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女子体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体操,跳马,预判模型
女子体操论文文献综述
汤仁圣,李雪,何卫[1](2019)在《女子竞技体操跳马运动学变量与裁判打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体操跳马运动学数据、难度分和最终得分等参数建立跳马预判评分模型并评估预判模型评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备战东京奥运的启示。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资格赛中48名运动员的跳马动作。1台JVC PX100高速摄像机用于采集跳马视频数据。运动学数据由有经验编码人员(r=0.96)采用Dartfish二维视频分析解析获得,难度分和最终得分来自于官方比赛成绩公告。样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43人)用于建立跳马数学预判评分模型,另一部分数据(n=5人)用于评估预判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建模和交叉验证。结果:选择2成分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预判模型解释方差R2cal=86.24%,模型验证解释方差R2val=82.83%。在校准和验证模型中,预测的Y(FS)和参考Y(FS)之间的关系显着(r校正=0.929,r验证=0.910),校准均方根误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05 6和0.349 5。结果表明校准数据拟合度较高,模型可以用于描述数据集。难度分、第二腾空时间、倒2步速度、助跑速度、踏板接触时间、倒2步时间和撑马时间是预判评分模型的重要变量。使用5个样本进行模型验证,预测结果显示80%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论:基于二维视频分析运动学变量和已知的动作难度,可以建立无技术评价的跳马预判评分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周新乐,陈佳[2](2019)在《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团体决赛实力分析——以广东省女子体操队团体决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是女子金牌中含金量最重的。广东女队超水平发挥,收获女子团体冠军。其中平衡木总分58.650高分,完成分全部14.00以上。E分高质量,零失误是广东队团体决赛获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团体决赛中为例,通过队伍成员结构、团队配合、成套编排、完成情况几方面对广东女子体操队平衡木实力进行分析、研究,为广东省体操女子平衡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1期)
杨勇[3](2019)在《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是日益蓬勃的趋势,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成为很多学者开始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其中对于局部核心力量训练比较推崇,认为还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对此,本文主要是采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方法,对如何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进行探究,与此同时阐述了如何通过核心训练过程中对女子体操达到更好的水平,从而提高中国女子体操运动事业前进。(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1期)
王海云,易志成[4](2019)在《新规则下女子竞技体操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体操强国,是中国奥运军团重点夺牌大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刘璇获得第一枚平衡木项目奥运会金牌后,我国在后续世界大赛上屡次获得奖牌。平衡木项目向来好练不好比,对运动员在木上技术稳定性和编排的成套动作要求非常高。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连接以及完成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李珊珊预赛第一进入决赛,但是在决赛中出现了失误,导致金牌旁落,另一名运动员程菲因为晃动获得铜牌。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我国优秀运动员邓琳琳以高难度动作和稳定的发挥获得了平衡木单项冠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老将范忆琳因为连接晃动遗憾奖牌榜。在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刘婷婷以单项第7名进入决赛,最终因为发挥失误而未能获得奖牌。成绩下滑背后,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更深层次的探索体操技术发展的趋势,力争在东京奥运周期内我国体操队的成绩继续保持第一梯队,基于此,论文对采用新规则后的第47届体操世锦赛女子平衡木决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东京奥运周期开展训练和提高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对象:以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项目决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项目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研究,为东京奥运周期开展训练和提高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1.