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湿疹,婴儿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平,杨钊,罗敏,王莉[1](2013)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中的诊疗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疾病诊疗中的作用,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婴儿湿疹提供更好的手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观察随访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4种食物中对鸡蛋的特异性比例最高209例(91.7%),其次为牛奶159例(69.7%),小麦88例(38.6%),大豆61例(26.8%),鳕鱼38例(16.7%),大米31例(13.6%)蟹25例(11.0%),虾3例(1.3%),蘑菇和西红柿各2例,分别占0.9%,牛肉、猪肉、玉米分别为1例,分别占0.4%。对特异性IgG阳性程度达++及以上患儿采取忌食过敏食物治疗3~6个月,并予回访。症状明显改善182例(79.82%),症状改善40例(17.54%),无效6例(2.63%)。结论:检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进而了解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可为婴儿湿疹诊断、预防及调整饮食治疗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陈天丽,周春英[2](2011)在《聚合性痤疮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IgG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明聚合性痤疮的发病机制,我们采用随机开放性对照试验,就食物不耐受与聚合性痤疮的发生是否有密切关联,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20例聚合性痤疮患者来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青岛市海(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进一步探明聚合性痤疮的发病机制,我们采用随机开放性对照试验,就食物不耐受与聚合性痤疮的发生是否有密切关联,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20例聚合性痤疮患者来自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青岛市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谢晓平,杨钊,罗敏,王莉.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中的诊疗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
[2].陈天丽,周春英.聚合性痤疮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IgG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
标签: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 湿疹;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