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株高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物理图谱,Overview,株高
株高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尹振功,王强,孟宪欣,刘广阳,郭怡璠[1](2019)在《基于Overview和物理图谱的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加准确地挖掘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已有研究中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的249个QTL位点,以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并通过Overview分析得到32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N、C1、A1、C2、M、K、O、B1、F、J、D2、G和L连锁群上,其中D1b、A1、C2、M、F、L连锁群的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较多。对候选区段进行基因注释,分析得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ID:Ko04075)可能为大豆株高调控的主要通路,该通路与植物细胞增大、分化、茎生长、休眠、果实成熟和抗逆性等植物生理过程紧密相关。通路中13个候选基因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9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生长素响应蛋白,3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脱落酸相关蛋白,1个基因为GH3生长素响应启动子。本研究为挖掘大豆株型性状候选基因、构建大豆理想株型和促进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杨锦坤,张映,陈钰辉,连勇,郭欢欢[2](2019)在《茄子株高性状鉴定与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茄高代自交系125和126构建的茄子6个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P_1、P_2、F_1、F_2、 B_1(125×F_1)、B_2(126×F_1)〕为试材,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茄子的株高性状进行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株高性状差异显着,分离世代株高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茄子株高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模型,不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采用二阶遗传参数进一步分析株高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茄子分离世代F_2、B_2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24%、22.77%,茄子株高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1期)
李聪,马建,刘航,丁浦洋,杨聪聪[3](2019)在《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检测小麦穗长和株高性状QTL》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和株高的QTL位点,将小麦品系‘20828’和国审小麦品种川农16杂交后得到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于2016-2018年种植在四川崇州、温江和雅安以及孟加拉国库尔纳市,进行穗长和株高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内,穗长和株高均呈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在3年8个环境中共检测出44个控制穗长和株高的QTL,其中稳定的穗长QTL有5个,分布于2D、4B和5B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90%~26.26%;控制株高的稳定QTL有3个,分布于2D、4B和4D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96%~21.22%。在2D染色体AX-86171316~AX-109422526标记区间和4B染色体AX-109526283~AX-110549715标记区间均同时检测到了控制穗长和株高的QTL,推测为一因多效位点。 QSl.sau.2D.1、 QSl.sau.2D.2、 QSl.sau.4B.1、 QSl.sau.4B.2、 QSl.sau.5B、 QPh.sau.2D和 QPh.sau.4B可能为新的稳定QTL。本研究鉴定的这些位点对增加穗长、降低株高以及提高小麦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平,丛玲,朱振兴,张丽霞,张曦[4](2019)在《高粱矮化基因Dw3/dw3对株高及其它农艺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株矮化是高粱机械化育种中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Dw3是高粱矮化高产育种中广泛利用的矮化基因,该基因降低株高的能力以及降低株高的过程中是否对其它农艺性状产生影响,一直未能明确。该研究检测242份微核心种质资源及165份杂交种Dw3基因类型,利用沈阳和海南两地表型数据,探讨Dw3基因对株高及其它农艺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微核心种质资源中,Dw3基因、种植环境和基因—环境互作对高粱株高影响均为极显着(<0.001),而高粱的抽穗期和穗长受Dw3基因和基因—环境互作影响不显着,但种植环境对二者影响极显着;在F_1代中,穗颈轴长度受Dw3影响极显着,而单穗重、千粒重和单穗粒数受Dw3影响较少。研究结果表明Dw3能显着降低高粱株高,但对高粱其它重要农艺表型影响极小,这为高粱Dw3基因在高粱矮化育种中充分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盈,赵磊,董中东,任妍,张宁[5](2019)在《小麦株高和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株型对提高小麦产量、品质、抗性以及光能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小麦株型相关QTLs的精细定位和定向改良,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系Shanghai 3/Catbird和Naxos为亲本创制的F_(10)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为材料,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别在郑州和原阳两地进行表型鉴定,对株高、旗叶长和旗叶宽等株型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合覆盖全基因组的基因型检测结果,利用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的QTL IciMapping软件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共鉴定到3个在多个环境下稳定存在的株型相关性状的新QTLs,分别位于6A和2B染色体上,命名为 Qph-6A、 Qfll-6A和 Qflw-2B,单个QTL在不同环境中可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8.33%~13.93%、8.10%~8.18%和9.14%~9.46%。