本届世锦赛女子平衡木决赛中运动员们的上法动作编排变化不大,选手们都基本选择稳定性较高、难度较低的A组或B组难度上法开始,仅有1人采用毽子后直站木F组的难度,相比较来看,我国运动员上法就显得难度不高。2.2017版规则的变化使木中动作的单个动作比例缩小,难度却增加的趋势。在木中难度动作方面,跳步类难度主要是纵劈腿跳、交换腿劈叉跳、交换腿劈叉结环跳、交换腿劈叉跳转体这四种类型;转体类难度主要是单腿立转360、单腿立转720;向后类技巧动作的运用次数明显高于向前类和向侧类,但规则规定两个都向前的动作连接可以获得0.2的加分,这也使得向前类的动作在本届世锦赛中有增多的趋势。我国运动员在编排动作的类型上与国外运动员没有明显的差距,成套动作缺乏创新。3.平衡木决赛下法动作的选择虽然多样化,但主要采用后直转体多度和后屈/团两周下以及团身旋下等主流下法动作。运动员以D组以上的二连接的后空翻为主,动作类型多样,另外美国队的G组下法让平衡木朝着更难、更美的方向发展。4.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保证不失误的前提下,采用高难度的价值动作是比赛制胜的关键,本届比赛运动员为了追求高难度而忽略了木上的稳定和身体运动的美感,使得完成分大打折扣。5.从动作编排的难度动作运用看出,动作难度从以D组为主逐渐向更高难度的E组、F组动作过度;从以技巧类动作为主到技巧和舞蹈动作均衡发展的方向。舞蹈连接和混合连接是新周期下获得连接的方向,"交换腿结环跳""交换腿劈叉跳转体""纵劈腿跳"等高组别跳步和技巧连接串,如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D+B+C这些二连接和叁连接在新周期中占主导方向。研究对策:1.在上法上,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注意考虑难度价值,A组难度上法已不能满足。在东京奥运周期建议中国队在选择和编排上法时应该考虑负荷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难度较高一些的动作,如采用D组的交换腿劈叉跳上和横木后手翻越木成正撑接腹回环等具有难度和美感的动作。2.在符合编排连接的前提下,保证计入难度的D组动作质量,提高E组动作的运用,在此情况下,练习F组和G组的高难度动作,从而获得更高的难度分。提高难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动作的连接方式,重点是提高二连接动作B+E、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叁连接B+B+C、D+B+C等连接动作的空中控制能力和落木的稳定性和节奏。3.日常训练中增加运动员连接动作的次数,进行常规和规范化训练,以便在正式比赛时高质量的完成动作。4.在备战东京奥运会,我国女子体操队应积极强化补齐短板,准确把握最新规则的变化,坚持发展难度和提高完成质量齐头并进。在满足规则的前提下,提高成套连接串的数量获得加分。5.深化"快乐体操"推广计划和叁级训练网相互衔接,构建我国女子体操后备队伍培养体系,协调发展。力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再创北京奥运会时的辉煌。(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关朝阳,王倩倩[5](2019)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竞争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2017年10月2日至10月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了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2018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了第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这两届世锦赛是东京奥运周期竞技体操的重大赛事,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多名运动员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充分展示了竞技实力,并为东京奥运会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两次比赛中,我国女子体操队取得了2金1铜的好成绩,整体实力呈回升趋势。本文试图全面研究第47、48届世锦赛女子竞技体操赛事,力求掌握女子竞技体操的新动态,揭示女子竞技体操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女队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两届世锦赛女子比赛奖牌分布特征获得奖牌的国家有10个,获得金、银、铜牌的国家分别有6个、4个、9个,奖牌分布呈"多元化"特征。美国队以5金5银2铜的成绩位居第一,中国以2金1铜的成绩位居第二,俄罗斯以1金2银1铜的成绩位居第叁,呈现出美国、俄罗斯、中国叁个国家独领风骚的格局。日本、加拿大、德国各获3枚奖牌,比利时2枚奖牌,墨西哥、英国、瑞士各获1枚铜牌。2)两届世锦赛女子竞争格局析a)团体竞争格局分析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不设立团体项目的比赛,在第48届团体决赛中,美国队以总分领先第二名俄罗斯8.766分的高分171.629分获得团体金牌,实现了团体四连冠,展示了超强的实力。俄罗斯以总分162.863分领先中国队0.467分的微弱差距占据第二,中国队由于受到新老队员交替和伤病等因素影响162.396分位居第叁。日本队由于缺少主力宫川纱江,成绩直线下滑,落后加拿大和法国,团体成绩不容乐观。法国队新秀表现良好,如果能继续保持,名次有望前提。b)个人全能竞争格局分析女子全能竞技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规则适应性都有提升。