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

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微透析技术,游离型,应用现状

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1](2019)在《微透析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中药体内分析存在中药成分复杂、药效成分浓度低、干扰成分多等难点。生物样品的取样是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首要环节,传统的取样方法主要是在特定时间点采集动物全血用于制备血浆或血清以及处死动物采集组织进行匀浆后处理分析,这种方法存在所需(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于现阔[2](2019)在《炮制对4味种子类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逢子必炒”是对种子类中药炮制方法的一个高度总结,种子类中药泛指一些以植物果实或者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中药,传统认为种子类中药入药前须经过炒制,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明代医家罗周彦在《医宗粹言》里说,“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1]”。那么,其中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目前对这一炮制理论的阐释还主要停留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关于炮制对种子类中药在体内代谢规律影响的研究还很薄弱。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可用于揭示药物经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本文采用这一方法,以4味种子类中药为例,研究炮制对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本课题组在前期已经完成对4味种子类中药沙苑子、王不留行、葶苈子以及蔓荆子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的课题拟采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筛选其中的入血成分,并建立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入血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应用于不同种子类中药的生品和炮制品中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研究。为阐明这4味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逢子必炒”的共性炮制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文献综述。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常用文献数据库,并查阅与中药炮制相关的书籍,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逢子必炒”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充分,大多集中在毒性中药及药效作用显着的中药上,大多数中药的炮制原理还不清楚。研究方法多采用化学方面、药理学方面的现代科学方法,如HPLC法,LC-MS以及GC-MS法等,还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逢子必炒”炮制机理的研究还仅限于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或者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对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还较少。二、盐炙对沙苑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芦丁为内标,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沙苑子苷A和沙苑子苷B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生品沙苑子和盐炙沙苑子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生品组中沙苑子苷B在0.37±0.27 h达峰,炮制品组峰浓度,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驻留时间显着缩短。表明沙苑子炮制后,沙苑子苷B的吸收程度增强,同时排泄加快。沙苑子苷A在生品组峰浓度为14.72±11.13μg·L-1,平均滞留时间为3.93±0.26h,炮制品组中峰浓度升高为35.64±21.99 μg·L-1,平均滞留时间缩短为1.43±0.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生品组和炮制品组间无明显差别,表明炮制后,沙苑子苷A的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叁、炮制对王不留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蒙花苷为内标,首次建立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肥皂草苷和异牡荆素-2"-阿拉伯糖浓度的方法。对给予相同生药量生品和炮制品的大鼠,进行3个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各个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分别在达峰时间以及峰浓度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平均驻留时间分别由8.85±2.02 h,6.01±3.06 h缩短为6.02±1.26 h,2.84±1.32 h,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炮制品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在体内的排泄加快。在炮制品组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峰浓度,AUC0-24均较生品组显着升高,平均驻留时间显着降低,表明炮制品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四、炮制对葶苈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沙苑子苷A为内标,首次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QGG)和芥子酸浓度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研究葶苈子生品和炮制品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QGG在2.04±1.96h达峰,峰浓度为17.90±9.32 μg·L-1,各药代动力学参数较生品组无显着性差异。芥子酸在0.27±0.09h迅速达峰,并在12 h内出现二次达峰的现象,炮制品组药时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显着升高,第2次达峰时间提前,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表明芥子酸在体内吸收程度增加,排泄减慢。五、炮制对蔓荆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以尼泊金丁酯为内标,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浓度的方法,测定经口服给予相同生药量蔓荆子生品和炮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后,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中的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浓度,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炮制前后,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9-05-31)

