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无法湮没的声音——林庚新诗探索之论评(论文文献综述)
杨晨馨[1](2021)在《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兴华是中国现代新诗研究史上的一颗新星。从上世纪40、50年代至今,在学界的不断挖掘与研究中,他从一个“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逐渐被确认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吴兴华及其新诗创作逐渐浮出水面,使人耳目一新。吴兴华的新诗在形式上有其独树一帜的特征,本文便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研究综述,吴兴华新诗形式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第一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同构的形式特征及其内涵。诗作中同构现象普遍,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同构关系:第一,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第二,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第三,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这些同构关系揭示了诗作中悲士不遇与叹逝的悲伤情感,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价值观念,对秩序的尊崇,依循古训的志向以及对生命的崇敬。另外,这种同构现象与其诗的韵律特征紧密关联,突出了其诗文意内涵与形式特征的古典特质。第二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实践准则,指出了吴诗“对称”用韵的基本形式特点,以及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揭示了吴诗利用固定诗体的移植与改造,试图恢复深藏于汉语语言系统之中声音的象征与隐喻,并由此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使读者体会到形式(声音)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以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第三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形式观念,指出在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以及“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前者揭示了吴诗依靠移植与改造古典诗体来化用古典文学资源,以达到“返古”的目的,使读者在古典的形式与内容中感受古典审美,领略古典世界。后者则揭示了吴兴华以及华北沦陷区诗坛诗人对于中国新诗格律的探索与贡献,他们一方面依靠文本的内部需要创造新诗格律,另一方面在继古开新的前提条件下对古典格律进行改造,以适应新诗格律的表现。第四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语言特征,指出其诗语言的内在张力。一方面,其诗语言呈现出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兴华将诗语置于大众化语与口语之上的理念,强调新诗要区别于其他文体,诗语要独立且独特;另一方面,其诗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诗通融中西、古今的特征,并在改造传统用典手法之后,从欧化的句法突出其诗语的古典与现代质地。
辛欣[2](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提出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何群[3](2021)在《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向倩[4](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钱芝安[5](2021)在《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文中提出陈东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催动着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重启,城市文化也随着恢复了生机活力,大量现代城市经验源源不断地充实着新一代作家的写作素材,扩大着他们的创作领域,为城市作家群体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文学发展的策源地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一场城市文化的复兴拉开帷幕。作为城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诗人也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引领城市诗歌追逐城市建设不断崛起的高度。陈东东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陈东东的诗歌创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城市空间意象与城市人的生活经验,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应和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文化崛起的时代背景的同时,其本身又作为这个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反过来影响推动着城市诗歌的发展。本文绪论部分着重对陈东东诗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正文第一章将梳理上海现当代诗歌中的城市书写传统,重点研究上海当代诗歌中的重要流派及其城市书写概况,分析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书写与同时期城市诗人“和而不同”的特质;第二章针对陈东东诗歌中的工业意象、海洋意象、镜面意象分析其诗歌作品中“上海”的城市形象;第三章通过弗兰克空间形式理论看陈东东诗歌中的多元空间画面并置、超现实的空间语言表达及回环的空间结构艺术等城市空间书写策略;第四章从江南与上海的地理文化交融、传统审美与现代审丑理念的互渗及回归与疏离中的文明反思等角度揭示陈东东诗歌作品中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论析陈东东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及文学价值,丰富当代城市文学与文化研究。
