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包乌仁,屈莹,张艳云,王东雨[1](2021)在《OSCE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文中提出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以客观、全面地考查本科护生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综合表现。
刘萍[2](2021)在《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依据,充分调研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护理人才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系统检索我国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文献,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Johns Hopkins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JHNEBP)模型中的科研证据评价工具和非科研证据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质量评价等级为A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出现有培养方案的要素及内容,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内容来源。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取14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内的MNS毕业生和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明晰“需求二元体”视角下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为本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能力需求指导。综合文献内容分析和质性研究的结果形成本研究培养方案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使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种能力的权重,形成最终版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1.共纳入42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MNS研究生培养方案的4个要素及内容包括:培养目标(10个主题,40项内容)、课程设置(29种课程)、临床实践(4个主题,30项内容)、考核评价(8个主题,31项内容)。2.通过对14名MNS毕业生和8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得到MNS研究生2个层面8种需求能力,基本需求层面:专业实践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软技能;发展需求层面:学科领导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3.共有24名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100%,两轮函询提出意见的专家比例分别为79.17%和33.33%),权威性较好(Cr=0.88),协调程度较好(两轮函询的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和0.2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立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4.应用优序图法确定2个层面9种能力的权重。9种能力的组合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实践能力(0.1101)、护理科研能力(0.0843)、教育指导能力(0.0615)、护理管理能力(0.0584)、基本非技术技能力(0.0577)、创新实践能力(0.0559)、护理领导力(0.0380)、职业规划能力(0.0380)、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0.0202)。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 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包含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2个层面9种能力,为本研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可为今后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借鉴。2.本研究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MNS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内容与要求、考核评价五个部分共236项内容。研究方法科学严谨,研究内容贴近现实需求,研究结果合理可靠,以期为我国改进MNS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MNS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严斯静[3](2020)在《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本科护生在护理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受及学习体验;2.探讨适合本科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练习的电子档案袋内容;3.评价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操作水平的应用效果,探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第一阶段为质性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本科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下学习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议,为护理教育者完善开放实验室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阶段为实验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应用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形成性评价法,开放实验室练习不作评价。在实验开始前,2组分别发放基线资料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组成,收集2组护生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实验结束后,2组分别发放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比较2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观察组发放自设的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调查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效果评价。结果:1.护生肯定了开放实验室模式对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积极作用,并对实验室预约、建立实践后效果追踪机制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2.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护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实验结束后共发放94份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100%。观察组发放电子档案袋效果评价表,对电子档案袋进行描述性分析,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4.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总体评价效果好。观察组护生对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满意度达83%-96%,护生认为电子档案袋有助于及时发现薄弱知识点,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反思。结论:1.开放实验室模式优势突出,护生可利用课余空挡预约实验室练习,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2.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有效提高护生的护理理论及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体现在实践前测检验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后测考察护生对现有技能的运用能力,阶段性自评与反思使护生回顾此阶段的学习方法,反思学习效果与标准操作的差距,从而主动调整学习方法。3.基于电子档案袋式的形成性评价可促进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在评价法启发了护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明确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动机,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落实具体的学习行为。4.基于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开放实验室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护生对此评价法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开放实验室技能训练中推广使用。
