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史前海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岱地区,史前时期,陶器,烧成温度
史前海岱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蛟[1](2019)在《海岱地区史前陶器烧成温度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陶器的制作和成型工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陶器烧成温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对陶器烧成温度的探索,总结陶器烧成温度的理论方法,并选取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的典型陶片标本进行陶器烧成温度测试,积累一批数据,探讨海岱地区史前各个时期陶器烧成温度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思考陶器烧成温度对陶器工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影响。除此之外,从实验方法上,就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烧成温度分析进行一些尝试。本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研究古代陶器烧成温度的成果即研究史回顾,然后阐述以海岱地区史前陶器烧成温度研究的课题缘起,最后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陶片标本遗址概述。后李文化到岳石文化的八个遗址,简要描述这些遗址的概况,着重介绍八个遗址及其所处时代陶器制作、烧制等工艺特点,以便于我们理解陶器的原始烧成温度在制陶工艺方面的体现。最后总结不同时期陶器的特点,为陶器烧成温度的研究提供较全面的文化背景。第叁部分(第叁章、第四章):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进行陶器烧成温度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其中第叁章是运用科技手段对有关陶器烧成温度的指标、特性进行分析,如物性分析、显微结构分析、FTIR分析、XRD分析等。第四章主要是运用热膨胀法对陶器的原始烧成温度进行测试并分析,总结海岱地区史前时期陶器烧成温度的变化趋势、特点,以及对开篇提到的要解决的考古学问题进行回答。力争全面、系统地阐明影响陶器烧成温度的各种因素,这对探索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第四部分:存在问题与展望。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此次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之处,最后针对本课题未来研究的展望。即由于学力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本次关于陶器烧成温度的课题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在总结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获得更好的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8)
张园媛[2](2019)在《“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南博开讲》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3月16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在"南博讲坛"为公众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程——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栾教授将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分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燕辽地区、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长江上游的川渝地区"的"5+2"格局,而作为同属史前时期"中国东部地区"的海岱地区和环太湖地区,两个文化较为发达、独立并自成体系的(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龙腾文,Mayke,Wagner,Pavel,E.Tarasov,郭珊瑞,饶宗岳[3](2018)在《海岱地区史前遗址~(14)C测年数据的贝叶斯分析——审视考古年代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省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发现有大量的史前考古遗址,揭示了后李、北辛、大汶口、龙山和岳石这五支风格迥异的新石器或青铜时代文化。通过这五支文化所构建的区域年代序列主要建立在以陶器类型学和地层学为代表的相对年代学基础上;绝对测年证据仅被视为一种辅助性的资料。这种相对年表被广泛地且经常是不加批判地用于大尺度区域关联(broad-scale correlations)及重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本文评估了总计317个、分别对应于上述五支文化的已有~(14)C测年数据,并采用了其中275个质量合格的数据进行贝叶斯年代建模。模型结果表明,后李文化(在原有年代序列中为ca. 6500~5500 BCE)开始于ca. 8000~7500 BCE (95%概率范围),结束于ca. 5300~4800 BCE。北辛文化的开始时间(ca. 5300 BCE)比原有年代序列中的(ca. 5000 BCE)要早。这一模拟结果与认为在ca. 5500~5000 BCE存在一个文化断层的假说并不符合。对大汶口文化的分析表明其兴起时间为ca. 4500~3900 BCE,证实了原有序列中的相关年代(ca. 4100 BCE)。大汶口文化衰亡的年代(ca. 2100~1800BCE)比原有年代序列中的(ca. 2600 BCE)至少晚500年。贝叶斯分析将龙山文化置于ca. 2900~2500 BCE和ca. 2100~1700 BCE之间,大体与原有年代序列的分析结果(ca. 2600~1900 BCE)相一致。而岳石文化的模型年代(ca. 3200~2500 BCE)则明显比先前提出的年代(ca. 1900 BCE)要早。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时间重迭,向被广泛接受的该地区单线性文化演变模式提出了疑问,强调了未来进一步进行系统测年和定量分析年代数据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东方考古》期刊2018年00期)
杨海燕,王强[4](2018)在《海岱地区史前时期先民植食性食谱初探——以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海岱地区出土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的功能,可知在龙山文化之前,坚果类野生资源在植食性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以粉食为主。至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所占比重大幅增加,真正实现了对粟、黍、稻、麦、豆"五谷"的全部种植,饮食传统也逐渐由粉食转为粒食。(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物》期刊2018年04期)
王强,邓聪,栾丰实[5](2018)在《海岱地区与东北亚史前玉器文化交流——以野店遗址所出璧环类玉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本文所称的东北亚泛指海岱文化区以北的广大区域,主要包括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其以东的范围。史前时期海岱地区与东北亚地区就已存在文化交流。诸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过有益探讨,包括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陶器器形及纹饰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1]),辽东半岛史前文化陶器与胶东半岛的关系~([2]),辽西地区(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8年07期)
王清刚[6](2018)在《民俗学视阈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葬俗作为人生礼俗的内容之一在民俗学中备受关注,以瓮棺葬形式埋葬未成年人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早到晚期阶段曾一度流行的习俗。与中原和江汉地区相比,本区瓮棺葬以"陶片覆盖葬"为主,"完整陶器装入葬"较少,在葬具的组合和墓主年龄及埋葬位置等方面亦存在自身特点。海岱地区先民在向西拓殖的过程中主动引入了豫中地区的瓮棺葬俗,并且加以改造来适应自身文化。民俗学理论中关于葬俗传播和变异的研究为阐释史前时期海岱地区瓮棺葬俗提供了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民俗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靳桂云,郭荣臻,魏娜[7](2017)在《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数量,从后李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呈增多趋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岳石文化时期稻遗存数量减少。后李文化时期尚处于低水平食物生产阶段,稻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较低;北辛—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农业成为生业经济的主导,稻栽培成为稳定的农业发展模式;龙山时代农业进入强化生产阶段,稻作农业达到海岱地区历史上的顶峰;岳石文化时期,稻作农业萎缩,旱作农业进一步强化。(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7年05期)
