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价值的客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事实,价值,主观,客观,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论文文献综述
保罗·斯坦迪什,高洁[1](2019)在《理解数据:客观性与主观性,事实与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通常被看作是研究的基础,是进行教育咨询的必备要素。然而该观点值得质疑,我们为什么要用数据,数据是怎样得出的?很多研究者在得出数据后都不知该如何运用数据,测试的结果无法确切指示研究下一步该做什么,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鉴于此,我们更需理解数据。这篇文章论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以及与客观性和主观性紧密关联的事实与价值的问题。精神或多或少地与肉体相分离,存有一种不同于价值领域的事实领域,这两种观点为当代的(不仅是社会科学中使用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概念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两种观点现在都受到贬抑。这篇文章将重新梳理客观性与主观性、事实与价值的本质,重新定位教育在研究、政策和实践中的方向,帮助人们对问题本身的实质特点进行更好的判断,促进研究方法的训练及教育项目经费的合理分配。(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赟[2](2019)在《韦伯理解范式中的价值关联:社会范畴、“众神的战争”与“客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价值问题是韦伯认识论的核心课题之一。韦伯将作为行动之现象的社会看作社会学研究的必要范畴,同时十分注重在区别的基础上联系现象世界和社会学学科,或者说行动者和观察者。价值问题决定了此种区别和联系。社会学则需要对现象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学内部的价值关联同时做出区分和联系。本文指出,韦伯将价值关联设置为现象世界和社会学之间、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桥梁。社会学研究既要考虑行动中的价值,又要摒弃任何价值预设。结合作为构建现象世界之必要条件的社会范畴,韦伯社会学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学"客观性"。"客观性"与韦伯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同时否定了先验哲学和自然主义思想。本文还对韦伯的范畴、价值等概念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韦伯提供了一种"文化"和"理解"的视角。从"众神的战争"到"客观性",韦伯回答了社会学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等根本设置,而这对今天的社会学研究也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周元[3](2018)在《网络新闻客观性的价值和实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作为信息载体,必须坚持新闻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报道。网络新闻报道客观性的缺失,意味着其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世界,更遑论对人们的教育作用、精神引领,最终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网络媒体正在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提升新闻客观性刻不容缓。想要提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需要监管部门、网络新闻媒体、个人共同发力,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新闻战线》期刊2018年10期)
蒋筱熙[4](2018)在《确定知识产权赔偿数额须考虑市场价值波动客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侵权人的获利或者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因举证的困难使法院以法定赔偿方式确定赔偿数额存在着局限性。最高人民法院多次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实现市场价值为指引,进一步加大损害赔偿力度。在确定知识产权赔偿数额时,要力求准确反映被侵害的知识产(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8-05-10)
蒋筱熙[5](2018)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应当考虑其市场价值变动的客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权利人无法就实际损失或侵权获利提供准确的数据,导致赔偿金额的确定存在局限性时,知识产权权利的市场价值随着时间变动而波动的客观性,应当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予以充分考虑。在立法精神框架内,根据侵权主体和侵权行为方式对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减损的影(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8-05-03)
章艺悦[6](2018)在《数字世界中的客观性——论量化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国际学术领域,音乐教育学研究可谓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音乐教育研究期刊》~((1))正式出版之时。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学者们将其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叁类:历史研究法、哲学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简而言之,历史研究法是为了探寻有关过去的那些"难以捉摸的事实";哲学研究法是为了寻求观念或真理;实证研究法是为了探索人们如何思考和表现。叁类研究法中,实证研究法最为常用,因为这类研究最接近人们当下的需求,并能对未来给予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教育》期刊2018年04期)
涂鹏,邓保群[7](2018)在《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中客观性与价值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一直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议题之一。马克斯·韦伯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新康德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它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客观性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即一方面客观性的有效范围是由价值关联设定的,另一方面对主观价值判断也应持有客观的态度。此外,理想类型的提出和运用也是客观性与价值之间张力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傅长虹,魏蓉[8](2016)在《浅析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闻业发展中,新闻价值同其客观性间的关系一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很多从业人员在工作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本文中,将就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电视指南》期刊2016年12期)
唐樵[9](2016)在《浅论马克斯·韦伯价值关联的“客观性”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斯·韦伯在对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时采取了新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打破了以往实证主义"规律"性的机械总结,以自己的"客观性"原则来研究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马克斯·韦伯的"客观性"原则实质上是从主观研究者的身份来审视研究对象,虽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方式,但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其他学派在研究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乔资萍[10](2016)在《试论教育学的“客观性”与教育学教师的“价值中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人们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关注和讨论就没有停止,但这些讨论并没有为教育学做出恰当的脚注,而是使教育学更加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游移。毋庸置疑的是,教育学本身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民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育材料总是与那些唯一使它们值得认识的价值观关联在一起。正是基于这一点,教育学不可能成为纯粹意义上的经验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从事社会科学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就披上浓郁的个人价值的外衣,毫无顾忌地将个人的"偏好"、"价值观"、"生活目标"等灌输给学生。相反,教育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价值的客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价值问题是韦伯认识论的核心课题之一。韦伯将作为行动之现象的社会看作社会学研究的必要范畴,同时十分注重在区别的基础上联系现象世界和社会学学科,或者说行动者和观察者。价值问题决定了此种区别和联系。社会学则需要对现象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学内部的价值关联同时做出区分和联系。本文指出,韦伯将价值关联设置为现象世界和社会学之间、行动者和观察者之间的桥梁。社会学研究既要考虑行动中的价值,又要摒弃任何价值预设。结合作为构建现象世界之必要条件的社会范畴,韦伯社会学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学"客观性"。"客观性"与韦伯认识论具有内在联系,同时否定了先验哲学和自然主义思想。本文还对韦伯的范畴、价值等概念进行探讨,从而指出,韦伯提供了一种"文化"和"理解"的视角。从"众神的战争"到"客观性",韦伯回答了社会学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等根本设置,而这对今天的社会学研究也十分必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价值的客观性论文参考文献
[1].保罗·斯坦迪什,高洁.理解数据:客观性与主观性,事实与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2].王赟.韦伯理解范式中的价值关联:社会范畴、“众神的战争”与“客观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9
[3].郑周元.网络新闻客观性的价值和实现路径[J].新闻战线.2018
[4].蒋筱熙.确定知识产权赔偿数额须考虑市场价值波动客观性[N].中国商报.2018
[5].蒋筱熙.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应当考虑其市场价值变动的客观性[N].人民法院报.2018
[6].章艺悦.数字世界中的客观性——论量化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音乐教育.2018
[7].涂鹏,邓保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中客观性与价值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8
[8].傅长虹,魏蓉.浅析新闻客观性与新闻价值的关系[J].电视指南.2016
[9].唐樵.浅论马克斯·韦伯价值关联的“客观性”原则[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10].乔资萍.试论教育学的“客观性”与教育学教师的“价值中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