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康建[1](2020)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是一种新颖的薄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独特的手风琴效应、优良的结构特性和显着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两种典型材料的力学优势,克服了当前桥梁工程中面临的传统混凝土桥梁自重大、长期蠕变和下挠问题,实现了桥梁快速减重,是高比强度、轻量化腹板组合梁的典型结构之一,已在国内外桥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发展呈现大跨径、大曲率、宽悬臂、变截面和新工法等新特征。本文通过考虑这些新特征,紧紧围绕着这一新型组合梁的屈曲性能、横向受力和受剪状态,对存在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由于初曲率效应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结构受力特点与无曲率情形下有一定的差异,传统计算理论不再适用于初曲率情形,本文开展了初曲率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剪切屈曲理论研究;其次,考虑初曲率、腹板刚度及顶板加劲肋的影响,研究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横向性能;最后,提出了大悬臂异步浇筑施工阶段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剪切理论并揭示了内衬混凝土的抗剪作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经典板壳理论,结合波形钢腹板比拟正交异性壳的本构关系、考虑初曲率的几何方程和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和迭代获得波形钢腹板曲线梁腹板的整体剪切屈曲控制微分方程。由于波形钢腹板通常沿纵桥向较为狭长,本文基于狭长壳挠曲面函数,通过变分求极值的方法,借助数学软件进行符号计算,提出了波形钢腹板曲线梁腹板整体剪切屈曲应力计算公式。为了揭示新型腹板初曲率形成的数学原理,依据波形钢腹板各个板段与曲率半径形成的三角关系,探明了内外波折角和曲率半径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内外波折角和中轴线夹角三者的大小关系,并运用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定曲率和变曲率情形下波形钢腹板的整体剪切屈曲应力伴随腹板外形尺寸、高厚比、波折面长宽比、波幅高度、曲率半径和内外波折角关键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了具有初始曲率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纯剪切屈曲问题。(2)基于Timoshenko理论,研究了不同参数影响下波形钢腹板曲线梁腹板局部剪切屈曲随着板段宽度比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局部屈曲系数分布范围,并给出了其平均值。基于Lindner和El-Metwally合成理论,给出了不同范围内板段宽长比的合成屈曲公式,提出了波形钢腹板曲线梁腹板的两阶段不等合成指数及其剪切屈曲设计公式,并提供了不同屈曲模态的判别公式,有效地分离了前人波形钢腹板实验结果的各类屈曲模式,并确认了本文设计曲线的合理性,从而指导初曲率波形钢腹板组合梁腹板设计。(3)考虑初曲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位置集中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面板的横向弯矩及有效分布宽度变化规律,指出了现有桥梁规范中的横向弯矩系数的不适用性,给出了新的修正公式,并发现了两种不利工况,建议工程实践中应予以关注。(4)依据传统混凝土梁、平钢腹板组合梁和波形钢腹板组合梁三种典型梁体的逐步演进的关系,运用腹板等效刚度法,分别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等效分析模型。通过考虑腹板横向刚度的影响,反映了各类腹板对桥面板约束程度的差异,分别定量地研究了自重和车辆荷载下不同腹板刚度对桥面板横向应力的影响。研究了波高、腹板厚度和板段长度主要波形尺寸和弹性模量对梁体横向刚度的影响,还引入了宽幅桥面板梁体横向性能新的关键影响因素(腹板高度和悬臂板宽度),并提出了有效分布宽度修正系数,确认了模型的准确性。(5)基于传统混凝土梁的构造方法和不同顶板形式组合梁的演化关系,确立了带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模型结构形式,针对肋体宽度、高度和间距关键几何参数对带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悬臂板根部横向应力的影响展开了对比研究和参数化分析,指出自重下横向应力分布具有波动效应且与车轮力下的分布状态差异显着,揭示了加劲肋对横向应力的有效降低作用,给出了肋体关键设计参数合理取值范围,从而指导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面板截面尺寸与合理构造尺寸设计。(6)基于大跨径变截面波形钢腹板大悬臂异步浇筑施工模型,确定了梁高和底板厚的抛物线形函数表达式和施工荷载等效关系式,划分了梁体受力区域,明晰了梁体稳定和非稳定区剪应力分布状态,结合异步浇筑两阶段施工模式,研究了无内衬和有内衬混凝土波形钢腹板梁体承剪状态。最后提出了多个集中荷载作用下抛物线形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大悬臂异步浇筑施工阶段剪切理论,并据此确认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大悬臂异步浇筑施工状态存在的抗剪承载力问题,避免了施工阶段的不利情形,为设计阶段提供了合理的建议。此外,本文针对新颖异步浇筑施工法展开了详细阐述,创新性地以波形钢腹板本身兼做施工阶段承重结构,实现了挂篮体系的简支化和工作面的扩大化,大幅节约施工工期和减轻挂篮重量,从而实现施工快速化,推进了桥梁工业化进程。
