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机制论文-肖娅婷

受力机制论文-肖娅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土地区,自平衡法,数值模拟

受力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肖娅婷[1](2019)在《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起步较晚,其准确性、可靠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为了了解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受力变形机制,丰富黄土地区自平衡法试验数据,依托实际工程项目,通过现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到结论为:泥浆护壁灌注桩中"泥皮"效应对自平衡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自平衡试验检测中,荷载箱体位置的估算需要考虑桩长、成孔时间以及泥浆对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吻合,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自平衡测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肖娅婷[2](2019)在《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起步较晚,其准确性、可靠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为了了解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受力变形机制,丰富黄土地区自平衡法试验数据,依托实际工程项目,通过现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得到结论为泥浆护壁灌注桩中"泥皮"效应对自平衡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自平衡试验检测中,荷载箱体位置的估算需要考虑桩长、成孔时间、以及泥浆对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吻合,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自平衡测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3期)

孙文,王公胜[3](2019)在《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起步较晚,其准确性、可靠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为了了解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受力变形机制,丰富黄土地区自平衡法试验数据,依托实际工程项目,通过现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得到结论为泥浆护壁灌注桩中"泥皮"效应对自平衡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自平衡试验检测中,荷载箱体位置的估算需要考虑桩长、成孔时间、以及泥浆对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吻合,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自平衡测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陕西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黄远,陈桂榕,胡晓芳[4](2019)在《装配整体式结构抗连续倒塌受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压拱和悬链线阶段的受力机理,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装配整体式框架(PCF)模型并用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模型,选取A2模型对这2个阶段的受力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将该阶段承载力与经典塑性铰理论承载力相比,定义了压拱和悬链线机制承载力提高系数η和ξ,研究了跨高比、层数、配筋率等参数对结构抗倒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底部配筋率由0.44%增加到0.88%后,压拱机制承载力最大值F_(u.a)和悬链线机制承载力最大值F_(u.c)分别增加了37%和88.7%,η由1.25减少到1.22,ξ由1.06增加到1.45;顶部配筋率由0.66%增加到1.03%后,F_(u.a)增大了25%,η由1.25减少到1.20,而F_(u.c)变化很小,ξ由1.57减少到1.16;改变跨度导致跨高比由8增加到15时,F_(u.a)和F_(u.c)分别减小了67%和59%,η由1.33减小到1.18,ξ由1.44增加到1.59;改变梁高导致跨高比由8增加到15时,F_(u.a)和F_(u.c)分别减小了87.7%和59.9%,η由1.35减少到1.08,ξ由1.44增加到3.85;层数增加时,η减小,ξ增大;侧向约束的刚度对悬链线效应的影响较大,当柱相对抗弯刚度大或侧向约束的跨数多时,悬链线效应对抗力的提高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田辉[5](2019)在《采场上覆软弱夹层区域钻井受力与破坏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瓦斯的有效抽采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地面钻井抽采是一种高效的煤矿瓦斯开发模式,但是,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运动剧烈,对钻井井身产生显着的剪切、挤压和拉伸等破坏作用,甚至造成钻井破断,当地层中含有软弱夹层时,钻井损害现象更加严重和频发,钻井易破断失效已成为制约该项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本文通过采用基础理论及案例分析、基础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动条件下地层中软弱夹层区域的运动规律及钻井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采动条件下覆岩的垮落特征及淮南矿区、晋城矿区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得到:(1)岩层运动过程中,移动界限和拐点界限与套管破坏之间存在动态响应关系,将老顶垮落临界点时的断裂位置划分为应力缓冲区,应力集中区(应力拉伸区与应力挤压区)及应力松散区;确定了套管变形中弯曲内侧下部位置为极易破坏的危险区域;(2)统计了淮南顾桥矿、谢桥矿、潘一矿、张集矿,晋城成庄矿的钻井破坏情况,并从套管的破坏形式、钻井井身结构、围岩岩性等方面对套管破坏进行了分析,得出软弱岩层处套管发生破坏的概率达到82.8%,发生位置多为软弱岩层的层面处;另外,分析了扶余油田、新立油田的石油开采钻井的破坏情况,亦是如此,分许结果与研究内容基本符合。