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秀丽隐杆线虫繁殖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对虾秀丽隐杆线虫繁殖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一、秀丽白虾繁殖特性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锦[1](2020)在《日本沼虾两种苗种培育模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水质恶化与过度捕捞导致日本沼虾的野生资源数量急剧下降,人工增殖放流使这一现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在增殖放流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日本沼虾仔虾出苗率低而引发的苗种短缺问题。本论文针对白洋淀和衡水湖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和池塘半人工化育苗两种育苗模式的培育设施、抱卵虾的选择、幼体存活率、水质保证、饵料选择和投喂、疾病防控等生产过程和育苗效果进行了对比,找出影响两种育苗效果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白洋淀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和池塘半人工化育苗过程的调查发现:在幼体发育过程中,池塘半人工化育苗模式各幼体发育各阶段体长大于水泥池人工化育苗模式,并在第Ⅶ期和第Ⅷ期存在显着性差异。池塘半人工化育苗过程中第II期至第Ⅲ期幼体、第IV至第Ⅴ期幼体和第Ⅸ期到仔虾期幼体的存活率较其他时期出现显着下降;水泥池人工化育苗过程中第IV期至第Ⅴ期幼体和IX期至仔虾期存活率出现显着下降。可以看出II-V期和IX-仔虾期是日本沼虾水泥池人工化育苗的关键节点。池塘半人工化育苗的仔虾平均出苗率(32%),远远高于水泥池人工化育苗(17.7%)。导致两种育苗效果不同的原因在于池塘半人工化育苗中的幼体以天然饵料为主,而水泥池人工化育苗以人工饵料为主,人工饵料中的营养含量不能满足幼体的生长;IX期到仔虾生活习性的改变是降低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出苗率的直接原因。经过试验证明,在水泥池人工化育苗过程中添加附着物能够显着提高IX到仔虾的出苗率。池塘中水生植物的存在是高出苗率的重要原因。2、衡水湖池塘半人工化培育模式出苗率(29.9%)大于水泥池人工化育苗模式(24.9%);衡水湖水泥池人工化育苗模式出苗率高于白洋淀,而池塘半人工化育苗模式差异较小。原因在于投喂人工饵料的选择和投喂方式不同。3、通过白洋淀和衡水湖两种育苗模式的对比,优化关键技术如下:水泥池人工化育苗模式:1)直接将抱卵虾投放到育苗池并及时清理产后亲虾,降低亲虾死亡率,增加孵化出来第Ⅰ期幼体产出率,从而提高仔虾出苗率。2)保证虾苗各期的同步性。3)选择适合日本沼虾各期幼体并能满足营养的分阶段饵料,并补充人工培育的天然饵料。4)日本沼虾幼体在IX到仔虾的转化过程中发生行为的变化,在育苗池中增加附着物,有利于Ⅸ期到仔虾期的幼体存活率。5)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加强水质监测,通过换水和适当喷洒EM等微生物菌剂调控水质。池塘半人工化育苗模式:1)水质调控。在育苗的过程中投放底泥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定期对池塘进行换水,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幼体存活率。2)水草密度。在育苗的过程中要保持水草的密度,控制在30%左右,保证人工饵料营养的需要和为仔虾提供附着物。3)饵料优化。在人工育苗前期泼洒定量的人工饵料,提高第Ⅱ期到第Ⅲ期幼体存活率。

姬慧[2](2020)在《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或大闸蟹,是具有洄游习性的经济物种,长江口是其主要的索饵场和繁育场。繁殖期是延续种群的重要生活史阶段,繁殖期的动物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只有当机体能够满足自身能量需求时才能抱卵成功,所以了解动物繁殖前后的能量代谢调节机制对恢复其种群资源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天然和养殖群体的性成熟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抱卵前后雌蟹的能量代谢酶特征、呼吸和排泄代谢率及体成分的变动,旨在揭示繁殖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调节机理,并为种群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动以天然和养殖群体的性成熟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测定抱卵前后不同组织中关键能量代谢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脱氢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变化。两群体结果均表明:抱卵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H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后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PFK活性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P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前肌肉组织中PK活性显着低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后肝胰腺组织中SDH活性差异性不显着(P>0.05);抱卵前肌肉组织中S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M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后肌肉组织中M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前(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A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后肌肉组织中A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前(P<0.05)。研究表明,抱卵前主要利用肝胰腺中的糖酵解酶、三羧酸循环酶和AK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但抱卵后利用肌肉组织中的代谢酶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中华绒螯蟹繁殖期肝胰腺中的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过程均高于肌肉;中华绒螯蟹繁殖期对肌肉中葡萄糖的利用能力高于肝胰腺和性腺;HK、PFK、PK、SDH、MDH和AK活性在两个群体抱卵前后都表现了组织差异性。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基础代谢的变动研究养殖和天然群体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基础代谢差异,采用静水式密闭装置,分别在2 h、4 h、6 h、8 h、10 h和12 h时,测定抱卵前后玻璃瓶中的耗氧量和排氨量以及窒息时的溶氧量。结果显示:(1)天然群体抱卵前窒息点为2.591±0.652mg/L显着高于抱卵后窒息点1.101±0.310 mg/L(P<0.05);养殖群体抱卵前窒息点(1.826±0.310 mg/L)显着小于抱卵后(2.829±0.389 mg/L)和产卵后(3.245±0.204mg/L)(P<0.05)。(2)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实验2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和抱卵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均达到最大值,其中耗氧率分别为0.066 mg/(g·h)和0.089 mg/(g·h)、耗氧量分别为3.050 mg/h和5.992mg/h;养殖群体抱卵前、抱卵后和产卵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均达到最大值,耗氧率分别为0.048 mg/(g·h)、0.033 mg/(g·h)和0.0529 mg/(g·h)、耗氧量分别为5.518 mg/h、5.085 mg/h和6.512 mg/h;在实验6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值均达到最小值,耗氧率分别为0.003 mg/(g·h)和0.004 mg/(g·h)、耗氧量分别为0.159 mg/h和0.285 mg/h(P>0.05);在实验8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分别为0.001mg/(g·h)、0.002 mg/(g·h)和0.003 mg/(g·h),耗氧量分别为0.147 mg/h、0.290 mg/h和0.430 mg/h。(3)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排氨率和排氨量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呈“下降-上升”的趋势;在实验2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的排氨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排氨率分别为0.027 mg/(g·h)和0.020 mg/(g·h);在实验2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抱卵后和产卵后的排氨率均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0.003 mg/(g·h)、0.006 mg/(g·h)和0.011 mg/(g·h);在实验6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排氨率均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002 mg/(g·h)和0.001 mg/(g·h);在实验8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后排氨率均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002 mg/(g·h)和0.001 mg/(g·h),但产卵后的排氨率达到最大值0.012 mg/(g·h)。