郭紫莹[6](2020)在《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说明*本索引收录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目录。*索引按月份分组,组内按篇名音序排列。*每个条目所列内容及格式为:篇名,作者,刊物名,期数,页码。*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一致,不做修改。一月1.《"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姬志海,《中外诗歌研究》,2018年第1期,第36—38页。
齐放[7](2020)在《庾信骈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庾信是六朝最后一位文学大家,也是六朝骈文的集大成者。他先后置身南北两朝,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表现出南北文学的不同特色:庾信前期依附于南朝萧梁皇族,流连于宫廷池苑,醉情声色俳偶,宫体骈文呈现出鲜明的齐梁文学风貌;后期羁身于北地敌国,濡染于北朝风物制度,文风变绮靡流丽为刚健质朴,开南北文风融合之先声。庾信骈文虽源出齐梁宫体,却在多艰的人生中结出文学的硕果,在骈文抒情深度、叙事广度、句式尝试、文体新变上成就巨大,不仅在六朝受到时人的热烈追捧,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如初唐四杰、李商隐、陈维崧等大批文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四六宗匠”。但自唐宋古文运动以来,人们的文体观念发生了变化,古文逐渐取代了骈文的主导地位,庾信骈文一度受到了抨击或漠视。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庾信骈文与历史背景、文学发展之关系,探究其文学风貌与文体创新,通过当时影响与后世接受两个方面,探讨他在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倪璠注释、许逸民点校本《庾子山集注》中庾信的167篇骈文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梳理、文史结合、文本细读、接受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从齐梁到清代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探究庾信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勾画庾信骈文的特殊地位与动态面貌。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文”“笔”两个向度对庾信骈文进行了体裁上的分类,从创作环境、作者心态、骈文作品的角度详细探讨了进行艺术分期的必要性,并从文献层面对庾信骈文的版本与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第二章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代背景对庾信骈文风貌的影响,揭示了南朝士族衰微与骈文宫体化、北朝文化环境与文风质实化、句式四六化与骈俪进程、羁旅离乱与咏怀倾向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庾信骈文的文体创新现象,阐述了庾信在骈赋诗化、以赋述史、应用性骈文赋化三个方面的独特成就与文体贡献;第四章重点选取了北朝、初唐、晚唐、清代四个骈文流行的典型时段,采取接受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交聘与交游两个角度探究了庾信对北周骈文演进的重要影响,从初唐君臣、李商隐与陈维崧的骈文创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庾信举足轻重的文学史地位。
奥日莎[8](2020)在《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对于诗歌艺术的探寻是一次发现诗歌之美的历程。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盛唐诗歌更是唐诗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盛唐一代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论述,把握盛唐诗歌在共时层面的总体艺术特征,探索盛唐诗歌在历时层面上与前代审美的渊源关系及后世影响。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国家自由开放、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以及前代文学的铺垫四个方面来分析盛唐诗歌走向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从审美观、情感观与语言观三个角度出发探究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具体而言体现在清真自然、风骨之力、至真至情与词约旨达上。第三部分,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主要讨论“魏晋风度”及其审美观对于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讨论魏晋“一往情深”“求真适意”“慷慨任气”“言意之辨”与自然审美观对盛唐诗歌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讨论盛唐诗歌对具体魏晋诗句的接受化用情况。第四部分,盛唐诗歌的艺术价值。主要从文学与美学两个角度讨论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价值影响。
