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类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威胁论”,国家形象塑造
人类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缅,冯海燕[1](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家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软实力,它既拥有极强的政治属性,也同时拥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在我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演化中,一方面,中国力图"自塑"一个体现社会主义特色,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特点的"和平发展、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西方媒体、政客们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将中国"他塑"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和平挑战者"。要摆脱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就必须找到可以有效瓦解西方国家炮(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27期)
刘丹凌[2](2019)在《形象的焦虑:数字美颜、自我物化与后人类剧目》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美颜迅速从专业领域、艺术领域涌入日常生活领域,在引领和诠释关于身体的新型美学主张的同时,亦影响和重塑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现象背后驻藏的不仅是新传播革命剧场中的身体美学和图像政治,更是一种宏大的基于身体、科技与社会变迁的"后人类"剧目。基此,从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的图像逻辑演进史出发,剖析作为"自我图像术"的数字美颜如何彰显反常逻辑时代的图像特征和形象焦虑,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发挥重塑主体和主体性的作用,进而分析这种形象生产如何透射了主体"自我物化"的倾向,并成为"后人类"转向的典型指征。(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孙小媛[3](2019)在《后人类视域下的电影赛博格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着力点在于从后人类主义哲学思潮的角度深入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文本,采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赛博格形象,力图运用合理的跨界视野展现赛博格形象在好莱坞影像上的发展图景,探究赛博格文化研究和电影语言的新动态,思考后人类理论批评介入电影学之后,电影语言之于文本研究的新动向,结合赛博格自身表述,思考赛博格的发展和其形象背后所蕴含的人类自身所面临的心理困境,继而对当下技术革命和人类处境做出反思。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首先简要论述本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文献总结以及研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对“赛博格”概念进行科学和文化类别层面的梳理以及对其在科幻作品中的成像形态进行界定,并将科幻电影中的赛博格形象放入历史语境中,对其身体造型进行后人类概念上的划分;第叁部分,通过一定的史料梳理和后人类主义理论架构,从“个人”层面来论证个体赛博格形象瓦解了人的主体性并重新建构了新的主体;第四部分,深入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身体,以性别研究的视角从“两性”层面解读赛博格身体造型的后人类性别秩序颠覆的思想价值;第五部分,将视角转向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赛博格生存空间的架构和后人类生存状态的创作观,从“社会”层面论证赛博格对数码技术、人机生活的诸多问题进行的人文精神角度的反乌托邦式的反思;最后,结语部分尝试对后人类视域下的赛博格形象实践的文化内涵进行总体评述。(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刘远超[4](2019)在《论后人类主义中的叁个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理论界出现的叁个形象——疯人、幽灵以及无器官的身体,来探讨后人类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本文第一章谈论了后人类主义的来源,探讨了人文主义和后人类主义的概念。第二章讨论了疯人形象,追溯了福柯疯癫写作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其中探讨了中世纪末到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的疯人形象,最后指出了疯癫的意义。第叁章讨论了幽灵形象,探讨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对“逻格斯中心主义”的消解,并在此哲学视野中去审视幽灵形象,讨论了幽灵的特征,指出了它的作用。第四章探讨了无器官的身体形象,首先谈论了人文主义传统与身体转向,其次探讨了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的概念,最后分析了无器官身体的游牧平面,指出了无器官身体的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对本文做了小结。(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19-04-01)
刘毓容[5](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大学外语课堂中的中国形象塑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语言是全人类对话的纽带和基础。外语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从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外语课堂中国形象构建的时代需求和专业改革需要。从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实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形象塑造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徐佳妮[6](2018)在《人类社会中的他者——以《西部世界》为例探析影视剧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科幻作品中亘古的母题,作为人类的一种镜像式存在,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他者,人工智能直指人类的自我心理和自我认知。本文以《西部世界》中的仿生人为例,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人性"和"人的非人性"的探讨,对影视剧中人工智能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3期)
王小琛[7](2018)在《超体:当代艺术中的“后人类”身体形象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体”及其相关研究是当代艺术重要的命题,一直被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所关注。“后人类”身体是其中一种主题,对于“后人类”身体的关注即是对于我们当下自身精神状态、以及未来生存状态的关注。目前,关于身体主题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我们该如何对当代艺术中的“后人类”身体及其创作思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后人类主义”影响下的当代艺术中的身体形象为核心研究对象,结合“后人类主义”理论的发展、通俗文化现象以及当代艺术创作,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展开论述,目的是通过对“后人类主义”影响下的文化现状以及个案研究中艺术家们对于“后人类”身体的探索路径、表现方式,从而揭示出这一主题的出现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及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文章中共分为五个章节,多角度、分层次地探究了后人类主题的发展、后人类景观下不同领域中的身体、当代艺术中的“后人类”身体以及对于创作的启发等。通过对四个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个案分析,对其创作持续性的方向、作品的语言分析、选用的媒介以及传达的观念进行梳理,从“后人类主义”影响下的当代艺术中的“身体”这一角度出发,尝试总结当代艺术中“后人类”身体的叁个意义,即:第一,“后人类”身体作为当代艺术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影响了当代艺术的未来趋势,从艺术领域丰富了“后人类主义”的所涉范围;第二,当代艺术中“后人类”身体主题的兴起对应了当下多元文化现象的广度和丰富性;第叁,“后人类”身体主题既是对于人类现有生存状态的思虑,也是对未来承担责任的一种的积极探索。(本文来源于《西安美术学院》期刊2018-05-01)
