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尾静脉快速注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临床护理
尾静脉快速注射论文文献综述
黄庆艳,何建灵,周绮华[1](2018)在《造影剂注射流程再造在预防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渗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造影剂注射流程再造在预防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渗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42例采用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流程,观察组采用注射流程再造,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率、护理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造影剂注射流程再造能够减少高压注射器使用时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8年23期)
秦中强,周万飞,李红俊,刘明珠,谈燚[2](2018)在《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细胞癌小鼠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将插入NRAS基因的NRASV12转座子质粒、表达myr-Akt基因转座子质粒以及转座酶SB100的混合盐溶液通过小鼠尾静脉大容量(2 m L)、短时间(7 s)进行注射,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0. 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3~4周后,处死观察组及对照组小鼠,通过病理学检查小鼠成瘤情况。结果:观察组小鼠成瘤率100%(24/24),经病理学检测为肝细胞癌;对照组小鼠无成瘤。结论: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方法构建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简单,诱癌时间短,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阔,洪寿海,何芹芹,马思宇,王凝露[3](2016)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采用自制大鼠束缚衣结合操作者轻按的方法固定大鼠,一人辅助固定,一人穿刺,一人注药,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鼠尾的损伤和对大鼠产生的应激,严格规定进针点和穿刺次数,限制一次性最大给药剂量和注射速度,并采取将进针与注射药液的部位分开等方法避免药物污的染和浪费。结果本法操作快速、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动物配合度高。结论本法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和污染,对于药物昂贵的尾静脉注射实验此做法尤为推荐。(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时志龙,孙斌,陈磊,钱海华,张孝峰[4](2014)在《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转移小鼠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方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内复发转移小鼠模型。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0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缓慢小容量尾静脉注射法(2×106个肝癌Hepa1-6细胞/0.2 ml,30 s内注射完毕),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2×106个肝癌Hepa1-6细胞/2 ml,5 s内注射完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内复发转移小鼠模型。4周后摘取肝、肺、肾、脾组织并行H-E染色,大体和镜下观察肝脏、肺脏、脾脏和肾脏的成瘤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只在肺脏有转移灶形成,成瘤率为95%(19/20),肝脏、肾脏、脾脏未见有转移灶形成。实验组小鼠在肝脏和肺脏同时形成转移灶,肺脏成瘤率为94.7%(18/19),肝脏成瘤率为100%(19/19),脾脏、肾脏未见转移灶形成。结论: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注射循环肝癌细胞构建的小鼠模型可以模拟肝癌根治性切除后残留的循环肝癌细胞导致早期肝癌肝内复发转移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邱林林,刘学庆,郜黎伟,丁晓俊[5](2008)在《静脉快速注射ATP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叁磷酸腺苷(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不安全因素。方法:对146例PSVT患者静脉注入ATP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和不安全因素。结果:146例患者中135例(92.5%)迅速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在转复成功者中大多发生一过性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头痛、恶心、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面部潮红,但时间短暂,未作特殊处理,有2例老年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明显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难以忍受。结论:ATP治疗PSVT具有作用迅速,转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等优点,但也不能忽视不良反应和不安全因素,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尤其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和老年患者。(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08年02期)
