准下前向纠错码的编译码研究及FPGA实现[D].烟台大学.2013
[10].鲍丹.数字通信系统中高性能前向纠错码(FEC)译码算法及其VLSI实现研究[D].复旦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