于雪峰,李国信,梁丽喆,李丁蕾[3](2019)在《中药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舒血宁注射液为示范,探索中药进行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检测健康受试者在静脉滴注微剂量舒血宁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按照倍数分布关系,以单次给药爬坡的方式摸索血药浓度的最小检测剂量,计算药动学参数;以临床用药剂量为对照,考察药动学规律。结果:在舒血宁注射液微剂量组的药动学检测中,血药浓度低于检测下限;单次给药爬坡组在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1/25以上时,可以检测到血药浓度。结论:与临床给药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给药具有大致相同的药物代谢趋势,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邱志霞,宣圆圆,张培培,王晓虎,黄芳[4](2018)在《中药学专业药代动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主要围绕理论教育和实验指导开展,二者是支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尤其是药学、中药学等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此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复合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方法将理论-实验-理论的叁明治教学方法贯穿到中药学专业《药代动力学》课程的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并将其实践情况纳入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结果及结论此教学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丰富了学生求知方式,转变传统的被动讲授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叁明治教学方式也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孙浠哲,吴倩倩,马文保,甄晓宇,吕邵娃[5](2018)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中药特有复杂成分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其一直作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组方机制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学说、新理论及先进分析测试手段的逐步应用,中药药代动力学也得到迅速发展。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近期发展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纳婷[6](2018)在《抗脓毒症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苯酞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血必净是由红花、赤芍、川芎、当归和丹参五味中药制备而成的中药注射液,临床上作为加载药物用于脓毒症常规治疗。虽然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初步得到临床验证,但其药效物质基础仍不明确。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可通过揭示中药成分能否被机体有效利用来帮助发现可成为药效物质基础的中药成分。为此,围绕血必净所含四类具有脓毒症治疗相关药理活性的中药成分开展了系统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本课题围绕来自川芎和当归的苯酞类成分开展研究。方法:开展血必净健康受试者、大鼠和体外药代试验/实验。人体药代试验共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设计单次和多次给药试验。单次给药试验设计叁种不同静脉滴注给药方案,分别为:1)血必净100 ml,滴注时间1.25 h;2)血必净100ml,滴注时间2.5 h;3)血必净50 ml,滴注时间1.25 h。多次给药药代试验方案为连续一周给予血必净50 ml(滴注时间1.25 h)。大鼠药代实验包括血必净剂量爬坡实验、排泄实验(尿、粪和胆汁)、组织分布实验和药代基质效应实验。体外药代实验包括围绕苯酞类成分体内可到达性开展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和血浆蛋白鉴定实验、膜通透性实验以及全血-血浆比值实验和围绕苯酞类成分体内消除开展的体外代谢物验证、关键代谢环节确认、关键代谢物的合成及鉴定和代谢酶归属及相关酶动力学实验。各类样品通过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检测。结果:在血必净中共检测到10种苯酞类成分(制剂含量0.2-29.3μM)。给药后,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是人体主要暴露苯酞类成分。虽然这两个成分均具有较高的系统暴露,但两者的药代特征差异显着。洋川芎内酯I血浆蛋白结合率中等(46%)、表观分布容积大(1.3 l/kg)、清除率中等(占心血浆输出量的23.6%),而洋川芎内酯G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7%),表观分布容积小(0.1l/kg),清除率低(占心血浆输出量的1%)。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作用靶位的可到达性。此外,这两个苯酞成分还具有可随脓毒症病情改变的药代特征,包括:1)洋川芎内酯I主要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2B15介导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从体内消除;2)洋川芎内酯I经葡萄糖醛酸反应所生成的烷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具有亲电性,可与谷胱甘肽结合;3)洋川芎内酯G可选择性地与人血浆白蛋白高度结合。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血必净苯酞类成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是血必净给药后人体主要暴露苯酞类成分,值得开展进一步与脓毒症治疗相关的药效学研究。洋川芎内酯I和洋川芎内酯G因其药代特征可能随脓毒症病情变化而变化,有望成为与传统生物标识物互补的“中药药代标识物”,用于帮助脓毒症的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期刊2018-06-01)

