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

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棕果蝠,胃,十二指肠,结肠

肠道组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1](2019)在《棕果蝠胃及肠道的解剖与组织结构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体及组织学方法观察了产自广东省云浮市野生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的胃和肠道。棕果蝠的胃具有食果蝙蝠的特征,即具有管状的胃底盲囊以及发达的贲门前庭和幽门部。本研究将棕果蝠的胃划分为4个部分:即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幽门部又进一步分为降段和升段。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的降段黏膜全部为胃底腺被覆,而在幽门部的升段分布有幽门腺。在幽门括约肌周边没有十二指肠腺分布。棕果蝠肠管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和空-回肠。十二指肠较发达,总长约10 cm,可分为前水平部、前曲、降部、后曲和升部。肠绒毛为纵向平行的嵴状或板状,个别例为叶片状。未见十二指肠腺。空-回肠较长,约36~48 cm,其黏膜形成纵向嵴状或板状。大肠较发达,总长约14 cm,包括前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不含盲肠和阑尾。(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靳雅琦,郁二蒙,张凯,李志斐,王广军[2](2019)在《叁种饵料对草鱼血清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及细菌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饵料会影响草鱼的代谢,改变肠道组织结构和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影响其肌肉品质和免疫力,由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投喂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粉饲料、蚕豆(Vicia faba)、人工配合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代谢和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检测与草鱼代谢相关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观察肠道组织学差异,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的丰度,并探索可能的代谢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发现,摄食皇竹草粉饲料的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强,免疫力较强,肠道结构完整,拟杆菌(Bacteroides)等益生菌丰度最高,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投喂蚕豆会使草鱼胰蛋白酶活力升高,肠道受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等条件致病菌增多,其传染性疾病通路的丰度最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最快,增重率为74.52%,肠道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碱性磷酸酶活力最高,多糖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结果表明,投喂皇竹草粉饲料有益于维持草鱼肠道组织结构完整、调节肠道菌群、提升其免疫力,投喂蚕豆单一饵料会引起草鱼肠道炎症、降低免疫能力,而人工配合饲料尽管营养价值最高,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肠道损失和免疫力下降。本研究对草鱼饵料的选择与搭配、新型饲料的研发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3](2019)在《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7.16±0.10) g的草鱼幼鱼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0.25%、0.50%、0.75%、1.00%谷氨酰胺二肽的试验饲料。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草鱼幼鱼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 <0. 05),显着降低了饲料系数(P <0. 05);且0.25%、0.50%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2)与对照组相比,0.75%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二肽有使血清甘油叁酯和胆固醇含量下降的趋势,其中0.50%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甘油叁酯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超过0.50%使得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 50%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着上升(P <0. 05)。0. 75%、1.00%组血清补体4(C4)含量显着降低(P <0.05),皮质醇含量显着升高(P <0. 05)。各添加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0%组肠道隐窝深度显着降低(P<0.05),0.75%、1.00%组肠道黏膜厚度显着增加(P<0.05),0.50%和1.00%组杯状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50%谷氨酰胺二肽能够促进草鱼幼鱼营养物质代谢、免疫以及肠道发育,进而促进生长。(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汪润民,潘欢,朱敏翘,乔娜,李英[4](2019)在《互叶白千层油(茶树油)对肉鸡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1日龄的雌性岭南黄肉鸡9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33只。对照组常规饲养,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12 mL/L和0.020 mL/L的茶树油,试验至45日龄结束。解剖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小肠黏膜形态、上皮内淋巴细胞及杯状细胞数目。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段小肠的绒毛长度增加,肠壁变薄,隐窝深度变浅,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增加;2个试验组的上皮内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茶树油能够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增加小肠上皮内免疫细胞数量,提示茶树油对肉鸡的肠道吸收和肠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思琦,程镇燕,安贸麟,方珍珍,王庆奎[5](2019)在《豆粕替代鱼粉并添加精氨酸对点带石斑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并补充精氨酸对点带石斑鱼消化能力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20%、30%、40%3个豆粕替代水平和0%、0.5%、1%3个精氨酸添加水平,配置9种等氮等能(蛋白质为50%,能量为20 kJ/g)的试验饲料。选取1350尾初始体重为(47.91±3.54)g的点带石斑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天两次饱食投喂,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双因素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了点带石斑鱼前肠和后肠的蛋白酶活性、中肠的淀粉酶活性、后肠的脂肪酶活性、前肠和中肠的肌层厚度及皱襞高度(P <0.05),对肠道的上皮细胞宽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无显着影响(P> 0.05)。随着豆粕替代水平的提高,后肠的蛋白酶活性、皱襞高度先上升后下降,肌层厚度则显着降低;随精氨酸添加水平升高,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精氨酸添加量为0%时,后肠蛋白酶活性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豆粕替代组比20%替代组提高了85.1%,比40%豆粕替代组提高了174%;后肠黏膜下层厚度、肌层厚度、皱襞高度随着精氨酸添加量水平升高均显着上升,最高值均发生在1%精氨酸添加组,与0.5%添加组无明显差异(P> 0.05),较0%添加组分别提高29.4%、16.4%、6.8%(P <0.05)。综上所述,当豆粕替代水平不超过30%,精氨酸添加量为0.5%~1%时,对点带石斑鱼较为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01期)

