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者论文-裴菱璐

东方主义者论文-裴菱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方主义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蝴蝶夫人》,《蝴蝶君》,东方主义,胜负

东方主义者论文文献综述

裴菱璐[1](2016)在《从“蝴蝶之死”中审视东方主义者的胜与败——以巧巧桑和伽里玛之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夫人》和《蝴蝶君》歌剧均以东西方人物之间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在演绎悲剧爱情故事的同时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蝴蝶之死"的意象中透析"东方主义"真正的时代含义。通过对小说中两个主人公悲剧的分析和比较,表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认知的错位,"东方主义"在争论、对抗的背后隐含着东西方话语境差异的斗争和意识形态的角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08期)

聂运麟[2](2015)在《东方共产主义者的“特殊任务”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列宁曾经预见东方国家无产阶级将面临与西方国家无产阶级不同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开辟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任务的解决是任何共产主义的书本上所没有的,也是欧美国家的革命经验不可能提示的,因而是一项"困难而特殊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94年的战斗历程,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道路,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为继续完成自己"困难而特殊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本文来源于《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朱庆跃[3](2015)在《五四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东方文化派挑战的回应——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情境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前后,除了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质疑之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遇到了东方文化派间接或直接的挑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来看,此种挑战的间接性在于,二者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有着不同的判断和认识;直接性则在于,东方文化派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依据理论所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公开质疑。对于东方文化派的挑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两个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一是对东方文化派所主张的理论本身及其非科学性和危害性进行了批判和揭示;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内核"进行了正面的辩护和阐述,有力回击了东方文化派的曲解和攻击。(本文来源于《党的文献》期刊2015年01期)

冯平[4](2014)在《从“东方主义者凝视”角度解读《野草在歌唱》》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文学成就很高的英国女作家。在她将近60年的写作生涯中,她的很多部小说都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其中就包括《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们》《野草在歌唱》。她在2007年以"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史诗性的女性经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虽然《金色笔记》是莱辛最出名的代表作,但是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并且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伦敦泰晤士本副刊》用"有力而苦涩的书"来形容这本书。"有力"是因为该书强烈地揭露了白(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31期)

刘长林[5](2013)在《论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道德观——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东方杂志》为阵地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道德失范,主张解决中国问题要以"道德为本",这对扭转社会时弊,提醒人们注重道德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强调道德整合社会的本源作用时,对法律、制度等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文化保守主义者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是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结果。而当时西方思想家在批评西方文明时,对道德、精神整合社会作用的肯定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相互契合,则为他们的思想主张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付丽娟[6](2012)在《普洛斯帕罗:典型的东方主义者形象——《暴风雨》后殖民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直以来都是批评家们评论的热点,很多莎学者认为普洛斯帕罗就是莎士比亚自己,是莎士比亚晚年对自己的戏剧艺术的总结或回顾;也有不少人认为普洛斯帕罗是理想国的郡主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乌托邦的探索。本文通过普罗斯帕罗和卡列班及爱丽儿之间的权力和思想上的对抗,说明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莎士比亚的剧本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2年14期)

范理[7](2009)在《一半像邪魔 一半像小孩——论《蝴蝶君》中东方主义者的东方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东西方接触以来,西方就展开了对东方的想象和建构。东方的形象,虽然在东方主义的漫长历史中形态各异,但总体看来,东方主义幻想中的东方形象又具有一定的模式性和持续性。本文以电影《蝴蝶君》为例,结合东方主义历史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分析被模式化了的东方形象。对应于东方主义者的矛盾心态——对东方征服的贪欲与曲解的憎恶,"一半像邪魔一半像小孩"正是模式化东方形象的最好表述。(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何幸君[8](2008)在《唯美主义者的乌托邦:王尔德与东方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中国新文学发轫伊始,王尔德走进国门至今已近百年,学界对王尔德的研究正不断走向系统和深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各种理论的大量引进,王尔德研究已呈现出论题整体化与视角多元化之倾向,特别是在文化研究这个角度上,已延伸出不同方向,如现代性和消费文化。然而,这些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同一种文化语境之内的多元化剖析,而鲜见从跨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尔德与东方文化的渊源关系。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也从这种角度切入,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论述,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入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国内研究王尔德的现状以及选题的意义、思路和论述目标;论文的第二章分析以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英国的传播以及对英国艺术产生的启迪,东方文化对唯美主义思潮所产生的影响和王尔德与东方文化的关系;第叁章从王尔德对庄子学说的解读和接受切入,剖析王尔德对庄子“无为”、“仁义”等思想的批判与创新;第四章力求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东方文化在王尔德创作中的体现。最后一章结论,概括了文章的观点和思路。本文旨在通过对王尔德和东方文化影响接受、吸纳回应的研究,在拓宽王尔德研究的学术空间,更深入地认识王尔德创作与东方文化紧密关系的同时,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东西方文明的互补并存、不断交流与发展之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8-01)

