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rief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1](2020)在《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CiADS)正在广东惠州建设.以HIAF和CiADS为基础,本文提出建设用于核物理及其交叉前沿研究的大型带电粒子加速器集群装置——高亮度电子-离子研究装置(Bright Electron and Ion Research Facility, BEIF).依托BEIF装置拟开展的核物理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核子结构、夸克物质相结构,以及基础物理若干重要前沿与核物理的交叉,如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 BEIF是由多台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反应堆和各类大型实验探测器及实验终端等组成的大科学装置集群.BEIF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的装置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核物理和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张岳[2](2020)在《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等离子物理与核物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高温、高密和高压的极端等离子环境,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诱发核反应是研究天体核反应过程绝佳的场所。由于电子屏蔽效应,传统加速器束靶实验测量截面需要修正后才能用于核天体物理反应网络计算,但修正的不确定性很大。在天体核反应研究过程中,利用激光产生等离子环境诱发核反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氘氘聚变反应不仅是大爆炸原初核合成过程中重要反应,也是受控核聚变反应堆中重要反应。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强激光装置产生的等离子环境中诱导氘氘聚变反应和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产物测量的新方法。在激光核物理实验中,CR-39探测器是一种常用探测器,CR-39的径迹与粒子的种类和能量以及蚀刻条件相关。本论文使用加速器和放射源产生的粒子(质子、α粒子和碳离子)研究了 CR-39对它们的响应,标定了粒子能量与径迹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α粒子和碳离子更适合使用98℃,6.25 mol/1 NaOH条件进行化学蚀刻,优点是可以显着缩短蚀刻时间。对于α粒子,当能量大于2 MeV时,在98℃下蚀刻相比70℃蚀刻,其各能量粒子之间径迹直径相差更大,有利于利用径迹直径测量α粒子能量;对于碳离子,在10 MeV到30 MeV能量区间内,两种化学蚀刻条件下,其径迹直径都与能量不相关;对于质子,由于6 MeV和8 MeV质子径迹在98℃下蚀刻时径迹不能显现,而在70℃蚀刻时两者都能被蚀刻出来,所以能量高于6 MeV质子径迹更加适合在70℃条件下蚀刻;比较两种蚀刻条件下三种粒子径迹直径,发现在98℃蚀刻条件下通过控制蚀刻时间能够区分质子与α粒子和碳离子径迹。2.测量了 CR-39在98℃的体蚀刻速率,结合其他温度下的体蚀刻速率,拟合得到体蚀刻速率与温度关系曲线,显示体蚀刻速率随温度上升指数增加。针对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实验研制了一款4H-SiC探测器,具有耐辐照、耐高温和响应快的优点。使用它测量靶后鞘层加速(TNSA)产生的离子飞行时间信号,测量到了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脉冲信号(EMP)和质子飞行时间信号。其中激光电磁脉冲信号是离子起飞时间信号,离子到达探测器时间为终止时间信号,得到了 TNSA加速的最大质子能量约为30 MeV。然而,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能够把飞行时间信号解析出准确的质子能谱,另外实验中没有采用在线粒子分离方法,导致简单的飞行时间探测器无法鉴别粒子和分析能谱。为此,设计了一款阵列金刚石位置灵敏探测器结合汤姆逊谱仪(TPS),期待未来实验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神光-II高功率激光升级装置(SG-Ⅱ-Up)上,利用八束纳秒激光直接对称烧蚀厚度为几十到几百微米的氘代聚乙烯靶(CD2),在完全等离子环境下实现了氘氘聚变反应。这部分重要的实验结论有:1.针对氘氘聚变反应产物的特征,实验设计了两片CR-39和铝膜组合成射程过滤探测器(RFS)方案,实现了铝膜后的第一片CR-39用于测量初级DD质子,第二片CR-39用于测量次级D3He质子,同时使用3 MeV质子刻度包裹同样厚度铝膜的CR-39,获得其径迹直径分布数据。2.利用射程过滤探测器测量的径迹结果,分析了初级DD反应产生的3 MeV质子,得到每发次106-107量级的产额。与此同时,利用闪烁体探测器,通过飞行时间法测量到了初级DD反应产生的2.45 MeV中子和次级DT反应中子,其中2.45 MeV中子产额为107左右,与初级3 MeV质子产额的结果相一致,与国际上同类型激光装置的中子产额结果一致。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鲍杰,陈永浩,张显鹏,栾广源,任杰,王琦,阮锡超,张凯,安琪,白怀勇,曹平,陈琪萍,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路,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兰长林,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阳,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马应林,宁常军,聂阳波,齐斌斌,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唐靖宇,王鹏程,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杨毅,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伟,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4](2019)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参数的初步测量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已于2018年5月建设完工,随后进行了试运行.其中的反角白光中子束线(Back-n)可用于中子核数据测量、中子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实验.本文报道对该中子束的品质参数测量实验过程以及最终实验结果.实验主要采用中子飞行时间法,利用235U,238U裂变室和6Li-Si探测器测量了中子能谱和中子注量率,又利用闪烁体-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系统测量了中子束斑的剖面,得到了该束线的初步实验测量结果.其中白光中子的全能谱测量范围eV—100 MeV,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中子注量率两个实验厅位置的满功率值;给出了白光中子在直径60 mm情况下的全能区束斑.通过与模拟结果的比较探讨了以上结果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改进计划.这些实验结果为以后该束线的核数据测量和探测器标定实验奠定了基础.
