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论文文献综述)
贾慧[1](201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文中认为奥尼尔悲剧意识的形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在探究这一问题时从三个方面入手,逐层深入来挖掘深藏于他悲剧作品背后的悲剧性质。文学艺术的创作总是要反映创作者个人的心理诉求。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对奥尼尔的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他悲剧意识形成的重要原因。父亲、母亲和哥哥是对奥尼尔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的不幸遭遇在奥尼尔的心灵中投下了深刻的阴影,触发了奥尼尔悲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进而影响到了他的戏剧创作。与奥尼尔悲剧创作有密切关系的不只是他的家庭,还有他的宗教信仰。可以说奥尼尔的一生都与宗教有着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这种半信半疑的宗教情怀,使得他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产生矛盾的心理,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祟,使得他在分析一些现实问题方面往往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他的思想总是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加之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碰撞,更是让他无所适从。宗教信仰的动摇也是形成奥尼尔悲剧意识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奥尼尔深受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学说”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的影响,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为奥尼尔的悲剧创作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正是在他们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的指引下,奥尼尔真正领悟了艺术创作的真谛,开始把创作的视角转向现代人的心理层面,通过对现代人的心理剖析,以富于表现主义的舞台形式,为观众展示了现代人的不幸、痛苦、欲望、悖谬、恐惧和绝望的内心世界。
马可云,黄海军[2](2008)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关联涵义的诠释》文中指出《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代表性悲剧,其蕴涵的与主题相关联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详细探讨了该剧的人物神话原型踪迹、清教文化指涉以及弗洛伊德学说的渗透等三方面的关联涵义特征。
刘定远[3](2007)在《论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超越》文中研究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到大萧条期间是美国戏剧史上最具活力的时期。不断积累的财富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阶层刺激了对戏剧消费的需求。需求激发的竞争和对革新的开放使戏剧创作为满足观众和戏剧批评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成就了美国戏剧的复兴。美国的专业剧场集中在纽约的百老汇,当时的百老汇已经成为了美国戏剧的代名词。但百老汇的剧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所关心的是商业利润而不是艺术价值,沉湎于哗众取宠的情景剧的创作,满足于对观众的感官刺激。批评认为,这种商业化的趋势无益于提高美国戏剧的品位,也就创作不出与欧洲戏剧比肩的剧作来。尽管娱乐性戏剧大行其道,有些天才的剧作家的戏剧也开始吸引观众。世纪更替时还由那些传统、保守的批评家把持的美国戏剧批评,到了20世纪20年代,就基本到了接受戏剧试验和现代思想的批评家手里。在传统和革新的激荡中,尤金·奥尼尔生逢其时,他既继承古希腊优良的戏剧传统,又不断的吸取现代思想的菁华,创作出许多重要剧作,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奥尼尔与古希腊悲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自认为古希腊悲剧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奥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是艺术和宗教不可逾越的典范,重塑希腊悲剧精神成了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古希腊悲剧就像奥尼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无论是戏剧主题、戏剧题材、戏剧风格技巧以及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为他提供了灵感。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吸纳和借鉴古希腊悲剧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东西。本文主要探讨奥尼尔戏剧创作在主题、题材、风格、艺术形式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如何受古希腊悲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和变革。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首先表现在戏剧主题方面。古希腊悲剧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命运支配人的生死祸福,人类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借鉴了这种古希腊悲剧命运观,他戏剧作品中的不少主人公像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一样受命运的捉弄,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其次,在戏剧情节方面,奥尼尔也借用了古希腊悲剧。奥尼尔利用古希腊悲剧模式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将古希腊神话跟美国神话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心理学说来解释和探讨人生问题。奥尼尔的《悲悼》无论是结构情节上,还是线索和细节方面都与希腊悲剧《俄瑞斯忒亚》有着惊人的相似。奥尼尔以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重现了一个古希腊似的主题悲剧,有力地揭露了美国严重的清教徒思想。