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羧基吡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位聚合物,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晶体结构,磁性
二羧基吡啶论文文献综述
王淑菊,蔺明明,熊刚,由立新,丁茯[1](2016)在《叁个基于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的Cu(Ⅱ)、Mn(Ⅱ)配合物的结构及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型配位聚合物:[Cu(Hdppa)(H_2O)]_n(1)、{[Cu_2(dppa)(μ_2-OH)(H_2O)]·H_2O}_n(2)和{[Mn_3(dppa)_2(H_2O)_4]·2H_2O}_n(3),(H3dppa=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71(2)nm,b=0.805(11)nm,c=1.266(19)nm,β=112.74(3)°,Z=4;化合物2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a=0.839(4)nm,b=1.039(5)nm,c=1.110(5)nm,α=98.31°,β=110.630(3)°,γ=111.90(3)°,Z=2;化合物3属于叁斜晶系,P1空间群,a=0.881(6)nm,b=0.939(6)nm,c=1.038(7)nm,α=100.29°,β=97.990(10)°,γ=111.13(7)°,Z=1。化合物1以配体Hdppa2-桥联Cu(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以配体dppa3-分别桥联Cu(Ⅱ)和Mn(Ⅱ)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在化合物1和化合物2中存在较强的铁磁耦合作用,其磁交换常数分别为4.44和8.94 cm-1;而化合物3中Mn(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刘昭,高岩,于泽,张敏,刘建辉[2](2015)在《溴的吸电子效应对Ru-bda(H2bda=2,2′-联吡啶-6,6′-二羧基)型催化剂催化水氧化的性能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高效转化和利用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光解水制氢是实现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一个理想方法,其中水氧化反应是制约太阳能转化的关键.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水氧化催化剂,以实现高效水分解获得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所需的质子和电子.在众多水氧化催化剂中,基于Ru的分子催化剂因其结构简单、效果突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系列Ru-bda类型的单核Ru催化剂,通过在核心配体上进行Br取代,获得叁个新催化剂2,3,5,[Ru(Ln)(picoline)2](H2L1=4-溴-2,2′-联吡啶-6,6′-二羧酸(4-Br-bda),picoline=4-甲基吡啶,2;H2L2=4,4′-二溴-bda,3)和[Ru(L1)(isoquinoline)2]5(isoquinoline=异喹啉),并对其结构进行全面的表征.电化学结果表明,在核心配体中引入Br原子导致催化剂氧化中心的氧化电位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取代基Br的吸电子能力降低了中心金属Ru的电子云密度,从而使其氧化电位升高.在催化水氧化反应中,以硝酸铈铵为氧化剂,在p H=1.0的水溶液中对催化剂1-5的催化水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反应随着取代基Br的引入,催化剂催化水氧化活性逐渐降低,说明在核心配体上的引入吸电子基团不利于Ru-bda型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提高.为了深入了解Br取代基效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催化剂1-5的动力学过程和催化水氧化机理.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研究氧化剂Ce(IV)在360 nm处的紫外吸收变化,进而阐明催化剂催化水氧化的反应机理.保持氧化剂Ce(IV)的初始浓度为1.5 mmol/L,改变催化剂的浓度为0.1μmol/L至6.0μmol/L,对反应最初10 s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对数计算,分别得到的催化剂1-5的反应级数为2.08,1.79,1.61,2.19和1.90,这表明催化剂2和3与催化剂1的反应机理有所不同.由于催化剂1发生二级反应即在催化水氧化过程中发生双分子间的自由基耦合反应,而催化剂2和3的反应级数均小于2,说明核心配体上的Br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导致催化剂2和3的反应机理发生改变,在水氧化反应过程中部分催化剂2和3分子发生了单分子反应,即水分子亲核进攻机理.当轴向配体由4-甲基吡啶替换为异喹啉时,对比催化剂4和5的催化水氧化活性和动力学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但与催化剂2和3相比,催化剂5的反应级数降低不明显,说明催化体系中只有一部分分子发生一级反应,大部分分子发生二级反应.这说明在以化合物5为催化剂的水氧化体系中,除了核心配体上Br的吸电子效应对催化剂机理产生影响之外,轴向配体的异喹啉的π-π堆积效应也有重要影响(异喹啉的π-π堆积效应能够促进单核催化剂发生二级反应),并且后者产生的影响占主导位置,从而导致催化剂5的反应级数降低的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由立新,王淑菊,熊刚,丁茯,孙亚光[3](2015)在《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原位脱羧构筑两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u(H2dpcp)2]n(1)和[Mn2(Hdpcp)2(H2O)2·2H2O]n(2)[H3dpcp=5-(2,4-二羧基苯基)-2-羧基吡啶],H3dpcp由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H4dpdp)原位脱羧生成。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2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化合物1结晶在P21/c空间群,a=0.639(13)nm,b=1.835(4)nm,c=1.115(2)nm,β=102.29(3)°,Z=2;化合物2结晶在C2/c空间群,a=3.126(6)nm,b=1.004(2)nm,c=1.080(2)nm,β=93.73(3)°,Z=4。化合物1以配体H2dpcp-桥连Cu( 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通过Hdpcp2-桥连Mn( Ⅱ)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负的Weiss常数θ表明化合物2存在反铁磁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达日贺扎布,解瑞俊,高媛媛,海尔汗,韩利民[4](2014)在《联吡啶二羧基镝配位聚合物的分子与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联吡啶羧酸类配体具有众多的配位方式和构筑多维配位聚合物的能力,所以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而且其稀土及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光、磁、催化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3)。本文以2,2'-联吡啶-6,6'-二甲酸(bpdcH_2)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稀土镝的氧化物Dy_2O_3反应,成功获得了一个联吡啶二羧基镝配合物(Dy_2(bpdc)_3(H_2O)_3·0.5H_2O)的单晶。分子内两个镝离子的配位环境不同(Fig.1),其中与Dy~1配位的是来自两个不同联吡啶二羧酸配体的四(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9)