徐诗扬[9](2020)在《语象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当下中学诗歌教学多以趋于固定化的程式进行,缺乏对诗歌语言,尤其是语象层过程性、动态性的关注,以致没能将诗歌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掘。语象是能够唤起主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对于诗歌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引入语象范畴及其相关理论,能够进一步拓宽诗歌教学的路径,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方法和思路。语象理论视域下的中学诗歌教学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让诗歌作品意义的探寻过程化,通多对语言层面相对持久的品析,借助语象所营构的艺术形象,把握作品意义,同时让学生获得过程性的审美体验,感知诗歌语言的独特艺术魅力。本研究基于语象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究中学诗歌语象教学的实施策略。微观层面意在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对诗歌语象所构拟的艺术形象进行赏析,实现对作品意义的初步把握;宏观层面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诗歌语言特征、格律、修辞等角度入手对语象的组合结构关系进行考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立足于诗中语象,借助联想和想象,凭借语象的指引探寻由诗歌所开拓的无人之境,不仅能够由浅及深把握作品意义,也能让学生触及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还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以满足课标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研究过程立足于诗歌文本特点和当下教学现状,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从理论分析到试验教学,探讨语象理论在中学诗歌文本意义的阐释教学和语言鉴赏教学中的实施路径,尝试为改善当下的中学诗歌教学现状提供有益的启示。
张超[10](2020)在《杜甫、杜牧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甫和杜牧分别是盛中唐和晚唐时期的着名诗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首屈一指,于文学思想领域亦颇多建树。探究他们文学思想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多维度考察其文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他们属于同宗,儒学传家的传统使得他们在文学思想上秉承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关注社会现实,但不同的历史、文化、家族背景亦使其文学思想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他们的一些言论直接表明了其文学思想,也有许多对他人的评价可以从侧面反映其文学偏好,并且他们的创作意识亦在作品中有所表现,这就为我们全面地还原二人的文学思想提供了途径。通过比较他们的文学思想可以发现,二人在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传承上有颇多相同之处。如他们都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希望借教化来辅佐政治;同时他们注重对君王的讽谏,创作了许多劝诫之作;最重要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写实倾向,希望借助社会现实的描写来革除弊端,实现儒家的治国理想;同时二人都持有文质并重的观念,重视文学语言,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他们持有严谨的创作态度,重视知识积累和苦吟;在文学继承方面主张有选择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学遗产,并力求突破。二人的文学思想的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如写世达情和经世致用的不同,杜甫侧重于描摹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杜牧则侧重于文学的实用价值,针对具体社会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反映现实的精细程度上,杜甫倾向于对社会现实的细节进行精细刻画,杜牧倾向于概述。在传承前代文学观念上,杜甫主张广泛学习各家之长,而杜牧则更推崇个人风格的独创。在审美理想上,杜甫钟爱清新之风,杜牧则追求高绝的境界。他们的文学思想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念的影响下,杜甫致力于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杜牧则投身于政论文创作。由于对艺术形式的重视,杜甫成为律诗创作中的巅峰;在以“意”为主,文质并重观念影响下,杜牧的散文见解不凡而又风华流丽。在“转益多师”的文学观念影响下,杜甫成为诗歌创作领域的集大成者;而杜牧在追求“高绝”观念的激励下,则在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
二、历史无法湮没的声音——林庚新诗探索之论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无法湮没的声音——林庚新诗探索之论评(论文提纲范文)
(1)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吴兴华新诗涉及到的形式问题 |
第一章 吴兴华新诗的同构形式及其内涵 |
第一节 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 |
第二节 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 |
第三节 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 |
第四节 同构现象的隐喻及其层级结构 |
第二章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其实践准则 |
第一节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 |
一、标准的对称用韵 |
二、对称用韵的变体:商籁体的移植 |
三、传统的对称用韵:现代拟古诗 |
第二节 新诗韵律的实践准则 |
一、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 |
二、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 |
第三章 吴兴华的新诗形式观念 |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
一、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
二、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