奥尼尔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也沿袭了古希腊悲剧。《进入黑夜的漫漫旅途》在情节的展开上借鉴了《俄狄浦斯王》中“回顾式”结构,整个剧情围绕着蒂龙一家寻找造成痛苦的原因而展开。他们让自己沉浸在抱怨、憎恨、懊悔中,过去和现在在寻找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过去发生的事情影响着现在,他们摆脱不了记忆,记忆加深了他们当下的痛苦。奥尼尔致力于戏剧艺术革新,他不断地创新,在创作中引入了内心独白、面具和歌队等戏剧技巧,其中面具和歌队的运用就得益于古希腊悲剧的启示。面具和歌队的运用使奥尼尔的戏剧具有一种古朴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继承使奥尼尔的戏剧有了古代遗韵。但奥尼尔不只是一个模仿者,在继承古希腊悲剧传统的基础上,他又作了独具特色的变革和发展,赋予他的戏剧现代意义。奥尼尔不但在戏剧中大量地试验同时代的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以及精神分析等等各种思想理论,他在运用希腊悲剧传统的时候也大胆地推陈出新,发展和变革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超越了古希腊悲剧。奥尼尔对希腊悲剧的变革首先表现在对主题的挖掘上。古希腊由于知识的局限,往往把悲剧的根源归结为外部和异己的力量。而奥尼尔则不同,他认为,“上帝死了”之后,悲剧的根源更多的来自于社会和人本身内在的东西。奥尼尔用一生去探寻造成悲剧的深层原因。他发现,现代人的悲剧来自于个体挣脱束缚的冲动的非理性与社会要求压抑这种冲动的理性之间的冲突。所以,奥尼尔的悲剧是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悲剧,他的悲剧的主题更为错综复杂,人物性格更为矛盾多变。其次,表现在悲剧的主人公上,希腊悲剧的主人公不是神话中的众神就是王侯将相,而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都是小贩、妓女、诗人以及流浪者这样的小人物。另一个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与希腊悲剧的主人公不同的地方就是古希腊悲剧英雄的动机和行为总给人产生崇高的形象,而奥尼尔悲剧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些为生存而挣扎的委琐小人,他们只知道怨恨、自暴自弃;他们没有未来,没有生活目标。但他们的悲剧却更令人震撼,因为他们属于观众这一群,观众是在欣赏自己的悲剧。情节,对于亚里斯多德来说,是“悲剧的灵魂”。奥尼尔也重视情节,但他更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奥尼尔用内心独白、自言自语等心理活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分裂,突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面具在古希腊悲剧中主要用来表现性格和营造仪式化的气氛,而奥尼尔则强调它的心理功能,即面具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系。奥尼尔甚至要求演员用脸部表情来表现面具的效果。歌队在古希腊悲剧中主要来陈述故事情节和唤起观众的情绪,在奥尼尔的戏剧中,歌队既是叙述者又是参与者,他们已经幻化为悲剧情节的社会背景。奥尼尔在创作手法上还借鉴了肖伯纳和东方的道教思想,运用了有意的“重复”和“循环回归”来表现他的悲剧理念:悲剧在生命的不断循环往复中重演,芸芸众生对此是多么的无助。尤金·奥尼尔用他的戏剧天赋呈现了一幅美国当代社会的全景图。他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悲剧,并在一定程度程度上超越了古希腊悲剧,为美国的戏剧复兴作出了无人企及的贡献。
周莉[4](2004)在《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 ——尤金·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及其审美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三章,试图从美学角度出发,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尤金·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1、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民族之间的大融汇和航海业的兴旺发达等自然环境因素使奥尼尔形成了积极开拓、追求自由的悲剧精神。2、美国的社会历史是短暂的,但它却是由一系列的战争所构成。在这种悲剧性的否定与更迭之中,往往是主体动机与结果完全悖反的历史发展。这种社会状况导致人类开始质疑社会,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抗争。民族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奥尼尔形成了直面现实、大胆否定的悲剧精神。3、奥尼尔的亲人对自己各自不幸的现实生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强烈的抗争,亲人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强化了奥尼尔追求自由的悲剧精神。4、奥尼尔对宗教信仰和伦理规范的背离,使奥尼尔形成了深沉执着的悲剧精神。 二、尤金·奥尼尔悲剧的主要特点。1、奥尼尔的海洋剧和社会问题剧取材于现实生活,悲剧人物以抗争和否定来超越自我现状、超越社会现实,现实的题材阐释着抗争的主题。2、奥尼尔悲剧中的四类悲剧人物都处于“两难”的境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加剧人物的悲剧性。3、奥尼尔的戏剧冲突是以强烈的内心矛盾呈现的,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剖白,在全剧的结尾以死亡和毁灭来进行超越,这样的情节结构强化了剧作的悲剧性。 三、尤金·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1、作为悲剧主体的各类悲剧人物对生存权利、独立自由要求的张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求,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对自我实现的超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2、悲剧主体对社会现状的否定、对家庭束缚的突破、对伦理规范和宗教信仰的悖反、对国家法令的违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悲剧主体的意志、情欲以及在抗争或超越中显现出来的情感力度是强大的、不可阻挡的,主体在悲剧性超越中所迸发的激情具有动人心魄的力度。