(4)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氧氮比和能耗率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均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低氧会降低两个群体抱卵前后的代谢水平;低氧条件使蛋白质在两群体的代谢底物中的比例升高。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为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分析养殖和天然群体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不同组织(性腺、肝胰腺、肌肉)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结果表明:(1)天然群体抱卵前肝胰腺指数(7.31±0.73)显着高于抱卵后(5.59±0.82)(P<0.05);养殖群体抱卵前肝胰腺指数(6.16±0.61)高于抱卵后(5.33±0.66)和产卵后(5.75±1.44),相互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2)在肌肉和肝胰腺中,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百分量均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除抱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EPA(C20:5n3)和DHA(C22:6n3)百分量显着高于抱卵前外(P<0.05),抱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其余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均低于抱卵前,其中抱卵前后肌肉中C20:4n6、C18:2n6和C18:3n3均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养殖群体产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C20:5n3和C22:6n3百分量显着高于抱卵前和抱卵后(P<0.05)。(4)与抱卵前相比,天然群体抱卵后肝胰腺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45.26 mg·g-1和141.67 mg·g-1,肌肉中分别升高67.13 mg·g-1和127.58 mg·g-1;与抱卵前相比,养殖群体抱卵后和产卵后肝胰腺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28.44 mg·g-1和46.84 mg·g-1、41.06 mg·g-1和65.18 mg·g-1,在肌肉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82.41 mg·g-1和101.11 mg·g-1、141.83 mg·g-1和166.58 mg·g-1;野生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肝胰腺和肌肉中谷氨酸(23.09±1.5)mg·g-1和天冬氨酸(18.68±0.7)mg·g-1含量最高。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繁殖期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于性腺和肝胰腺;肝胰腺中必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亮氨酸,肝胰腺和肌肉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谷氨酸;抱卵后氨基酸含量高于抱卵前;肌肉和肝胰腺中除C22:6n3在抱卵后升高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在抱卵后降低;肝胰腺和肌肉中C16:0、C18:0、C15:1n5脂肪酸含量较高。

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3](2018)在《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文中认为为探究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采用PCR产物纯化测序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太湖、鄱阳湖和兴凯湖3个种群共计129个秀丽白虾样品的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在486 bp序列中,检测到10个变异位点,占所测序列的2.06%;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太湖种群5种,鄱阳湖种群4种,兴凯湖种群1种;单倍型Ⅰ为太湖和鄱阳湖种群共有,单倍型Ⅳ为鄱阳湖和兴凯湖种群共有,3个种群未有共享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91 00和0.002 46,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析显示,3个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29.58%,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70.4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5 8,基因流(Nm)为0.595 2,3个种群间遗传分化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秀利白虾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冯艺[4](2018)在《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形态学及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形态学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四个罗氏沼虾养殖群体,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通径分析、线粒体基因ND1测序对其进行分析,以期理清现有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遗传背景,建立种质资源库、得到遗传分子辅助标记、构建罗氏沼虾基因遗传图谱和培育出兼具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供基础信息。本研究初步地将16个性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再进一步转换成比例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比较四个罗氏沼虾养殖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在描述统计显示各性状具有选育潜力。单因素方法分析发现在四个养殖群体中形状比例参数仅B:RL/BL、D:TL/BL、H:TW/BL无显着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X1、HN、HZ、GX2的形态差异依次增大。判别分析误判率高。多元统计方法从多角度共同反映了四个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度较低。经通径分析研究16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最终建立GD、GX1、HN用于日后选育的回归方程并筛出决定体重的关键性状为第一胸节。将罗氏沼虾四个养殖群体213个个体的ND1部分基因直接测序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序列全长539 bp,存在339个突变位点,有156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9980(GX2)1.0000(GD);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3952(GD)0.2045(GX1),较高的多样性表明ND1基因可作为快速并有效监测群体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仅GX1与HN、GX2与HN具有中等程度的分化,其余遗传分化程度都比较弱。各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与遗传分化程度基本一致。群体内自身的变异占总变异的69.64%,0群体间占30.46%,遗传分化系数较低为0.0668,得知罗氏沼虾四个养殖群体间遗传差异度低。UPGMA聚类分析结果直观显示GD与GX2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GX1与HN,GX1与GX2最远。在罗氏沼虾四个养殖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中,亲缘关系与差异程度基本一致。通过直接测序法在线粒体ND1基因编码区上发现五个与罗氏沼虾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分别为T3040C、A321-、C389T、T403C、A681G。在五个多态位点中,A321-属于缺失突变;T403C精氨酸错义突变为甘氨酸;T304C、C389T、A681G则属于同义突变。在这五个位点中,所有养殖群体都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T304C位点上,仅GX2养殖群体的不同基因型在性状OL、RL、CL、BL、TL、CW、TW、CH、AH均值差异显着(P<0.05)。在A321-位点上,GD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在TW、P2L、P2PL、TH方面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BW、CL、ED、CW、AW极显着(P<0.01);GX2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在性状OL、BL、CL、TW、CH、TH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在C389T位点上,GD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的性状GD、AH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剪切力极显着(P<0.01);GX1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性状P2PL的均值差异极显着(P<0.01);HN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性状BW、AH、TH、剪切力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在T403C位点上,GD养殖群体位点不同基因型性状CL、BL、CW、AW、TW、CH、AH、TH、滴水损失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GX1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的性状BW、P2L、P2FL、P2PL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P2PW与剪切力极显着(P<0.01)。在G681A位点上,GD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的性状OL、TH、pH、剪切力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GX1养殖群体的不同基因型pH值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GX2养殖群体不同基因型性状OL、TL、P2PL、TH的均值差异显着(P<0.05),CL、OL、剪切力、BL、CW、AW、TW、AH极显着(P<0.01)。因此,ND1基因可作为生长发育和肉质的分子标记并应用于罗氏沼虾的遗传育种应用中。