第二节 “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 |
第四章 吴兴华新诗的语言张力及其评价 |
第一节 书面语与口语的张力 |
第二节 古典与现代的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
二、王夫之与《九歌》 |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
(二)《馀论·九歌》评解 |
二、戴震《九歌》研究 |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
小结 |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
(一)屈原研究 |
(二)《九歌》论译 |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
(一)《楚辞》概观 |
(二)《九歌》诸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
第一节 官宦群体 |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
四 其他 |
第二节 布衣群体 |
一 中行独复——姚椿 |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
四 其他 |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宝山袁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二节 华亭顾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
第三节 金山高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言 |
三 立功 |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
结语 |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
一 奇崛峭拔 |
二 淡雅浅近 |
三 雄健简练 |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陈东东诗歌创作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城市书写的研究 |
第一章 陈东东与上海当代诗歌中的城市书写 |
第一节 “其来有自”:现代上海诗歌中的城市书写源头 |
第二节 “应运而生”:当代上海诗歌中的城市特质 |
一 “城市人” |
二 “海上诗群” |
三 “城市诗人”社 |
四 “新城市诗社” |
第三节 “和而不同”:陈东东与当代诗歌城市书写异同分析 |
第二章 陈东东诗歌中的“上海”形象分析 |
第一节 机械之狱——陈东东城市诗歌中的工业意象分析 |
第二节 海河之乡——陈东东城市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分析 |
第三节 镜像之都——陈东东城市诗歌中的镜面意象分析 |
第三章 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空间书写策略 |
第一节 多元空间画面并置 |
第二节 超现实的空间语言表达 |
第三节 回环的空间结构艺术 |
第四章 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上海摩登与江南水乡的地理交融 |
第二节 传统审美与现代审丑的美学互渗 |
第三节 精神回归与情感疏离中的文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庾信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庾信骈文范围的界定 |
二、庾信骈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庾信骈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各章旨要 |
第一章 庾信骈文概观 |
第一节 庾信骈文的体裁与题材 |
一、“文”类骈文 |
二、“笔”类骈文 |
第二节 庾信骈文的艺术分期及其依据 |
一、创作环境与心态变化导致文风变迁 |
二、艺术手法与文学风貌的变化 |
第三节 庾信骈文的流传情况及相关考辨 |
一、庾集版本考辨 |
二、骈文流传考略 |
第二章 庾信骈文的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士族衰微与庾信骈文的宫体化 |
一、士族衰微与身份转变 |
二、皇权加强与文学宫体化 |
第二节 北朝文化环境与庾信骈文的质实化 |
一、北朝“尚质”“尚实”的文化环境 |
二、庾信骈文质实化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句式的四六化与骈俪深化 |
一、四六隔对应用的广泛性 |
二、四六隔对的艺术性 |
三、四六隔对结构的多样化 |
第四节 羁旅离乱与咏怀主旨的深化 |
一、托物抒情 |
二、借人咏怀 |
三、借地理意象抒怀 |
第三章 庾信骈文创作的文体突破 |
第一节 庾信骈赋的诗化 |
一、庾信骈赋形式上的诗化表现 |
二、“吟咏情性”观念下的诗化表现 |
第二节 庾信骈赋的述史倾向——以《哀江南赋》为例 |
一、骈赋叙事功能的拓展 |
二、史传笔法的运用 |
三、史家精神的彰显 |
第三节 庾信应用性骈文的赋化 |
一、作为“核心文类”的辞赋 |
二、应用文的骈俪化 |
三、应用文的才学化 |
四、铺排之法的运用 |
第四章 庾信骈文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从交游看庾信骈文对北朝之影响 |
一、南北交聘中的庾信骈文 |
二、庾信交游与西魏北周骈文写作 |
第二节 庾信骈文在初唐的接受 |
一、儒家文学观下的庾信骈文批评 |
二、“南朝化”文学氛围下的庾信骈文接受 |
第三节 庾信骈文在晚唐的接受 |
一、政治文化环境与六朝骈风复归 |
二、李商隐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第四节 庾信骈文在清代的接受 |
一、明末清初文化环境与对庾信骈文的崇尚 |
二、陈维崧对庾信骈文的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盛唐诗歌兴盛的社会文化原因 |
(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
(二)国家自由开放 |
(三)主动选择高尚的社会角色 |
(四)前代文学的铺垫 |
二、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
(一)审美观:清真自然与风骨之力 |
1.清真自然 |
2.风骨之力 |
(二)情感观:至真至情 |
1.以诗缘情 |
2.物我合一 |
(三)语言观:词约旨达 |
1.精约的表达 |
2.韵外之致 |
三、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的形成与“魏晋风度”及其美学观 |