李青倩[7](2018)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药多种成分在大鼠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的成分复杂,治疗的效果是多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规律,阐明药物吸收、分布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十分重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在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越来越广泛,是研究药物代谢的有效手段。本论文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别测定大鼠血浆中蒽贝素及中药材叁白草、紫花地丁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建立相应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探讨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促进中药开发、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和设计合理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叁白草中原儿茶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木犀草素和叁白草酮7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应用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通过蛋白沉淀方式处理,以葛根素和大豆苷元为内标,使用含有0.10%乙酸水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原儿茶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木犀草素和叁白草酮在大鼠血浆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5.0-600 ng mL-1、25.0-400ng·mL-1、15.0-600 ng mL-1、15.0-300 ng mL-1、12.5-250 ng·mL-1、0.25-20ng·mL-1、15.0-400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度 RSD 均小于 10.8%,准确度RE范围为-9.8%-10.7%。在不同浓度下,7种成分的提取回收率在86.3%-104.8%。该方法准确、快速,已成功应用于7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2.本文建立了一种以大黄素为内标,测定大鼠血浆中蒽贝素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采用200 μL丙酮和200 μL乙酸乙酯沉淀蛋白。以0.10%氨水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0.3 mL·min-1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蒽贝素在10-1200 n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日内和日间精度RSD均小于8.7%,准确度RE范围为-8.8%-14.0%,提取回收率大于89.2%。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强,已成功应用于蒽贝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3.本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技术,建立了以大豆苷元为内标,同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秦皮乙素、咖啡酸、异莨菪亭、东莨菪内酯、荭草素、异荭草素、芦丁、木犀草素、芹菜素和β-谷甾醇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实验以0.1%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5min内对10种成分实现分离。秦皮乙素、咖啡酸、异莨菪亭、东莨菪内酯、荭草素、异荭草素、芦丁、木犀草素、芹菜素和β-谷甾醇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5-7000 ng·mL-1、25-800 ng·mL-1、0.5-3000 ng·mL-1、0.5-4000 ng·mL-1、20-500 ng·mL-1、25-4000 ng·mL-1、50-3000 ng·mL-1、25-1000 ng·mL-1、0.025-3 ng·mL-1和50-3000 ng·mL-1,相关系数大于0.9977。提取回收率为80.5%-117.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5%,准确度RE为-13.8%-14.6%。该方法简单快速,已成功应用于大鼠体内10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柴士伟[8](2018)在《中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较多,单成分药动参数的拟合研究难以反映其体内过程。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单体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成分整合、药动–药效结合及总量统计矩法的中药药代动力学拟合方法,大大推进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了药动参数拟合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了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况和前沿进展。(本文来源于《天津药学》期刊2018年02期)

丁黎,刘瑞娟[9](2017)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与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今中药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中药研究不仅在体外寻找其化学物质基础,而且应深入探讨其在体内的处置过程,定量评价中药各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中药及其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对系统地阐明和揭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阐明其配伍或组方的原理,科学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研究实例,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特殊性和难点及常用研究方法等科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希望对学者们有所帮助,共同推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7年07期)

王晓彤,何凡,孙小玲,刘秋星[10](2017)在《中药五味子7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药五味子中7个成分在血浆药物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五味子醇提物(0.5 g药材/kg)后的血液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浓度,利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7种木脂素成分的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提取回收率77.2%~90.4%。Wistar大鼠口服灌胃五味子醇提物后,7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拟合后均为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稳定,适用于五味子提取物的体内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7年02期)