郑志鹏[5](2017)在《《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Chinese Physics C(《中国物理C》)(以前称《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下面简称CPC)杂志创刊40周年,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有关它的成长历程以及我所经历过的往事。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要谈CPC杂志,首先要提到其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见图1)。朱洪元(19171992)是我国着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粒子理论物理的开拓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
王令隽[6](2017)在《致中国物理学界建议书》文中指出本文指出了理论物理学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都已经走入死胡同,并从其理论,哲学和方法论上分析了根源。文章指出,国际理论物理学陷入不可克服的困境,正是中国跳出泥潭,在科学上赶超西方,实现科学强国的历史机遇。作者建议中国物理学界立即断然冲破粒子物理和大爆炸宇宙学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探索新的道路,建立中华学派,引领世界理论物理潮流,并提出了策略选择。作者认为,理论物理的出路在实验核物理和凝聚态物理,必须立即大力展开核同位素稳定性的普查和实验数据的原始积累,以求解开微观理论之谜并寻求能源危机的彻底解决。
丁兆君[7](2016)在《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亚原子物理学家,尤其是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宏观结构,溯其源,观其形,探其变,讨论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浅析当前我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现状,探讨学术谱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层面讨论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结合中日、中英对比,得出结论。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溯20世纪上半叶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在立足于国内开展系列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学教学、科研机构与组织,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物理学家群体,并在学术研究薄弱的情况下发展出一定的“前谱系”的过程。重点讨论其中的近代物理学家群体,探讨其所形成的初级形态的学术谱系。通过梳理早期中国物理学家群体的形成,揭示出学术谱系与“前谱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早期学术谱系未获传承的原因。二、总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亚原子物理国家研究机构的建立及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壮大,考察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内亚原子物理各分支领域学科队伍及其学术谱系的形成。特别强调了作为中国核工业“老母鸡”的原子能所在分建、援建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探讨了部分重点大学亚原子物理学科队伍的发展。通过各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亚原子物理学家队伍的考察,阐释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谱系”与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大本营。三、从考察中国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开始,确定了 30余位核与粒子物理工作者为我国亚原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并论述了这些第一代学者对其所在单位学术团队构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宏观阐述了原子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传统,得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以任务带学科”这两个中国核物理学家最典型的学术传统;然后总体论述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与核物理学家学术谱系因学术大本营的建立与学科的独立而导致的分袂。四、分别详细考察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两个分支学术谱系的国外源头,梳理早期学术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学术谱系总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然后论述学术谱系的发展壮大及其在国际交流的环境下所呈现的新态势,再分析近期学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致分布与发展状况。从学术谱系表的梳理,得出我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分别呈现网状结构与链式结构、二者各有其利弊的认识;并且得出在日益频繁的国内外交流环境下,谱系结构更趋复杂,第三代以后代的划分已逐渐模糊、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的结论。五、在学术谱系研究的基础上,分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分别讨论中国高能实验物理与理论粒子物理两个分支领域物理学家群体的学术传统。通过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学家为源头的学术谱系的详细讨论,得出结论,我国高能粒子物理于建立发展之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国内环境下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精神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进步而逐渐淡化;而研究传统,作为科学后发国家的中国尚未真正地形成。
刘晓[8](2012)在《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纪念宇宙线发现100周年》文中提出今年是宇宙线发现100周年。本文回顾了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历程,重点考察了我国早期留学物理学者的前沿工作、云南高山站的建立、宇宙线研究所的拟议和停办、高山乳胶室的发展,并简要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超高能现象研究和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的曲折历程是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的缩影,科学知识扩展的需要是科学仪器和科学机构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丁兆君[9](2010)在《20世纪中国粒子物理学史的分期、脉络及特点述评》文中认为本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选取若干坐标事件,将20世纪分为四个阶段,阐明我国粒子物理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脉络,并论述20世纪我国粒子物理发展各阶段、各分支学科的特点。
陆景贤,肖梅,王耀辉[10](1997)在《为高能物理事业崛起和人才成长做贡献》文中研究表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创刊已20年了。在这20年中,本刊为我国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学科发展提供了科研信息,成为发表两学科科研成果的很好的园地,对推动两学科的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国内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人才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学报发表论文开始成长,并由此逐步走向世界。
