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DEAS中的布尔运算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章放[1](2017)在《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吸波负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低能高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直线加速器小型化和机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微波功率吸收负载结构复杂且不紧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加速器小型化的发展。本课题主要基于高效吸波材料FeSiAl的应用,探索和研究紧凑型吸波负载的设计,以满足加速器发展的需求。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剩余功率吸收负载研究目前有两种途径:①采用同轴负载取代传统的波导式吸收负载:②通过高功率微波吸收材料的发展应用缩短波导式吸收负载的长度。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结合实验测量的方法,对两种形式的吸波负载进行了设计研究。文中主要涉及了 S波段4kW功率量级同轴负载的实际工程应用;并基于测试中的相关问题,对新型吸波材料FeSiAl涂层的复电磁参数测量进行了研究,为铁硅铝类材料的物性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测量方法;进一步依据参数测量结果,设计了负载长度在225mm左右的S波段波导式吸收负载,并提供了相应的冷却技术参数。为了研究FeSiAl涂层在吸波负载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本文首先对S波段4kW功率量级同轴负载设计及其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功率分配方案的优化,设计加工了4个吸波负载腔体;针对负载腔体探针谐振腔冷测实验中探针的影响,通过位移平台的控制,提高了微波性能测量的精度;根据实验测量与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得出了所采用材料物性参数存在较大偏差的结论,进一步理论修正了材料的复电磁参数以及负载腔体的结构尺寸;并借助耦合器耦合测量完成了同轴负载腔体的修正,并最终在加速管实际工作测试中运行良好。根据同轴负载设计中电磁参数的问题分析了 FeSiAl涂层分层结构的衰减机制,并依据多状态和多厚度法设计了新的测量结构;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结合高精度仿真计算的方式建立了测量结构衰减系数与材料复电磁参数之间的关系,完成对C波段中FeSiAl涂层电磁参数的测量;进一步通过验证负载微波测试验证了测量电磁参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基于FeSiAl涂层复电磁参数实验测量的结果,仿真分析了不同波导式干负载结构的衰减性能,并设计了长度为225mm的S波段波导式干负载,大幅缩短了负载长度;分析了除平面之外的其他型面壁构成的负载结构的衰减性能,并简要阐述了涂敷位置对衰减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电磁场-热-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波导式负载结构的热特性,设计了与S波段波导式干负载匹配的冷却系统。
齐艳梅[2](2013)在《人工股骨支架的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与优化》文中提出人工骨仿生支架是用于修复人体骨骼缺损后的功能和形态的替代物,根据结构仿生学的要求,骨仿生支架应具有与缺损骨高度一致的外部形态,利于与其它部位更好的配合,同时支架内部应具有与自然骨相似的非均匀分布的梯度三维联通孔隙结构,以满足机械性能和生物活性的需求。本文以成人股骨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CT扫描断层图像的信息,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完成了成人股骨仿生外形的个体化设计,误差在-0.01651-0.01792mm,满足了仿生的要求。其次,通过对成人股骨外部形态以及生物功能的研究,在前期优化的人工骨单晶胞模型的基础上(中心开球孔,四周为圆柱孔的正六面体结构),通过对单晶胞模型的参数控制,设计了14个具有梯度孔隙率的人工股骨梯度微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力学分析,研究了模型的结构参数对弹性模量及孔隙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固定模型联通孔径,随着中心球半径增大,孔隙率随之增加;当中心球半径固定时,随着联通孔径的增大,孔隙率也呈现递增趋势。14个模型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0.107-20.610GPa,孔隙率的范围为21.8%-41.2%,最后以人体自然股骨的弹性模量范围及保证良好连通性的孔隙率要求为指标,选定了适用于人体股骨替代物的三个模型。第三,应用Fluent对人工股骨梯度微结构模型进行两相流的组织液渗透及细胞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液能够很好的渗透到人工股骨支架的各个部位,细胞在支架内部均匀附着、生长。中心球半径对系统压力影响很小,较大的连通孔径比较适合细胞的增殖与粘附,因此在人工股骨支架的设计中,应尽量选择连通孔径大的微结构模型,通过调节中心球半径来满足所要求的支架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结合力学性能和流体性能分析研究,优化出既满足生物力学的要求,又能保证良好的连通性并且利于成骨进行的支架模型,具体参数为:中心球半径恒定为0.37,由内到外三层晶胞的连通孔径为0.50,0.45,0.42。第四,基于有限元形函数映射理论与布尔运算方法,结合GRIP语言提出了一种仿形精度较高,通用性较强的支架建模方法。首先,基于映射法对已建立的股骨实体模型进行三维六面体网格剖分,得到一系列不规则六面体单元。其次,基于各个不规则六面体单元的八节点控制,利用有限元中的等参单元和形函数映射原理,生成一系列不规则的孔隙单元,并将其进行布尔和运算,得到支架的孔隙模型。最后,将股骨实体模型与孔隙模型进行布尔差运算,得到具有光滑轮廓以及近似于自然孔隙的人工股骨支架模型。最后,针对支架内部非均匀分布的孔隙大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实现孔隙大小控制:第一,采用改变六面体的剖分参数(初始网格密度)及改变孔隙单元参数实现支架内的整体孔隙平均大小的控制。第二,采用网格加密技术进行局部区域的网格加密,实现了支架内局部区域孔隙大小的控制,以此获得与自然股骨高度相近的梯度孔隙分布。