王娟,王学静,付艳芬,卢军霞,李秀杰[6](2018)在《太行鸡、海兰灰蛋鸡1~91日龄肠道组织学结构发育规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太行鸡、海兰灰蛋鸡消化道组织结构特点。选择1日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各120只,每鸡种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等。结果表明: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各段肠道绒毛、隐窝发育规律基本一致。(1)十二指肠绒毛最长,其次是空肠、回肠、直肠;(2)各肠段的绒毛高、隐窝深及绒毛高与隐窝深(V/C)的比值均随日龄的增长而增长,绒毛高度一直呈上升态;隐窝深度28日龄前生长迅速,35日龄后增长较平缓;十二指肠、空肠V/C值一直呈上升态势,回肠V/C值14日龄前和63日龄后略高,21~56日龄变化较平稳,直肠V/C值35日龄前随日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42日龄后呈增长趋势;(3)同日龄太行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隐窝深及V/C值均低于海兰灰蛋鸡;直肠绒毛高、隐窝深高于海兰灰蛋鸡,V/C值低于海兰灰蛋鸡。海兰灰蛋鸡小肠消化吸收功能比太行鸡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8年23期)

吕建伟,李小鹏,谢振丽,朱琨,谢志刚[7](2018)在《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期(3个月)处于低温条件下的小鼠各肠道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低温驯化后小鼠的体重(P<0.05)、消化道总长度(P<0.05)、小肠长度(P<0.01)和盲肠长度(P<0.05)显着增加,而十二指肠肠腔隙截面积未发生显着变化,提示小鼠的肠腔隙体积在低温环境下明显增加。同时,低温驯化小鼠十二指肠的肠道和肠壁组织截面积均显着降低(P<0.05),而其绒毛高则显着增加(P<0.001),提示其黏膜层厚度增加,而黏膜下层结构趋于萎缩,表明小鼠肠道组织的形态结构为应对低温条件已经产生了适应性调整,即通过增加消化道的长度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来增加食物摄取量、食物吸收速率和吸收效率等,进而满足低温条件下小鼠能量需求的增加。相比之下,低温鼠的胃大小、盲肠重量、大肠长度与重量、直肠组织结构均未产生显着变化,暗示这些肠道结构对外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哺乳类主要通过增大消化道长度和吸收面积来提高其消化效率,通过改变消化道的形态和结构来提高消化和吸收效率,以便更好地去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能量需求变化。(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徐晨,李烨,孙启睿,张明明,王资生[8](2018)在《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益生菌添加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BB和BI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了216.70%和184.04%,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41.18%和125.49%,BB和BI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BI组(P<0.05),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亦高于BI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着高于对照组(B组)(P<0.05),BB组异育银鲫肠道黏膜皱襞高度和皱襞间质宽度与BI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孙飞,何杰,叶元土,蔡春芳,吴萍[9](2018)在《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P<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着变化(P>0.05); 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 18%(P> 0. 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 59%(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P>0.05); OO组SGR下降了8.10%(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P<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P>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P<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P<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着(P>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P<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P<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P>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P<0.05),血清M DA含量下降了16.20%(P>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 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代航,鲁曼,杨海明,王志跃,郁钧[10](2018)在《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免疫性能、血清生化和激素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激素水平及肠道结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1日龄贝蒂娜雏火鸡1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稻壳粉的饲粮,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钙和磷的含量分别降低4.09%、1.74%和3.26%(P>0.05),试验组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分别增加2.25%和2.27%(P>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68%、1.37%和1.4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重、胸腺重和法氏囊重分别增加36.08%、28.48%和25.17%(P<0.05),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4.46%和4.97%(P>0.05),胸腺指数降低1.3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分别增加3.78%(P>0.05)和11.97%(P=0.067),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0.78%(P>0.05)。