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逢子必炒”是对种子类中药炮制方法的一个高度总结,种子类中药泛指一些以植物果实或者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中药,传统认为种子类中药入药前须经过炒制,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明代医家罗周彦在《医宗粹言》里说,“凡药中用子者,俱要炒过研碎入煎,方得味出,若不碎,如米之在谷,虽煮之终日,米岂能出哉[1]”。那么,其中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目前对这一炮制理论的阐释还主要停留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关于炮制对种子类中药在体内代谢规律影响的研究还很薄弱。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可用于揭示药物经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本文采用这一方法,以4味种子类中药为例,研究炮制对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本课题组在前期已经完成对4味种子类中药沙苑子、王不留行、葶苈子以及蔓荆子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及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的课题拟采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首先筛选其中的入血成分,并建立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入血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应用于不同种子类中药的生品和炮制品中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规律研究。为阐明这4味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逢子必炒”的共性炮制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文献综述。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常用文献数据库,并查阅与中药炮制相关的书籍,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逢子必炒”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目前还不够充分,大多集中在毒性中药及药效作用显着的中药上,大多数中药的炮制原理还不清楚。研究方法多采用化学方面、药理学方面的现代科学方法,如HPLC法,LC-MS以及GC-MS法等,还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逢子必炒”炮制机理的研究还仅限于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或者药理作用的变化上,对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还较少。二、盐炙对沙苑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芦丁为内标,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沙苑子苷A和沙苑子苷B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生品沙苑子和盐炙沙苑子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生品组中沙苑子苷B在0.37±0.27 h达峰,炮制品组峰浓度,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驻留时间显着缩短。表明沙苑子炮制后,沙苑子苷B的吸收程度增强,同时排泄加快。沙苑子苷A在生品组峰浓度为14.72±11.13μg·L-1,平均滞留时间为3.93±0.26h,炮制品组中峰浓度升高为35.64±21.99 μg·L-1,平均滞留时间缩短为1.43±0.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在生品组和炮制品组间无明显差别,表明炮制后,沙苑子苷A的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叁、炮制对王不留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蒙花苷为内标,首次建立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王不留行黄酮苷、肥皂草苷和异牡荆素-2"-阿拉伯糖浓度的方法。对给予相同生药量生品和炮制品的大鼠,进行3个入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计算各个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分别在达峰时间以及峰浓度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平均驻留时间分别由8.85±2.02 h,6.01±3.06 h缩短为6.02±1.26 h,2.84±1.32 h,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炮制品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和肥皂草苷在体内的排泄加快。在炮制品组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峰浓度,AUC0-24均较生品组显着升高,平均驻留时间显着降低,表明炮制品中异牡荆素-2"-O-阿拉伯糖苷吸收程度增加,排泄时间加快。四、炮制对葶苈子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沙苑子苷A为内标,首次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QGG)和芥子酸浓度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研究葶苈子生品和炮制品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QGG在2.04±1.96h达峰,峰浓度为17.90±9.32 μg·L-1,各药代动力学参数较生品组无显着性差异。芥子酸在0.27±0.09h迅速达峰,并在12 h内出现二次达峰的现象,炮制品组药时曲线下面积较生品组显着升高,第2次达峰时间提前,平均滞留时间延长,表明芥子酸在体内吸收程度增加,排泄减慢。五、炮制对蔓荆子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以尼泊金丁酯为内标,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浓度的方法,测定经口服给予相同生药量蔓荆子生品和炮制品的甲醇提取物后,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中的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浓度,以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DAS 3.2.6软件),并对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SS 23.0软件)。结果显示,炮制前后,蔓荆子黄素和异荭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微透析技术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于现阔.炮制对4味种子类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3].于雪峰,李国信,梁丽喆,李丁蕾.中药0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

[4].邱志霞,宣圆圆,张培培,王晓虎,黄芳.中药学专业药代动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研究.2018

[5].孙浠哲,吴倩倩,马文保,甄晓宇,吕邵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

[6].张纳婷.抗脓毒症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苯酞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8

[7].李青倩.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中药多种成分在大鼠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8

[8].柴士伟.中药药代动力学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8

[9].丁黎,刘瑞娟.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与行[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

[10].王晓彤,何凡,孙小玲,刘秋星.中药五味子7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

标签:;  ;  ;  ;  

中药药代动力学论文-张家伟,林俊粒,盛亚丽,阮燕娇,杨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