郝瑜[3](2009)在《基于Web的三维造型的协同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CAD的需求,传统CAD技术越来越向网络化、协同化方向发展。本文针对这一趋势,利用课题组在协同设计方面已有的研发基础,并结合本课题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紫外光刻仿真的需要,进一步扩展与完善实验室所开发的基于Web的CAD系统,构建一个基于Web的同步协同设计环境。在这个虚拟平台上,来自不同区域的设计人员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工程项目,实现对实体对象的同步显示与交互操作功能。它采用纯Java语言编写,具有很好的跨平台和多用户支持等特性。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这种基于WEB模式的设计架构也帮助用户摆脱了安装客户端设计软件的麻烦,实现了随时随地参与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的需求。为了便于系统实现三维造型功能,论文为二维系统构建了三维平台,实现了系统向三维领域的扩展,为基于光刻的MEMS加工分析准备了三维展示平台。论文首先进行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面的介绍。然后为了设计的三维实体对象,在WebCAD系统上构建了三维平台,提供各种基本的造型工具。接着论文分析了三维平台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本系统的多文档同步开发的方法并加以实现。为了实现复杂对象的快速生成,论文同时提出了协同布尔操作方法,可方便地通过对简单实体对象的布尔运算来得到复杂对象,并实现了对实体对象的三角面片化操作。文章的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谭武征[4](2008)在《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作为一个概念设计构件兼容于国家863计划支持的三维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及产品创新设计系统。该系统通过表示模型及转换接口与三维CAD专项核心构件层交互。构造系统的CAD表示模型,重点实现创新技法模拟的创新设计工具,构建面向用户的三维模型表现及应用层。开发适用于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支持软件,包含创新设计方法、产品设计知识库、产品评价子系统、产品的协同设计等主要功能模块。本系统可作为知识支撑层集成于概念创新设计系统,也可作为三维CAD专项的软构件,以及作为面向轻工业产品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推理的主要机制,并针对案例推理的不足,修改和扩展知识库矩阵和相似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实例的改进的最近邻推理算法RF-KNN和一个基于旋转不变性产品零件参数的算法RRF-KNN。其次,引入子空间算法对产品知识库中的手机零部件进行了评价估计,对不同类形和同一款式的手机,参考广泛应用于通讯信号处理的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ESPRIT (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及冗余预编码算法,提出改进的MUPC (multiple parts classification)算法和EPPRIT(Estimating parts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算法。再次,设计了概念创新设计系统框架,对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把概念创新设计系统设计成一个基于PDM框架的、多层的系统模型。系统由PDM(Product Data Mangement)框架层、配置模型层、模糊推理层、IDEAS和CIDS(Conceptual Innovation Design System)集成层、面向服务的概念模型层、设计评价层、个性化图形用户接口和协同设计层等组成。最后,建立了一个协同设计环境,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用VRML(Virtual Reality Mark Language)/X3D定义几何物体的协作设计环境,用一个通用的通讯平台去交互,可采用IDEAS三维造型软件做造型服务器,转换为VRML模型后与协作环境交互,并用提出的通用协作设计软件诠释了产品的应用设计过程。本文的工作主要创新包括如下的四个方面:1)研究了推理的主要机制,并针对案例推理的不足,修改和扩展知识库矩阵和相似度计算公式,提出了基于实例的改进的最近邻推理算法RF-KNN和一个基于旋转不变性产品零件参数的算法RRF-KNN。2)基于子空间估计理论的研究,提出了MUPC算法和EPPRIT算法。3)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系统包括PDM框架层和它的缓冲池、与PDM和ERP的集成层、配置模型层、功能模型层、模糊推理层、与IDEAS等CAD软件的集成层、面向服务的概念设计模型层、设计评价层和计算方法层等。4)建立了一个基于Web用VRML/X3D定义几何物体的协作设计环境,可采用IDEAS三维造型软件做造型服务器,转换为VRML模型后与协作环境交互。
张伟国[5](2007)在《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跌落冲击分析》文中指出跌落冲击是手机损坏的第一大元凶,也是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响应过程,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对冲击现象进行分析,并将冲击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数值模拟是解决跌落仿真问题很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课题针对手机跌落的冲击动力学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冲击动力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确定了冲击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及求解过程,为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冲击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基于I-DEAS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跌落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分析方法。