汪月明,胡劲松,张雷,邢宏龙,何杰[5](2014)在《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构筑的钴(Ⅱ)配合物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种V型的配体4,4′-二吡啶基苯(1,3-dpb)和4,4′-二羧基二苯砜(H2sdb),和钴(Ⅱ)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配位聚合物{[Co(dpb)(sdb)(H2O)2]·2H2O·DMF}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P1。其中Co(Ⅱ)的2个顶点被水分子占据,相邻的钴(Ⅱ)离子连接着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形成一维的双绳链,相邻的链之间通过羧基-配位水和配位水-配位水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之间通过砜基-配位水间的氢键又相互连接形成叁维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陈其凤,陈希,陈春城,马万红,赵进才[6](2011)在《4,4'-二羧基-2,2'-联吡啶铁络合物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太阳光能为能源,以O_2、H_2O_2等"绿色"的氧化性物种为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为无毒的CO_2、H_2O和其他无机盐的光催化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基于Fenton反应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因为其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氧化彻底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几个关键科学技术难题:(1)反应必须在酸性(pH小于3)条件下进行;(2)只能利用紫外光;(3)H_2O_2作为一种绿色的(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期刊2011-09-21)
解庆范,陈延民,庄树华[7](2007)在《3,4-二羧基吡啶-邻菲罗啉-钴叁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共轭体系的吡啶基羧酸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配体,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在酶模拟、医药、催化和磁性等功能材料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将硝酸钴、邻菲罗啉(Phen)和3,4-二羧基吡啶(Pydc)按1∶2∶1物质的量比计量,在pH=5和50-60℃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钴(Ⅲ)的叁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CoⅢ(Pydc)(phen)2]NO3.H2O,其中Pydc=C7H3O4N。(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粘合》期刊2007年03期)
瞿雄伟,刘刚,张留成,李林,胡怀明[8](2003)在《五水合3,5-二羧基吡啶钴(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title coordination compound of cobalt(Ⅱ) ion with 3,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Pyd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a=0.684 93(14) nm, b=0.939 69(19) nm, c=0.981 7(2) nm, α=90.96(3)°, β= 91.72(3)°, γ=99.82(3)°, Z=2. Cobalt(Ⅱ) 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N atom of 3,5-Pydc and five O atoms of water molecules in octahedral geometry. A 3-dimesional framework is formed by hydrogen bonds between carboxylic O atoms of 3,5-Pydc and O atoms of water.(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李东,连国军,李宝青[9](2002)在《2-(5-溴-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苯酚光度法测定血清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方便、灵敏的血清铁测定法 ,以 2 -(5 -溴 -2 -吡啶偶氮 ) -5 -[N ,N -二羧基甲基 ]苯酚 (5 -Br-PADCAP)作显色剂 ,在pH 6 5HAc-NaAc缓冲液中测定血清铁。结果表明 ,该法线性范围 0~ 5 0 μmol/L ,平均回收率为 99 8% ,批内CV和批间CV分别为 0 0 2 2与0 0 3 2 ,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y =0 9942x -0 0 5 7,r =0 990 8,P >0 0 5。 96例健康人血清铁含量为 9 42~ 2 9 86μmol·L- 1(x± 2S)。 5 -Br-PADCAP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铁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适合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期刊2002年02期)