杨琳琳[4](2019)在《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初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特点的培训方案,探讨培训方案的各个要素,以协助护理硕士研究生从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自然过渡,为全国开展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回顾以new nurse/newly recruited nurse/new graduation nurse postgraduate/master training/cultivate competency/competency theory及新护士/新入职护士/新毕业护士,硕士/研究生,培训/规范化培训/规培,胜任力/胜任力理论等为检索词,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进行检索,搜集文献并进行详细分析,筛选与本研究相关的要素。2.半结构访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9名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者、4名临床带教老师及6名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作为访谈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了解现阶段各三级甲等医院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以扩充条目池。3.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文献回顾及半结构访谈结果初步拟定咨询问卷,从全国选取30名本研究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最终确定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4.统计学方法咨询专家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研究的可靠性指标采用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系数表示;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表示。结果1.文献回顾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文献检索并筛选,剔除重复、仅有摘要、与本研究不符的文献,最终纳入84篇,经课题组讨论,得出预培训方案相关的要素,如:专业素养、科研素养、整体化护理、抢救与应急、科研设计等共13个要素。2.半结构访谈根据访谈录音及现场记录进行资料整理,反复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按照不同访谈对象将访谈结果分为两部分:(1)护理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现状的态度及期望;(2)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需求。护理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现状的态度及期望整理后主题为:(1)培训方案不科学、不规范;(2)加强技能操作培训力度;(3)强化综合能力培养意识;(4)重视职业素养培训。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需求主题为:(1)临床工作流程、制度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2)综合能力的培训需求;(3)多样化培训方式的培训需求;(4)合理考核的需求。根据半结构访谈结果扩充条目池。3.德尔菲专家咨询来自广东、山东、重庆、湖北、江苏等12个省市的27位专家最终完成了两轮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8及0.268(P﹤0.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形成的培训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分别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操作技能、考核评价,共149个条目。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专家积极性及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该方案以胜任力为理论基础,关注护理岗位需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各医疗单位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本研究仍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周萍,林婕,张春梅[5](2019)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采用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护理"4+0"的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采用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真实体验,研究在实践考核中运用综合案例工作坊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及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分析39名护理"4+0"专业学生参与综合案例工作坊的真实感受。[结果]71.8%护生在参与考核后表示综合案例工作坊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3.6%护生在焦点访谈中提出该模式有利于与临床接轨,30.8%护生提到该模式有利于个人优势发挥。[结论]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能够弥补传统基础护理学实践单人单项考核的不足,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分配任务优势,减少传统考核的紧张情绪,消除单人单项考核带来的不良反应,维护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帮助护生更好、更快、更精地掌握护理技术,使护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
刘艳艳,代爱英,韦岩,石嵩,张海燕[6](2019)在《《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分子组成中涉及氨基酸结构、肽键等知识,内容相对枯燥、抽象,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对教学实践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魏芳[7](2019)在《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课程教学阶段,整群抽取2017级中专护理二年级1班和2班,根据抽签法1班54名学生为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组,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展开教学。2班46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按传统模式教学。比较两组的综合考试成绩,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评价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课程教学效果和可接受性。综合实训教学阶段,整群抽取2016级中专护理三年级1班、2班,按抽签法1班5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教师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2班48名学生为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实训教学。比较两组间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以评价实训教学效果。结果课程教学阶段研究发现教学组总成绩(85.72±4.62)分,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综合实训教学阶段发现实验组总成绩(173.19±4.80)分,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教学环境是否贴近临床实际、是否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对今后的实习是否有帮助、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的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等四个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结论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为基础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综合实训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张睿,陈利钦,申洪娇,李晓静,杜鑫,王艾青[8](2019)在《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为改良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考核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法,对7名参与考核的中高职衔接护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以Colaizzi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组内+组间"考核法受到护生认可;护生在"组内+组间"考核法中获益感明显;"组内+组间"考核法仍需进一步改进。结论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良好,护理教育者应在激发护生获益感的基础上,注重教师参与,细化和统一评分标准,采用多种考核法辅助考核。
梁世杰[9](2019)在《OSCE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制定科学有效的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并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完成两年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以探讨此方案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的可行性,观察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1.查阅文献,初步拟定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函询内容包括考站及考核内容的设置、考试流程安排、人员培训等,在专家意见一致性较高时,停止函询。将重要性赋值均数>3.5分,变异系数<0.25的项目纳入考核内容,并根据专家意见优化考试流程,最终确立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2.利用函询后确立的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162名完成两年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考试共设置5个考站,分别为护理评估考站、临床思维考站、基础护理技能考站、急救护理技能考站和人文护理沟通考站,为了节约考试时间,设置两组平行考站,每个考站设有两名考官。在考试前期准备阶段,编写标准化病例,制定统一评分标准,交由临床护理专家审阅、修改后使用。面向护理研究生招募标准化病人及病人家属扮演者各2名,考场工作人员15名,面向医院护士长招募考官20名,并分别对其进行培训。根据考试场地合理安排考站、考试时间。考试开始前,考生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分组,由场外工作人员向考生讲解考试流程安排。考生完成考试后填写调查问卷并离开考场。考试结束后,收集成绩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难度、区分度、信度及效度指标对考核方案进行质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获得考生反馈,探讨考核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结果1.经过两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统一,遂停止函询,来自全国9所城市12所三级甲等医院及高校的19位专家完成了两轮有效函询。