莫宝霖[5](2017)在《基于稳定性同位素和脂肪酸谱分析的紫海胆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亚湾是广东省东部的重要经济活动区域,渔业资源捕捞和航道运输等行为改变了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评估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需要计算该生态系统各功能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大亚湾紫海胆增殖区生态系统食物网及能量来源和其潜在影响,将有利于了解目前大亚湾紫海胆增殖区周围渔业生态系统状况、渔业资源变化及其趋势,能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1)通过Ecopath with Ecosim(EwE 6.4)软件,利用2012年大亚湾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将大亚湾生态系统划分为18个功能群和1个碎屑组,整体了解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总体特征和各食物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呈现金字塔结构,营养级范围在13.29级之间。食物链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为牧食食物链,另一条为碎屑食物链。大亚湾生态系统营养级转换效率较低,生态系统总转换效率仅为8%。大亚湾生态系统总流量为6 249.573 t?km-2?year-1,系统总生产量为2 827.584t?km-2?year-1,总净初级生产量2 468.36 t?km-2?year-1,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2.185,FCI和MPL分别为4.8%和3.53,CI和SOI分别为0.324和0.174。综上所述,大亚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单,稳定性较差,系统处于幼期阶段,亟需加强捕捞限制和资源环境保护。(2)根据2015-2016年共计4次渔业资源环境调查数据,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大亚湾海域主要生物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亚湾鱼虾蟹碳氮同位素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季节贝类等其他生物与碳同位素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氮同位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地点碳氮同位素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δ13C值与δ15N值呈显着正相关(r=0.16,P=0.022)。大亚湾海域食物网主要种类分为四个营养组群:碎屑,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及顶级消费者。不同季度鱼类基本位于顶级消费者。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营养级变动幅度较大,在3月份,由于鱼类营养级降低使其处于顶级消费者。由于受到季节性周期变化,POM、浮游植物、底栖硅藻、马尾藻属、沉积物和浮游动物变化较为明显。大亚湾主要生物营养级按照种类划分,鱼类范围为2.45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as)3.98短棘银鲈(Gerres lucidus);虾蟹类范围为3.55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2.55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贝类范围为3.72斑马蹄螺(Trochus maculatus)1.61肋蜒螺(Nerita costata Gmelin);藻类范围为1.97厚缘藻(Dilophus okamurae)0.84宽扁叉节藻(Amphiroa dilatata)。(3)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5年8月所采集紫海胆样本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营养级和食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紫海胆平均δ13C值为-13.35±1.21‰,平均δ15N值为9.14±0.38‰,平均营养级为2.11±0.14。不同壳径紫海胆之间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大亚湾海域紫海胆生活环境周围生物δ13C值分布范围为-9.93±1.59-20.76±1.42‰,δ15N值分布范围为-0.16±1.3414.99±0.00‰,营养级范围为1.343.77。大亚湾主要生物种类可划分为悬浮物、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顶级消费者四个营养组群,其中紫海胆属于次级消费者。8月份调查海域珊瑚稀少,大型海藻密度低且死亡降解形成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陆源POM随降雨大量流入大亚湾,导致紫海胆在8月份摄食偏向碎屑食物链,主要食物来源为POM,平均贡献率为67.3%,其余摄食种类为沉积物(sediment organic matter SOM)、裂叶马尾藻(Scagassum siliquastrum)、底栖硅藻、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7%、9.3%、6.7%、3.7%及3.3%。大亚湾紫海胆摄食种类与其栖息地底栖生物存在重叠,具有一定的食物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分析紫海胆食性特征对了解其所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4)为了进一步了解紫海胆及初级生产者关系,文章结合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特征对大亚湾紫海胆及初级生产者脂肪酸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紫海胆增殖海域紫海胆δ15N值较为稳定,但是δ13C值变化幅度较大。各季度紫海胆脂肪酸总体组成差异不大,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差较小。随着季节的变化紫海胆食性发生改变,2月和5月紫海胆主要摄食大型海藻,8月和11月主要摄食POM和底栖硅藻,紫海胆基本不摄食浮游动物。聚类分析和MDS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紫海胆均自成一组,相同门类大型海藻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脂肪酸特征不相关。脂肪酸特征相较于稳定同位素能更明显划分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

栗治国,张成松,李富花,相建海[6](2014)在《脊尾白虾的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观察》文中指出为系统研究脊尾白虾的性腺发育及组织学特征,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及H.E染色方法对脊尾白虾的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脊尾白虾的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及排卵孔组成。卵子发生经历了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前期卵母细胞、内源性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外源性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分为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及产后恢复期。脊尾白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及排精孔组成。精巢由生精小管构成,不同生精小管内精子发育可不同步。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发育为精子。输精管可分为前、中、后输精管及末端壶腹,精荚在输精管中形成。