吴小华,陈建荣,汤福隆[10](1998)在《2-(5-Br-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与Fe(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显色剂2-(5-Br-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5-Br-PADCAP)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用5-Br-PADCAP测定锌及钴已有报道。但用5-Br-PADCAP作显色剂光度法测定铁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Fe(Ⅱ)与5-Br-PADCAP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5.0~6.5范围内,Fe(Ⅱ)与5-Br-PADCAP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至少可稳定6h。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60nm和740nm,以560nm作为测定波长,铁量在0~4μg/25ml范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1998年03期)
二羧基吡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能高效转化和利用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光解水制氢是实现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一个理想方法,其中水氧化反应是制约太阳能转化的关键.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稳定的水氧化催化剂,以实现高效水分解获得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所需的质子和电子.在众多水氧化催化剂中,基于Ru的分子催化剂因其结构简单、效果突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系列Ru-bda类型的单核Ru催化剂,通过在核心配体上进行Br取代,获得叁个新催化剂2,3,5,[Ru(Ln)(picoline)2](H2L1=4-溴-2,2′-联吡啶-6,6′-二羧酸(4-Br-bda),picoline=4-甲基吡啶,2;H2L2=4,4′-二溴-bda,3)和[Ru(L1)(isoquinoline)2]5(isoquinoline=异喹啉),并对其结构进行全面的表征.电化学结果表明,在核心配体中引入Br原子导致催化剂氧化中心的氧化电位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取代基Br的吸电子能力降低了中心金属Ru的电子云密度,从而使其氧化电位升高.在催化水氧化反应中,以硝酸铈铵为氧化剂,在p H=1.0的水溶液中对催化剂1-5的催化水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反应随着取代基Br的引入,催化剂催化水氧化活性逐渐降低,说明在核心配体上的引入吸电子基团不利于Ru-bda型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提高.为了深入了解Br取代基效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催化剂1-5的动力学过程和催化水氧化机理.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研究氧化剂Ce(IV)在360 nm处的紫外吸收变化,进而阐明催化剂催化水氧化的反应机理.保持氧化剂Ce(IV)的初始浓度为1.5 mmol/L,改变催化剂的浓度为0.1μmol/L至6.0μmol/L,对反应最初10 s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和对数计算,分别得到的催化剂1-5的反应级数为2.08,1.79,1.61,2.19和1.90,这表明催化剂2和3与催化剂1的反应机理有所不同.由于催化剂1发生二级反应即在催化水氧化过程中发生双分子间的自由基耦合反应,而催化剂2和3的反应级数均小于2,说明核心配体上的Br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导致催化剂2和3的反应机理发生改变,在水氧化反应过程中部分催化剂2和3分子发生了单分子反应,即水分子亲核进攻机理.当轴向配体由4-甲基吡啶替换为异喹啉时,对比催化剂4和5的催化水氧化活性和动力学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但与催化剂2和3相比,催化剂5的反应级数降低不明显,说明催化体系中只有一部分分子发生一级反应,大部分分子发生二级反应.这说明在以化合物5为催化剂的水氧化体系中,除了核心配体上Br的吸电子效应对催化剂机理产生影响之外,轴向配体的异喹啉的π-π堆积效应也有重要影响(异喹啉的π-π堆积效应能够促进单核催化剂发生二级反应),并且后者产生的影响占主导位置,从而导致催化剂5的反应级数降低的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羧基吡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淑菊,蔺明明,熊刚,由立新,丁茯.叁个基于3-(2,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的Cu(Ⅱ)、Mn(Ⅱ)配合物的结构及磁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6
[2].刘昭,高岩,于泽,张敏,刘建辉.溴的吸电子效应对Ru-bda(H2bda=2,2′-联吡啶-6,6′-二羧基)型催化剂催化水氧化的性能影响(英文)[J].催化学报.2015
[3].由立新,王淑菊,熊刚,丁茯,孙亚光.3-(2,4-二羧基苯基)-2,6-二羧基吡啶原位脱羧构筑两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磁性[J].无机化学学报.2015
[4].达日贺扎布,解瑞俊,高媛媛,海尔汗,韩利民.联吡啶二羧基镝配位聚合物的分子与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5].汪月明,胡劲松,张雷,邢宏龙,何杰.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构筑的钴(Ⅱ)配合物合成、结构和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4
[6].陈其凤,陈希,陈春城,马万红,赵进才.4,4'-二羧基-2,2'-联吡啶铁络合物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C].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2011
[7].解庆范,陈延民,庄树华.3,4-二羧基吡啶-邻菲罗啉-钴叁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与粘合.2007
[8].瞿雄伟,刘刚,张留成,李林,胡怀明.五水合3,5-二羧基吡啶钴(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
[9].李东,连国军,李宝青.2-(5-溴-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苯酚光度法测定血清铁[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
[10].吴小华,陈建荣,汤福隆.2-(5-Br-2-吡啶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与Fe(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8
标签:配位聚合物; 3-(2; 5-二羧基苯基)-吡啶羧酸; 晶体结构; 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