以圆柱形薄壁壳体为对象进行有限元跌落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试验结果修正有限元模型,使修正后的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达到虚实混合仿真的目的,同时也验证了跌落模拟分析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数字化手机模型为分析对象,建立手机结构跌落冲击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手机模型的不同跌落方向、不同跌落高度和不同阻尼值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手机跌落的响应规律和可能的失效形式,从中发现结构设计上的薄弱环节,为设计阶段的改进或优化提供了依据。根据结构冲击动力学的仿真研究,对跌落冲击的一般规律及阻尼对跌落冲击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在手机等产品跌落冲击中,阻尼能够消耗能量,并且降低响应峰值,减缓冲击效应。这一仿真方法对同类复杂结构的冲击动力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龚建春[6](2006)在《客运索道塔架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1979年以来,我国旅游客运索道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至目前的近300条,全国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区都建有或正在修建索道,为促进景区交通运输现代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塔架是架空索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架空索道运输的安全,索道塔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计算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索道塔架的设计计算一直沿用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由于用这种方法计算只能得到局部的应力和位移情况,而无法了解塔架受载时整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随着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载人架空索道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设计制造部门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快速准确反映塔架受载时的整体应力、应变分布规模的现代设计新方法。本文根据架空索道三角式塔架的载荷特征和结构组成形式,应用有限元软件I-DEAS,运用三维静动力有限元法分析原理完成了索道塔架的几何造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对索道塔架的六种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得出各工况的位移和应力场,并进行了塔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找出了一种系统的三角塔架的设计计算方法。
朱国涛[7](2006)在《三轴数控铣削加工的仿真建模与软件实现》文中提出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CAD/CAM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二维模拟或动画示意模式的仿真已逐步发展至具有三维真实感加工过程的仿真模式。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现有三维仿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三维实体布尔集合运算原理以及实体造型技术理论,给出了一个三轴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原型。该系统包括三轴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基本框架、数控程序通用译码模块和铣削过程刀具扫略体构造模块。文章还列举了一些加工仿真实例。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三轴铣削加工计算机仿真的原型框架。该系统包括机床/刀具管理模块,数控程序编辑/调试模块,数控程序通用译码模块,数控铣削加工仿真模块和刀具扫略体构造模块。2.给出了数控程序通用译码的编译规则及其实现的模板技术。该译码方式可以实现对任意数控程序进行虚拟运动指令转换,可为后续更深入的仿真提供了支持。3.设计并实现了数控铣削的刀具扫略体构造模块。该模块可以按照译码结果和当前机床刀具的参数化信息生成刀具扫略体;采用了单步、断点等调试运行数控程序的方法。该模块不仅能够生成切削后的工件体,还方便了用户检查数控程序的正确性。
张锦桥[8](2006)在《滤波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内容来源于梁锡昌、王家序教授的专利,是在谐波减速器的基础上改进的减速器,它具有运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刚度大、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和回差小、体积小、高精度、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正好符合机器人传动装置的要求,而且克服了谐波传动难以克服的缺点,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潜力是很大的。对这种新型传动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1、在谐波减速器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减速器,即滤波减速器,它具有谐波减速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可克服谐波减速器的缺点如柔轮椭圆变形,容易引起材料的疲劳破坏,空耗功率消耗大,柔轮存在薄壁,存在不稳定。对滤波减速器进行运动学计算和重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并对内啮合的齿轮进行干涉验算。用I-DEAS软件对滤波减速器结构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完成零件的装配,生成机构的装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传动装置进行机构分析。2、对滤波减速器从刚度、强度和平衡几方面分析,用当量齿形法和ISO方法分别进行刚度分析并对两结果进行比较。接触强度首先进行分析计算,然后根据弹性接触分析理论,应用I-DEAS软件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自动生成,应力应变分析,及分析结果的后处理。