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中药艾灸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肠梗阻症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普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艾灸仪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普外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中药艾灸治疗保守治疗对肠梗阻的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中药;艾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18-02
肠梗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常见疾病,是急腹症之一。肠梗阻通常因术后腹腔粘连而引起腹痛、腹胀、呕吐。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为痛、呕、胀、闭,属祖国医学“肠结”、“关格”、“腹痛”等范畴[1]。中医将肠梗阻多归结为因实邪内结,使肠体活动异常而搏结不通,气机阻塞所致。本研究通过以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中药艾灸治疗肠梗阻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对临床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肠梗阻症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者60例。依据受试者进入的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腹平片或CT显示患者均患有梗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治疗(禁食水、补液、胃管护理)。观察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四逆散循足阳明胃经(天枢穴、足三里、上巨虚)艾灸仪艾灸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取四逆散温水调制后,平放于穴位贴上,贴服于穴位上,艾灸仪常规艾灸治疗30分钟,每天2次。
1.3效果观察指标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肠梗阻症的疗效标准制定[2]。治愈:腹痛、腹胀消失,恢复排气、排便。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腹痛症状减轻,少量排气,未排便。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不能恢复正常生活。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观察组及对照组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日数的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及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40.0%),有效14例(4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30例,显效16例(53.33%),有效13例(43.33%),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时间比较,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9.0±2.5)天,肛门排气时间(6.5±2.5)天,胃肠减压量(870.5±93.5)ml,治疗时间(15.5±2.9)天;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6.5±2.0)天,肛门排气时间(4.5±1.8)天,胃肠减压量(572.4±85.5)ml,治疗时间(10.5±2.9)天。经治疗观察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肠梗阻通常因术后腹腔粘连而引起腹痛、腹胀、呕吐。中医将肠梗阻多归结为因实邪内结,使肠体活动异常而搏结不通,气机阻塞所致。以腹痛、呕吐、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疾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肠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水饮内停所致。气机不利、气血郁滞则腑气不通,气滞便结,大便不解,不通则痛[3]。气机滞塞不降、逆而为呕,水饮内停则水走肠间,肠鸣辘辘。肠梗阻按中医脏腑与病机辨证涉及大肠、小肠,主要机制为气滞、血瘀、热结、寒凝[4]。大多数医家将其归为虚实两端,虚指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成减少,推动无力,阴液不足,则燥屎内结不通而发为本病;实指食积、寒凝、瘀血、燥热、蛔虫阻扰肠道,传导失司,日久化热而发本病。“不通则痛,不荣则通”则明确了其发病的关键。
目前临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很多,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等。文献报道通过各种非手术疗法治疗本病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中药具有抗炎镇痛、减轻腹痛,通俯攻下等作用。选用患者容易接受的中药艾灸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循足阳明胃经中药艾灸治疗患处,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通畅,通则痛消,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患者肠腔的血液循环,消除或减轻疼痛,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中药艾灸因其无创、舒适等特点较易被患者所接受,且依从性较好[5]。应用四逆等药物循足阳明胃经艾灸仪治疗疗效可靠,便于操作,通过中药局部穴位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通俯攻下和理气通下、攻逐水饮等作用,可改善和减轻症状。因此通过中药艾灸可使有效的中药成分通过皮肤渗透而直达病灶,促进炎性水肿的吸收、消散。疏通脏腑经络达治疗目的[6]。中医药治疗肠梗阻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但目前大部分中医药研究都是对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联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因此,采用循证医学制定与验证中医药临床最佳治疗方案;优化药物组合,改善给药途径,综合中药口服与外治法等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多途径进行治疗,并且使之科学化,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强,黄建,张雷,等.癌性急性结肠梗阻的术式选择[J].沪州医学院学报,2007.30(2):114-116
[2]王民和,韩延敏.大承气汤加味配合酚妥拉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肠梗阻6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14
[3]郭治宇.艾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6):244-245.
[4]武百强,潘琦,陈福春,等.艾灸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9):1283-1284.
[5]徐斌.艾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7):250-251.
[6]林巧珍.艾灸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3):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