2)对地层中软岩夹层区域进行了针对性研究,通过实验室实验对HSH(硬-软-硬)特殊结构试件在单轴载荷条件下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图与软弱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其峰前的趋势基本相似,验证了模拟实验的可行性和正确性;(2)试件经过单轴抗压试验后,破坏全部是从中部的软弱夹层开始发生,说明软岩相邻岩层的错动是由于软岩自身发生破坏造成的;随着试件软弱夹层强度的增大,上下砂岩岩块的相对滑移量成线性减小,而随着试件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大,试件出现了两段不同的变化趋势;3)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FLAC3D模拟了现实的地层移动及钻井受力情况:(1)在工作面推过140m,即扰动效果达到软岩位置时,钻井套管的整体受力特征显示为软岩区域剪切力迅速增大,并针对性的对比了有无软岩两种情形下软岩位置的最大剪切力情况,发现在软岩处套管受到的最大剪切力显着增大;(2)分析了软岩区域内岩层分界面与软岩内部的滑移相对量,以此来探究岩层运动导致钻井破坏的根本原因:软岩自身的可塑性较强,与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吻合;(3)采用敏感系数分析法,确定了力学参数应该成为考虑软岩岩层加剧岩层运动强烈程度的第一要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莹[6](2019)在《箱梁拓宽接缝局部受力机制及高韧性接缝混凝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既有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桥梁拓宽改建往往比拆除重建更具有优势。但是拓宽接缝部位受力复杂,极易发生病害,而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的抗拉性能和变形能力较差。因此,对桥梁拓宽接缝局部受力研究和对接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考证,对于改善纵缝连接性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研究接缝局部受力性能及对比研究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为接缝材料的使用性能,本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利用MIDAS软件建立拓宽箱梁桥的板壳计算模型,分析湿接缝宽度、顶板厚度及腹板斜率等对拓宽箱梁桥连接板的纵向有效工作宽度的影响,并参考桥面板计算中连续单向板及铰接悬臂板的计算理论建立连接板横向计算的模型;2.对2组拓宽箱梁构件开展多种荷载工况下的静载试验,研究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作为接缝材料的受力性能,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拓宽箱梁节段弹性工作阶段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修正计算模型,然后分析基础沉降对接缝横向受力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当拓宽连接方式采用刚接或者铰接时,箱梁间连接板的纵向有效工作宽度可以偏安全地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其纵向有效工作宽度受顶板厚度影响最大,板的厚度每增加0.1m,有效工作宽度大概增加30%。(2)采用刚性连接方式拓宽后的接缝跨中弯矩和采用铰接方式拓宽后的悬臂根部剪力比按规范计算的值大,可以在按照连续单向板及铰接悬臂板的计算基础上乘以1.4的修正系数,其余内力计算可以偏安全地参考桥面板计算中连续单向板及铰接悬臂板的计算理论进行计算。(3)在同种工况作用下,以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和以普通水泥混凝土作为材料的拓宽接缝的受力状态基本一致,接缝局部产生的横向应力比较接近。当集中荷载作用于接缝中部时,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接缝的极限承载能力约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接缝的1.45倍,当荷载对称作用于箱梁内侧翼缘板中部时,碱式硫酸镁水泥混凝土拓宽接缝的极限承载能力约为普通水泥混凝土接缝的1.04倍。(4)新桥基础沉降会在新旧桥内侧翼缘板和接缝局部产生较大的横向内力,靠近旧桥侧接缝及旧桥内侧翼缘板上缘受拉下缘受压,靠近新桥侧接缝及新桥内侧翼缘板上缘受压下缘受拉,且在支座附近受基础沉降的影响最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王芮[7](2019)在《基于膜表面颗粒受力与沉降行为解析的膜污染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分离过程中的膜污染是颗粒在膜表面(或膜孔道内)的可逆或不可逆沉降过程造成的。颗粒沉降是一个受力的影响、从远程至近程的整体连续过程,因而颗粒受力分析是流场中颗粒运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理解和认知膜污染机制的关键。本文以超滤和纳滤错流过滤过程中颗粒的运动和沉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超滤和纳滤过程中的颗粒受力分析,解析了颗粒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主要受力特征。构建了颗粒受力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并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的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ing,DPM)耦合,设置模拟参数和边界条件,确定了系统的模拟方法。通过对超滤和纳滤过程中的膜通量进行实验和模拟分析,获得了准确可靠的CFD模拟膜通量模型。对不同工况下颗粒沉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实验与模拟结果一致,均为跨膜压差越大,错流速度越小时,颗粒沉降概率越大,过滤初期颗粒沉降情况对过滤总体沉降情况影响显着。相同工况条件下,超滤实验中颗粒沉降概率在32%-42%之间,模拟概率在34%-42%之间。纳滤实验中颗粒沉降概率在8%-15%之间,模拟概率在7%-13%之间,表明CFD模拟颗粒沉降结果较准确。建立了显微粒子图像测速(Micro-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Micro-PIV)可视化错流过滤系统,对分布在流场中的颗粒进行高速拍照。通过对颗粒速度和流场进行分析,表明可视化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较吻合,CFD可准确模拟本系统流场。基于准确的模拟结果,进一步考察了颗粒性质与操作条件对颗粒受力与沉降概率的影响,对膜污染的关键因子进行识别,确定了不同工况下膜表面颗粒沉降概率函数,形成有针对性地膜污染控制策略,包括改变料液性质、优化操作条件等。