对轮齿弯曲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并对轮齿工作面进行耐磨计算。对滤波减速器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质量进行平衡分析。3、对滤波减速器传动装置各部件从改进结构和使用新型材料两个方面进行节约材料的研究,提出了四种结构改进方案,并依靠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及广泛使用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滤波减速器的重量,节约了材料。4、对滤波减速器进行试验研究。加工出实验平台,进行运动精度测试和噪声测试,确定其声强的大小和传动比是否满足要求,以验证其各种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崔玉珍[9](2006)在《协同设计中产品数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CAD协同技术的发展及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大型的设计项目,只有集中多个设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共同参与设计与管理,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以往的单用户CAD已不能满足设计人员的要求。设计者之间在设计时必须进行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数据不一致或重复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协同设计系统必须提供一个环境,让两个或更多不同地点的设计工程师,通过该系统照常利用一般CAD的使用,达成协同的操作。将CAD协同设计技术与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有机地整合到设计过程中,从而对设计者的工作环境加以改善,加速设计模式的发展与数据管理的变革,同时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以建筑创新概念设计的协同设计与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充分理解概念设计的特点之后,将计算机协同设计技术与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应用到建筑外观的创新概念设计中,讨论了该协同设计环境的网络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建筑创新设计集成系统的协同设计与管理。该系统主要运用了Hoops/Net技术、产品数据管理理念及大量的协同技术。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实时同步协同机制实现:根据协同设计过程特点,将功能强大的Hoops/3D图形引擎接口、Hoops/Net技术与创新设计集成系统相结合,讨论了在该环境下进行协同设计所使用的关键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对等的高效协同设计空间,实现了创新设计集成环境的分布式协同工作。该协同设计集成系统在建筑概念创新领域得到了应用和推广。2、集成环境下各设计功能的协同管理:在实现建筑创新集成环境的协同设计基础上,考虑到本系统的软构件集成特点,对多种创新设计算法和模块实现网络协同设计管理功能,与传统CAD或其它创新设计系统相比,极大的提高了创新设计效率.3、灵活的网络数据传输机制:设计实现了以开放的自定义网络数据消息机制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自定义数据消息采用变长字符串格式,减少了数据传输量,提高了传输性能。在本文中所提出的自定义数据结构是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库存储、网络同步设计回显及协同管理产品数据的关键组成部分。4、产品数据管理功能:考虑到建筑外观设计中协同创新设计对于图形数据库管理的更高要求,提出了利用以产品结构树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数据管理理论来支持协同设计与管理。另外,我们简要给出了网络产品构件类数据库中的构件创新评价及构件质量评价策略.对于产品数据的安全管理与网络冲突策略在建构协同环境时进行了全局统一部署。本文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创新概念设计的协同进化计算技术研究》(项目号:6037405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创新设计的进化计算技术研究》(项目号:Y2003G01)、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支持进化计算的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项目号:021050101-1-7)、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创新设计软构件及集成系统》(项目号:03BS003)的资助,项目021050101-1-7及项目03BS003已顺利完成并通过有关部门鉴定。
薛翔[10](2006)在《基于ACIS的钣金CAD/CAM理论与原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者基于ACIS实体造型内核与Scheme语言,从钣金零件自身的设计和制造特点出发,对钣金CAD/CAM系统开发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面向钣金件的冲切加工,提出了将钣金零件制造的经验知识与专业技术融入特征造型过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实体建模开发了智能钣金CAD/CAM原型系统(Smart Sheet Metal Prototype System-SSM)。作者提出一种HBCR混合实体造型方法(Hybrid B-reps/CSG Fabrication Modeling Representation)进行钣金冲压件实体模型的有效构建。模型基层采用“B-reps边界表示法”进行描述,构建过程中采用“CSG构造实体几何”的造型方法,从而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实体造型表示法各自的优势。在几何模型定义与操作上,根据钣金件的截面特征,采用扫描实体建模Sweeping方法动态创建SSM原型系统中的基本几何体素。基于混合实体造型HBCR技术,通过提取钣金冲压件形状特征模型,实现了基于特征的钣金模型设计。经过对形状特征的有效功能扩展,使其具有一定工艺语义,派生为一种全新的PGS工艺几何实体特征(Process Geometric Solid Feature),从而实现了SSM原型系统中CAD设计模块/展开模块Unfolding /加工模块CAM这三者之间在数据表示和构造操作上的一致性,实现了面向钣金零件制造的产品设计(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为达到钣金CAD/CAM应用上的集成建立了理论基础。课题的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钣金CAD/CAM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I-DEAS中的布尔运算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DEAS中的布尔运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吸波负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电子直线加速器简述 |