许建忠[9](2007)在《从对话、冲突到决裂》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是描写不同文化群体微妙关系的文学大师。1924年发表的小说《印度之行》可谓登峰造极。在福斯特的其它作品中,反映不同社会身份、不同文化背景的复杂人际关系最终能够完全、或者部分修好或协调成功的范式没有在《印度之行》中出现。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无论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他本人的作品中,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入研究的价值。文学界对《印度之行》的研究是从多方面、多视觉展开的,如人物的文化身份的分析认定,艺术手法上“突降法”的应用和对神秘主义的剖析等。然而,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部小说正如爱德华·赛义德所讲的那样,《印度之行》的“关键是英国殖民者与印度间持久的对抗”。本文旨在以后殖民文学批评理论为研究的依据,在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以今天的眼光解读、分析《印度之行》中“东方主义者”和“他者”如何从对话,冲突,最终走向决裂的过程。探询其本质原因,揭示西方文明对印度文明的深刻影响与侵蚀,追溯古老印度文明如何与处于强势、霸道的西方文明抗衡。探索古老印度文明如何在陈腐中显露出老道、神秘中显示着智慧、沉默中孕育着力量以及动荡摇摆中预示着新生。揭露无孔不入的文化殖民现象;警示弱势文化群体遭受侵蚀、挤压和冲击时呈现出的文化身份迷茫及其病态反应;为如何应对如今触目惊心的自我身份丧失无意识状态寻找可以借鉴的策略。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说明论文关注的焦点,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回顾作者所了解的国内外评论界对《印度之行》的研究成果;说明本论文与前人研究的不同视觉和出发点;所采用的批评理论以及当前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寻求对话与交流”。本部分从叁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文本分析,说明文化殖民是殖民的更高阶段和最终目的,而且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有相互接触的需求,因此寻求对话与交流成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必然过程,两个英国女性的印度之行为这一要求提供了契机。然后,从分析“西方”对“东方”的所谓“探索”和“审视”为出发点,揭示作为“东方主义者”的英国殖民者对作为“他者”的印度人民进行审视时的傲慢、霸道态度。最后,解读这种审视与被审视过程中“东方主义者”与“他者”在其文化身份认定、以及对待英印关系态度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第叁部分为“由对话到冲突”。主要围绕马拉巴石窟之行以及所谓马拉巴石窟强奸案引起的一系列事件展开论述。通过条分缕析的文本分析,暴露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的殖民者,一方面对双方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进行有意无意的策划、操纵;一方面他们的操纵过程又因为受到古老印度文明的“软性”抵抗而不断受到挫折,因此使这些接触、交流和试图进行的所谓“东方”与“西方”的“联结”或被“悬置”或被破坏,其结果只能以不愉快甚至于导致冲突而告终。第四部分为“从冲突走向决裂”。通过分析几个典型人物,例如英国教授菲尔丁和印度医生阿齐兹经历的心路历程,从中可以看出畸形扭曲的英印关系,一方面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要把殖民统治和文化植入作为帝国主义的殖民事业发展和强化,另外一方面是弱势集团从主体的身份认定开始进行艰难的历史记忆修复的努力。同时殖民主义者在文化植入过程中因为受到挫折而逐渐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守势,而印度民族主义的苏醒使印度这个复杂、古老的国度充满了希望也充满难以预料的变数。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通观整部小说的叁个部分:清真寺、洞穴以及寺庙,其实与双方寻求对话到产生冲突一直到走向决裂的过程相互对应,无论是普通的殖民地的英-印人还是被殖民的印度人民之间,以及东方和西方的知识分子和人道主义者们,虽然在表面上“尽释前嫌”,但从根本上没有能够“相逢一笑”。《印度之行》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以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文化身份悬殊为背景的人际关系连结和个人友谊显示出无可奈何的脆弱。因此《印度之行》这部小说有着跨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它给如今生活在后殖民话语下的人们,如何进一步思考、处理、协调背景复杂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的精神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杨然[10](2006)在《读余光中《超现实主义者》——东方朔问:超谁的现实?打什么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要超就超他娘东方的现实要打就打打达达的主义把卡夫卡吐掉的口香糖(上面爬满欧洲的蚂蚁)嚼了又嚼一整个上午,他什么话也没说除了上面的牙齿去磨下面的牙齿一种认真咀嚼的姿态“嗯,这口香糖还真不坏。”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一九四九年到台湾。台湾着名诗人(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6年09期)

东方主义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列宁曾经预见东方国家无产阶级将面临与西方国家无产阶级不同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开辟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任务的解决是任何共产主义的书本上所没有的,也是欧美国家的革命经验不可能提示的,因而是一项"困难而特殊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94年的战斗历程,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道路,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为继续完成自己"困难而特殊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方主义者论文参考文献

[1].裴菱璐.从“蝴蝶之死”中审视东方主义者的胜与败——以巧巧桑和伽里玛之死为例[J].戏剧之家.2016

[2].聂运麟.东方共产主义者的“特殊任务”与中国共产党[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

[3].朱庆跃.五四前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东方文化派挑战的回应——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情境的分析[J].党的文献.2015

[4].冯平.从“东方主义者凝视”角度解读《野草在歌唱》[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5].刘长林.论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道德观——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原文化研究.2013

[6].付丽娟.普洛斯帕罗:典型的东方主义者形象——《暴风雨》后殖民主义解读[J].作家.2012

[7].范理.一半像邪魔一半像小孩——论《蝴蝶君》中东方主义者的东方印象[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

[8].何幸君.唯美主义者的乌托邦:王尔德与东方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

[9].许建忠.从对话、冲突到决裂[D].西北师范大学.2007

[10].杨然.读余光中《超现实主义者》——东方朔问:超谁的现实?打什么主义?[J].名作欣赏.2006

标签:;  ;  ;  ;  

东方主义者论文-裴菱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