在雏火鸡日粮中添加稻壳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V/C)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23.34%、44.54%和33.26%(P<0.05),隐窝深度减少15.66%(P<0.05),绒毛宽度增加31.54%(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26.07%和23.43%(P<0.05),绒毛宽度增加5.77%(P>0.05),隐窝深度减少15.41%(P<0.05),V/C增加41.10%(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分别减少2.17%和11.69%(P>0.05),绒毛宽度和V/C分别增加10.03%和11.07%(P>0.05),肌层厚度增加12.04%(P<0.05)。综上所述,在雏火鸡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着的影响,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性能、血清中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显着改善小肠肠道结构,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雏火鸡的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8年15期)

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饵料会影响草鱼的代谢,改变肠道组织结构和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影响其肌肉品质和免疫力,由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投喂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粉饲料、蚕豆(Vicia faba)、人工配合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代谢和肠道结构及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检测与草鱼代谢相关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观察肠道组织学差异,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的丰度,并探索可能的代谢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发现,摄食皇竹草粉饲料的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最强,免疫力较强,肠道结构完整,拟杆菌(Bacteroides)等益生菌丰度最高,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投喂蚕豆会使草鱼胰蛋白酶活力升高,肠道受损,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等条件致病菌增多,其传染性疾病通路的丰度最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最快,增重率为74.52%,肠道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碱性磷酸酶活力最高,多糖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的丰度最高。结果表明,投喂皇竹草粉饲料有益于维持草鱼肠道组织结构完整、调节肠道菌群、提升其免疫力,投喂蚕豆单一饵料会引起草鱼肠道炎症、降低免疫能力,而人工配合饲料尽管营养价值最高,但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肠道损失和免疫力下降。本研究对草鱼饵料的选择与搭配、新型饲料的研发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棕果蝠胃及肠道的解剖与组织结构的初步观察[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靳雅琦,郁二蒙,张凯,李志斐,王广军.叁种饵料对草鱼血清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及细菌菌群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3].吴桐强,钟蕾,刘庄鹏,胡毅,刘臻.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免疫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4].汪润民,潘欢,朱敏翘,乔娜,李英.互叶白千层油(茶树油)对肉鸡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及肠道免疫细胞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9

[5].陈思琦,程镇燕,安贸麟,方珍珍,王庆奎.豆粕替代鱼粉并添加精氨酸对点带石斑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6].王娟,王学静,付艳芬,卢军霞,李秀杰.太行鸡、海兰灰蛋鸡1~91日龄肠道组织学结构发育规律比较研究[J].中国家禽.2018

[7].吕建伟,李小鹏,谢振丽,朱琨,谢志刚.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调整[J].生态学报.2018

[8].徐晨,李烨,孙启睿,张明明,王资生.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益生菌添加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8

[9].孙飞,何杰,叶元土,蔡春芳,吴萍.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10].代航,鲁曼,杨海明,王志跃,郁钧.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免疫性能、血清生化和激素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8

标签:;  ;  ;  ;  

肠道组织结构论文-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