栗治国[7](2013)在《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3种经济虾类之一,目前全国脊尾白虾养殖面积约1万hm2,养殖产量已占我国东部沿海混养池塘总产量的1/3。但是脊尾白虾稳定高效的工厂化苗种繁育工艺尚未建立,养殖苗种多通过自然海区纳潮获得,养殖面积及产量的提高受苗种限制明显。因此,开展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研究,解决苗种培育技术难关势在必行。本论文对脊尾白虾的繁殖生物学、胚胎发育、幼体发育及主要环境因子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脊尾白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脊尾白虾第五对步足之间的雄性突起,利用该突起可以方便准确地进行雌雄鉴定。通过一周年的采样统计,脊尾白虾周年雌雄比平均为1.14:1,除4月份雌雄性比显着大于1(P<0.05)外,其他月份性均接近于1。脊尾白虾雌虾生殖模式为:蜕皮-交配-产卵-再蜕皮-再交配产卵的循环模式,一般在交配后数小时内产卵。2.脊尾白虾的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及排卵孔。卵子发生经历了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前期卵母细胞、内源性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外源性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分为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及产后恢复期。繁殖季节雌虾卵巢发育周而复始,可多次抱卵。脊尾白虾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及排精孔。精巢由生精小管构成,不同生精小管内精子发育可不同步。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发育为精子。输精管可分为前、中、后输精管及末端壶腹。精荚在输精管中形成。3.脊尾白虾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32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和后溞状幼体期等11个主要分期。脊尾白虾初孵幼体类似于对虾类的糠虾幼体,经过5-6次蜕皮变态为仔虾,我们将其幼体发育划分为糠虾1-6期(M1-M6期),但部分幼体只需5次蜕皮经历前五期幼体即可变态为仔虾。4.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为11.05℃,受精卵发育至幼体出膜的有效积温值为181.63℃·d。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孵化时间及孵化率影响显着(P<0.05):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9-31℃),胚胎发育进程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9℃和31℃条件下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536.50±18.33h和218.68±5.51h;胚胎孵化率在25℃下最高为64.11±12.54%,较高(28-31℃)和较低(19-22℃)温度下的胚胎孵化率显着降低,根据回归分析计算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5.33℃。5.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影响显着(P<0.05):在16-32℃范围内,仔虾(PL1)体长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幼体发育持续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6℃和32℃条件下幼体变态为仔虾所需时间分别为27.60±0.22d和7.75±0.07d,较低温度范围内(16-28℃)幼体变态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28℃的变态存活率最高达91.67±7.64%,但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幼体的变态存活率急剧降低,36℃时幼体不能变态为仔虾。根据曲线拟合方程推算的幼体发育最适温度为27.60℃。6.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影响显着(P<0.05),低盐条件下(5‰),幼体发育持续时间明显加长,且幼体体长日增长显着降低;而在实验盐度范围内(5-25‰),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存活率及一期仔虾体长无显着影响(P>0.05);10-25‰的盐度均为其幼体发育适宜的盐度范围。7.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小规模的育苗实验。利用大网目筛网将幼体孵化区划分了亲虾活动区和幼体收集区两部分,采用光诱导方法收集幼体,大大降低了亲虾对幼体的扑食率,此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具有抱卵特性且幼体具趋光性的虾类育苗。实验共育出虾苗平均体长为8.25±1.42mm的仔虾275.17万尾,平均育成率和最高育成率分别为69.9%和57.45%;单位水体的平均和最高出苗量分别为9.17和11.16万/m3;15万/m3是比较适宜的布苗密度。

梁俊平[8](2013)在《脊尾白虾全人工繁育及繁殖相关基因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首次解决了脊尾白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提出了人工控制亲虾同步性成熟的方法,以及受精卵人工孵化及幼体选优的方法,明确了幼体孵化、培育的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同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了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Vg)、卵黄蛋白原受体(VgR)和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并分析了Vg、VgR和EcR基因在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主要结果如下:一、脊尾白虾亲虾人工培育1、脊尾白虾卵巢解剖结构与组织学特征取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脊尾白虾雌虾卵巢,研究了卵巢结构、组织学特征以及卵黄蛋白积累。结果显示,脊尾白虾卵巢一对,左右对称,中间分离,前后端愈合,成熟的卵巢外形呈“⊥”型或“橄榄球”型。随着卵巢发育,性腺指数逐渐增大,卵巢成熟时(IV期)最大,排卵后(V期)又降到最小;组织学特征显示,在卵细胞增殖期,细胞核清晰可见,一般能观察到1-2个沿核膜内侧分布的核仁,同时随着卵细胞逐渐成熟,卵原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逐渐增多,卵原细胞的卵黄蛋白逐渐增多。卵细胞成熟时,并未观察到类似对虾的皮质棒,明显的标志是细胞核消失,滤泡细胞数量减少。排卵后的恢复期,细胞核重新出现,卵原细胞又开始增殖,卵黄蛋白重新开始积累。2、脊尾白虾亲虾人工培育及其同步性成熟调控方法的建立提出了一种全人工培育脊尾白虾亲虾的方法,在24°C、26°C温度下,分别经过120天和110天的培育,80%雌虾性腺可达到成熟。此方法可切断其病原传播途径,在人工控制的养殖环境下实现脊尾白虾性腺同步发育成熟,为培育出健康优质脊尾白虾苗种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脊尾白虾受精卵人工孵化1、不同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选用实验室内人工控制交尾的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5-30盐度范围内,盐度20时的孵化时间最短,但与5、10、15、25、30盐度组无显着差异(P>0.05)。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18°C,有效积温为3828.27°C h。在15-28°C范围内,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影响显着,胚胎发育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呈双曲线性缩短,而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直线性加快,但当温度超过30°C时,胚胎无法正常完成发育。因此在脊尾白虾育苗中,幼体孵化温度不应低于12°C,最高不超过28°C,盐度控制在5-30范围内即可。2、脊尾白虾受精卵人工孵化及幼体选优方法的建立提出了一种脊尾白虾人工室内孵化及幼体选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通过调节水温,可调控受精卵发育速度;可以将活力强幼体与活力差幼体、死亡幼体很好地分离,幼体变态为仔虾的存活率在85%以上;每尾抱卵虾单独培育,幼体孵化后亲缘关系明确,可用于家系建立及选择育种。三、脊尾白虾幼体人工培育1、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选用实验室内人工控制交尾的脊尾白虾,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脊尾白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1的条件下,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18°C、20°C、22°C、24°C、26°C和28°C各实验组开始出现仔虾的时间依次为17、14、11、9、8和8d,各组90%以上幼体变态为仔虾的时间依次为21、18、15、14、11和11d。各实验组在幼体变态过程中存活率都呈明显的阶梯式下降趋势,且28°C组的存活率下降最快,但当存活幼体全部变为仔虾时,各实验组间的存活率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18°C组仔虾干质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28°C组仔虾干质量最低,但与20°C、22°C、24°C和26°C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在脊尾白虾育苗中,幼体培育温度,建议控制在22-26°C为最佳。2、不同盐度对不同日龄脊尾白虾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室内人工培养的卵巢发育到II期的脊尾白虾雌虾以及性成熟雄虾,经逐级淡化,盐度稳定在5、10、15、20、25、30。雌抱卵孵化后,研究了不同盐度对溞状幼体变态、生长及存活的影响,以及不同盐度对仔虾后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溞状幼体的变态率和存活率无显着性影响,但对仔虾的干质量影响显着,15和20盐度下仔虾的干质量显着高于其它盐度组(P<0.05);不同盐度对20日龄脊尾白虾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其特定生长率随着盐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在盐度20时达到最大(P<0.05),当盐度超过20时其特定生长率又开始降低;同时由60日龄脊尾白虾鳃Na+-K+-ATPase的相对表达量可以看出,在高盐或低盐时Na+-K+-ATPase的相对表达量均较高,在盐度20时鳃Na+-K+-ATPase的相对表达量最低(P<0.05),经二次方程拟合计算,理论Na+-K+-ATPase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时的盐度为17.53,此盐度可能为脊尾白虾成体的等渗点。因此,在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建议适宜盐度控制在15-20。