宋庆宝[5](2003)在《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 ——从莱维尼亚和玛丽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和创新性》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本人和他的戏剧作品具有深邃而无比的审美力量,永恒而无限的思想内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汲取他们思想营养的精华。他从叔本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荣格、老子、莎士比亚、斯特林堡、易卜生等人那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兼收并蓄,从而独成一家。尤金·奥尼尔成为大家,不仅在于他的批判继承,更在于他的突破创新。他的思想,不是他人思想简单的重复,而是时代思想的显现,是他创造性天才的反映。 尤金·奥尼尔的中期代表作是《悲悼》(1931),后期代表作是《长日入夜行》(1939),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分别是莱维尼亚和玛丽。本文就从分析这两个人物入手,通过阐释尼采、弗洛伊德、老子思想在她们身上的体现和变异,来分析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和创新性。 尤金·奥尼尔把尼采作为文人中唯一的偶像,他对尼采的思想作了批判吸收,主要是生命的悲剧意识与超越的精神追求;审美的人生态度;自主道德和创造性人格。由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尤金·奥尼尔很早就认为人生意味着悲剧,他的戏剧创作一开始就带有忧郁的色彩,但他以积极和审美的人生态度力图超越悲剧的命运。他对基督教的反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对酒神精神的提倡,以及充满了探索精神的一生,都可看到尼采的影子。可是由于他思想中的人道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他逐渐抛弃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和超人思想,从“女超人”莱维尼亚到“多余人”玛丽,可以明显看出尼采对尤金·奥尼尔影响的弱化。尤金·奥尼尔最终与尼采分道扬镳,正如他所说的:“他的有些教导我不再承认了。” 尤金·奥尼尔的思想也深受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这主要是心理结构理论及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及死亡本能;性欲理论及情结理论。尤金·奥尼尔总感觉到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决定着人的命运,他一生为其所苦并力图在剧本里表现它,这种力量实际上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无意识。他的 剧作中充满了死亡,有些人物的行动明显受到“厄勒克特拉情结”或“俄狄浦斯 情结”的影响。但是,尤金·奥尼尔最终也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并 不认为“力比多”是人一切行为的内驱力,他更注重人与上帝的关系,探寻终 极的价值意义。他挖掘当代疾病的根源,认为关键在于原始宗教本能——寻找生 命的意义,在老上帝死后得不到满足,还在于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压 抑人性。从情欲勃发的莱维尼亚到做修女梦的玛丽的变化可以看出,尤金·奥 尼尔在后期已经抛弃了弗洛伊德极其学说。 尤金·奥尼尔把老子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老子的影响主要是相反相 成与复归其根;反对战争与渴求宁静;谦虚处下与清心寡欲。但是,尤金·奥 尼尔是矛盾复杂的,一方面,他消极避世,思想中流露着怀疑主义、悲观主义 和宿命论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入世,一生中充满了探索和进取精神。 尤金·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上不断椎陈出新,作品中的人物也放射着奋斗的火花, 做出积极的人生选择。但他在思想上又是迷茫的,感到没有归宿,他生在旅馆, 死在旅馆,在坎坎坷坷中走完了人生漫长的旅程。他的灵魂也如同他的人生, 到了晚年仍旧在漂泊。 这就是尤金·奥尼尔,一个兼收并蓄者,一个突破创新者。他就像是尼采、 弗洛伊德和老子合为一人,从莱维尼亚和玛丽身上,可以看到尤金·奥尼尔受 尼采、弗洛伊德和老于影响的影子,莱维尼亚和玛丽独特的“这一个”,就是尤 金·奥尼尔思想艺术兼收并蓄、突破创新的矛盾结晶体,而尤金·奥尼尔就是 通过兼收并蓄和突破创新,从而成了“尤金·奥尼尔”独特的这一个。
宋庆宝[6](2002)在《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文中认为本文从《悲悼》女主人公莱维尼亚的分析入手,阐明尼采、弗洛伊德及老子思想在这个形象身上的体现,来说明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复杂多源、博大深邃。尼采的影响主要是对基督教的反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对酒神精神的提倡。弗洛伊德的影响主要是人的心理结构和"无意识"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老子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复归其根"、"反对战争"和"渴求宁静"三个方面。莱维尼亚独特的"这一个",是尤金·奥尼尔思想艺术兼收并蓄的结晶。
二、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论文提纲范文)
(1)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悲剧的家庭对奥尼尔悲剧意识形成的影响 |
(一) 父母的灰暗人生给奥尼尔心灵造成的阴影 |
(二) 哥哥的精神分裂间接地对奥尼尔产生负面影响 |
二、宗教信仰的动摇对奥尼尔悲剧意识形成的影响 |
(一) 宗教信仰动摇的表层原因——对天主教救赎思想的质疑 |
1. 对天主教救赎思想质疑的原因 |
2. 对天主教救赎思想质疑的结果 |
(二) 宗教信仰动摇的深层原因——天主教文化与清教文化的碰撞 |
1. 天主教徒向清教徒转型的失败 |
2. 抵制美国清教思想,固守爱尔兰天主教信仰的失败 |
三、奥尼尔悲剧意识形成的哲学、美学基础 |
(一) 叔本华“生命意志说”的影响 |
1. 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对悲剧创作的影响 |
2. 否定物质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哲学思想对悲剧创作的影响 |
(二) 尼采“权力意志论”的影响 |
1. 尼采的彻底反传统思想对奥尼尔精神气质的影响 |
2. 尼采的悲剧美学思想对奥尼尔悲剧观形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榆树下的欲望》中关联涵义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的神话原型踪迹 |
二、清教文化的指涉 |
三、弗洛伊德学说的渗透 |
四、结语 |
(3)论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in Chinese |
Abstract in English |
1. Introduction |
2. Tragedy is a show for Dionysus |
2.1 Tragedy defined |
2.2 The birth of tragedy |
2.3 Nietzsche on the birth of tragedy: a show for Dionysus |
3. Greek Tragedy |
3.1 Aristotle on tragedy: an imitation of action |
3.1.1 Hamatia: the tragic error |
3.1.2 Kathasis: purgation through pity and fear |
3.2 Suffering is the mark of heroes in Greek tragedy |
3.3 Two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Greek tragedy: chorus and mask |