贺晨霞,冯登敏,陈立,陈浩明,姚纪花[6](2003)在《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法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在小鼠肝内的高效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裸质粒DNA能够介导外源基因在动物肝内高效表达,采用此方法将人凝血因子Ⅸ(hFⅨ)表达质粒pCMV-hFⅨ2.2 mL于7 s内导入小鼠体内,hFⅨ在小鼠体内表达水平最高为2921 ng/mL(血浆).hFⅨ表达水平与裸质粒DNA注射剂量呈正相关,重复注射的hFⅨ表达水平偏低(最高1459 ng/mL).PCR检测发现小鼠多种器官中存在hFⅨ cDNA,RT-PCR和免疫组化切片检测表明,hFⅨmRNA和蛋白主要在肝脏中表达.转氨酶水平与病理切片检测表明,注射1 d后5%的肝脏细胞受到损伤,但在3~10 d内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法能够介导hFⅨ在小鼠体内高水平表达,为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项简便而实用的动物实验手段.(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3年05期)
郑良荣,吴新东,陈瑶,陈君柱,陶谦民[7](2001)在《静脉快速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所需的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最低有效腺苷剂量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31例入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 2例 ,男 17例、女 14例 ,年龄 41.3± 18.0 (15~ 6 7)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3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 (AVRT) 18例。当PSVT持续 1min后 ,经中心和外周静脉以初始剂量 3mg快速注射腺苷 ,如无效以 3mg递增直至最大剂量达 18mg。比较两种静脉途径的反应情况。结果 :中心静脉给药时 ,最低有效剂量为 3mg者 2 4例 (77.4% )、6mg者 9例 (2 9.0 % )。外周静脉最低有效剂量为 6mg者 12例(38.7% )、9mg者 14例 (4 5 .2 % )、12mg者 4例 (12 .9% )、1例需 15mg。中心静脉最低有效剂量为 3.7± 1.3mg ,明显低于外周静脉 (8.4± 2 .4mg) ,P <0 .0 1;复律时间短于外周静脉 (13.5± 4.3vs2 2 .0± 7.8s) ,P <0 .0 0 1。两种途径的副作用发生率、终止后心律失常、复律后最长RR间隙无显着差异。腺苷终止PSVT后 ,动脉收缩压升高 18.1±9.1mmHg ,10s后恢复至给药前的窦性心律水平 ,对舒张压无显着影响。静脉快速注射腺苷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对动脉血压无不良影响 ,初始中心静脉剂量应为 3mg。(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01年06期)
岑镇波,郑良荣[8](2000)在《静脉快速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腺苷 (Adenosine)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有效药物〔1〕。用药后心动过速终止 ,但又常出现短暂的心动过缓。如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心动过缓会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探讨终止PSVT所需的腺苷最低有效剂量及其安全性。资(本文来源于《宁波医学》期刊2000年10期)
陈正喜[9](1996)在《静脉快速注射硫酸镁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剂对控制洋地黄中毒、QT延长、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肯定疗效,但对静脉快速注射硫酸镁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国内报道还不多见。我科1990年8月~1994年2月应用静脉快速注射硫酸镁治疗PSVT18例22例次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期刊1996年07期)
尾静脉快速注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将插入NRAS基因的NRASV12转座子质粒、表达myr-Akt基因转座子质粒以及转座酶SB100的混合盐溶液通过小鼠尾静脉大容量(2 m L)、短时间(7 s)进行注射,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0. 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3~4周后,处死观察组及对照组小鼠,通过病理学检查小鼠成瘤情况。结果:观察组小鼠成瘤率100%(24/24),经病理学检测为肝细胞癌;对照组小鼠无成瘤。结论: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方法构建肝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简单,诱癌时间短,成功率高,重复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尾静脉快速注射论文参考文献
[1].黄庆艳,何建灵,周绮华.造影剂注射流程再造在预防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渗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2].秦中强,周万飞,李红俊,刘明珠,谈燚.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细胞癌小鼠模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
[3].张阔,洪寿海,何芹芹,马思宇,王凝露.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
[4].时志龙,孙斌,陈磊,钱海华,张孝峰.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转移小鼠模型[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
[5].邱林林,刘学庆,郜黎伟,丁晓俊.静脉快速注射ATP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J].交通医学.2008
[6].贺晨霞,冯登敏,陈立,陈浩明,姚纪花.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法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在小鼠肝内的高效表达[J].科学通报.2003
[7].郑良荣,吴新东,陈瑶,陈君柱,陶谦民.静脉快速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
[8].岑镇波,郑良荣.静脉快速注射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宁波医学.2000
[9].陈正喜.静脉快速注射硫酸镁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