3、不同日龄脊尾白虾对氨氮的耐受性在水温24°C、盐度31、pH8.1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30日龄和120日龄脊尾白虾的毒性。结果表明,氨氮对30日龄脊尾白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120日龄脊尾白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30日龄脊尾白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120日龄脊尾白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因此,在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浓度不应超过0.26mg/L。四、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首次克隆得到了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基因(Vg)cDNA,全长7841bp,开放阅读框7632bp,编码2543个氨基酸。脊尾白虾Vg氨基酸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一致性最高为75%,与高背长额虾(Pandalus hypsinotus)一致性为62%,与日本仿长额虾(Pandalopsis japonica)为61%,而与对虾科的对虾一致性却相对较低,为33-38%。该蛋白存在7个N-糖基化位点(N151,N159,N168,N614,N660,N936和N2306),而在枝鳃亚目中几乎没有糖基化位点。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脊尾白虾Vg主要在肝胰腺内表达,其次为卵巢,肌肉和鳃有微量的表达。卵巢发育期间,卵巢中V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却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第V期时达到最大;而肝胰腺中V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IV期时却最高,在V期的表达量下降至与I、II期水平。但在卵巢整个发育阶段,肝胰腺中Vg mRNA的相对表达量始终显着高于卵巢(P>0.05),因此推测,在脊尾白虾卵巢整个发育过程中,Vg主要在肝胰腺内合成,只是在恢复期时卵巢中的Vg合成明显起到了协助作用,为脊尾白虾卵巢再次成熟奠定了基础。五、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成功获得了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VgR)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5661bp,编码1886个氨基酸。亲缘关系分析,脊尾白虾VgR与虾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昆虫,而与鱼类等脊椎动物关系较远。脊尾白虾VgR含4种结构域,LDL-receptor classAdomain,Low-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 YWTD domain,EGF domain和Transmembraneregion,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该基因在各组织及卵巢发育期肝胰腺和卵巢内的表达分析显示,脊尾白虾VgR在肝胰腺、卵巢、鳃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但主要在卵巢内表达,其次为肝胰腺。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内的VgR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趋势,在III期的表达量显着高于I、II期(P<0.05),IV期的表达量最低(P<0.05),而在V期时表达量达到最大(P<0.05);随着卵巢的发育,肝胰腺内VgR的表达量在IV时显着高于其它时期的表达量(P<0.05),I和V期的表达量相近(P>0.05),II和III的表达量最低。在卵巢整个发育过程中,卵巢内VgR的表达量始终显着高于肝胰腺内的表达量(P<0.05)。结果表明,脊尾白虾VgR对Vg的转运可能存在一个平衡,即当卵巢成熟时由肝胰腺分泌到血液中的部分Vg被肝胰腺VgR又重新转移至肝胰腺内,而为下次卵巢发育准备,在排卵后的恢复期肝胰腺中VgR表达量的降低和卵巢中VgR表达量的升高也说明,VgR对Vg的转运在不同阶段是有方向性的。六、脊尾白虾蜕皮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和胚胎发育中表达分析首次克隆得到了脊尾白虾蜕皮激素受体(ECR)基因cDNA,全长2638bp,开放阅读框1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与已知的甲壳动物ECR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昆虫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分析显示,脊尾白虾ECR除在血细胞中不表达外,在其它各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主要在受精卵和肝胰腺中表达,而在肌肉、卵巢、大额腺和鳃等组织中的表达却相对较低。卵巢发育不同阶段,肝胰腺中ECR和HSP90的表达量变化与Vg的表达量呈正相关性,推测在肝胰腺中ECR与HSP90主要参与了Vg的合成;卵巢中ECR与性腺成熟相关,ECR的表达量在III期达到最高(P<0.05),而III期是生殖蜕皮前蜕皮激素含量高峰期。脊尾白虾胚胎发育过程中,ECR的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在Zoea I达到最大(P<0.05);HSP90的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逐渐升高,在前溞状幼体期(Protozoea)达到最大,而后稍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Vg在受精卵和十六细胞期均无表达,囊胚期和无节幼体有微量表达,前溞状幼体表达量显着升高,后溞状幼体表达量达到最大,但与溞状幼体I期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

温周瑞,谢平,徐军[9](2012)在《太湖秀丽白虾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于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每月采用虾拖网采样对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秀丽白虾(Exopalaemonmodestus)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太湖秀丽白虾的繁殖期,这期间太湖水温变化范围为18.7~32.0℃。6月中旬的繁殖最高峰是由前一年出生的个体产生,而8月的繁殖最高峰则主要是由当年出生的个体所产生。梅梁湾和贡湖湾秀丽白虾性比分别变动在0.76~2.76和0.73~3.47,年平均性比分别为1.38和1.41,卡方检验性比不等于1:1(P<0.01),雌虾多于雄虾。梅梁湾抱卵秀丽白虾生物学最小型体长为26.7mm、体重为0.23g,抱卵量22粒,贡湖湾秀丽白虾生物学最小型体长22.1mm、体重0.13g,抱卵量10粒。梅梁湾、贡湖湾秀丽白虾绝对繁殖力F(卵粒数)与体长、体重之间基本上都有正相关关系。除7月份以外,5月、6月、8月梅梁湾秀丽白虾抱卵虾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明显大于贡湖湾秀丽白虾。5月份、8月份梅梁湾秀丽白虾性腺成熟系数分别为(12.2±5.3)%(n=33)、(10.9±4.1)%(n=70),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发现该结果比1980年太湖秀丽白虾的抱卵量小,大规格虾数量较少,抱卵虾整体偏小,可能与太湖污染加剧及捕捞强度过大有关。

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刘凯,施炜纲[10](2011)在《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对太湖和巢湖2个群体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和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份太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0~50mm(占样本数的69.3%),体重优势组为0.5~2.0g(占样本数的83.4%),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6×10-5L2.8777;6月份巢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5~55mm(占样本数的73.8%),体重优势组为1.5~2.5g(占样本数的69.0%),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8×10-5L2.8471。15个随机引物的RAPD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9.16%,巢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8.78%;太湖、巢湖2个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817和0.8735,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11,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二、秀丽白虾繁殖特性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秀丽白虾繁殖特性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沼虾两种苗种培育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我国日本沼虾人工育苗现状
        1.2.1 日本沼虾的发育过程
        1.2.2 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
        1.2.3 水质对日本沼虾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1.3 人工育苗方式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日本沼虾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和池塘半人工化育苗的一般过程
    2.1 水泥池人工化育苗过程
        2.1.1 培育设施