函询确立了护理评估、临床思维、基础护理技能、急救护理技能、人文护理沟通五个考站及具体考核内容、流程设置。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5%;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46,0.851;本研究第一轮函询Kendall和谐系数为0.292,x2为286.489,P<0.01,第二轮函询Kendall和谐系数为0.373,x2为326.082,P<0.01。2.利用专家函询后确立的OSCE考核方案,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五个考站的平均分数分别为75.94±7.75分,79.51±6.41分,80.2~5.83分,80.37±7.56分,75.17±7.28分,难度为0.75~0.80,区分度为0.45K0.61,Cronbach’s α为0.783,内容效度为0.97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4%的考生在考试之前对OSCE有所了解,45.12%的考生认为在人文护理沟通考站表现欠佳,但通过考试能够考查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沟通技巧。78.3%的考生认为考试总体难度适中,考核方式新颖、客观,有助于促进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结论1.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确立的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核与评价提供了依据。2.本研究制定的规范化培训护士 OSCE考核方案信度较高,内容效度较好,试题难度、区分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于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能够客观评价护士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护士发现目前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目标,加以改进,也可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3.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考核样本量较少;标准化病人从学生中招募,难以完全表现疾病的某些阳性体征等问题。下一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扩大标准化病人的招募范围,提升考核质量。
王静[10](2019)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实训学习现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实施两个阶段的护理实训教学研究,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该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为缩小实训课堂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某高职院校五年制高职28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职护生实训学习倦怠问卷》及焦点小组访谈调查护生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学习现状。2.试验教学阶段选取高职三年级四个班共17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组,试验组89人,对照组84人。干预前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试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共有两阶段,第一阶段:个别实训项目初探索,通过“技能考核+焦点访谈”找问题,第二阶段:全部实训项目共实施,通过“技能考核+6项软技能调查表+焦点访谈”全面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三段式实训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学生分组练习”。教学干预后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教学效果。所有量性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访谈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结果1.高职护生实训学习现状调查阶段共发放问卷285份,有效问卷共278份。护生实训学习倦怠总均分(2.78±0.52)分,学习倦怠检出率为93.9%。护生在性别、生源地、学习成绩、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父亲文化程度上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点小组访谈显示护生实训学习倦怠倾向普遍存在,导致倦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护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认同、就业前景三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护生认为预防学习倦怠的主要策略是对实训教学和管理进行加强与改善。2.实训教学结果:(1)自我效能感:两组护生教学干预后(t=3.522,P<0.001)、试验组护生干预前后(t=-2.165,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自主学习能力:两组护生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t=2.439,P=0.016)及因子学习动机(t=2.327,P=0.021)、自我管理能力(t=2.073,P=0.040)、信息素质(t=2.223,P=0.027)得分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生教学干预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t=-3.821,P<0.001)及因子学习动机(t=-3.528,P=0.001)、自我管理能力(t=-2.203,P=0.030)、信息素质(t=-4.968,P<0.00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但学习合作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3)评判性思维能力:两组护生教学干预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t=3.791,P<0.001)及因子寻求真相(t=3.031,P=0.003)、开放思想(t=4.062,P<0.001)、分析能力(t=3.063,P=0.003)、求知欲(t=2.977,P=0.003)得分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生教学干预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t=-2.407,P=0.018)及因子寻求真相(t=-2.116,P=0.033)、开放思想(t=-2.162,P=0.033)、分析能力(t=-2.248,P=0.027)、求知欲(t=-2.597,P=0.01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4)技能操作水平:第一阶段两组干预后(t=3.465,P=0.001)、第二阶段两组干预后(t=6.353,P<0.001)、试验组两阶段干预后(t=-4.6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情况总分(t=3.729,P<0.001)及因子认知领域(t=3.886,P<0.001)、精神运动领域(t=4.016,P<0.00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6)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t=3.909,P<0.001)及教学过程(t=3.973,P<0.001)、教学能力(t=3.754,P<0.001)、教学效果(t=4.338,P<0.001)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无统计学意义。(7)焦点小组访谈:第一阶段实训教学研究后焦点访谈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主导作用仍需加强;第二阶段实训教学研究中访谈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添加监督员效果较好;两阶段实训教学研究后显示护生自信心有所提高,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及信息素质也有所提高。结论1.在护理实训中五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习倦怠的因素包括个人、教师、同伴、职业前景等多层面。2.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护生合作能力仍有待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不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适合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具有可推广性。
二、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OSCE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OSCE考评模式构建 |
1.1 成立OSCE考评模式小组 |
1.2 设定考核目标 |
1.3 OSCE考站拟定 |
1.4 病例设计 |
1.5 标准化病人培训 |
2 基于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评价OSCE考评模式质量 |
3 实施效果 |
3.1 调查对象 |
3.2 评价指标 |
3.2.1 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3.2.2 OSCE职业素养调查问卷 |
3.2.3 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 |
4 结果 |
4.1 本科护生OSCE各考站成绩及总成绩(见表3) |
4.2 本科护生对OSCE考评模式、应用OSCE考核自身职业素养的满意度(见表4~5) |
4.3 考核教师对OSCE考评模式的满意度(见表6) |
5 讨论 |
5.1 OSCE考评模式适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 |
5.2 OSCE考评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效果分析 |
6 结语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2.2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现状概述 |
2.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供给的现状概述 |
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确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3.2.2 文献检索策略 |
3.2.3 文献质量评价 |
