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话”到“对话”的距离有多远

从“听话”到“对话”的距离有多远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从听话到对话,需要经历质疑的阶段,敢于对教师或父母说的话进行质疑,才会进一步的对话。听话意味着服从,遵守规则;对话意味着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儿童从听话到对话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阶段,在此成长路程中,教师和父母需要对其进行耐心引导并尊重儿童的合理性观点,使儿童的观点可以得到发展,并在其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学生主体性;师生互动;

学生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需要被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由表达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对话的必要前提,是学生主体价值获得的实现方式。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表达是个体内在思想体验的外在呈现,它是人的素质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形态,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的听话表现

(一)不会合适的表达自己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无论是语言类还是肢体类的形式,都还不会较为合适的表达自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年幼的孩子,当成人与他们对话的时候,他们说话可能会断断续续的不够连贯,成人需要用心听他们具体的说了些什么,并且根据他们的表情等猜想他们想表达的含义,然后转换成通顺的语言,再次询问孩子。还有一些情况下,孩子会用图画等形式来向教师或父母表达他们的意思。

(二)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

父母和教师往往不给孩子完整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他们认为孩子的想法很幼稚、不成熟、只是在胡言乱语,没有逻辑性,因而会在孩子还没有说完话的时候,就把他的话给打断了,不允许其继续往下说。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说话欲望逐渐减小,想要与其沟通的想法也渐渐失去,学生没有质疑老师和父母,并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面对这些强势话语只能选择沉默,缺乏表达的机会。他们被冠以这种思想,只有好好学习,听老师和父母的话才是好孩子。

(三)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

有的时候学生迫于教师和父母的压力,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担心自己的想法如果说出来之后可能会被批评,因而宁愿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一些虚假的话。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时候,每个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当教师听到他们的答案令人不满意时,不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想法,通常会立即修改他们的看法,使学生不断的怀疑自己的思考能力,逐渐打消了发言的兴致,因而会等待着教师公布正确答案,而不敢畅快的表达自我。

二、影响对话的因素

(一)儿童认知发展过程

由于固有的年龄限制和认识发展的过程,在一些情况下,儿童想要表达自己但是却无力表达,只能作为一个听众,而不能作为对话者有效的参与其中。在儿童早期,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还主要靠父母和教师来引导,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会较多的服从外界的看法。随着儿童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逐渐形成,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开始有了自己的观念,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事物,不再只是听从家长和教师的观点,能够依据一定的原则来对话。

(二)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认识

有些情况下,成人对儿童的认识不够全面,不会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于他们的想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觉得儿童的想法不成熟,这样使得儿童的个性逐渐被泯灭。儿童因为其批判性思维还没有发展成熟,因而他们的想法可能会显得有些幼稚,但是成人应该认识到,儿童的观点对于他们自己理解世界来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以成人的理性标准来衡量和评判是不恰当的。

(三)表达环境受限

现在中小学校的大班额现象颇为普遍,在这种学生密度大的教室,教师上课时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因而许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少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而是象征性的提问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代表全班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其他学生有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也很少给他们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许多学生会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与老师交流互动,他们担心自己的观点不正确时会被教师指责听课不认真,被其他同学嘲笑。

三、如何更好的对话

(一)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过程

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对其予以必要的重视。首先要了解一些与儿童个性发展相关的知识,认识到儿童语言的发展、与人交流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对儿童的表达能力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此外成人还需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进行有效的引导,儿童的认识还没有充分的发展,因而当其表达一些内容时往往会表达的不够完整。家长和教师要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表现出耐心,认真的听儿童把话讲完,并对其进行引导,使儿童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尊重儿童所要表达的观点

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对话式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构建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把表达视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来培养。教师要改变其固有的观念,把学生看为独立的有待于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表达自我的需求,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合理分析及耐心引导。使学生感受到被教师理解、重视,从而敢于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父母要给孩子完整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等孩子把话说完,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的想法。

(三)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

儿童积极参与对话交流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对话环境,使得他们可以在此环境条件下更好的表达自我。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措施,制止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缓解大班额现象,降低师生比,使教师有能力关注到更多的学生,从而可以给更多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的相关规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可以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参与对话交流。

小结

从“听话”到“对话”体现了儿童个性成长的历程,是儿童由接受他人的观点到逐渐发展自己观点的成长体验。这一过程对于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的这一成长历程,尊重儿童的表达需求,创造有利于儿童表达的良好氛围,使儿童更好的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陈振中.论课堂社会的话语场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04-40(02):100-104.

[2]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12-17.

作者简介:杨敏敏(1993年—),女,汉族,河北邯郸磁县人,教育学原理硕士,单位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标签:;  ;  ;  

从“听话”到“对话”的距离有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