        2.1.2 抱卵虾选择和布苗
        2.1.3 水质保证
        2.1.4 饵料投喂
        2.1.5 疾病防治
    2.2 池塘半人工化育苗过程
        2.2.1 育苗设施
        2.2.2 放养前准备工作
        2.2.3 抱卵虾放养
        2.2.4 饲料及投喂
        2.2.5 水质保证
        2.2.6 日常管理
        2.2.7 疾病防治
第三章 白洋淀两种日本沼虾不同育苗模式的试验对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水泥池人工化育苗
        3.1.2 池塘半人工化育苗
        3.1.3 数据采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日本沼虾亲虾繁殖力
        3.2.2 各期虾苗的平均体长
        3.2.3 存活率的变化
        3.2.4 两种育苗模式出苗率的比较
        3.2.5 水质的变化
        3.2.6 附着物设置对幼虾存活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日本沼虾相对抱卵量与体长、体重的关系
        3.3.2 日本沼虾两种育苗模式下幼体体长、存活率与出苗率的的变化
        3.3.3 两种育苗模式下水体质量的变化及其对育苗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衡水湖日本沼虾两种不同育苗方式对比
    4.1 水泥池人工化育苗
        4.1.1 育苗场地
        4.1.2 饵料投喂
        4.1.3 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4.1.4 疾病预防
    4.2 池塘半人工化育苗
        4.2.1 试验场地
        4.2.2 饵料投喂
        4.2.3 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4.2.4 疾病预防
    4.3 两种育苗模式出苗率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两种育苗模式的优化
    5.1 两种育苗模式的对比
        5.1.1 水质的调控
        5.1.2 抱卵虾密度
        5.1.3 饵料
        5.1.4 附着物
    5.2 白洋淀和衡水湖池塘半人工化育苗的对比
        5.2.1 饵料
        5.2.2 水质的调控
        5.2.3 水草
        5.2.4 抱卵虾的密度
    5.3 白洋淀和衡水湖水泥池人工化育苗的对比
        5.3.1 抱卵虾的投放方式
        5.3.2 饵料投喂种类
        5.3.3 饵料投喂次数
    5.4 两种育苗模式的关键技术及优化
        5.4.1 水泥池人工化育苗关键技术及优化
        5.4.2 池塘半人工化育苗关键技术及优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中华绒螯蟹繁殖生物学
        1.1.1 洄游
        1.1.2 繁殖期和繁殖水域
        1.1.3 胚胎发育
    1.2 甲壳类繁殖期能量代谢研究
        1.2.1 能量代谢酶
        1.2.2 耗氧率和氧氮比
    1.3 甲壳类生化成分研究现状
        1.3.1 生长发育期生化组成变动
        1.3.2 洄游期生化组成变动
        1.3.3 繁殖期生化组成变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糖酵解酶活性的变化
        2.2.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三羧酸循环酶活性的变化
        2.2.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雌蟹AK活性变化
    2.3 讨论
        2.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糖酵解酶活性的差异
        2.3.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三羧酸循环酶活性的差异
        2.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精氨酸激酶活性的差异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标准代谢和窒息点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耗氧率、NH_3-N排泄率、耗氧量和排氨量的计算
        3.1.4 氧氮比和能耗率
        3.1.5 窒息点的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窒息点
        3.2.2 中华绒螯蟹雌蟹雌蟹的耗氧量和耗氧率
        3.2.3 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排氨量、排氨率
        3.2.4 中华绒螯蟹雌蟹氧氮比和能耗率
    3.3 讨论
        3.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对低氧的耐受性
        3.3.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代谢
        3.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代谢底物
第四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的生化组成变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蟹采样及解剖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雌蟹的脂肪酸组成
        4.2.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氨基酸组成的变动
    4.3 讨论
        4.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动
        4.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氨基酸组成的变动
小结
    1.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动
    2.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标准代谢的变动
    3.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研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3)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1.2.2 PCR扩增、电泳与测序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秀丽白虾mt DNA 16S rRNA基因
    2.2 序列变异及单倍型分析
    2.3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中性检验
    2.4 种群遗传距离及AMOVA分析
3 讨论
    3.1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变异
    3.2 秀丽白虾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
    3.3 秀丽白虾种群中性检验及3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4)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形态学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氏沼虾概况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习性
        1.1.4 繁殖、生长发育
        1.1.5 分布地区
        1.1.6 养殖概况
        1.1.7 我国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威胁
    1.2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
        1.2.3 生物化学标记
        1.2.4 分子标记
    1.3 线粒体基因
        1.3.1 mtDNA功能
        1.3.2 mtDNA的基本性质
        1.3.3 mtDNA
    1.4 本试验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与通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形态指标及测量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2.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2.3 聚类分析
        2.2.4 主成分分析
        2.2.5 判别分析
        2.2.6 罗氏沼虾各表型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2.2.7 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建立
        2.2.8 复相关分析
        2.2.9 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分析
    2.3 讨论
        2.3.1 罗氏沼虾的形态差异分析
        2.3.2 影响四个罗氏沼虾养殖群体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
    2.4 小结
第三章 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1.3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3.1.4 引物的设计
        3.1.5 PCR扩增及其产物的电泳
        3.1.6 测定DNA序列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ND1 基因的序列特征
        3.2.2 ND1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3.3 讨论
