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战斗性语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泽东诗词,战斗性语言,口语体,风格翻译
战斗性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杨琳[1](2012)在《毛泽东诗词中口语体战斗性语言风格之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在其诗词中大量运用口语体战斗性语言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及文化背景,该语体寄身于中国古典诗词体,二者近乎完美的嵌合增添了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现有的英译本对此语言特色的处理亦各有千秋,基于风格翻译论对比分析战斗性语言特色英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有利于毛泽东诗词的内核更好地展现给英语读者。(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杨琳[2](2011)在《毛泽东诗词中战斗性语言英译之翻译美学观——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斗性语言是毛泽东诗词中的重要特色之一,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特征一起,为毛泽东诗词增添了无穷的美学魅力。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削弱或歪曲毛泽东诗词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通过对不同英译本的比较,以此来探析毛泽东诗词中战斗性语言之英译问题。(本文来源于《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杨琳,邓大飞[3](2010)在《从语义学角度析《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的英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学从研究词义的角度为研究《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者翻译过程中对词义的甄别与选择、对源语所处的语境与时代的考虑,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的关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对毛泽东着作的英译研究。(本文来源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杨琳,邓显奕[4](2010)在《《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作为文化现象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既是大众的文艺,又不啻为战斗的号角。灵活多样常规翻译技巧的采用与翻译中的创造性与创造性叛逆相结合,在促进异国读者了解此种语言文化中的寓意、感情色彩及产生的作用等的同时,也造成了源语某些方面文化色彩的黯然流失。因此,不断地进行比较研究和甄别对研究该战斗性语言英译裨益颇多。(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杨琳,覃承华[5](2010)在《《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在改变语言外壳、保持源语思想内容时,为了既忠实于源语,也为了使译文顺畅而不会造成交流方面的障碍、损失或干扰,要不断地对源语和译入语从词汇、语法、文体及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方可能做到译语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源语最大限度的对等。《毛泽东选集》与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不仅措辞严谨、条理分明,而且具有鲜明的词汇、语法、文体及文化特色。因此,很值得深入地对比该语言及其英译在这些特色上的异同点,以期在后继研究中对其中所采取的翻译技巧与翻译策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杨琳[6](2008)在《毛泽东着作中之战斗性语言及其英语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诗人和作家。其着作中激情飞扬的战斗性语言源自于他作为革命领袖的斗争经验,涵聚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精华,并激励了人们为自由和独立而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外文出版社先后用18种外文出版了《毛泽东选集》,并用更多的外文出版了毛泽东的其他重要着作,在全世界广泛发行并被人们逐渐了解。本文援引功能目的论及功能对等论剖析和研究了毛泽东着作中之战斗性语言的英泽,主要从战斗性语言的显着特色及其功能、战斗性语言及其英译对比以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战斗性语言英译时所采用的翻译技巧叁个方面探讨了译文特色及得失。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文从语义到文体要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重现原语的信息,而读者反应则为衡量功能对等程度的尺度。翻译目的论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和目的。外文出版社所出版的毛泽东着作中之战斗性语言的英译既具有其指导性、信息性、表达性及呼吁性的功能,又能在保存毛泽东着作中战斗性语言、文体及文化特色的同时以译入语读者作为服务对象,采取各种翻译策略及技巧,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10)
战斗性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战斗性语言是毛泽东诗词中的重要特色之一,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特征一起,为毛泽东诗词增添了无穷的美学魅力。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削弱或歪曲毛泽东诗词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通过对不同英译本的比较,以此来探析毛泽东诗词中战斗性语言之英译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战斗性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1].杨琳.毛泽东诗词中口语体战斗性语言风格之英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杨琳.毛泽东诗词中战斗性语言英译之翻译美学观——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杨琳,邓大飞.从语义学角度析《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的英译问题[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4].杨琳,邓显奕.《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技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杨琳,覃承华.《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杨琳.毛泽东着作中之战斗性语言及其英语翻译[D].福建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