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湖北省中山医院心功能科湖北武汉430033)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189-01
【摘要】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给出明确的确诊,部分基层医院通过观察心肌标志物的改变状况来作为辅助,但是心肌标志物变化往往在患者发病一段时间后,如果通过这种观察方法会错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引起严重后果。而心电图检测能够迅速检测出Q波、ST段的变化,运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约为75%左右,所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十分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应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临床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AMI)指冠状动脉血供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急剧中断或减少,相应心肌持久且严重的急性缺血所致,是临床多发和常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及心力衰竭,诱导猝死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于AMI患者需及时确诊和治疗。然而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临床表现[1]如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心律失常等常常会与其他疾病产生混淆而耽误了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日新月异,心电图已成为临床上对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坏死型Q波和损伤性ST段、AMI患者心电图分型变化以及AMI患者院前心电图诊断需重视的事项进行综述,具体信息如下。
1坏死型Q波
如果患者心电图检测发现有坏死型Q波存在则表示患者已经出现了心肌梗死。然而坏死型Q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是否坏死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心肌坏死在心电图检查中必然会有坏死型Q波的存在,但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有坏死型Q波的存在并不一定说明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心肌已经坏死,同时心电图检查中未发现有坏死型Q波的存在并不一定说明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心肌没有坏死,主要是由于坏死型Q波的产生需符合特定的要求:惟有当QRS波出现0.05s之内心肌坏死,这样才会在心电图检测中发现坏死型Q波的存在,另外诸如多发性梗死与梗死向量之间抵消等原因亦有可能对坏死型Q波产生存在影响。
2损伤性ST段
当患者的心肌由于出血导致心肌受到破坏,正常的心肌和受到破坏的心肌会产生电位落差而引起形成舒张期和收缩期损伤电流,同时因为损伤区除极波受阻,致使ST向量的产生[2-3],该ST向量主要趋向于受到破坏的区域。当心外膜受到破坏时,ST段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上移,而当心内膜受到破坏时,ST段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下移。同时,心肌受到破坏也可能会致使ST—T波的变化,但如果有ST—T波的变化不能说明心肌一定受到了破坏,因为血电解质失调、心血管疾病、妇科急腹症、心率加速等原因也会引起ST—T波的变化,特别是处于40~60岁的妇女的心电图检查常常会存在ST—T波的变化,但这并不说明其一定存在心肌出血。所以,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有ST—T波的变化时要多方面考虑,不可就此判断为心肌出血或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这不仅会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也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
3AMI患者心电图分型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过去主要通过观察是否有坏死型Q波存在把其分成透壁性心肌梗死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类,然而此分类手段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和临床实际状况存在较大的出入。从多年的临床诊断中发现透壁型心肌梗死存在坏死型Q波的几率介于60~70%之间,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存在坏死型Q波的几率介于51~57%之间。为了更正这种不科学的分类方法,把Q波型心肌梗死(QMI)和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取代了已往的透壁心肌梗死和内膜下心肌梗死。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研究人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有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患者心电图最初的变化是ST段,坏死型Q波通常要经过9~15h方可产生,甚至时间更长。所以,他们认为急性心肌梗死不应该根据有无坏死型Q波来进行分类,而应该主要根据ST段的改变,现阶段对AMI的分类主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4AMI患者院前心电图诊断需重视的事项
医务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之前的抢救过程中查看患者的心电图是否存在动态性的改变十分关键,主要是指定时观察他们心电图所表现的连续变化。据可靠资料显示仅通过一次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仅为50%左右,但是通过连续观察心电图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仅上升至85%左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对于因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会有死亡的危险,患者的心电图动态改变十分显著,所以对于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表现和体征的患者要做好其心电监护和心电图间断时间连续检查工作[4],如果发现则需与以前的比较分析,断不能通过一次心电图检测草率给出诊断结果。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出现显著的心电图变化例如存在坏死型Q波的同时ST段也呈现出上下的移动,因此临床诊断人员要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要有极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急性心肌梗死可疑患者作出确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推荐在我国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10):867-869.
[2]MeierMA,AlbarWH,CooperJV,etal.Thenewdefini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diagnosticandprognostici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ArchInternMed,2009,162(14):1585-1588.
[3]马会利综述.心电图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22(1):328-330.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