        3.3.1 ND1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3.3.2 罗氏沼虾的遗传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罗氏沼虾ND1基因多态性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形态指标及测量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4.1.4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4.1.5 引物的设计
        4.1.6 PCR扩增及其产物的电泳
        4.1.7 测定DNA序列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ND1 基因的序列特征
        4.2.2 ND1 基因多态序列分析
        4.2.3 罗氏沼虾ND1 基因多态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4.2.4 罗氏沼虾ND1 基因多态位点与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稳定性同位素和脂肪酸谱分析的紫海胆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紫海胆生活习性研究进展
        1.2.1 栖息环境
        1.2.2 对环境因子(温度、盐度)的适应能力
        1.2.3 摄食习性
        1.2.4 繁殖习性
    1.3 食物网研究方法研究进展
        1.3.1 食性分析法
        1.3.2 稳定同位素分析法
        1.3.3 Ecopath with Ecosim
        1.3.4 脂肪酸标记法
    1.4 结合各研究方法的相互比较
        1.4.1 胃含物分析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比较
        1.4.2 稳定同位素与Ecopath的结合
        1.4.3 稳定同位素与脂肪酸标记的结合
第二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2.2.1 Ecopath模型
        2.2.2.2 功能组划分
        2.2.2.3 功能组生物学参数来源
    2.3 结果
        2.3.1 功能组间营养级结构
        2.3.2 大亚湾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
        2.3.3 大亚湾生态系统营养级能量转换效率
        2.3.4 大亚湾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2.4 讨论
        2.4.1 营养级和转换效率
        2.4.2 大亚湾生态系统稳定性
        2.4.3 总体特征比较与捕捞限制
第三章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大亚湾海域食物网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处理
        3.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调查海域各生物组成及碳氮同位素值
        3.3.2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聚类分析
        3.3.3 不同季节大亚湾食物网结构差异
        3.3.4 营养谱的构建
    3.4 讨论
        3.4.1 大亚湾海域食物网稳定同位素比值
        3.4.2 食物网中营养组群及能量流动
        3.4.3 大亚湾食物网生物的营养谱
第四章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夏季)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处理
        4.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紫海胆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级
        4.3.2 调查海域主要海洋生物稳定同位素和营养级分析
        4.3.3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聚类分析
        4.3.4 紫海胆食物组成分析
    4.4 讨论
        4.4.1 紫海胆食性分析
        4.4.2 个体规格对紫海胆食性影响
        4.4.3 紫海胆营养级及其所处食物网位置
第五章 季节变化对大亚湾紫海胆食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样品处理
        5.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5.2.4 脂肪酸分析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季节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
        5.3.2 紫海胆食物组成分析
        5.3.3 不同季节初级生产者和紫海胆脂肪酸组成特征
        5.3.4 特征脂肪酸分析
        5.3.5 基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
    5.4 讨论
        5.4.1 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5.4.2 紫海胆食性分析
        5.4.3 聚类分析与MDS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附录

(6)脊尾白虾的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2 实验方法
    1. 3 卵子发生及卵巢发育分期
2 结果
    2. 1 脊尾白虾雌性生殖系统
    2. 2 脊尾白虾雄虾生殖系统
3 讨论
    3. 1 脊尾白虾卵子的发生
    3. 2 脊尾白虾卵巢的结构与发育分期
    3. 3 脊尾白虾精巢结构及精荚的形成

(7)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虾类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虾类的怀卵量
        1.2.2 亲虾雌雄鉴别
        1.2.3 雌雄性比
        1.2.4 交配行为
        1.2.5 卵巢发育
        1.2.6 精巢发育
    1.3 虾类胚胎发育
        1.3.1 虾类胚胎发育分期
        1.3.2 温度、盐度对虾类胚胎发育的影响
    1.4 虾类幼体发育
        1.4.1 温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
        1.4.2 盐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
    1.5 虾类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脊尾白虾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亲虾雌雄鉴别
        2.2.2 脊尾白虾的性比
        2.2.3 交配行为
        2.2.4 脊尾白虾的生殖系统
        2.2.5 雄性生殖系统
        2.2.6 脊尾白虾怀卵量
    2.3 讨论
        2.3.1 脊尾白虾性比
        2.3.2 脊尾白虾的卵子的发生
        2.3.3 脊尾白虾卵巢的结构与发育分期
        2.3.4 脊尾白虾精巢结构及精荚的形成
        2.3.5 脊尾白虾抱卵量
第三章 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胚胎发育过程中卵粒的颜色变化
        3.2.2 胚胎发育分期
        3.2.3 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3.2.4 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的计算
        3.2.5 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
    3.3 讨论
        3.3.1 胚胎发育时期
        3.3.2 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3.3.3 脊尾白虾发育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
第四章 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 结果
        4.2.1 幼体发育分期
        4.2.2 温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
        4.2.3 盐度对幼体发育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脊尾白虾幼体发育分期
        4.3.2 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4.3.3 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影响
第五章 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实验初探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场所
        5.1.2 育苗水处理
        5.1.3 亲虾来源和培育
        5.1.4 幼体收集及布池
        5.1.5 幼体的培育
        5.1.7 数据采集及处理
    5.2 结果
        5.2.1 亲虾的培育
        5.2.2 育苗结果
    5.3 讨论
        5.3.1 亲虾的培育
        5.3.2 幼体的孵化及收集
        5.3.3 幼体的培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脊尾白虾全人工繁育及繁殖相关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引言
    1 脊尾白虾基础生物学
        1.1 形态特征
        1.2 生活习性
    2 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
        2.1 繁殖期
        2.2 繁殖力
        2.3 雌雄性比
        2.4 性腺发育
        2.5 交尾与抱卵
        2.6 胚胎发育
        2.7 幼体发育