夏云[8](2018)在《当代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生态伦理学等方面着手,同时采用文本细读法,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类型,以及人类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再通过将沈石溪、黑鹤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和西顿、杰克·伦敦笔下的人类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得出对于人类形象塑造的问题与思考。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被忽略的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重要作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动物小说产生的条件和定义,然后论述了动物小说以及沈石溪、黑鹤动物小说的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为何以沈石溪和黑鹤的动物小说为例。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猎人形象、善变的“主人”、忠实可靠的伙伴以及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四大类中猎人形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取之有道的猎人,他们虽然是猎人,但是尊重动物、尊重自然。另一种是残酷冷血的屠杀者,他们只是将动物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在“善变的主人”这一节中,主要从“善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原因有受利益的驱使以及人类自身的劣根性。第叁节是忠实可靠的伙伴,这一人类形象在动物小说中是最受作者重视的,可以说是作者意志的化身。第四节主要讲述那些看似是旁观者的角色,这类人类形象是作者为了让自己的立场客观化而创造的。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重点部分,该章主要分析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功能。总的来说,主要有承担小说的叙事功能,自居作用的载体,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以及人类形象的生态意义。叙事功能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两方面展开,人类形象在文本中大多会担任叙述者,根据叙述者立场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同时,人类形象还是自居作用的载体,读者和作者都能通过小说中的人类形象来倾诉情感。人类形象还能起到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作用。除此之外,人类形象的生态意义主要是启发人类对于人性的反思,从而呼吁人类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第叁章是对比研究,选取了中国作家沈石溪、黑鹤和西方作家西顿和杰克·伦敦,将他们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进行对比。主要从职业、动物与人类关系、动物命运叁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职业来看,唯利是图的猎人是中西方动物小说中都有的。从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来看,与动物亲近的人类主要是儿童。从动物命运来看,人类就是动物命运的主宰者。本章的最后一节分析了中西方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差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第四章主要就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问题与思考进行阐释。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问题主要有:人类形象简单化以及人类形象距离化。人类形象简单化是指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类型单一;人类形象距离化是指人类形象远离现实,脱离群众。对此,动物小说作家应该在文本中涉及多种人类形象,同时要使人类形象具有时代感,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研究的意义,不仅弥补了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研究的空白,而且能给动物小说作家们带来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冠军[9](2018)在《“非人”的叁个银幕形象——后人类主义遭遇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最有影响思潮之一的后人类主义,具有一个操演性矛盾,而电影则在应对该矛盾上具有哲学性的拯救力量。这项研究通过分析叁部电影作品,讨论了银幕中叁种经典的"非人":机器人、猩人、疯人。通过这组分析,这项研究一方面揭示电影对反思"人"(人类文明)之局限上的独特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电影作为这种反思性力量自身的局限。而这种局限,恰恰可以通过两种后人类主义进路重铸电影的哲学基础而得到拯救。(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8年01期)
俞静[10](2017)在《悟形象、品表达:让记人类文本教学言意兼得》一文中研究指出《少年王勃》是苏教版教材叁下中一篇典型的记人类文本,对于这类文本,其教学的重心就应该聚焦在对人物形象的体悟以及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上。一、多维性拓展资源,让文本感知整体化记人类文本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会围绕着与人物相关的信息和事件进行多渠道的收集与整理,在精心甄别与遴选之后,确定最典型的资源进入到文本之中。引领学生进行解读与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拓展多维而立体化的信息资源,与教材中的文本形成(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7年33期)
人类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美颜迅速从专业领域、艺术领域涌入日常生活领域,在引领和诠释关于身体的新型美学主张的同时,亦影响和重塑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现象背后驻藏的不仅是新传播革命剧场中的身体美学和图像政治,更是一种宏大的基于身体、科技与社会变迁的"后人类"剧目。基此,从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的图像逻辑演进史出发,剖析作为"自我图像术"的数字美颜如何彰显反常逻辑时代的图像特征和形象焦虑,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发挥重塑主体和主体性的作用,进而分析这种形象生产如何透射了主体"自我物化"的倾向,并成为"后人类"转向的典型指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类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王缅,冯海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家形象塑造[J].青年.2019
[2].刘丹凌.形象的焦虑:数字美颜、自我物化与后人类剧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孙小媛.后人类视域下的电影赛博格形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刘远超.论后人类主义中的叁个形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
[5].刘毓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大学外语课堂中的中国形象塑造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6].徐佳妮.人类社会中的他者——以《西部世界》为例探析影视剧中的人工智能形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8
[7].王小琛.超体:当代艺术中的“后人类”身体形象及其意义[D].西安美术学院.2018
[8].夏云.当代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8
[9].吴冠军.“非人”的叁个银幕形象——后人类主义遭遇电影[J].电影艺术.2018
[10].俞静.悟形象、品表达:让记人类文本教学言意兼得[J].语文天地.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