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耦合发电机系统,混沌控制,混沌同步,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
耦合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戚丽丽[1](2019)在《基于有限时间稳定理论的参数不确定耦合发电机系统混沌控制与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有参数不确定性的耦合发电机混沌振荡系统,基于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稳定控制方法和一种有限时间同步控制方法。两种方法不仅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都可以通过增益系数k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超调。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耦合发电机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0期)
朴永灿,黄大巍,韩忠田,于广利,李天[2](2019)在《基于Adams的剪式稳定架刚柔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TIA对剪式稳定架系统进行叁维建模,基于ANSYS和Adams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剪式稳定架的柔性特征,对刚柔耦合模型升降过程的3种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运动过程中剪式稳定架应力分布规律、连接铰点力和接触力。分析方法和结论可指导剪式稳定架的设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君,郎俊彪,李刚,高谦,张军宁[3](2019)在《采动地基尾矿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地基动力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效应力理论分析及动孔压的应力应变模型推导地基震动液化的机理与判别公式,结合FLAC3D应用Finn模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用FISH语音编写超孔压比的计算公式,判断地震过程中的地基液化情况。根据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孔压变化及超孔压比变化情况,分析了初期坝的浸润面变化情况,重点对考虑渗流作用的地基是否液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不同位置的孔压、加速度、沉降位移、超孔压比等的变化情况,回归得到超孔压比与上覆岩层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上述分析对本尾矿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依据,为后期尾矿库的建设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基础资料,并用线性回归的方式总结出超孔压比与覆岩压力之间的关系,为快速判断尾矿库液化区域提供了便捷方法。(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9期)
印雯,陈亚,张钰,徐乐中,吴鹏[4](2019)在《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的启动及稳定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型ABR-MBR反应器,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氨氮为200 mg·L~(-1)、C/N=1的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一体式工艺的启动及其脱氮除磷效能.控制反应器运行条件:温度为(25±1)℃,pH=7. 5±0. 2,回流比由50%逐步提升至200%.结果表明,ABR厌氧阶段消耗70%COD,使得在低DO、高氨氮下能够21 d内快速启动部分亚硝化;随后以间歇曝气(曝停比:2 h∶2 h,DO为0. 3~0. 4 mg·L~(-1))的运行方式在132 d内成功启动耦合工艺内的CANON部分,使得ABR缺氧段的电子受体中硝酸盐氮浓度稳步上升,最终于160 d成功启动耦合工艺.稳定运行后,MBR内TN去除负荷达到0. 22 kg·(m~3·d)~(-1),出水各项指标COD、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7. 0%、90. 4%和81. 8%.批次试验估算ABR内以硝酸氮盐为电子受体的PAOs约占PAOs的68%,系统内已培育出相互适应协作的DPAOs、AOB和An AOB菌种,具有良好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代月帮,李宏坤,魏兆成[5](2019)在《考虑模态耦合的球头铣刀颤振稳定域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头铣刀广泛应用于曲面加工中,因此构造出针对球头铣刀的颤振稳定域叶瓣图意义重大。利用精细积分法对铣削系统二阶动力学方程进行时域数值求解,由切削刃与切触区域不同时刻的关系,确定出时域数值求解方程中所需要的刀刃瞬时切削部位,通过Floquet定理获得了高精度的颤振稳定域叶瓣图,并在叁轴数控机床上进行了正确性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为球头铣刀实现无颤振切削加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3期)
唐洪祥,韦文成[6](2019)在《耦合强度各向异性与应变软化的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中耦合了土体强度各向异性和应变软化两种特性,并考虑在Cosserat连续体理论下的Drucker-Prager本构模型中。通过对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进行了数值实现,进而基于重度增加法进行了边坡稳定分析。利用微结构张量联合应力不变量的方法考虑了黏聚力各向异性,并与常用于边坡稳定分析中经典的Casagrande各向异性方法对比,在理论和数值上证明了所采用的各向异性方法更加合理。通过模拟相关算例,发现强度各向异性和应变软化对边坡超载安全系数影响较大,当坡度较缓时,这种影响会更加剧烈。对比发现,经典连续体下的有限元分析在考虑这两种特性耦合时很难通过计算得到可靠的超载安全系数,并且存在明显的网格依赖性缺陷,而在Cosserat连续体下的有限元分析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并且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郑超,李惠玲,张鑫,吕盼,汤伟[7](2019)在《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大扰动层间耦合特性及稳定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具有新型拓扑结构,除传统交直流耦合路径外,还具有层间直流、层间交流耦合新路径,因此,大扰动冲击下其动态行为更为复杂。