3.3.1 Chorus is a form of ritual performance in Greek tragedy |
3.3.2 Mask is the understudy to Dionysus |
4. Eugene O'Neill's Inheritance of Greek tragedy |
4.1 The inheritance of theme |
4.2 The inheritance of plot |
4.3 The inheritance of artistic form and style |
4.3.1 Retrospection |
4.3.2 Mask and Chorus |
5. Eugene O'Neill's Transcendence over Greek Tragedy |
5.1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theme |
5.2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tragic cause |
5.3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protagonists |
5.4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plot |
5.5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artistic form |
5.5.1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mask and Chorus |
5.5.1.1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mask |
5.5.1.2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chorus |
5.5.2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repetition and circulative regression |
5.5.2.1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repetition |
5.5.2.2 The transcendence in respect of circulative regression |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4)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 ——尤金·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及其审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尤金.奥尼尔悲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尤金.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 |
第一节 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 |
第二节 民族发展的社会状况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 |
第三节 亲人对生命的基本态度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 |
第四节 宗教意识、伦理规范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 |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悲剧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现实题材与抗争主题 |
第二节 处于“两难”境地的悲剧人物 |
第三节 心理冲突与毁灭性结局 |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悲剧主体在超越自我现状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
第二节 悲剧主体在超越社会现实方面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
第三节 悲剧激情的力度 |
结语 |
附一: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二: 尤金.奥尼尔汉译剧作一览表 |
附三: 尤金.奥尼尔戏剧创作年表 |
附四: 尤金.奥尼尔研究论文一览表 |
后记 |
(5)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 ——从莱维尼亚和玛丽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和创新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第一部分 尤金.奥尼尔与尼采--“唯一的偶像”与“偶像的黄昏” |
(一) 生命的悲剧意识与超越的精神追求 |
(二) 审美的人生态度 |
1 对基督教的反叛 |
2 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 |
3 对酒神精神的提倡 |
(三) 自主道德和创造性人格 |
第二部分 尤金.奥尼尔与弗洛伊德--“本能的满足”与“终极的追问” |
(一) 心理结构理论及无意识理论 |
(二) 本能理论及死亡本能 |
(三) 性欲理论及情结理论 |
第三部分 尤金.奥尼尔与老子--“精神的归宿”与“漂泊的灵魂” |
(一) 相反相成与复归其根 |
(二) 反对战争与渴求宁静 |
(三) 谦虚处下与清心寡欲 |
结束语: 就这样成了尤金.奥尼尔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尼采与尤金·奥尼尔 |
1.对基督教的反叛 |
2.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资本主义文明的蔑视 |
3.对酒神精神的提倡 |
二、弗洛伊德与尤金·奥尼尔 |
三、老子与尤金·奥尼尔 |
1.复归其根 |
2.反对战争 |
3.渴求宁静 |
四、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D]. 贾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4)
- [2]《榆树下的欲望》中关联涵义的诠释[J]. 马可云,黄海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5)
- [3]论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与超越[D]. 刘定远.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4]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 ——尤金·奥尼尔悲剧精神的生成及其审美价值[D]. 周莉. 武汉大学, 2004(04)
- [5]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 ——从莱维尼亚和玛丽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和创新性[D]. 宋庆宝. 山东师范大学, 2003(03)
- [6]兼收并蓄 独成一家——从莱维尼亚看尤金·奥尼尔思想的多源性[J]. 宋庆宝.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