1.1.2 行波直线加速器微波吸收负载 |
1.1.3 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1.3.1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1.3.2 吸波材料的复电磁参数测量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吸波负载理论及设计原理 |
2.1 同轴负载结构及设计原理 |
2.1.1 盘荷波导同轴负载结构及性能参数 |
2.1.2 同轴负载设计流程 |
2.2 波导式负载的常见结构及性能参数 |
2.3 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波段4kW同轴负载的设计、测试和优化 |
3.1 同轴负载腔体设计 |
3.1.1 冷却系统及负载腔体功率分配方案设计 |
3.1.1.1 冷却系统的设计 |
3.1.1.2 功率分配方案的最适设计 |
3.1.1.3 单水道和双水道结构的性能对比 |
3.1.2 腔体尺寸加工误差 |
3.2 同轴负载腔的冷测实验 |
3.2.1 驻波谐振腔结构的仿真分析 |
3.2.2 探针对负载腔体微波性能测量的影响及测量精度研究 |
3.2.3 实验平台的搭建及谐振腔测量 |
3.2.4 误差分析 |
3.3 同轴负载腔体的加工修正 |
3.3.1 同轴负载腔体的修正方法 |
3.3.2 耦合器仿真设计 |
3.3.3 负载腔体及涂层尺寸的加工修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eSiAl复电磁参数测量 |
4.1 FeSiAl材料电磁损耗的特殊性 |
4.2 复电磁参数测量方法 |
4.3 C波段复电磁参数测试实验 |
4.3.1 测试结构的几何尺寸的影响 |
4.3.2 电磁参数的测量 |
4.4 C波段复电磁参数的计算 |
4.4.1 变截面波导电磁场求解 |
4.4.2 介质波导电磁场基本模式求解 |
4.4.3 衰减与复电磁参数关系式的最小二乘拟合 |
4.4.3.1 最小二乘法推导 |
4.4.3.2 拟合关系式的变式 |
4.4.3.3 拟合精度的分析 |
4.5 复磁导率与工作频率的相关性研究 |
4.5.1 电磁参数频率关系拟合 |
4.5.2 电磁参数仿真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S波段紧凑型波导干负载设计 |
5.1 吸波材料涂覆对吸波负载性能的影响 |
5.1.1 不同负载段结构性能的规律性研究 |
5.1.1.1 单斜劈平面结构 |
5.1.1.2 双斜劈平面结构 |
5.1.1.3 四平面涂敷结构 |
5.1.2 曲面形式涂覆面的规律探讨 |
5.1.2.1 折平面形式 |
5.1.2.2 对数曲面形式 |
5.1.3 涂覆位置对衰减性能的影响 |
5.2 波导式口变形量对吸波负载性能的影响 |
5.3 S波段波导式负载及其冷却系统的设计 |
5.3.1 电磁-热-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
5.3.2 冷却方式的选择 |
5.3.2.1 风冷系统 |
5.3.2.2 水冷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人工股骨支架的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人工骨仿生支架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工骨支架仿生外形的研究 |
1.3.2 人工骨支架内部微结构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难点及创新点 |
1.5 小结 |
2 基于逆向工程的人工股骨仿生外形建模技术研究 |
2.1 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
2.2 逆向工程软件的选用 |
2.2.1 医学图像软件 |
2.2.2 Geomagic Studio |
2.2.3 UG NX6.0 |
2.3 人工股骨仿生外形建模技术概述 |
2.3.1 CT 数据采集 |
2.3.2 三维重建 |
2.4 人工股骨支架仿生外形建模技术应用 |
2.4.1 CT 图像数据采集 |
2.4.2 曲面处理及生成 |
2.4.3 生成实体 |
2.4.4 结论 |
2.5 结论 |
3 人工股骨支架的内部梯度微结构设计与有限元优化分析 |
3.1 股骨组织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
3.1.1 股骨组织的微观结构 |
3.1.2 股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
3.1.3 股骨组织的流体力学性能 |
3.2 人工股骨有限元优化分析 |
3.2.1 有限元研究概况 |
3.2.2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用 |
3.3 人工股骨内部梯度微结构设计 |
3.3.1 单晶胞模型的设计 |
3.3.2 梯度微结构模型的设计 |
3.3.3 梯度微结构模型的选取 |
3.4 力学性能的分析与可控性的研究 |
3.4.1 梯度微结构模型的弹性模量 |
3.4.2 梯度微结构模型的最大等效应力及最大等效应变分布 |
3.4.3 梯度微结构模型的孔隙率变化 |
3.5 两相流数值研究及优化分析 |
3.5.1 网格计算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6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形函数的人工股骨支架仿生建模技术研究 |
4.1 形函数映射理论与六面体网格划分理论概述 |
4.1.1 等参单元法 |
4.1.2 基于映射法的六面体网格划分理论 |
4.2 UG/Open GRIP 简介 |
4.3 人工股骨支架的仿生建模方法 |
4.4 定义单元孔隙模型 |
4.4.1 参数域单元孔隙模型 |
4.4.2 空间域子单元负型的构形方法 |
4.4.3 算法实现 |
4.5 基于映射法的实体六面体网格划分 |
4.5.1 曲面二维网格的剖分 |
4.5.2 三维六面体网格的划分 |
4.5.3 算法及实例 |
4.6 人工股骨支架建模实例 |
4.7 孔隙大小的控制 |
4.7.1 人工股骨支架内整体平均孔隙大小的控制 |
4.7.2 局部区域中孔隙大小的控制 |
4.8 人工股骨支架连通性的分析 |