(一)对“魏晋风度”的接受 |
1.一往情深 |
2.求真适意 |
3.慷慨任气 |
(二)对魏晋美学观的接受 |
1.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论 |
2.自然审美观 |
(三)对魏晋诗句的化用 |
四、盛唐诗歌艺术价值 |
(一)文学价值 |
1.对于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开拓 |
2.开启“唐宋诗之争”序幕 |
(二)美学价值 |
1.体现盛唐人的诗性思维 |
2.自然审美观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语象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语象理论与中学诗歌教学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语象概念辨析 |
一、语象理论的历史沿革与界定 |
二、语象与文学意象范畴辨析 |
第二节 语象之于主体的成象机制 |
第三节 诗歌语象界说 |
一、诗歌语象的基本特征 |
二、诗歌语象的分类 |
第四节 语象理论引入中学诗歌教学的必要性 |
一、诗歌体裁特点对于教学的要求 |
二、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
三、中学诗歌教学现状的呼唤 |
第二章 中学诗歌语象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微观层面的语象解读策略 |
一、在置换中感受语象魅力 |
二、在互文关系网中把握语象意蕴 |
三、在“人”与“世”的观照下解“象”外之意 |
四、在朗读涵泳中渐入“象”中之境 |
第二节 宏观层面的语象结构分析角度 |
一、从诗歌的语言特征切入展开分析 |
二、从诗歌的格律入手进行分析 |
三、从诗歌的修辞角度展开分析 |
第三章 语象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诗歌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语象理论视域下的名师课例分析 |
第二节 语象理论视域下的诗歌教学试验 |
第三节 语象教学试验效果反馈 |
一、调动学生思维活动,激发课堂活力 |
二、丰富课堂体验,加深文本理解 |
三、拓宽诗歌教学路径,改善教学现状 |
第四节 语象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一、审美性原则 |
二、整体性原则 |
三、关键性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杜甫、杜牧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二杜文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
1.1 二杜文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1.1.1 盛中唐转折期与杜甫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 |
1.1.2 晚唐衰颓期与杜牧的文学思想中的矛盾 |
1.2 二杜文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1.2.1 盛唐文学思想过渡时期的接力者与杜甫的文学思想 |
1.2.2 晚唐功利主义文学的消退与杜牧的坚持 |
1.3 二杜文学思想形成的家族背景 |
1.3.1 家族与士人文学思想的密切关系 |
1.3.2 儒诗传承与杜甫的文学思想 |
1.3.3 经史传承与杜牧的“经世致用” |
第二章 二杜文学思想的相同之处 |
2.1 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传承 |
2.1.1 对文学作品教化作用的推崇 |
2.1.2 提倡文学对现实的反映 |
2.1.3 “比兴体制”与“感怨刺怼”,对“美刺”传统的继承 |
2.2 文质并重观念 |
2.2.1 提倡文学语言之美 |
2.2.2 主张作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
2.3 积淀与苦吟 |
2.3.1 主张知识积累启迪文思 |
2.3.2 重视苦吟以提升作品 |
2.4 文学继承与革新观念的相同 |
2.4.1 对前代文学的继承 |
2.4.2 文学的革新意识 |
第三章 二杜文学思想的不同之处 |
3.1 儒家写实主义文学观的不同 |
3.1.1 写世达情与经世致用 |
3.1.2 细“达下情”的文学倾向与“不涉习俗”的创作主张 |
3.2 传承前代文学观的不同 |
3.2.1 主观意识上的“转益多师”与“不今不古” |
3.2.2 对六朝文学观念的不同 |
3.3 文学审美上的“清新”与“高绝” |
第四章 二杜文学思想对各自创作的影响 |
4.1 杜甫文学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
4.1.1 写世达情观与其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
4.1.2 重视艺术形式与其律诗中的成就 |
4.1.3 “转益多师”与其诗歌创作的集大成 |
4.2 杜牧文学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
4.2.1 经世致用的观念与其政论文创作 |
4.2.2 以“意”为主,文质并重的观念与其散文创作 |
4.2.3 追求“高绝”与杜牧的诗歌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历史无法湮没的声音——林庚新诗探索之论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D]. 杨晨馨.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教授研究[D]. 何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陈东东诗歌中的城市书写[D]. 钱芝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郭紫莹.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1)
- [7]庾信骈文研究[D]. 齐放. 青岛大学, 2020(02)
- [8]盛唐诗歌艺术特征研究[D]. 奥日莎.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9]语象理论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诗扬.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杜甫、杜牧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张超.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