二、Brief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rief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论文提纲范文)
(1)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及其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和主要科学问题 |
2.1 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 |
2.2 强子物理、核子结构和缪子物理 |
2.3 夸克物质相结构 |
2.4 高离化态原子物理 |
2.5 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 |
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态势 |
3.1 用于传统核物理研究的离子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
3.2 用于强子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
3.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未来发展态势 |
4 惠州大型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初步规划 |
4.1 总体布局和初步规划 |
4.2 BEIF装置第一期:HIAF和Ci ADS |
4.3 BEIF装置第二期:HIAF升级工程(HIAF-U) |
4.4 BEIF装置第三期:在HIAF的基础上增建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C) |
5 总结与展望 |
(2)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强超短激光与核天体物理 |
1.2 超强超短激光的发展和应用 |
1.2.1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激光加速机制 |
1.2.3 激光诱导核反应 |
1.3 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环境的核天体物理研究 |
1.3.1 研究现状 |
1.4 基于超强超短激光的其他核物理研究 |
1.4.1 核激发 |
1.4.2 聚变-裂变反应 |
1.4.3 新型强激光驱动中子源 |
1.4.4 激光康普顿伽玛源 |
1.5 论文结构和内容提要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天体物理反应率 |
2.1.2 伽莫夫窗口 |
2.1.3 电子屏蔽效应 |
2.1.4 原初核合成 |
2.1.5 重要的核聚变反应 |
2.2 激光等离子体实验离子诊断 |
2.2.1 离子记录介质 |
2.2.2 CR-39探测器 |
2.2.3 汤姆逊谱仪 |
2.2.4 碳化硅探测器 |
2.3 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中子测量 |
2.3.1 闪烁体探测器 |
2.3.2 飞行时间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研究 |
3.1 CR-39辐照损伤特性 |
3.2 CR-39带电粒子刻度实验 |
3.2.1 带电粒子辐照CR-39 |
3.2.2 径迹数据分析 |
3.3 CR-39核径迹研究 |
3.3.1 体蚀刻速率 |
3.3.2 质子径迹刻度 |
3.3.3 α粒子径迹刻度 |
3.3.4 碳离子径迹刻度 |
3.3.5 粒子径迹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化硅探测器在激光离子体加速中的研究与应用 |
4.1 4H-SiC探测器 |
4.2 激光离子加速实验设置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质子和碳离子飞行时间谱 |
4.3.2 SiC测量飞行时间信号 |
4.3.3 飞行时间信号解谱 |
4.4 汤姆逊谱仪结合金刚石探测器设计 |
4.4.1 工作原理 |
4.4.2 设计参数 |
4.4.3 设计优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 |
5.1 激光诱导氘氘聚变反应方程式 |
5.2 激光诱导氘氘聚变实验设置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射程过滤探测器 |
5.2.3 飞行时间法测量中子 |
5.3 实验结果讨论 |
5.3.1 DD质子和D3He质子产物的确定 |
5.3.2 DD中子和DT中子产物的确定 |
5.3.3 其他聚变反应产物 |
5.3.4 其他探测器测量结果 |
5.3.5 在天体核反应研究和聚变物理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汤姆逊谱仪结合金刚石探测器公式推导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创刊人朱洪元先生 |
不辱使命, 奋力前行 |
杂志国际化迈出一大步 |
在国际竞争中获得AME和RPP的刊登权 |
(6)致中国物理学界建议书(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据考绩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评估 |
二、根据理论假设和结论的合理性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评估 |
三、宏观理论物理的现状与未来 |
四、20世纪理论物理走入死胡同的理论根源 |
五、20世纪理论物理走入死胡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根源 |
六、策略选择 |
七、树立民族自信, 独立自主地决定国家科学发展战略 |
(7)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与缘起 |
0.2 前人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学术贡献 |
第1章 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与早期的学术谱系 |
1.1 20世纪前20年物理留学生的回归 |
1.1.1 中国本土物理本科教育的开始 |
1.1.2 归国留学生的专业背景与此后的工作 |
1.2 1932年之前归国物理学者队伍的扩大 |
1.2.1 先驱者的陆续回归 |
1.2.2 国内物理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
1.2.3 本土物理学“前谱系”的形成 |
1.3 物理学体制化之后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崭露 |
1.3.1 1932年之后络绎归国的近代物理学家 |
1.3.2 初步形成的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 |
1.3.3 战乱对中国近代物理学术谱系形成的影响 |
小结 |
第2章 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团队的形成 |
2.1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亚原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发端 |
2.1.1 从近代物理研究所到原子能研究所 |
2.1.2 学术谱系的形成 |
2.2 发展核工业宏观布局下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发展 |
2.2.1 原子能研究所“老母鸡”作用的发挥 |
2.2.2 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的“谱系” |
2.3 各高等院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初步发展 |
2.3.1 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与人才的早期分布 |
2.3.2 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的迅速发展 |
小结 |
第3章 核物理学家谱系与高能粒子物理学家谱系的分袂 |
3.1 第一代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分布 |
3.1.1 新中国的核科技机构与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 |
3.1.2 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在各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中的分布 |
