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异位骨化,发生率,危险因素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浩然,焦根龙,李志忠[1](2019)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能保留颈椎的活动功能、避免或减少相邻椎间盘病变,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较好手段。但该术式的并发症会影响临床效果,特别是异位骨化可使得人工椎间盘的活动度丢失。目前异位骨化的病因及发生机制不明,有效治疗方式少,本文主要介绍异位骨化的研究现状,包括分级、发生率、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策略做一概述,以期有助于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3期)
王弢,何森,边桦[2](2019)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发生率较高的就是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出现后会出现手术部位了出现活动度下降以及疼痛,文章就异位骨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广州,刘浩,杨毅,戎鑫,丁琛[3](2019)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包含完整下颈椎(C_3-C_7)的C_(5/6)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叁维有限元模型,为CDR术后HO生物力学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模型。方法将健康志愿者颈椎CT的DICOM格式数据依次使用Mimics 16.0、Geomagic 12.0及Pro/Engineer 5.0软件构建包含C_3-C_7颈椎的C_(5/6)节段CDR术后HO叁维有限元模型,并观察HO对手术节段活动度和小关节压力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建立了CDR术后HO叁维有限元模型,共包含394 198个单元和765 411个节点。运动加载结果显示HO发生后手术节段活动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曲伸、侧弯及旋转活动较无HO模型减少分别20.6%、14.3%及11.3%;手术节段后方小关节应力在HO发生后在不同工况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及旋转活动较无HO模型减少分别4.1%、3.7%、10.7%、26%及12.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包含C_3-C_7下颈椎的C_(5/6)节段CDR术后HO叁维有限元模型,为CDR术后HO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模型。(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刘闯,刘齐,颜云辉[4](2019)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法评估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效果.基于CT图像数据建立腰椎L2~L5节段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和椎间融合2种手术模型.对有限元模型施加模拟生理载荷,计算两种手术模型各节段椎间活动度和小关节接触应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椎间融合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在手术节段产生了明显的运动保留功能,但置换节段在后伸和侧弯工况下活动度比正常腰椎增大40. 9%和43. 1%,易引起手术节段的轻度失稳;人工间盘置换术改善了上下邻近节段小关节的受力状态,但置换节段在扭转工况下会引发较高的小关节接触应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杨风光,任恩惠,杨亮,王永刚,汪静[5](2019)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ALDR)是利用人工假体替换病变椎间盘,恢复椎间隙高度的同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活动范围,降低邻椎病的发生率,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LDDD)的新方法,本研究就ALDR治疗LDDD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Charité、ProDisc以及Activ-L是临床常用的人工椎间盘,但由于疗效不明显,Charité系列人工椎间盘已于2012年逐渐从市场撤出;目前临床常用的ProDisc系列人工腰椎间盘有ProDiscⅡ和ProDisc-L。ALDR可有效保留置换节段的活动度,降低邻椎病的发生率,对LDDD有较好的中短期疗效,但是假体下沉、移位、磨损、异位骨化及晚期置换节段融合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容忽视。ALDR对LDDD的长期临床疗效以及潜在并发症仍需要长期的、大样本的随访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章戈,张亚中,郑培炎,王根林,朱璇琛[6](2019)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其中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5例,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局部前凸椎间盘Cobb角和颈椎整体前凸C_(2~7)Cobb角,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术前及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及C_(2~7)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盘Cobb角、C_(2~7)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取得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持了颈椎活动度,可以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娄纪刚,刘浩,洪瑛,曾俊峰,王晓斐[7](2019)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对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以及界面间隙对置换术后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脊柱外科行Prestige LP椎间盘置换的443例的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置换手术276例,混合手术167例,共植入椎间盘假体576个。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像学的评价指标则包括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假体下沉、假体移位及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等假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中C型臂机透视颈椎侧位X线片上假体-骨界面间隙大小。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6.2±23.7)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前的JOA评分[(14.3±3.8) vs.(8.5±2.4)]、NDI [(5.7±3.5) vs.(12.8±7.6)]、上肢痛VAS [(1.5±1.2) vs.(4.3±2.1)]、颈痛VAS [(1.7±1.5) vs.(3.8±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换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R术后板-骨界面残留间隙介于0~1.98 mm之间,依据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将576个置换节段分为4组(A组≤0.5 mm,0.5 mm<B组≤1.0 mm,1.0 mm<C组≤1.5 mm,D组>1.5 m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组假体下沉发生率[5.5%vs.(A组3.8%、B组4.0%、C组4.3%)]、移位发生率[3.6%vs.(A组1.9%、B组2.3%、C组2.2%)]均大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置换节段HO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estige LP ACDR术后板-骨界面仍残留有0~1.98 mm的间隙;且术后板-骨界面间隙>1.5 mm时,其发生假体下沉、移位的风险明显增加;而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大小对置换节段HO的发生率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国星,安涛[8](2019)在《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王国星安涛)5月16日,从西安市红会医院获悉:该院院长郝定均携脊柱外科团队,成功实施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查新报告结果显示,这是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据了解,5个月前,商洛市洛南县52(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05-17)
穆晨晨[9](2019)在《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中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评价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016.01-2018.09共49例因患有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于我院脊柱外科行相邻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29-57岁,平均45.3岁,置换节段C2-41例,C3-58例,C4-631例,C5-79例,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月进行VAS(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NDI(Neck Disable Index)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VAS评分、NDI评分、SF-36量表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0期)
吴佳源,田伟[10](2019)在《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退行性腰椎椎间盘疾病引起的腰痛(椎间盘源性腰痛)主要有非手术治疗或者责任节段椎间融合治疗两种方式[1]。但融合术后的假关节形成、邻近节段退变加剧等问题促使包括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在内的非融合手术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腰椎融合术的备用选择[2、3]。相对椎间融合技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具(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发生率较高的就是异位骨化。异位骨化出现后会出现手术部位了出现活动度下降以及疼痛,文章就异位骨化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浩然,焦根龙,李志忠.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王弢,何森,边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
[3].李广州,刘浩,杨毅,戎鑫,丁琛.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意义[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9
[4].刘闯,刘齐,颜云辉.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仿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杨风光,任恩惠,杨亮,王永刚,汪静.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6].章戈,张亚中,郑培炎,王根林,朱璇琛.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9
[7].娄纪刚,刘浩,洪瑛,曾俊峰,王晓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板-骨界面间隙对假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8].王国星,安涛.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实施[N].陕西日报.2019
[9].穆晨晨.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吴佳源,田伟.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