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子女性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性别差异,代际差异
子女性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驰,向晶,施海波,吕开宇[1](2019)在《代际视角下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并系统探讨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种传统模式在新生代子女中开始有所改变,即无论是从经济支持,还是从生活照料这两方面来看,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幅度缩小,且差异已不显着。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虽未彻底改变,但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机制发现,女性地位提升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促使女儿提供了更多养老支持。同时,传统性别观念弱化也对女儿养老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老年父母对照料需求的增加以及女性家庭照料上的角色优势,显着地增加了女儿的生活照料作用,但在提高经济支持上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9年06期)
陆万军,邹伟,张彬斌[2](2019)在《生育政策、子女数量与中国的性别教育平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性别教育差距快速缩小并呈现出女性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超越男性的现象,文章从生育政策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改善女性教育获得显着促进了性别教育平等。队列分析显示,生育政策之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相对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性别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基于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和出生队列差异构建的双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以农村二孩政策地区为参照组,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提高女性相对受教育机会方面更为明显。但相对于二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在促进性别教育平等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由于在一孩半政策下独女户和双女户数量较少,家庭受性别偏好影响会将资源向男性倾斜,导致政策没有通过控制家庭规模提高女性相对教育获得机会。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由一孩半政策过渡到二孩政策并不会对女性教育获得产生明显影响,应该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严格独生子女政策地区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同时,随着性别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市场性别歧视,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并促进性别平等。(本文来源于《南方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蓝嘉俊,方颖,魏下海[3](2019)在《性别比失衡下的婚姻匹配与劳动力市场表现——基于独生子女政策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评估性别比失衡对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的婚姻匹配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并根据地级市和出生年份两个维度将性别比指标与个体变量相匹配,本文得到以下结论:性别比失衡显着提高了男性的小时工资,并且对于农业户口、低教育和未婚男性,性别比失衡对其小时工资的正向影响更显着。性别比失衡显着提高了男性成为创业者的概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户口和低教育的男性上。采用不同的性别比稳健性指标所得到的结果与基准结果一致。本文结论表明性别比失衡具有意料之外的积极影响,即性别比失衡会通过促使男性更努力工作和激发男性的企业家精神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文汇》期刊2019年04期)
童梅,姚远,张顺[4](2019)在《父母对子女的职业,何者更具影响力?——青少年职业期望的代际继承及其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公平日益受到关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及其变化趋势逐渐成为社会学界的热门话题,多数研究通过分析父代职业与子代职业间的关系,探究代际社会流动的机制与模式,并进行宏观视角的理论解释。本文引入社会化这一微观视角,深入到个体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创新性探究代际继承模式在时间序列上更为早期、更加深层次的机制,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同性别权威模仿机制是青少年职业期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即青少年职业期望更多受到同性别父母职业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的职业期望表现出代际继承模式,这意味着固化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承早在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邱红燕,任杨洁,侯丽艳[5](2019)在《性别偏好与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 "80后"职业群体大多已生育一胎,在当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该群体是否均将进行二胎计划?该群体对子女的性别偏好(GP)、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LCSC)是否会影响其二胎生育计划?目的同步观察GP、LCSC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为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5家事业单位和5家企业单位调查出生日期为1980-01-01至1990-01-01的在职人员,对其中已婚育一孩的599例进行分析。采用定量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及对子女的GP;调查对象的实际生育行为(已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性别);调查对象的生育计划(是否计划生育二孩)。结果 599例"80后"已婚育的城市职业人群中,245例(40.90%)计划生育二孩,234例(39.07%)不想再要二孩,120例(20.03%)没想好。不同GP、GP与LCSC一致性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0,P<0.001;χ2=22.499,P<0.001)。不同民族、户籍、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岗位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月经济收入、独生子女者二孩生育计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P和LCSC不一致、男性、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计划生育二孩(P<0.05);GP和LCSC一致、月经济收入<3 000元/月者没想好是否生育二孩(P<0.05)。结论除基本人口学因素外,GP和LCSC也会影响"80后"已婚育城市职业人群做出生育二孩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许加明[6](2018)在《单性别成长背景下独生子女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角色社会化是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互动来学习自己所属社会、文化所期待和规定的性别规范,从而形成特定的性别意识并学会成功扮演相应性别角色的过程。单性别成长背景下的独生子女承载了父母的双重性别期待,在社会学习机制的作用下,其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叁个阶段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一直沿着偏离生理性别设定的正常轨道建构性别角色。因此,独生子女中存在较多的中性化性别角色,即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由于中性化性别角色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因此要积极引导独生子女的性别角色从中性化向双性化转变。(本文来源于《青年探索》期刊2018年06期)