3.2.4 资料分析与整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内容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纳入标准 |
4.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
4.3 研究方法 |
4.3.1 制定访谈提纲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4.3.4 伦理学原则 |
4.3.5 质量控制 |
4.4 研究结果 |
4.4.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4.4.2 主题提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专家遴选 |
5.2.2 拟定初始函询问卷 |
5.2.3 函询过程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5 伦理原则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专家基本情况 |
5.3.2 专家意见整理 |
第六章 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能力的权重确定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确定2个层面的能力权重 |
6.2.2 确定9种能力权重 |
第七章 讨论 |
7.1 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分析 |
7.2 方案构建的内容分析 |
7.3 方案构建的意义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符号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假设 |
4.研究内容 |
5.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国内外开放实验室研究现状 |
二、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的概述 |
三、文献总结 |
第二部分 本科护生在校内开放实验室中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对象的伦理学研究要求 |
3.研究方法 |
4 实施流程 |
5 评价方法 |
6 统计学方法 |
7.结果 |
8.讨论 |
第四部分 对完善电子档案袋式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护理开放实验室的建议 |
1. 搭建混合式学习平台 |
2. 促进自我导向学习是电子档案袋内容设定的核心 |
3. 引入研究生参与电子档案袋整理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1.结论 |
2.启示 |
3.创新点 |
4.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文献回顾结果 |
2 半结构访谈结果 |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4 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采用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考核前期准备 |
1.2.1.1 案例准备 |
1.2.1.2 考官准备 |
1.2.1.3 考场准备 |
1.2.2 考核方式 |
1.2.3 研究方法 |
1.3 资料分析 |
2 结果 |
2.1 护生对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评价(见表1) |
2.2 综合案例工作坊在《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具有多方位的优势 |
2.2.1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2.2.2 与临床接轨 |
2.2.3 个人优势发挥 |
2.3 综合案例工作坊教学活动需要改进的地方 |
2.3.1 人文关怀的培养 |
2.3.2 改变组内考核模式,减少偷懒机会 |
3 讨论 |
3.1 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能够弥补传统基础护理学技术教学的不足 |
3.2 利用综合案例工作坊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可减少传统考核中的紧张情绪 |
3.3 继续完善综合案例工作坊,提升护理操作技术教学质量 |
4 小结 |
(6)《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 |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 |
三、线上教学空间构建 |
四、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
五、学生评价 |
(7)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一 教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TSP教学组与传统组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
3.2 两组学生对本课程不同教学方法的学习兴趣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
3.2 实验组学生OSCE考核评分 |
3.3 实验组学生对基于OSCE的 TSP教学模式主观评价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TSP 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 2. 职业院校护生对基于 OSCE 的 TSP 实践教学主观评价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方法 |
1.2.2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组内+组间”考核法受到护生认可 |
2.2 护生在“组内+组间”考核法中获益感明显 |
2.2.1 在寻求帮助中主动学习 |
2.2.2 在反思中提高操作能力 |
2.2.3 在监督中提升自控能力 |
2.2.4 在考核中获得喜悦 |
2.3“组内+组间”考核法仍需进一步改进 |
2.3.1 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 |
2.3.2 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 |
2.3.3 多种方式辅助考核 |
3 讨论 |
3.1 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有良好的体验 |
3.2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间+组内”考核不能忽略教师参与 |
3.3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内+组间”考核需要制订细化和统一的评分标准 |
3.4 在中高职衔接护生中实施“组内+组间”考核可辅助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
4 结语 |
(9)OSCE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规范化培训护士OSCE考核方案的确立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系数 |
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 |
3 考核方案专家咨询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OSCE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OSCE考核方案的得分及难度、区分度 |
2 OSCE考核方案的信度 |
3 OSCE考核方案的效度 |
4 OSCE考核方案考生反馈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学习倦怠现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方法 |
5 资料分析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训学习倦怠得分情况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得分比较 |
4 焦点小组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方法 |
5 资料分析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本资料比较 |
2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
3 自我效能感比较 |
4 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
5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
6 对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比较 |
7 对《护理学基础》实训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比较 |
8 焦点小组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
附录 |
致谢 |
四、护生在基础护理技能考核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OSCE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包乌仁,屈莹,张艳云,王东雨. 卫生职业教育, 2021(14)
- [2]供给侧视角下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D]. 刘萍.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电子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开放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D]. 严斯静. 广州医科大学, 2020(11)
- [4]硕士研究生学历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的构建[D]. 杨琳琳. 青岛大学, 2019(01)
- [5]基础护理学实践考核中采用综合案例工作坊模式的应用研究[J]. 周萍,林婕,张春梅. 全科护理, 2019(28)
- [6]《蛋白质分子组成》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 刘艳艳,代爱英,韦岩,石嵩,张海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17)
- [7]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D]. 魏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8]中高职衔接护生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组内+组间”考核中的体验研究[J]. 张睿,陈利钦,申洪娇,李晓静,杜鑫,王艾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9(16)
- [9]OSCE在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价中的应用[D]. 梁世杰. 青岛大学, 2019(02)
- [10]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D]. 王静. 青岛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