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预计女子全能的竞技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第48届世锦赛女子全能冠亚军的分差高达1.693分,这充分说明了冠军拜尔斯的超前实力,而2-6名选手的分差均很小(都不到0.1分,第4名仅领先第5名0.001分),说明银牌铜牌的争夺非常激烈,此种情形在未来的比赛中依然会存在。第48届世锦赛上陈一乐和罗欢虽然四项比赛都没有出现重大失误,但是动作难度较低,不足以夺得奖牌。中国女队未来的"全能之路"应在保证动作完成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动作难度,尽力冲击奖牌。c)各单项竞争格局分析1)跳马竞争格局分析第47届、48届体操世锦赛的金牌分别由俄罗斯的帕瑟卡以14.853分和美国名将拜尔斯以15.366分摘得,两者都具有超强的实力,夺冠必须具有超高的完成能力和力量素质。中国选手两次比赛都位居第六,高度和距离都不够,完成分较低,所以中国女队应在保证难度的同时,加强跳马的完成能力,应专门性的训练两腿能力水平较强的运动员,以提高总体实力。2)高低杠竞争格局分析在高低杠两届世锦赛中,比利时首个高低杠世锦赛冠军德瓦尔以总分15.2分击败美国强将拜尔斯一举夺冠。俄罗斯由原来的第二、第四名滑落至第五,距离夺冠仍需不断学习与进步。比利时、德国的迅速崛起,美国高低杠凭借拜尔斯、摩根等优秀选手逐渐发挥优势,对中国构成绝对威胁,都是金牌的有力争夺者。我国发挥传统优势,小将范忆琳用一套高难度动作,以总分15.166的高分夺得金牌,而第48届世锦赛,我国由于动作难度较低,失去了这种优势。我国应响应国际体联的号召,加强杠间飞行与飞行的连接,提高动作难度,保证动作的完成质量。3)平衡木竞争格局分析第47届世锦赛德国队员斯切阿菲尔凭借较好的稳定性、节奏、速度及多样化的动作,总分13.533分获得冠军,第48届世锦赛,中国选手刘婷婷顶住压力,以最高分D分6.3分,E分8.233分,总分14.533分一举夺冠,这是中国强项时隔六年再登顶峰,我国平衡木竞技能力回升,强项又强起来的好现象。4)自由操竞争格局分析美国自由操优势较大,拜尔斯、摩根、卡瑞耶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能与之抗衡的是第47届世锦赛自由操的冠军日本老将村上茉爱。中国选手无人进入决赛,无论在动作难度还是完成度,以及整体的动作编排,都与其他国家差距较大,缺乏竞争奖牌的实力。研究结论:1)团体奖牌争夺中,形成了美、中、俄叁国竞争的格局,美国女团整体水平较高,占绝对优势,俄罗斯队与中国队差距较小,竞争激烈。加拿大、法国紧随其后,日本过渡阶段实力有所下降。2)全能奖牌争夺中,美国、日本、俄罗斯叁国实力强大,美国队实力超群,占据绝对优势,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争夺奖牌的实力,中国选手应力争夺取奖牌。3)单项奖牌竞争中,美国、俄罗斯与加拿大队员有争夺跳马奖牌的实力,美国队员实力更胜一筹;中国队员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中具有相对优势,争金夺银机会较大,但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选手也具有较强实力;美国队员自由操实力超群,日本选手次之。(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何俊,郝晓岑,代坤[6](2019)在《论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补齐跳马短板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体操队提出"拼团体、搏全能、夺单项"的新口号。从这一口号本身来看,至少可以获得2个基本信息:一是在东京奥运周期,团体项目的重要性依旧排在全能和单项之前,力争在团体项目上获取优异成绩是中国体操队始终坚守的"初心";二是就团体而言,"拼"字意味着当前自身实力与预期目标达成之间尚有差距,需要不顾一切去奋斗。那么,就我国体操女队来说,"拼团体"的差距主要在哪里?针对这一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跳马和自由体操是我国女队"拼团体"(乃至全能)的"软肋",其中,跳马项目又是最为薄弱的一项,成为我国女队冲击团体奖牌的一大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女子跳马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女队改进跳马项目实力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然而,以上研究较多倾向于从跳马项目自身进行分析,缺乏随着不同奥运周期体操评分规则的发展变化,将女子跳马和其它3个项目(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在相互关联中动态地把握该项目的特殊价值。这一分析视角将对我国女队针对东京奥运会的战略部署至关重要,因为正如毛主席所言,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判断,而后者依赖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以及对各种侦察材料连贯起来的思索。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近5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各项发展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体操女队蓄力拉长跳马短板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从而为我国女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拼团体"的战略部署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本文以第27届至第31届奥运会以及东京周期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项目参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以这几次世界大赛中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项目参赛选手为对比分析对象。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法。