(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马建江[6](2019)在《棉花纤维长度、油份和株高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同时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随着人们对纺纱、棉籽油利用及棉花机械化收获等要求的不断增加,培育纤维长、油份高和株型好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以更加高效准确的改良目标性状。棉花中RFLP、AFLP和SSR等分子标记的利用在一定时期内对棉花分子育种起到促进作用。但由于特异标记少、标记密度小,以上标记已无法满足当今科研的需求。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高密度SNPs标记已经在棉花起源进化、种群分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基因挖掘等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棉花63K Illumina SNP芯片和SLAF-seq高通量分子标记开发技术分别对陆地棉群体和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进行测序,并对自然群体的动态纤维长度和油份含量性状及陆海回交自交系群体的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为进一步挖掘、鉴定影响相关性状的的候选基因奠定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通过对83份陆地棉材料的10、15、20、25 DPA(day post anthesis)和成熟时期纤维长度进行连续3年两重复测定,发现从10 DPA到成熟期纤维长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1.29%,10.09%,7.56%,7.69%和6.45%。此外,五个动态发育时期纤维长度性状遗传力分别为49.14%,47.56%,60.63%,71.06%和92.45%。以上数据显示该群体纤维发育前期的长度变异较大、遗传力较低,说明纤维发育前期易受环境影响;而成熟期纤维长度遗传力为92.45%,说明棉花纤维最终的长度主要受基因型控制。2、利用63K Illumina SNP芯片对83份陆地棉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获得15,369个多态性SNP,结合开花后10、15、20、25 DPA和成熟时期纤维长度性状数据进行GWAS分析,分别得到25,38,57,89和88个显着相关的SNPs位点,SNPs位点对表型解释率11.06%-6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有60个SNPs在至少两个发育时期和两个环境中能被同时检测到,其中13个SNPs位点所属的相关QTL区间在本文首次发现,该结果表明利用动态纤维长度性状能得到了一些新的相关QTL;另外47个SNPs所属QTLs区间与前人研究区间相重迭、说明该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发现较多新的QTLs,表明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可能有新的控制纤维长度性状的等位基因或位点。结合长短纤维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纤维的RNA-seq和qRT-PCR数据筛选纤维长度QTLs区间内候选基因,鉴定出与纤维长度相关的烷烃羟化酶GhMAH1基因。通过VIGS技术使GhMAH1基因在陆地棉材料Msco-12纤维中的表达量平均降低了90.68%,结果使该材料平均纤维长度较对照降低了3.27 mm。说明,GhMAH1基因可能参与纤维伸长。3、经测定和统计分析83份陆地棉材料4个环境的油份含量数据,发现该群体不同环境的油份含量变异系数为13.60%-22.03%,遗传力为90.74%。说明群体材料间油份含量差异较大,且油份性状主要受基因型控制。通过对该群体4个环境油份性状及其BLUPs进行GWAS分析,共得到在至少3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的53个SNPs,其中有25个SNPs所属的7个QTLs区间与前人的棉花油份含量QTL区间相重迭。进一步分析发现qOC-Dt5-1区间中包含最多的9个显着的SNPs位点,且该区间与前人研究结果重迭。结合高低油材料不同发育时期胚珠的RNA-seq和qRT-PCR数据,从qOC-Dt5-1区间内筛选出过氧化物酶基因GhPRXR1与油份含量相关。过表达GhPRXR1基因使3个阳性酿酒酵母菌株油脂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0.01%,34.79%和37.25%;通过VIGS技术使GhMAH1基因在陆地棉材料Msco-12胚珠中的表达量平均降低了31.96%,导致种子油份含量较对照平均下降了18.11%。说明,GhPRXR1基因可能参与油脂合成。4、以陆地棉中棉所36为轮回亲本和海岛棉材料海7124杂交构建BC_1F_7群体,采用SLAF-seq技术对亲本以及250个子代进行测序。亲本中棉所36和海7124分别获得468,850和500,626个SLAFs标签,测序深度分别为25.03×和21.20×,基因组覆盖率为5.46%和5.81%;子代平均获得352,920个SLAFs标签,平均测序深度和基因组覆盖度分别为11.12×和4.14%。通过筛选,本试验构建了包含7,709个高质量SNP标记,总图距为3343.24 cM,平均标记间距为0.67cM的遗传图谱。5、对该群体7个环境的株高性状进行测定,发现该群体株高性状变异系数为13.03%-21.42%,遗传力为88.01%,说明该群体材料间株高差异较大,且主要受基因型控制;此外比较亲本与子代株高性状,发现该群体株高性状存在超亲分离现象。本试验对7个环境的株高性状及其BLUPs进行QTL定位,共得到10个株高性状相关的QTLs,对表型的解释率为4.91%-14.92%。其中4个QTLs在多个环境中能被同时检测到。结合不同组织部位的RNA-seq和qRT-PCR数据,从以上4个稳定的QTLs区间内筛选出生长素转运蛋白基因GhPIN3。通过VIGS技术抑制GhPIN3基因在亲本海7124和中棉所36材料中表达,最终使中36和海7124材料的植株高度较对照分别上升了10.33 cm和16.17 cm。说明GhPIN3可能参与棉花株高调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7)
胡文静,高德荣,陆成彬,梁秀梅,石宜宗[7](2019)在《小麦穗部性状和株高的QTL定位及T6VS·6AL易位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发掘新的穗部性状和株高QTL,利用扬麦17与扬麦18杂交后代206个单株组成的F_2群体,构建了一个由141个SSR标记组成的全长1 005.1 cM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26个连锁群,覆盖15条染色体,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03 cM。结合F_2和F_(2:3)群体的表型数据,对穗部性状和株高进行QTL分析,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出15个QTL,分布在2B、2D、4B、5A、5B和7A染色体上,其中4个QTL能够同时在两个世代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93%~20.78%,穗长QTL QSl-YY-2D、 QSl-YY-5A和株高QTL QPh-YY-4B的贡献率超过10%。根据6VS特异性标记鉴定和表型调查结果,推测扬麦18的6VS上携带有增加穗长和穗粒数的基因,且为部分显性。