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炫斯1刘芳2孙明璐1(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医院广东广州510225;2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广东广州51008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92-02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大成》烦闷不卧方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大成》烦闷不卧处方电针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3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结果2组患者PSQI总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大成》烦闷不卧方治疗失眠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失眠症电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失眠是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有可引起医源性疾病。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
笔者采用《针灸大成》烦闷不卧方[1]电针治疗失眠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编制的《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⑴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及醒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
⑵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
⑶伴有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碍社会活动;
⑷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1.2症状分级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
⑴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眠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
⑵中度:睡眠不足4小时,但能坚持工作;
⑶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1.3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分别来自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山院区康复科门诊及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3.51±3.52)岁,病程1~30月,平均(8.41±2.33)月,症状分级为轻度21例,中度12例,重度7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02±3.60)岁,病程1~29月,平均(8.35±2.65)月,症状分级为轻度23例,中度11例,重度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分级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予电针治疗。按针灸大成治疗不寐方取穴:太渊,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
具体操作:患者侧卧位,暴露施术部位,同侧穴位常规消毒,选取环球牌32号1.5寸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后捻转得气,接G-6085电针仪,密波,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为度,留针30分钟。两侧交替治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疗程中间间隔1周。
2.2对照组
予口服阿普唑仑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mg/片),每晚服用0.4~0.8mg,共治疗30天。
3疗效分析
3.1疗效评价方法
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4]评价疗效。PSQI由23个条目构成,参与计分的条目可组成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2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4治疗结果
见表1。2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评分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评分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0.05
5病例举例
患者李某,女,54岁,广州市越秀区人。近半年来夜间睡眠差,每晚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心烦多梦,心悸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疗两周后自觉睡眠质量较前提高,做梦减少,晨起精神好转,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失眠情况基本消失,食欲正常,二便通畅,舌淡,苔薄白,脉细。
6体会
失眠又称为“不寐”,“目不瞑”等,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之气随昼夜的消长变化而有寤与寐的交替,阴阳不调则出现不寐的情况,如《灵枢•口问》指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营卫运行则是睡眠的生理基础,《灵枢•天年》指出:“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而阴阳不调及脾胃功能失常常引起不寐,如《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多为“气血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景岳全书•不寐》认为“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类症治裁•不寐》:“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等。《针灸大成》烦闷不卧方取穴以脾经为主,隐白主治梦多,公孙与冲脉相通治疗心胸疾病,三阴交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阴陵泉能健脾益气;配合肺经原穴及背俞穴,起到调和脾胃,补血宁神的功效。笔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失眠的患者虚证多于实证,而以脾胃虚弱者为多,可能与现代人喜好进食冷冻食物,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嗜好肥甘油腻等生活习惯有关,结合其他医家[5~6]的临床经验,采用针灸大成处方治疗失眠症,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1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
[4]陈彦方,李舜伟.脑部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90.
[5]李雁.从卫气运行谈“胃不和”与不寐[J].中国中医药基础医学杂志,2007,7(7):494.
[6]李景.失眠证从脾胃论治[J].中国中医药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