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体制论文-熊跃根

福利体制论文-熊跃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福利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福利体制,福利国家,比较研究,类型学

福利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熊跃根[1](2019)在《福利体制比较的类型学:源流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利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社会福利的水平、构成和分配既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权力模式,也取决于经济的再分配模式和社会中的意识形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福利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和发展,而既有的关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叁种类型学划分,既不能完全涵盖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福利制度特征,也不能阐释非西方社会或发展中国家的福利体制内涵。因此,回顾和探究福利体制比较研究的源流与发展,发掘全球化时代福利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及其做出的调整和变革,对于推进福利体制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刘璐婵[2](2019)在《福利体制视域中的“福利依赖”:叁条路径与五个面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初始动机下,福利体制限定了福利国家对待救助制度受助者的态度与方式、划定了受助者的受益规则及权利边界,影响着救助理念和制度实践,并最终引导了福利依赖研究的分野。在受助者的污名化、福利依赖行为的界定、福利依赖对象的识别、救助项目结构设置、受助规则调整等福利依赖的五个研究面向上,福利体制类型不同,各国的表现不同,并形成了叁种福利依赖研究路径:包容与保护的社会民主主义路径、惩戒与再造的自由主义路径和敦促与监督的保守主义路径。(本文来源于《社会建设》期刊2019年02期)

赵然[3](2019)在《福利体制理论视角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变迁——基于去商品化水平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安德森提出的去商品化概念,延续福利体制理论及后续研究的思路,从去商品化水平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医疗卫生体制变迁。医疗卫生体制需求面的去商品化水平经历了由高到低后又回升的变化,供给面的去商品化水平则处于表面高实则越来越低的状态。福利体制理论为考察医疗体制变迁提供了一个清晰适用的分析模型,保障社会公平、降低市场因素对社会各领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3期)

庞渤,王伟进[4](2019)在《福利体制类型视角下国外社区养老模式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艾斯平-安德森等人关于社会福利体制类型研究的思路,分别考察了自由主义福利体制、法团主义福利体制和斯堪的纳维亚福利体制典型国家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特点和内容,发现其在参与主体权责分配、非商品化和去身份化叁个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其所属福利体制的特点。国外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建设有重要启示:我国社区养老结构和目标应契合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重视为家庭和亲属照顾者赋能,建构家庭-社区融合机制;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社区养老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理;强化综合治理理念,推进相关领域制度联动。(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徐倩,陈友华[5](2019)在《典型福利体制下社会养老服务国际比较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典、英国和日本各具特征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经验。基于此,可以构建"权利-制度-资源-角色"四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政策综合体系:权利保障应当成为政策的价值立场,在"积极老龄化"理念引领下,国家应当通过政策强制性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权利并促进其自主性增能;制度安排应当成为政策的支撑系统,除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之外,政策体系有效运转也离不开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专业的人才输送体系与合理的资金筹集体系;资源供给应当成为政策的主要内容,围绕老年人"原址安老"需求,聚焦社区,通过自我护理、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伙伴互助、社区为老服务支持、机构专业服务补充、政府基本服务兜底相结合的"一揽子老年社会服务"来兼顾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需求,进而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角色互动应当成为政策目标的实施保证,在各具优势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家庭多元之间探索有机合作机制,以实现养老服务的高效、优质供应。这无疑对更新我国养老服务理念以及建立中国特色老年照护服务制度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超,黄燕芬,杨宜勇[6](2018)在《住房适度保障水平研究——基于福利体制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住房保障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权利实现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福利体制理论,从住房权利出发,聚焦住房的社会功能,创新性地对住房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叁种福利模式下,住房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住房适度保障水平即曲线顶点,但不同福利模式在福利起点、福利拐点和福利变动程度上均存在差异。对比我国现阶段住房保障实际支出水平,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支出,优先保障结果公平和借鉴保守主义福利模式叁点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0期)

黄燕芬,张超,杨宜勇[7](2018)在《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福利体制理论,瑞典号称典型的福利国家,其住房保障政策旨在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普惠式住房保障体系。瑞典模式对于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度背景、政策体系和整体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归纳,其次从去商品化视角梳理了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福利多元主义角度阐述了瑞典住房保障领域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最后提出瑞典模式对新时代我国住房保障改革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8期)

万国威,刘晨,陈梦真[8](2018)在《东亚福利体制的理论动态:30年间的国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福利体制研究自1986年起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它不但对丰富我国社会福利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福利经验的实践捷径。利用相关文献对有关东亚福利体制的外文研究展开详析。东亚福利体制研究的学理脉络稳定且持续,已经成长为福利体制比较研究的核心问题;该议题尽管也存在着广泛的学术讨论,但是存在性议题、典型特征议题和未来趋势议题才是当前最为典型的学术论域。该议题的未来研究应该继续保持适度的学术宽容性,增强统计数据库的收集与运用能力,并需要积极培育和引领中青年学者成长。(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匡亚林[9](2018)在《社会福利引论:福利体制模式的类型化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福利国家的产生是众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既有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又有福利权利的兴起,且与其他公民权利之间存在逻辑关联;马歇尔"叁位一体"的"公民资格"则最终构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合法性身份。凯恩斯和贝弗里奇等"设计师"塑造了福利国家的制度构架,研究集大成者参考借鉴了卡尔·波兰尼对于社会福利本质的观点,称之为社会保护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双向调节运动,蒂特马斯、埃斯平-安德森和马歇尔等以此开创了范式福利体制的学术研究,本文立足福利制度、福利体制、福利支出的理论方法的比较分析,考察总结不同类型的社会状态,系统地从类型化角度进行福利体制的模式考察,并尝试推进和解答现有研究中的迷思。(本文来源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黄燕芬,唐将伟[10](2018)在《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我国住房政策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本文对艾斯平·安德森福利体制理论下"保守主义模式"典型国家——德国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德国住房保障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特征,以及进行去商品化和福利多元化视角下的政策分析和政策发展解读,提出福利体制理论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即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住房保障适度水平进行调整,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同时补齐我国租赁市场发展不足的短板。(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3期)

福利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的初始动机下,福利体制限定了福利国家对待救助制度受助者的态度与方式、划定了受助者的受益规则及权利边界,影响着救助理念和制度实践,并最终引导了福利依赖研究的分野。在受助者的污名化、福利依赖行为的界定、福利依赖对象的识别、救助项目结构设置、受助规则调整等福利依赖的五个研究面向上,福利体制类型不同,各国的表现不同,并形成了叁种福利依赖研究路径:包容与保护的社会民主主义路径、惩戒与再造的自由主义路径和敦促与监督的保守主义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福利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熊跃根.福利体制比较的类型学:源流与发展[J].江海学刊.2019

[2].刘璐婵.福利体制视域中的“福利依赖”:叁条路径与五个面向[J].社会建设.2019

[3].赵然.福利体制理论视角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变迁——基于去商品化水平的考察[J].学理论.2019

[4].庞渤,王伟进.福利体制类型视角下国外社区养老模式及启示[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徐倩,陈友华.典型福利体制下社会养老服务国际比较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9

[6].张超,黄燕芬,杨宜勇.住房适度保障水平研究——基于福利体制理论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7].黄燕芬,张超,杨宜勇.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瑞典住房保障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8].万国威,刘晨,陈梦真.东亚福利体制的理论动态:30年间的国外观察[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

[9].匡亚林.社会福利引论:福利体制模式的类型化考察[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

[10].黄燕芬,唐将伟.福利体制理论视阈下德国住房保障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标签:;  ;  ;  ;  

福利体制论文-熊跃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