最终为实验和膜组件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膜污染的研究起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冯远,向新岸,王恒,陈文明[8](2019)在《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构建及其受力机制和找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其适用于体育场、足球场等大跨空间屋盖结构体系。介绍了该结构的型体构成和基本受力原理,并对结构的受力机制进行探讨。该结构由刚性网格、索杆体系、内环带桁架及内环悬挑网格组成,其中张拉索杆为刚性网格提供竖向支撑,刚性网格起到压环作用,结构在水平面内为一自平衡体系;内环带桁架将径向索承结构联系在一起,增加结构的空间整体性,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内环悬挑网格增加刚性网格压环宽度,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分析了现有找形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该结构体系,并可保持撑杆竖直、控制撑杆高度的找形方法,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找形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章彦,邓雪松,周云,张超,罗德章[9](2018)在《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与受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了单调静力下,阻尼层剪切强度、柔性端填充物硬度等周边约束程度对阻尼填充墙(damped infill wall, DIW)平面外工作机制与受力性能的影响,揭示了DIW平面外工作机理,给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平面外荷载作用下,不同周边约束程度可使DIW形成六种工作机制类型。低强度砂浆阻尼层抗压强度平均值大于1.2MPa与柔性端填充物弹性模量大于1.5MPa分别是沿墙体高度方向、宽度方向拱承载机制形成的充分条件,该情况下DIW的工作机制合理,承载能力与初始刚度最高;沿墙体高度方向看,DIW各砌体单元作近似刚体运动,平面外位移集中于中间两层阻尼层及中间层砌体单元,变形模式因约束程度不同主要呈现"二折线"、"叁折线"以及介于"二折线"与"叁折线"叁种形式;当低强度砂浆阻尼层抗压强度平均值大于1.2MPa时,DIW的受力以沿墙体高度方向为主,而沿墙体宽度方向的影响可忽略;采用低强度砂浆作为阻尼层时,建议采用抗压强度大于1.2MPa的砂浆,柔性端填充物采用M1.5砂浆或弹性模量大于1.5MPa的材料。(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吴迪,陈子全,甘林卫,代光辉[10](2018)在《高地应力深埋层状围岩隧道非对称变形受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高地应力层状围岩中隧道和支护结构的非对称变形受力特性和机制,以绵茂公路篮家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层理角度和地应力方向下隧道变形、钢拱架应力以及二次衬砌弯矩和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层状围岩中隧道结构受力的最不利位置常出现在层理面法向方向; 2)隧道的非对称变形机制在于地应力对层理面产生的法向挤压作用和切向滑移作用,当层理面角度缓倾时,隧道拱顶和拱底承受较大挤出变形,当层理面角度陡倾时,地应力方向与层理面夹角越小,隧道衬砌在主应力作用位置产生的滑移变形越大。最后,根据层状围岩隧道变形和衬砌受力特征,提出合理的支护优化措施。(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11期)

受力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起步较晚,其准确性、可靠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为了了解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受力变形机制,丰富黄土地区自平衡法试验数据,依托实际工程项目,通过现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得到结论为泥浆护壁灌注桩中"泥皮"效应对自平衡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自平衡试验检测中,荷载箱体位置的估算需要考虑桩长、成孔时间、以及泥浆对于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实测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吻合,数值计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自平衡测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力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肖娅婷.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J].建筑科学.2019

[2].肖娅婷.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3].孙文,王公胜.黄土地区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受力变形机制与数值模拟分析[J].陕西建筑.2019

[4].黄远,陈桂榕,胡晓芳.装配整体式结构抗连续倒塌受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5].田辉.采场上覆软弱夹层区域钻井受力与破坏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王莹.箱梁拓宽接缝局部受力机制及高韧性接缝混凝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7].王芮.基于膜表面颗粒受力与沉降行为解析的膜污染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冯远,向新岸,王恒,陈文明.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构建及其受力机制和找形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9].陈章彦,邓雪松,周云,张超,罗德章.阻尼填充墙平面外工作机制与受力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10].吴迪,陈子全,甘林卫,代光辉.高地应力深埋层状围岩隧道非对称变形受力机制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标签:;  ;  ;  

受力机制论文-肖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