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内战论文-任芳

黎巴嫩内战论文-任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黎巴嫩内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黎巴嫩内战,教派割据,巴解组织,外部势力

黎巴嫩内战论文文献综述

任芳[1](2017)在《试论黎巴嫩内战中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巴勒斯坦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数百万难民颠沛流离,主要在约旦和黎巴嫩这两个国家定居下来。约旦黑九月事件后,巴解组织的武装力量转移到了黎巴嫩南部,并在贝鲁特地区建立了武装斗争基地,以此对抗以色列报复与打击。巴解组织的到来,打破了黎巴嫩国内两大教派即基督教派与穆斯林派之间的力量对比,黎巴嫩国内危机重重内战一触即发,而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内战所起的作用与角色不容忽视。巴解组织加入到黎巴嫩内战影响极大,本文拟对黎巴嫩内战中的巴解组织的政策、立场及其原因及后果进行剖析。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分别论述黎巴嫩和巴解组织的概况、巴解组织参与到黎巴嫩内战中的过程与阶段、巴解组织加入黎内战所产生的影响。在叁个部分中,着重分析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内战中角色及政策的转变、立场及其原因,并且深入分析外部势力对于巴解组织立场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12-01)

马征[2](2014)在《讲述黎巴嫩内战的“地下经典”》一文中研究指出艾特尔·阿德南(Etel Adnan,1925-)是一位主要运用英语和法语进行创作的黎巴嫩裔诗人、画家、政论批评家和小说家,也是当代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描写黎巴嫩内战中的宗教、政治、生活和女性问题的小说《西特·玛丽·罗斯》(Sitt Marie(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4-05-23)

艾尔萨·阿布·阿西,胡锦山[3](2012)在《集体记忆与对过去的管理:战后黎巴嫩内战记忆的倡议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战后时期记忆倡议者的研究及关于内战(1975—1990)的集体回忆的构成分析了黎巴嫩对过去的管理。在叙利亚霸权之下,战后国家的和解是基于对战争罪犯实行大赦及将民兵头目重新整合入国家机构中而开展的。聚集在"公民社会"旗帜下的记忆倡议者们通过动员人们寻找失踪者、开展纪念1975年4月13日的活动、成立专门性的组织来争取在公共领域施加其对关于过去的阐释的影响。政府官员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使遗忘合法化,为了确保战后和解,对战争罪犯免责,使他们逍遥法外。作为回应,这些行动者从底层进行呼吁,提出正义与和解的民主要求。这个运动是由一些人权和倡议协会领导的,这些协会是国际人权网络的组成部分,国际人权网络旨在为终止全球范围内的战争提供指导。关于当地的记忆行为的研究突出了关于内战的记忆的不同叙述,反映了公民社会的冲突和内部分裂。(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2年01期)

胡耀辉[4](2009)在《真主党与黎巴嫩内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于1982年内战后的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激进势力中的最大组织——真主党,曾经一度对黎巴嫩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并且对黎巴嫩内战的进程有一定的作用。黎巴嫩内战是真主党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一,真主党对黎巴嫩政局有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S1期)

樊小红[5](2009)在《黎巴嫩内战后什叶派的政治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边缘地位的黎巴嫩什叶派,经过内战后十几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黎巴嫩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其政治崛起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内战结束到2000年以色列撤军;2000年至2005年拉非克.哈里里遇刺;2005年至今。内战后黎巴嫩什叶派的政治发展大致体现出以下特点:什叶派政党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成为黎巴嫩什叶派的政治代表;什叶派的政治发展受外部势力影响较大;宗教学者继续在什叶派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什叶派的政治发展还将受到教派分权制度、真主党的政治表现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论坛》期刊2009年01期)

甘黎[6](2008)在《黎巴嫩内战原因的多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黎巴嫩近几十年里政局动荡、战乱不断,教派纷争引起的内战就长达16年。究其原因,内部方面在于教派林立,相互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教派利益至上,政府力量被削弱;外部方面则在于其周边国家利益争战均将其作为自己的前沿阵地。国外武装力量的介入,加剧了黎巴嫩国内各派势力间的矛盾。(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8期)

黄忠东[7](2000)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与1958年黎巴嫩内战》一文中研究指出195 8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兵黎巴嫩是继仁川登陆后美国最大的两栖军事行动。美国动用了 140 0 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 ,出动飞机 110 0 0架次。外国学者认为伊拉克政变是促成美国军事干涉黎巴嫩的主要原因 ,美国军事干涉黎巴嫩是为了稳定伊拉克政变后日益恶化的中东局势 ,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本文作者根据已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 ,提出新的见解 ,认为没有伊拉克政变 ,美国也会干涉黎巴嫩内战。美国出兵干涉黎巴嫩内战的真实目的是通过黎巴嫩来建造美国的军事强权 ,同时向世界传递其政策的可信性 ,从而树立自己的威望。(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6期)

陈和丰[8](1989)在《黎巴嫩内战加剧的原因何在?》一文中研究指出黎巴嫩自去年9月总统难产以来,出现了国家没有元首、议会瘫痪、两个政府并存、军队分裂、教派斗争有增无已和外部势力纷纷插手空前混乱的局面。从今年3月开始,以基督教政府军和民兵为一方同叙利亚军及穆斯林民兵为另一方之间的炮战愈演愈烈,虽然各方调解,至今尚未平息。黎巴嫩战乱加剧,反映了在中东地区的新形势下,它的内外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化。这里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当前的背景。(本文来源于《国际展望》期刊1989年17期)

黎巴嫩内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艾特尔·阿德南(Etel Adnan,1925-)是一位主要运用英语和法语进行创作的黎巴嫩裔诗人、画家、政论批评家和小说家,也是当代阿拉伯裔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描写黎巴嫩内战中的宗教、政治、生活和女性问题的小说《西特·玛丽·罗斯》(Sitt Marie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黎巴嫩内战论文参考文献

[1].任芳.试论黎巴嫩内战中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D].西北大学.2017

[2].马征.讲述黎巴嫩内战的“地下经典”[N].文艺报.2014

[3].艾尔萨·阿布·阿西,胡锦山.集体记忆与对过去的管理:战后黎巴嫩内战记忆的倡议者[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

[4].胡耀辉.真主党与黎巴嫩内战[J].山东社会科学.2009

[5].樊小红.黎巴嫩内战后什叶派的政治发展[J].国际论坛.2009

[6].甘黎.黎巴嫩内战原因的多视角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黄忠东.艾森豪威尔政府与1958年黎巴嫩内战[J].南京社会科学.2000

[8].陈和丰.黎巴嫩内战加剧的原因何在?[J].国际展望.1989

标签:;  ;  ;  ;  

黎巴嫩内战论文-任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