该文首先建立了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模型,针对2类具有不同特征的扰动形态,利用大扰动激励法,揭示了直流分层馈入系统非线性功率响应特性,分析了不同耦合路径作用特征,评估了交流电气参量对功率特性的影响,针对存在的换相失败和电压失稳2种威胁,提出了换相失败预测联动控制策略和电压稳定紧急控制策略。面向测试系统和扎青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受端电网,通过大扰动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海龙,许杰,谢涛,林海,庹海洋[8](2019)在《渤海中深层井壁稳定流固耦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深部地层中存在大量的硬脆性泥页岩,易发生井壁失稳问题。鉴于此,将硬脆性泥页岩视作多孔弹性介质,探讨了流固耦合作用对井周岩石的应力和变形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井壁稳定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钻开时间对硬脆性泥页岩井周破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钻开瞬间,在最小地应力方位井壁内部附近孔压急剧升高,井周破坏首先出现在井壁内部;随着时间的延长,破坏程度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在工程上可通过加强钻井液的封堵性或调整优化钻井液密度与流变性能,控制液柱压力向井周的扩散。所得结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硬脆性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机理,对提高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19年04期)
张宇,赵林,王炳红,张娜,程万[9](2019)在《流-固-化-热耦合的陆相页岩井壁稳定力学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钻井液浸泡,陆相页岩中的黏土矿物发生水化膨胀,页岩力学强度会发生弱化,诱发井壁坍塌现象。为探讨陆相页岩井壁稳定机理,假设井壁页岩为多孔弹性介质,考虑页岩基质和层理随着钻井液浸泡时间的水化过程,构建了流-固-化-热耦合的井壁应力场模型,再结合剪切破坏准则,形成了陆相页岩井壁坍塌压力评价模型。以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藏A水平井基础参数为例进行计算,揭示了A井井壁失稳原因,并优选了钻井液密度。结果表明:水平井若沿着最小水平主地应力方向布置,则井壁坍塌风险最小;在井斜角为45~70°的造斜段内,可采用水基钻井液,但其密度应高于1. 35 g/cm~3,在井斜角为70~90°的高造斜段内,应采用油基钻井液;研究结果与A井钻井情况吻合。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指导陆相页岩井壁坍塌压力预测和钻井设计。(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玲,刘明辉,石祖智,朱晓斌,王振[10](2019)在《考虑流固耦合的拱坝抗滑稳定非概率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拱坝抗滑稳定可靠度分析是大坝安全评价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大坝正常运行与安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已有的研究多采用概率可靠度方法进行分析,然而实际拱坝工程统计信息较少,难以获得各参数变量的精确概率分布;另外,目前缺乏考虑坝基岩体流固耦合作用的拱坝抗滑稳定可靠度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凸模型理论,提出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拱坝叁维抗滑稳定非概率可靠度分析方法,并通过建立拱坝叁维工程地质统一模型,分别采用超载法与强度折减法,对流固耦合作用下拱坝抗滑稳定非概率可靠度进行探究.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本研究能够在缺乏足够统计信息的情况下对拱坝抗滑稳定可靠度进行分析,同时,未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将高估拱坝的抗滑稳定可靠度,对工程安全不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5期)
耦合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CATIA对剪式稳定架系统进行叁维建模,基于ANSYS和Adams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剪式稳定架的柔性特征,对刚柔耦合模型升降过程的3种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运动过程中剪式稳定架应力分布规律、连接铰点力和接触力。分析方法和结论可指导剪式稳定架的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戚丽丽.基于有限时间稳定理论的参数不确定耦合发电机系统混沌控制与同步[J].机电信息.2019
[2].朴永灿,黄大巍,韩忠田,于广利,李天.基于Adams的剪式稳定架刚柔耦合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9
[3].王君,郎俊彪,李刚,高谦,张军宁.采动地基尾矿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地基动力稳定分析[J].金属矿山.2019
[4].印雯,陈亚,张钰,徐乐中,吴鹏.全程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的启动及稳定运行[J].环境科学.2019
[5].代月帮,李宏坤,魏兆成.考虑模态耦合的球头铣刀颤振稳定域建模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6].唐洪祥,韦文成.耦合强度各向异性与应变软化的边坡稳定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19
[7].郑超,李惠玲,张鑫,吕盼,汤伟.特高压直流分层馈入系统大扰动层间耦合特性及稳定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8].刘海龙,许杰,谢涛,林海,庹海洋.渤海中深层井壁稳定流固耦合研究[J].石油机械.2019
[9].张宇,赵林,王炳红,张娜,程万.流-固-化-热耦合的陆相页岩井壁稳定力学模型及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9
[10].王晓玲,刘明辉,石祖智,朱晓斌,王振.考虑流固耦合的拱坝抗滑稳定非概率可靠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