郭荣臻,曹凌子[8](2017)在《海岱地区史前城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是中国史前城址发现数量较多、分布较为集中的文化区。在生产发展、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此地史前城址普遍构筑了一定规模的防御体系。这些早期城市的防御体系以城自身防御设施为主,城外天然屏障、周边自然资源、相邻聚落拱卫为辅。史前城防体系是筑城技术进步的产物,反过来促进了龙山时代筑城运动和早期城市化、文明化的进程,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御敌自卫的防御效能,对后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俊男,高芮[9](2017)在《从地下遗存看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距今约8300—7300年可能为母系氏族阶段,距今约7300—6100年前可能为偶婚制家庭阶段,距今约6100—4600年前可能为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距今约4600—4000年前可能为专偶制家庭阶段。这与恩格斯关于社会组织演进的理论是相符的,但本地区的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时间延续达1000年左右,时间较长,足以构成一个阶段,不是恩格斯所讲的短暂的过渡。(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03期)
高芮[10](2017)在《海岱地区史前社会与早期文明进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岱地区是史前文化遗址集中发现的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之后发展为岳石文化。该地区文化特征明显,发展脉胳清晰,连续性较强,在以本地区文化为主导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明因素的萌芽、产生及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海岱地区史前文明起源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海岱地区早期文明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距今约8000~7300年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个阶段已有粟、黍和稻的栽培,只是采集仍然占一定比重,农作物栽培规模可能不大,也有了家猪和家狗的驯养。陶器制作工艺还比较简单甚至原始,出现与栽培农作物相适应的石质农具。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的聚落形态表现出母系氏族的平等社会。氏族成员地位平等、共同拥有氏族财富,他们生前过着集体生活,实行族外婚,死后有意识的以单人葬的形式按次序埋葬在公共墓地。同时此阶段有了早期宗教信仰,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时会进行祭祀。第二阶段是距今约7300~5500年文明要素的萌芽阶段。海岱地区在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时的社会生产总体上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进步,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家猪等家畜的饲养更加普遍,专业性农具逐渐普及。陶器制作开始使用轮制技术,还新出现了装饰性玉器、纺织技术。大汶口遗址北辛文化、北庄遗址的的房址、墓葬等反映了此阶段已出现对偶家庭,从大汶口遗址、王因遗址、刘林遗址等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看到,此时在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偶婚制阶段的时候,部分地区已开始由母系逐渐向父权制过渡。东贾柏遗址灰坑中放置地平龟的现象表明当时宗教信仰有了一定发展。第叁阶段是距今约5500~45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早期国家萌芽阶段。此阶段,海岱地区的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表现在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家畜饲养更加普遍,陶器、玉器及纺织业等手工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同时,小家庭已经成为独立的生活单位,但小家庭依靠家族进行生产活动,家族在一个大家长的领导下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父权制的确立,男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贫富分化加剧。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似乎显示当时已存在首领崇拜。第四阶段是距今约4500年至4000年国家出现的状况。这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依然长期稳步发展,房屋建筑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丁公遗址发现的明确为文字的陶刻符号,以及藤花落等遗址发现的大型宗教祭祀现象,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发达。龙山文化时期已完全处于专偶制家庭阶段,与此同时,城子崖、五莲丹土、藤花落等大型龙山文化城址的城墙、城壕、宫殿性建筑、城门门卫等说明当时已有强制性公共权力,出现了早期国家。海岱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实现了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跨越。最后还将海岱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在生产力状况、社会演进方面作了比较,显示了海岱地区在史前早期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海岱地区四个阶段的文明演进过程为摩尔根、恩格斯关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又一重要的文化遗存证明。从大汶口文化中期家长制家庭公社阶段逐渐形成到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专偶制小家庭,期间至少经历了1000年,持续时间比较长,这与恩格斯认为的在农业社会出现后至文明时代开始前的绝大部分时段处于偶婚制家庭阶段,只在专偶制家庭出现前的短时段内是家长制家庭公社的观点不同。(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史前海岱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3月16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在"南博讲坛"为公众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程——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栾教授将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中国考古学文化分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黄淮下游的海岱地区、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燕辽地区、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长江上游的川渝地区"的"5+2"格局,而作为同属史前时期"中国东部地区"的海岱地区和环太湖地区,两个文化较为发达、独立并自成体系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史前海岱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孟庆蛟.海岱地区史前陶器烧成温度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19
[2].张园媛.“环太湖和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在南博开讲[J].东南文化.2019
[3].龙腾文,Mayke,Wagner,Pavel,E.Tarasov,郭珊瑞,饶宗岳.海岱地区史前遗址~(14)C测年数据的贝叶斯分析——审视考古年代学[J].东方考古.2018
[4].杨海燕,王强.海岱地区史前时期先民植食性食谱初探——以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为中心[J].四川文物.2018
[5].王强,邓聪,栾丰实.海岱地区与东北亚史前玉器文化交流——以野店遗址所出璧环类玉器为例[J].考古.2018
[6].王清刚.民俗学视阈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葬为例[J].民俗研究.2018
[7].靳桂云,郭荣臻,魏娜.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J].东南文化.2017
[8].郭荣臻,曹凌子.海岱地区史前城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J].临沂大学学报.2017
[9].刘俊男,高芮.从地下遗存看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J].中华文化论坛.2017
[10].高芮.海岱地区史前社会与早期文明进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