3.2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 |
3.2.1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 |
3.2.2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 |
3.3 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独立 |
3.3.1 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谱系个案分析 |
3.3.2 大本营的分裂导致学术谱系的分化 |
小结 |
第4章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
4.1 谱系的国外源头 |
4.1.1 科研道路的衣钵相传 |
4.1.2 欧美学术传统的承继 |
4.2 早期科研队伍与人才培养机制及学术谱系的发展 |
4.2.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 |
4.2.2 谱系的链式与网状结构 |
4.2.3 影响高能实验谱系发展的几个因素 |
4.2.4 箕裘颓堕——阻碍谱系形成与发展的变数举例 |
4.3 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
4.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
4.3.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
4.4 国际交流对高能实验学术谱系的冲击与影响 |
4.4.1 血统与学缘——走出去 |
4.4.2 基地与人才——请进来 |
4.5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
4.5.1 “代”的日益模糊与学术传承的渐趋淡化 |
4.5.2 中国高能物理研究队伍的分布 |
小结 |
第5章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
5.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以赵忠尧谱系为例 |
5.1.1 赵忠尧 |
5.1.2 叶铭汉 |
5.1.3 郑志鹏 |
5.1.4 陈少敏 |
5.1.5 赵忠尧谱系学术传承浅析 |
5.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
5.2.1 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的拼搏精神 |
5.2.2 积极交流,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
5.3 与汤姆孙—卢瑟福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
小结 |
第6章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
6.1 谱系的国外源头 |
6.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及学术谱系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
6.2.1 本土粒子物理研究团队的形成 |
6.2.2 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初步发展 |
6.3 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
6.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
6.3.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
6.4 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演变及其团队的近期发展 |
6.4.1 “改革开放”前后理论粒子学术谱系发展所受的不同影响与变化 |
6.4.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
小结 |
第7章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
7.1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 |
7.1.1 张宗燧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
7.1.2 朱洪元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
7.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
7.2.1 共性精神传统 |
7.2.2 个性精神传统——以朱洪元谱系为例 |
7.3 与长冈半太郎—仁科芳雄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高能粒子物理获奖成果及其主要完成人 |
2 中国物理学会亚原子物理领域分支机构领导 |
3 1940年代以来各学术机构培养的亚原子物理学家(不完全)统计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纪念宇宙线发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宇宙线研究的传入 |
二云南高山站和宇宙线研究所的兴废 |
三高山乳胶室 |
四高空气球与广延大气簇射 |
五结语 |
(9)20世纪中国粒子物理学史的分期、脉络及特点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萌芽、奠基阶段(1900-1949) |
1.20世纪上半叶国际粒子物理研究的进展 |
2.早期中国学者的基本粒子研究 |
3.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粒子物理研究的薄弱基础 |
二起步、加速阶段(1949-1966) |
1.粒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建立与研究队伍的形成 |
2.实验粒子物理研究工作的筹划与合作 |
3.哲学思潮与理论创新 |
三挫折、复苏阶段(1966-1981) |
1.高能物理研究基地的建成与宇宙线研究的进展 |
2.理论研究与高能加速器建造的新进展 |
四蓬勃发展阶段(1981-2000) |
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及其上所做出的成就 |
2.中国粒子物理研究的新进展 |
结语 |
四、Brief Introduction to 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论文参考文献)
- [1]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J].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1)
- [2]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D]. 张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参数的初步测量全文替换[J]. 鲍杰,陈永浩,张显鹏,栾广源,任杰,王琦,阮锡超,张凯,安琪,白怀勇,曹平,陈琪萍,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路,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兰长林,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阳,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马应林,宁常军,聂阳波,齐斌斌,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唐靖宇,王鹏程,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杨毅,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伟,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 物理学报, 2019(08)
- [5]《中国物理C》杂志四十年[J]. 郑志鹏. 现代物理知识, 2017(04)
- [6]致中国物理学界建议书[J]. 王令隽. 前沿科学, 2017(02)
- [7]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D]. 丁兆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5)
- [8]宇宙线研究在中国——纪念宇宙线发现100周年[J]. 刘晓. 科学文化评论, 2012(06)
- [9]20世纪中国粒子物理学史的分期、脉络及特点述评[J]. 丁兆君. 科学文化评论, 2010(04)
- [10]为高能物理事业崛起和人才成长做贡献[J]. 陆景贤,肖梅,王耀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