其中,录像观察以观看第27届至第31届奥运会以及东京周期第47届世锦赛女子跳马决赛录像为主;专家访谈为利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对2018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调研期间,对国家体操队的管理干部、女队一线主带教练员,国内资深女子国际级裁判员等共10名专家进行访谈;数理统计法以第27届至第31届奥运会以及东京周期第47届世锦赛女子体操赛事成绩为主要样本数据,除一般描述性统计之外,采用了基于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检验以对比分析近5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各项之间的发展关系。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跳马项目长期以来是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主要短板,尽管我国在北京奥运周期加大了对跳马项目的发展力度,但这一良好状态并没有持续较长时间,从伦敦奥运会开始我国女子跳马实力迅速下滑,成为在团体(以及全能)项目上更进一步的绊脚石。然而,跳马在女子体操4个项目中因其特殊性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从动作完成特点来看,该项目完成的是一个"单独"的动作而非一套动作(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与其它3个项目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据有关研究显示,随着评分规则的改变(特别是自200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采用突破10分制规则以来),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中获得高分(F分)相对于其它3个项目而言有更大可能性。这些表明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体操女队蓄力发展跳马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主动迎合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赛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有效运用跳马器械改善和评分规则改革结果的重要举措。由此,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体操女队备战工作应有重点地向跳马短板聚焦:第一,加大对女子跳马的重视力度,不断夯实我国女子选手在跳马项目上的专项能力基础;第二,革新女子体操的选材标准,为攻克跳马项目瓶颈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前提条件;第叁,加强对踺子上板动作的技术攻关,有效利用该类动作在技术环节及提升E分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在把握项目发展规律基础上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因短施策、精准发力。当然,大力补齐跳马短板并非表示只发展跳马而不需顾及其它项目,也并非意味着"补短"的同时不需要"扬长",而是基于通过消除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努力将现有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中国体操女队在"拼团体"过程中与优势项目(如高低杠和平衡木)之间的组合效应,为东京奥运周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更好机遇。(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炜鑫,聂应军,孙伟[7](2019)在《我国12-14岁优秀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目前我国女子竞技体操梯队正处于青黄不接、严重断层的窘境。12-14岁青少年阶段是女子体操运动员从中级训练后期向高级训练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该阶段身体素质的训练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级训练阶段高难动作及连接串的掌握和创新,亦是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重要保障。而科学评价与诊断则是保障其身体素质训练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12-14岁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状态诊断,揭示影响其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科学规划其身体素质训练提供指导,以提高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成材率,服务科学人才梯队的构建。2研究方法(1)通过特尔菲法构建评价与诊断指标体系和标准;应用测试法和累进积分法,建立了评价指标的20分制评分标准。(2)采用帕累托分析,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总体态势诊断;建立目标挑战模型,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目标差距诊断。3研究结果 3.1构建指标与标准首先,通过叁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即上肢、腰腹力量素质:连续屈伸上摆倒立、平衡木横木慢起倒立、直体悬垂引拉成倒悬垂;静止控制能力素质:平衡木纵木控倒立(计时)、横杠控倒立(计时)。速度素质:四米爬绳(计时)、屈体悬收腹举腿15次(计时)、30米跑(计时)。下肢力量素质:五步连续蛙跳、20秒原地团身后空翻(个)。其次,以系数矩阵为依据,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系数。