杨秀英[7](2018)在《父母参与在子女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中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运用T检定、ANOVA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在不同背景变量下中国初中生的父母参与程度是否具有显着差异。研究结论:中国初中生女生组的父母参与程度显着高于男生组,高等教育组的父母参与程度显着高于其他组。(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8年32期)
易成栋,任建宇,王优容[8](2018)在《子女数量、性别与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中国城镇多子女家庭的数量将上升。已有研究很少分析子女数量、性别对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有鉴于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的2014年城市数据,采用OLS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了个人、家庭特征和区域因素后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有子女家庭比无子女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更可能自有现居住住房、更可能自有多套住房;有子女的家庭中,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更低的住房质量、更可能自有现居住住房;有儿子的家庭比没有儿子的家庭有更大的住房建筑面积、更可能自有多套住房。因此,在此背景下,住房供给侧改革应注重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和住房保障部门为有多个子女的家庭提供合适的房型,同时提升住房质量,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琪[9](2018)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城乡家庭对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教育投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教育不平等问题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城乡家庭给予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教育投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知城乡教育不平等问题。文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家庭给予子女的教育投入做出界定,采用引证和数据分析家庭对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教育投入的现状,依据现状考量和研究结论进行学理性分析,提出了促进家庭性别投入合理化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21期)
侯佳伟,顾宝昌,张银锋[10](2018)在《子女偏好与出生性别比的动态关系:1979—2017》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生性别比是反映生命之初性别平等状况的基本指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升高,2008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男孩偏好往往被认为是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重要诱因。基于152项调查的横断历史元分析表明,近40年来,男孩偏好一直呈明显弱化趋势,中国人理想男孩数从1979—1989年的0.6人减至2010—2017年的0.4人,其占理想子女数的比例由34.5%降至27.9%。同时,女孩偏好也呈弱化趋势,社会整体文化氛围正在由有性别偏好向无性别偏好转变。性别偏好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在于,男孩偏好和女孩偏好的弱化不同步,出现"相对数变动效应"。当男孩偏好弱化迟缓于女孩偏好弱化时,呈现出男孩偏好相对强化,从而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进程中,导致出生性别比上升。随着男孩偏好与女孩偏好的弱化趋于同步,出生性别比也会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子女性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中国性别教育差距快速缩小并呈现出女性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超越男性的现象,文章从生育政策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改善女性教育获得显着促进了性别教育平等。队列分析显示,生育政策之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相对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性别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基于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和出生队列差异构建的双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以农村二孩政策地区为参照组,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提高女性相对受教育机会方面更为明显。但相对于二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在促进性别教育平等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这可能由于在一孩半政策下独女户和双女户数量较少,家庭受性别偏好影响会将资源向男性倾斜,导致政策没有通过控制家庭规模提高女性相对教育获得机会。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由一孩半政策过渡到二孩政策并不会对女性教育获得产生明显影响,应该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严格独生子女政策地区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同时,随着性别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市场性别歧视,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并促进性别平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子女性别论文参考文献
[1].张驰,向晶,施海波,吕开宇.代际视角下农村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19
[2].陆万军,邹伟,张彬斌.生育政策、子女数量与中国的性别教育平等[J].南方经济.2019
[3].蓝嘉俊,方颖,魏下海.性别比失衡下的婚姻匹配与劳动力市场表现——基于独生子女政策准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19
[4].童梅,姚远,张顺.父母对子女的职业,何者更具影响力?——青少年职业期望的代际继承及其性别差异[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邱红燕,任杨洁,侯丽艳.性别偏好与存活子女的性别构成对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6].许加明.单性别成长背景下独生子女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研究[J].青年探索.2018
[7].杨秀英.父母参与在子女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中的差异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
[8].易成栋,任建宇,王优容.子女数量、性别与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张琪.社会性别视角下城乡家庭对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教育投入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
[10].侯佳伟,顾宝昌,张银锋.子女偏好与出生性别比的动态关系:1979—2017[J].中国社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