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寺北柴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租佃,租佃契约,风险承担
寺北柴村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君[1](2019)在《河北省栾县寺北柴村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以《满铁农村调查》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司法极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的时代,耕种作业中极其重要的租佃行为,在达成租佃契约后,双方会面临怎样的风险,风险是如何分配的呢?分配方式是否公平?下面将通过《满铁农村调查》来对河北省栾县寺北柴村的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05期)
韩朝建[2](2015)在《清明会与宗族结构——以民国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明会是华北乡村比较普遍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活动。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的清明会比较典型,同一个宗族以"院"为中心有若干清明会,它强化了宗族分化的局面。清明会的组织方式是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它既保证了普通族众参与祖先祭祀和聚餐的权利,又在管理架构上维护了精英群体的支配地位。与此相对应,清明会在实际运作中,既要满足宗族福利的需要,同时也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清明会是透视华北乡村的宗族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角度。(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刘云涛[3](2015)在《1930年代寺北柴村宗族与基层社会生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族在农村通常以非团体形式存在,其影响很大。在寺北柴村,宗族整体意识较强,对村民生活影响深远。寺北柴村地理位置重要,靠近平汉铁路;耕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农民自打井较多,耕作条件突出;也因此受到了各方的重视。1930年代,寺北柴村土地流失严重,农民的身份发生改变,经济也日益贫困。寺北柴村有多个宗族,其中以郝氏人口最多宗族规模最大。依据宗族的规模大小其下多有分支,就整体而言寺北柴村属于多宗族、多分支的村落。宗族对寺北柴村基层政治影响甚微,这主要是受到了寺北柴贫困的经济以及和睦的宗族关系的影响。与之相反宗族对寺北柴的社会生活的影响持续加深,祭祀和寒食会是宗族凝聚力的源泉,通过祭祀和寒食会,增强了村民对宗族的归属感,同时维系和推动了宗族的发展。宗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方面。贫困的经济、和睦的宗族关系促使村民在耕作中寻求帮助,搭伙计、工换工随之出现。如有婚、丧、嫁、娶等事时,宗族的作用无可替代。此外在分家、调解矛盾、土地买卖上宗族亦能发挥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局变迁中,寺北柴村宗族对基层政治的影响力随之而逐步减弱,但是对村民的社会生活则持续加深。可见,在这一时期宗族在寺北柴村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8)
袁磊[4](2009)在《村落经济对宗族凝聚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寺北柴村是华北满铁调查村落之一,在1939年到1942年的这段时期,日本学者对其人口、土地、税收等做了全面性的调查,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研究华北乡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寺北柴作为这段时间重点调查的六个村落之一,成为后来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美籍学者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和黄宗智便是较为着名的两位。他们利用满铁资料对寺北柴村的人口、宗族、宗教、经济、政治等作了精彩的论述。虽然没有做过实地调查,但是他们的学术成果为后续的华北乡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笔者对寺北柴村进行了追踪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该村人口、宗族、经济、政治、风俗等方面的一些材料,并运用这些材料来探讨村落经济与宗族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反映该村宗族的变迁状况。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该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接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叙述了论文的大致内容和架构,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二章介绍寺北柴的概况,对该村进行全面的介绍。第一节介绍寺北柴的地理概况,以了解该村的生态和人文背景。第二节讲述寺北柴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对其人口、生计方式、产业、宗族、政治、治安、宗教等方面作一系统的概述。第叁章追述20世纪30年代的寺北柴,主要是村落经济和宗族方面的情况。第一节,对寺北柴的经济概况、土地状况以及村民的分化等进行较为翔实的叙述,进行适当的分析。第二节,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该村的宗族状况,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宗族的功能、村庄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并分析村落经济经济与宗族之间的关系,叙述了宗族凝聚力的状况。第四章则叙述当今的寺北柴。第一节从寺北柴村的城镇化、村民的生计方式、村民的消费状况、村民的住宅等方面描述了该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第二节描述了寺北柴村宗族的情况,分析了宗族的结构、象征性的礼仪、宗族与村落政治、族田、祭祖等,对当下宗族的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分析。第五章是结语,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9-05-01)
寺北柴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明会是华北乡村比较普遍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活动。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的清明会比较典型,同一个宗族以"院"为中心有若干清明会,它强化了宗族分化的局面。清明会的组织方式是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它既保证了普通族众参与祖先祭祀和聚餐的权利,又在管理架构上维护了精英群体的支配地位。与此相对应,清明会在实际运作中,既要满足宗族福利的需要,同时也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清明会是透视华北乡村的宗族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角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寺北柴村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少君.河北省栾县寺北柴村租佃契约风险的承担方式——以《满铁农村调查》为基础[J].法制博览.2019
[2].韩朝建.清明会与宗族结构——以民国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为例[J].民俗研究.2015
[3].刘云涛.1930年代寺北柴村宗族与基层社会生活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袁磊.村落经济对宗族凝聚力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