4.9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Web的三维造型的协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协同CAD 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协同的WEBCAD 系统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1.1 设计目标 |
2.1.2 系统体系结构 |
2.1.3 系统中协同环境介绍 |
2.2 三维造型平台的构建 |
2.2.1 三维造型功能 |
2.2.2 协同功能 |
2.2.3 系统集成 |
第三章 WEBCAD 系统中三维造型模块的实现 |
3.1 三维造型的研究背景 |
3.2 三维造型模块的实现 |
3.2.1 三维造型功能 |
3.2.2 三维造型的协同信息设计 |
3.2.3 三维造型的协同处理 |
3.3 三维造型模块的研究总结 |
第四章 WEBCAD 系统中三维造型多文档模块的实现 |
4.1 多文档设计的研究背景 |
4.2 系统中多文档模块的实现 |
4.2.1 模块分级与控制 |
4.2.2 多文档消息设计 |
4.2.3 多文档的协同设计 |
4.3 多文档模块研究总结 |
第五章 WEBCAD 系统中三维造型布尔操作的实现 |
5.1 布尔操作的研究背景 |
5.2 系统中布尔操作的实现 |
5.2.1 布尔运算模块 |
5.2.2 布尔操作实体设计 |
5.2.3 布尔运算协同处理 |
5.3 布尔操作研究总结 |
第六章 WEBCAD 系统的应用实例 |
6.1 WEBCAD 应用部署 |
6.1.1 数据库的建立 |
6.1.2 部署的实现 |
6.1.3 应用过程示例 |
6.2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设计 |
1.2 概念设计系统及支持工具综述 |
1.3 概念设计创新策略 |
1.3.1 创造力模型 |
1.3.2 产品概念创新策略 |
1.4 论文综述 |
1.4.1 创新设计理论 |
1.4.2 子空间分析估计理论 |
1.4.3 创新设计系统框架 |
1.4.4 协作设计环境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实例的推理* |
2.1 引言 |
2.2 最近邻算法 |
2.2.1. KNN 及其改进算法综述 |
2.2.2. KNN 算法的优缺点 |
2.2.3. KNN 算法的改进方法 |
2.3. RF-KNN |
2.3.1 算法结构图 |
2.3.2 知识表示 |
2.3.3 改进的算法 |
2.3.4 算法步骤 |
2.4. RRF-KNN |
2.4.1 算法的改进 |
2.4.2 算法结构图 |
2.5 产品的功能模型分解 |
2.5.1 功能结构转换模型 |
2.5.2 功能表达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实例推理与分析 |
2.6.2 应用算法分析 |
2.6.3 推理模块的比较 |
2.6.4 试验结果的比较 |
2.7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子空间的估计理论* |
3.1 引言 |
3.2 子空间评价算法框架 |
3.3 不同类型手机的评价设计算法 |
3.3.1 子空间算法 |
3.3.2 冗余预编码的算法 |
3.4 同一类型手机的评价设计算法 |
3.4.1. MUPC 算法 |
3.4.2. EPPRIT 算法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1.1 概念设计软件 |
4.1.2 系统构造 |
4.2 功能规定与设计 |
4.2.1 服务器端功能规定 |
4.2.2 客户端功能规定 |
4.3 系统框架 |
4.4. PDM 层和它的缓冲池 |
4.5. PDM 和ERP 的集成接口 |
4.6 模型配置层 |
4.7 功能基础模型层 |
4.8 模糊推理层 |
4.9 CAD 与CIDS 的集成层 |
4.9.1. I_DEAS、PDM 与CIDS 的集成 |
4.9.2. TiGEMS6.0 与CIDS 的集成 |
4.10 面向服务的概念设计模型层 |
4.11 设计评价层 |
4.12 协同设计层 |
4.13 应用实例结果和讨论 |
4.14 小结 |
第五章 协同环境设计* |
5.1 引言 |
5.2.W EB 协作设计存在的问题 |
5.2.1 并行(Concurrency) |
5.2.2 同步(Synchronization) |
5.2.3 连接(Connetion) |
5.3 系统模型 |
5.3.1 通讯服务器 |
5.3.2 建模服务器 |
5.4 基于VRML/X3D 的通用协作设计软件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继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
(5)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跌落冲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冲击动力学理论概述 |
2.1 冲击动力学基本理论 |
2.1.1 冲击振动基本概念 |
2.1.2 冲击问题分析理论及解决方法 |
2.2 冲击力学问题的有限元理论 |
2.2.1 有限元法概述 |
2.2.2 有限元法的发展 |
2.2.3 冲击载荷响应有限元算法 |
2.3 I-DEAS 动响应分析基本理论 |
2.3.1 I-DEAS 响应分析概述 |
2.3.2 I-DEAS 响应分析基本理论 |
2.3.3 I-DEAS 瞬态响应分析 |
2.3.4 I-DEAS 碰撞算法 |
2.4 阻尼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简单结构跌落试验的数值模拟及参数修正 |
3.1 引言 |
3.2 试验分析 |
3.2.1 试验系统简介 |
3.2.2 跌落冲击试验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数值模拟及参数修正 |
3.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手机模型的跌落冲击数值模拟 |
4.1 手机简介 |
4.1.1 手机材料及其结构 |
4.1.2 手机的跌落测试 |
4.2 手机模型的跌落冲击数值模拟 |
4.2.1 模型的处理及有限元离散 |
4.2.2 材料模型 |
4.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4 正立竖直方向跌落分析 |
4.2.5 其它方向跌落分析 |
4.2.6 不同工况跌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客运索道塔架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塔架有限元分析的立题依据 |
1.3 论文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的背景、意义 |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维静动力有限元法分析基本理论 |
2.1 有限元法概述 |
2.2 静力问题有限元基本方程 |
2.3 位移模式与载荷的移置 |
2.4 应力矩阵及刚度矩阵 |
3 索道塔架的几何造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几何造型概述 |
3.1.1 几何造型的基本方法 |
3.1.2 I-DEAS的几何造型 |