    3 脊尾白虾人工繁育
        3.1 亲虾选择与培育
        3.2 幼体孵化及培育
    4 存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性成熟机理及亲虾培育
        4.2 胚胎发育及幼体孵化培育
        4.3 规模化人工繁育规范
第二章 脊尾白虾亲虾人工培育
    第一节 脊尾白虾卵巢解剖结构与组织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脊尾白虾卵巢外观形态特征
        2.2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组织学特征
        2.3 脊尾白卵巢发育期间卵黄蛋白积累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卵巢形态结构
        3.2 脊尾白虾卵细胞发育与卵黄蛋白积累
    第二节 脊尾白虾亲虾人工培育及其同步性成熟调控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24°C时亲虾性成熟率
        2.2 26°C时亲虾性成熟率
        3 讨论
第三章 脊尾白虾受精卵人工孵化
    第一节 不同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2.2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
        3.2 脊尾白虾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3.3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脊尾白虾受精卵人工孵化及幼体选优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脊尾白虾幼体人工培育
    第一节 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存活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2.2 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成活率的影响
        2.3 不同温度对脊尾白虾仔虾体质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3.2 脊尾白虾仔虾存活率和个体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节 盐度对不同日龄脊尾白虾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的影响
        2.2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仔虾体质量的影响
        2.3 盐度对脊尾白虾存活率的影响
        2.4 盐度对脊尾白虾生长的影响
        2.5 盐度对脊尾白虾Na~+-K~+-ATPase 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盐度对脊尾白虾幼体变态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3.2 盐度对脊尾白虾仔虾后生长存活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日龄脊尾白虾对氨氮的耐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氮对脊尾白虾死亡率的影响
        2.2 氨氮对脊尾白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
        3 讨论
        3.1 氨氮对脊尾白虾毒性效应及其机理
        3.2 氨氮对脊尾白虾的安全质量浓度及与其它虾类比较
        3.3 脊尾白虾养殖中氨氮控制措施
第五章 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脊尾白虾Vg基因保守序列、3′ RACE和 5′ RACE的克隆
        2.2 脊尾白虾Vg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分析
        2.3 脊尾白虾Vg蛋白二级结构及功能域分析
        2.4 脊尾白虾Vg氨基酸与其它物种Vg氨基酸比较
        2.5 脊尾白虾Vg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6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变化
        2.7 脊尾白虾Vg基因组织表达特点
        2.8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Vg基因表达量变化
        2.9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Vg质量浓度变化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Vg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功能分析
        3.2 脊尾白虾Vg基因表达分析
第六章 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脊尾白虾VgR基因各段序列的克隆
        2.2 脊尾白虾VgR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2.3 脊尾白虾VgR蛋白二级结构及功能域分析
        2.4 脊尾白虾VgR氨基酸与其它物种VgR氨基酸序列比较
        2.5 脊尾白虾VgR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6 脊尾白虾Vg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
        2.7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VgR基因表达量变化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VgR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
        3.2 脊尾白虾VgR基因表达分析
第七章 脊尾白虾蜕皮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卵巢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脊尾白虾ECR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2.2 脊尾白虾ECR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2.3 脊尾白虾ECR蛋白二级结构及功能域分析
        2.4 脊尾白虾ECR氨基酸与其它物种ECR氨基酸的比较
        2.5 脊尾白虾ECR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6 脊尾白虾EC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
        2.7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不同阶段ECR和HSP90 基因的表达
        2.8 脊尾白虾胚胎发育不同时期ECR和HSP90 基因的表达
        2.9 脊尾白虾胚胎发育不同时期Vg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3.1 脊尾白虾ECR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3.2 脊尾白虾卵巢发育过程中ECR和HSP90 的表达分析
        3.3 脊尾白虾ECR、HSP90 和Vg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图版
附录
    脊尾白虾室内人工养殖标准化管理
    脊尾白虾饲养管理条例
参考文献
致谢
完成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申请发明专利

(10)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生物学测定
    1.3 DNA制备、RAPD反应及电泳条件
    1.4 随机引物
    1.5 RAPD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长、体重分布
    2.2体长、体重关系
    2.3 RAPD研究结果
3 讨论
    3.1 太湖和巢湖秀丽白虾生长及规格比较
    3.2 关于秀丽白虾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分化

四、秀丽白虾繁殖特性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沼虾两种苗种培育模式对比研究[D]. 李金锦. 河北大学, 2020(08)
  • [2]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D]. 姬慧.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J]. 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03)
  • [4]罗氏沼虾养殖群体的形态学及多样性研究[D]. 冯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 [5]基于稳定性同位素和脂肪酸谱分析的紫海胆食性研究[D]. 莫宝霖. 天津农学院, 2017(08)
  • [6]脊尾白虾的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观察[J]. 栗治国,张成松,李富花,相建海. 水产学报, 2014(03)
  • [7]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苗种繁育技术的研究[D]. 栗治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2)
  • [8]脊尾白虾全人工繁育及繁殖相关基因的研究[D]. 梁俊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9]太湖秀丽白虾繁殖生物学研究[J]. 温周瑞,谢平,徐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0]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刘凯,施炜纲.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2)

标签:;  ;  

对虾秀丽隐杆线虫繁殖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