2B染色体上总小穗数和5B染色体上穗粒数、穗基部结实粒数的QTL增效等位基因及2D、4B染色体上降低株高的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扬麦18,表明该品种可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8](2019)在《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环境下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 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调查4个环境下参试材料的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3个株高类性状,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永久F2群体株高类性状易产生中亲优势,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在50%以上,而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不足30%;大麦株高类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型的影响,还受试点生态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较多,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27、10、14个,其中2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而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相对较少,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9、8、11个,其中1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大麦与谷类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涛,陆炳,李俊,邓光兵,张海莉[9](2019)在《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着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5-2016、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和四川什邡,F_2群体于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获得表型数据。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反应、35K和90K芯片分别对2个F_2群体,川麦42×川麦39重组自交系和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株系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结果】在F_2群体中,Qph.cib-5A和Qph.cibb-7A能显着增加株高7.75%和6.19%;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Qph.cib-5A能增加株高(4.2%~10%)、穗长(4%~9.1%)和千粒重(2.5%~4.5%),而不影响穗粒数。Qph.cibb-7A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穗长的前提下增加株高(3.3%~6.1%)和千粒重(2.5%~4%)。此外,当同时聚合Qph.cib-5A和Qph.cibb-7A时对株高(7.4%~13.1%)和千粒重(4.7%~7.5%)的效应更加显着。【结论】本研究证实Qph.cib-5A和Qph.cibb-7A对株高调控具有显着作用,同时对千粒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开发的标记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和小麦调控株高遗传机制的解析。(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崔月,陆建农,施玉珍,殷学贵,张启好[10](2019)在《蓖麻株高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用蓖麻YC2×YF1高、矮秆组合的2组6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对株高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蓖麻株高受1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2组群体在B1、B2和F2叁个分离世代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7.05%/49.57%、30.51%/34.48%和43.98%/43.64%;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均受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且主基因的互作效应>显性效应>加性效应。3个分离世代中,2组群体主穗位高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7.91%/92.72%、86.89%/92.13%和60.18%/66.87%,主茎节数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83%/91.50%、35.22%/63.37%和85.76%/94.58%。主茎节长由多基因控制,遗传率分别为47.64%/47.64%、38.87%/38.87%和25.25%/52.71%。以上遗传模式决定了蓖麻杂种后代株高、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的正向超亲遗传,而主茎节数则倾向于低值亲本。因此,主穗位高和主茎节数可以作为株高的早期间接选择指标。(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株高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长茄高代自交系125和126构建的茄子6个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P_1、P_2、F_1、F_2、 B_1(125×F_1)、B_2(126×F_1)〕为试材,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茄子的株高性状进行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株高性状差异显着,分离世代株高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茄子株高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模型,不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采用二阶遗传参数进一步分析株高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茄子分离世代F_2、B_2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24%、22.77%,茄子株高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株高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尹振功,王强,孟宪欣,刘广阳,郭怡璠.基于Overview和物理图谱的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挖掘[J].大豆科学.2019
[2].杨锦坤,张映,陈钰辉,连勇,郭欢欢.茄子株高性状鉴定与遗传分析[J].中国蔬菜.2019
[3].李聪,马建,刘航,丁浦洋,杨聪聪.基于小麦55KSNP芯片检测小麦穗长和株高性状QTL[J].麦类作物学报.2019
[4].王平,丛玲,朱振兴,张丽霞,张曦.高粱矮化基因Dw3/dw3对株高及其它农艺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9
[5].王盈,赵磊,董中东,任妍,张宁.小麦株高和旗叶相关性状的QTL定位[J].麦类作物学报.2019
[6].马建江.棉花纤维长度、油份和株高性状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胡文静,高德荣,陆成彬,梁秀梅,石宜宗.小麦穗部性状和株高的QTL定位及T6VS·6AL易位效应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9
[8].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
[9].李涛,陆炳,李俊,邓光兵,张海莉.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
[10].崔月,陆建农,施玉珍,殷学贵,张启好.蓖麻株高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