3.2 索道塔架的实体造型 |
3.2.1 索道塔架的结构参数及载荷工况 |
3.2.2 索道塔架的实体造型 |
3.3 索道塔架的计算数学模型 |
3.3.1 索道塔架的有限元网格处理 |
3.3.2 索道塔架的载荷及约束 |
4 索道塔架多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
4.1 塔架在工况1下的有限元分析 |
4.1.1 塔架的位移场 |
4.1.2 塔架的应力场 |
4.2 塔架在工况2下的有限元分析 |
4.2.1 塔架的位移场 |
4.2.2 塔架的应力场 |
4.3 塔架在工况3下的有限元分析 |
4.3.1 塔架的位移场 |
4.3.2 塔架的应力场 |
4.4 塔架在工况4下的有限元分析 |
4.4.1 塔架的位移场 |
4.4.2 塔架的应力场 |
4.5 塔架在工况5下的有限元分析 |
4.5.1 塔架的位移场 |
4.5.2 塔架的应力场 |
4.6 塔架在工况6下的有限元分析 |
4.6.1 塔架的位移场 |
4.6.2 塔架的应力场 |
4.7 有限元分析结果小结 |
4.7.1 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位移 |
4.7.2 塔架的应力场 |
5 塔架有限元模态分析 |
5.1 限元模态分析原理 |
5.2 塔架约束模态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三轴数控铣削加工的仿真建模与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D/CAM 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数控加工编程的发展概况 |
1.3 数控加工仿真的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概念 |
1.3.2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研究背景 |
1.3.3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数控加工仿真算法及优劣分析 |
1.5 课题来源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几何造型技术简介 |
2.1 曲线曲面的表达技术 |
2.2 实体模型的布尔运算 |
2.3 CASCADE 及其造型方法简介 |
2.3.1 CASCADE 的类库结构 |
2.3.2 CASCADE 的主要功能 |
2.3.3 CASCADE 的主要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原则和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1.2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描述 |
3.2 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 |
3.3 系统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
3.3.1 本系统的特点 |
3.3.2 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译码器的设计和实现 |
4.1 通用译码器的需求分析 |
4.1.1 数控程序的一般格式 |
4.1.2 数控程序的特点 |
4.1.3 通用译码模块的组成 |
4.2 通用译码器的设计 |
4.2.1 中间文件的格式 |
4.2.2 预处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2.3 检错译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4.3 译码结果对仿真流程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刀具扫略体的构造 |
5.1 刀具扫略体的概念 |
5.2 刀具扫略体的构造分析 |
5.3 刀具扫略体的构造 |
5.3.1 刀具垂直运动时扫略体的构造 |
5.3.2 刀具水平运动时扫略体的构造 |
5.3.3 一般情况下刀具扫略体的构造 |
5.4 刀具扫略体的构造程序示例 |
5.4.1 构造程序分析 |
5.4.2 构造程序示例 |
5.5 基于刀具扫略体的切削仿真及其病态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的效果 |
6.1 Super Mill 三轴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软件界面 |
6.2 Super Mill 三轴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系统运行实例 |
6.2.1 G01 测试实例 |
6.2.2 G02/G03 测试实例 |
6.2.3 固定循环程序测试实例 |
6.2.4 综合测试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滤波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减速器的现状 |
1.2.1 国外减速器的现状 |
1.2.2 国内减速器的现状 |
1.3 谐波减速器的优缺点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滤波减速器的设计及实体造型 |
2.1 概述 |
2.2 滤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
2.3 滤波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
2.3.1 滤波减速器的运动学计算 |
2.3.2 固定内齿轮和平动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 |
2.3.3 输出内齿轮的结构设计 |
2.3.4 偏心轮的结构设计 |
2.3.5 滤波减速器内啮合的干涉验算 |
2.4 减速器重要零部件实体模型 |
2.4.1 I-DEAS 的几何造型概述 |
2.4.2 滤波减速器重要部件实体造型 |
2.4.3 滤波减速器装配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滤波减速器的分析 |
3.1 概述 |
3.2 滤波减速器的作用力分析 |
3.3 轮齿的刚度分析 |
3.3.1 当量齿形法 |
3.3.2 ISO 方法 |
3.3.3 轮体周向变形 |
3.4 轮齿接触强度分析 |
3.4.1 接触应力分析 |
3.4.2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
3.5 有限元分析齿轮接触强度 |
3.5.1 接触理论概述 |
3.5.2 I-deas 关于接触的求解 |
3.5.3 减速器单对齿接触分析 |
3.6 轮齿弯曲强度分析 |
3.6.1 按平截面法计算齿根应力 |
3.6.2 许用齿根应力 |
3.6.3 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
3.7 轮齿工作面的耐磨计算 |
3.7.1 滤波齿轮传动的工作能力准则 |
3.7.2 轮齿工作面的耐磨计算 |
3.8 滤波减速器的平衡计算 |