然后,通过实际测试,应用累进积分法建立了各项身体素质的20分制评分标准。3.2身体素质评价以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决赛单项和全能前6名共28名的12-14岁优秀青少年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为对象,通过指标测试,结合标准,进行其身体素质的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平均得分最低的为平衡木纵木控倒立、30米跑(计时)、20秒原地团身后空翻(个)叁项指标,分别为12.30分、13.05分、12.80分,即上肢静力性支撑力量、位移速度和下肢专项爆发力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训练效果不理想。平均得分最高的是连续屈伸上摆倒立、平衡木横木慢起倒立、屈体悬收腹举腿15次(计时),分别为17.30分、18.05分、17.80分,即上肢动态性支撑力量、腰腹绝对力量和快速力量整体水平较好。3.3总体态势诊断采用帕累托分析法,进行身体素质总体态势诊断,揭示影响12-14岁年龄段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关键要素,为突出重点的针对性的安排训练内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连续屈伸上摆倒立、平衡木横木慢起倒立、屈体悬收腹举腿15次(计时)、20秒原地团身后空翻(个)、20秒原地团身后空翻(个)等4个指标是该年龄段身体素质相对关键性的指标,即上肢支撑力量、腰腹快速屈伸力量、身体的控制能力、下肢的专项爆发力是决定该年龄段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的核心要素。3.4目标差距诊断建立"身体素质目标挑战模型",进行身体素质的差距诊断,判定各项指标的现实水平与发展目标的差距,便于科学规划后续训练。结果表明,20秒原地团身后空翻(个)、五步连续蛙跳、连续屈伸上摆倒立的目标差距系数最大,分别5.6、6.2和5.2,即下肢力量和上肢动态性支撑力量和腰腹专项快速屈伸力量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加强的素质。4研究结论(1)现状实际水平,上肢静力性支撑力量、位移速度和下肢专项爆发力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上肢动态性支撑力量、腰腹绝对力量和快速力量整体水平发展较好。(2)训练内容统筹安排上,上肢支撑力量、腰腹快速屈伸力量、身体的控制能力、下肢的专项爆发力是决定12-14岁优秀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的核心要素,应着重加强训练。(3)发展策略上,12-14岁优秀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下一阶段需要加强发展下肢力量和上肢动态性支撑力量和腰腹专项快速屈伸力量的训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陈胜男[8](2019)在《第48届体操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第48届体操世锦赛是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的第一个资格赛,作为东京奥运周期极为重要的比赛,世界顶尖选手势必会全力拼搏,争展英姿。对本次大赛世界顶尖选手的动作难度、类型、编排方式、连接及完成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发现女子竞技体操新规则下本周期的最新发展动态。自由体操一直是中国女子体操的短项,本文拟就对本届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揭示当今女子自由体操技术特征与发展方向,以便取长补短,发展技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2研究对象参加第48届体操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单项决赛的8名运动员分别在自由体操决赛中采用的成套动作。研究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技巧类后空翻类动作难度在C组-I组之间,D组难度以上后直转体360°和后直转体720°等高难度动作多构成单个技巧动作,后直540°、后直900°、后团2周等D组及以下难度,且方向单一的空翻动作主要构成二直接连接。而后团两周转体360°、后直2周转体180°为代表的混合轴E组以上中高难度动作来构成直接和间接连接获得连接加分。前空翻类难度在B-F组之间,前空翻动作构成直接连接是多数优秀选手的选择。E组及以上难度动作,除1人次的"前团2周"以二直接连接形式完成外,其余动作混合轴形式的阿拉伯前团2周和前团2周转体180°皆以单动作形式完成。而以横轴和纵轴完成的C组及以下的动作多构成二直接连接和二间接连接。研究结论:5.1本次世锦赛总体成套动作的D分普遍不高,D分价值实力悬殊,平均难度为5.725分,具有奖牌竞争力的难度在5.5分以上,E分成绩在7.666-8.533分之间。获得奖牌的选手都是D分价值高或是E分价值高的选手,如何根据自身能力合理取舍动作的难度并使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达到最优化,也仍将是当今优秀自由体操选手努力的方向。5.2技巧类后空翻类动作难度在C组-I组之间,D组难度以上后直转体360°和后直转体720°等高难度动作多构成单个技巧动作,后直540°、后直900°、后团2周等D组及以下难度,且方向单一的空翻动作主要构成二直接连接。而后团两周转体360°、后直2周转体180°为代表的混合轴E组以上中高难度动作来构成直接和间接连接获得连接加分。前空翻类难度在B-F组之间,前空翻动作构成直接连接是多数优秀选手的选择。E组及以上难度动作,除1人次的"前团2周"以二直接连接形式完成外,其余动作混合轴形式的阿拉伯前团2周和前团2周转体180°皆以单动作形式完成。而以横轴和纵轴完成的C组及以下的动作多构成二直接连接和二间接连接。5.3"跳步类"动作是构成D分价值动作难度的主要舞蹈类动作。以"向前交换腿劈叉跳转360°"、"向前交换腿劈叉跳转360°结环"为主;转体动作多是以单动作形式完成,以蹲转720°和单腿立转720°为主,新规则修订后并未有人在转体上获得直接连接加分,因此转体连接将是可发展的方向。