3.8.1 偏心轮惯性力 |
3.8.2 滤波减速器平衡计算 |
3.9 本章小结 |
4 滤波减速器节约材料的研究 |
4.1 减速器重量初算 |
4.2 减速器各结构节约材料的途径 |
4.2.1 通过改进结构来节约材料 |
4.2.2 采用新型材料来节约材料 |
4.3 本章小结 |
5 滤波减速器的试验研究 |
5.1 减速器的加工制造与装配 |
5.1.1 主要元件的材料选择 |
5.1.2 主要零件的加工特点 |
5.1.3 减速器的装配步骤特点 |
5.2 电机的选用 |
5.2.1 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的比较 |
5.2.2 步进电机的选择 |
5.2.3 步进电机应用中的注意点 |
5.3 性能试验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实验设备 |
5.3.3 实验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协同设计中产品数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AD、CAM/CIMS 技术及发展概况 |
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协同设计(CSCD)理论概述 |
1.4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的发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二章 协同设计环境的架构 |
2.1 协同设计平台是PDM 的必由之路 |
2.2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CSCD 产品 |
2.3 本部分采用的技术 |
2.3.1 HOOPS/Net 技术简介 |
2.3.2 HOOPS/Net 协同设计框架: |
2.4 协同设计的实现 |
2.5 协同环境实现展示 |
第三章 产品数据管理概述 |
3.1 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概述 |
3.2 PDM 的定义 |
3.3 产品数据管理PDM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PDM 是企业的发展的动力,企业需要PDM |
3.4 目前市场上主流PDM 产品及现状 |
3.5 协同设计中的产品数据管理 |
第四章 协同创新设计中PDM 技术与方案建模 |
4.1 功能齐全的产品数据模型及数据格式转换技术 |
4.2 基于数据库的动态网络数据过程管理技术 |
4.3 BOM 技术 |
4.4 产品数据管理构件建模 |
4.4.1 网络产品数据管理资源库 |
4.4.2 PDM 的BOM 模型自动构造生成与管理 |
4.4.3 检索与发布机制 |
第五章 实现与应用 |
5.0 引言 |
5.1 网络构件类库的建立与管理 |
5.1.1 设计原则及ADO 技术 |
5.1.2 构件的描述及分类 |
5.2 构件的装配与构件库的管理 |
5.3 知识发现与智能学习机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 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与发表文章 |
(10)基于ACIS的钣金CAD/CAM理论与原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D 造型技术的发展 |
1.2 实体造型技术 |
1.2.1 Sweeping表示法 |
1.2.2 B-reps表示法 |
1.2.3 CSG表示法 |
1.2.4 Decomposition Modeling 表示法 |
1.3 CAM 技术的发展 |
1.4 课题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混合实体造型与特征设计 |
2.1 B-reps 与CSG 实体造型方法 |
2.1.1 B-reps 表示法的特点 |
2.1.2 CSG 表示法的特点 |
2.1.3 钣金冲压件造型特点 |
2.1.4 混合实体造型-HBCR |
2.2 HBCR 及其在SSM 原型系统中的应用 |
2.2.1 基本几何体素-HBCR 中的基本单元 |
2.2.2 B-reps 在HBCR 中的作用 |
2.2.3 CSG 与HBCR 的构造树 |
2.3 基于特征设计方法 |
2.3.1 几何形状特征 |
2.3.2 工艺扩展特征—PGS |
2.4 小结 |
第三章 几何实体造型内核 |
3.1 Parasolid |
3.2 ACIS 及其应用 |
3.2.1 混合维度模型空间 |
3.2.2 模型对象 |
3.2.3 B-reps 及其对模型的描述 |
3.2.4 Sweeping 及其造型方法 |
3.2.5 CSG 与布尔运算操作 |
3.2.6 核心组件 |
3.2.7 由Scheme 编写的SSM 原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SSM 原型的体系结构 |
4.1 PGS 工艺特征 |
4.2 多视图设计方法 |
4.2.1 多视图特征模型 |
4.2.2 设计域中的设计模型 |
4.2.3 展开域中的展开模型 |
4.2.4 加工域中的加工模型 |
4.3 微联结应用 |
4.4 SSM 系统中的功能实现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I-DEAS中的布尔运算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吸波负载的研究[D]. 章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2]人工股骨支架的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与优化[D]. 齐艳梅. 陕西科技大学, 2013(S2)
- [3]基于Web的三维造型的协同设计[D]. 郝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7)
- [4]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 谭武征.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6)
- [5]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跌落冲击分析[D]. 张伟国. 江南大学, 2007(03)
- [6]客运索道塔架的有限元分析[D]. 龚建春. 四川大学, 2006(04)
- [7]三轴数控铣削加工的仿真建模与软件实现[D]. 朱国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8]滤波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D]. 张锦桥. 重庆大学, 2006(01)
- [9]协同设计中产品数据管理研究[D]. 崔玉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10]基于ACIS的钣金CAD/CAM理论与原型系统研究[D]. 薛翔. 东南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