5.4采用C-I组的"后空翻",B-E组的"前空翻",使用技巧类E组以上高难度动作多构成单个技巧,后直540°、后直900°、后团2周、前直360°等D组以下难度单轴空翻动作主要构成直接/间接连接,并配合使用C组以上"跳步"及"转体"分别是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技巧和舞蹈动作选择的总体发展趋向特征。5.5技巧类的"前直360°"、"后团/屈2周"及"后团/直2周加转360°"等动作多在第2、3、4条线路中完成,舞蹈类的"向前交换腿劈叉结环跳""向前交换腿跳转360°"、"向前交换腿劈腿跳180°/360°"和"立转/蹲转720°"等动作,将是优秀选手且是未来大赛优秀选手采用较多的流行性动作。连接以C/D+C的后空翻+前空翻为主,此外空翻+跳步的混合连接及以"踺子-后手翻"挂串的间接连接也是完成技巧线路的主要方式。5.6在2017-2020规则的导向下,使用4串技巧结合4个舞蹈(含舞串)来构成成套动作,是当前女子自由体操优秀运动员的选择倾向。在成套动作编排上采用3-4串技巧和4-5个舞蹈动作,运用高难度的H组单技巧动作、D组以上具有连接价值的一个"技巧二直接(或二间接)"作为开场,使用E-H组难度间的两个单技巧,同时分别结合3-4个C组及以上难度的"舞蹈"作为中间动作,采用D或F组难度的单个技巧作或C组的单个舞蹈为结束动作,是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成套D分价值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乃若愚[9](2019)在《第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竞技实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第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体操女队获得女团第叁名,顺利取得进入东京奥运会入场卷。本文运用视频录像、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女子团体决赛、全能决赛和单项决赛的成绩、编排和格局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是女子团体的绝对霸主,俄罗斯和中国位列第二军团;(2)美国全能选手拜尔斯,难于超越,日本选手村上茉爱、美国选手摩根等5名选手实力相当,都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3)跳马和自由体操仍是拜尔斯的主宰。高低杠和平衡木分别由比利时选手德瓦尔和中国选手刘婷婷获得冠军。通过研究分析,旨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张黎明[10](2019)在《试论女子自由体操翻腾动作难度和类型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自由体操中综合难度系数最高的翻腾类动作,研究女子自由体操翻腾类动作难度和类型的发展趋势。选取2013—2015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奥运会的女子自由体操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近年来女子自由体操翻腾动作的技术发展情况,为我国女子自由体操项目的人才培养和比赛策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积极发展女子自由体操项目。(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7期)
女子体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是女子金牌中含金量最重的。广东女队超水平发挥,收获女子团体冠军。其中平衡木总分58.650高分,完成分全部14.00以上。E分高质量,零失误是广东队团体决赛获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团体决赛中为例,通过队伍成员结构、团队配合、成套编排、完成情况几方面对广东女子体操队平衡木实力进行分析、研究,为广东省体操女子平衡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女子体操论文参考文献
[1].汤仁圣,李雪,何卫.女子竞技体操跳马运动学变量与裁判打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
[2].周新乐,陈佳.201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团体决赛实力分析——以广东省女子体操队团体决赛为例[J].体育风尚.2019
[3].杨勇.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研究[J].体育风尚.2019
[4].王海云,易志成.新规则下女子竞技体操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关朝阳,王倩倩.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竞争格局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何俊,郝晓岑,代坤.论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补齐跳马短板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刘炜鑫,聂应军,孙伟.我国12-14岁优秀青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与诊断[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8].陈胜男.第48届体操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9].乃若愚.第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竞技实力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10].张黎明.试论女子自由体操翻腾动作难度和类型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