王鸿斌[2](2019)在《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楼盖体系的选择与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是通过利用建筑内自身的电梯井道、楼梯间等空间来建立中央核心筒,外部则采用梁柱形成的框架体系的一种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结构特点是能将核心筒和框架形成一个整体,其形成的空间效应使建筑物的抗侧刚度远超过普通框架-剪力墙结构。所以这种结构形式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侧向变形较小,抗震性能优秀等优点。楼盖是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楼盖的选型及其布置方式,是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超高层结构设计时,要尤其注意楼盖结构形式的合理选择。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针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特点,对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等不同形式的楼盖进行楼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材料用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肋梁楼盖抗震性能好,安全富裕度大且材料量用量较少,而无梁楼盖空间利用率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楼层净高。对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分别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并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考虑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各楼层剪力曲线沿楼层的分布规律。发现同无梁楼盖体系相比,肋梁楼盖体系具有更加优异的抗震性能。对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分别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静力推覆分析,计算整体结构的弹塑性变形,明确结构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确定塑性铰出现顺序及分布情况。明确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结构破坏模式,并给出相应设计建议。发现无梁楼盖体系无法使核心筒剪力墙和外框架柱之间协同工作。肋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抵抗地震的能力要强于无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无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局部楼层采用不同的楼盖体系时,在楼盖体系变化的楼层结构的剪应力变会产生突变。对肋梁楼盖、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分别进行结构构件性能分析,分析剪力墙和框架柱轴压比的变化规律。对关键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复核,分析两种楼盖体系的性能目标。系统分析肋梁楼盖、无梁楼盖对整个体系的刚度影响以及框架与核心筒的刚度和剪力分配规律。发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可能出现墙肢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无梁楼盖体系外框架的刚度没有肋梁楼盖体系的刚度大,剪力墙核心筒分担了更多的地震力。无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局部墙肢已经接近规范的限值,建议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
张红艳[3](2010)在《应急轨道梁拼装台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并已普及,拼装化施工所带来的高质量、高速度特点已经得了一致公认。在我国,桥梁建设在节段施工方面的应用比较早,随着桥梁建设需求不断增加,桥梁形式不断更新、结构和线形越来越复杂多样化,节段拼装技术正在向桥梁工程、钢结构建筑工程等领域全面推广应用。本文在应急轨道梁系统的研究背景下,将节段拼装技术用于应急梁工程。为保证应急梁的安装更为快速和精确,对应急梁组装时所用的拼装台进行了设计研究,所得研究成果与结论完善了应急轨道梁系统。本文以适用于4种典型线形且跨径24m的应急梁组装用的拼装台为设计对象,依据国内外规范,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基于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快捷、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应急梁的多种吊装方案、顶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相关工程经验及应急梁的几何特征,确定拼装台的钢结构框架结构形式。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拼装台的各组成构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拼装台的各组成构件的各项力学参数均能满足要求。随后,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运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对拼装台各部分建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有限元结算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另外,本文对顶升方案进行了比选,根据相关机械设计规范进行了组成元件的理论设计,并选出符合要求的相关典型设备产品。最后,本文通过对一榀应急梁拼装实例分析,系统阐述了应急梁的节段吊装、预拱设置、丝杠顶推技术,提出了应急梁拼装释放前后的应力和线形监控、侧向丝杠顶推的工况分析,对促进应急梁节段拼装理论的完善和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燕华[4](2009)在《梁侧锚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实验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工程结构加固实践中,当梁底面有障碍物而无法加固底面时,本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即在梁侧面上打设锚栓固定钢板,使钢板与梁成为一个可以共同受力的整体。锚栓良好的抗拔和抗剪性能可克服粘胶加固时钢板易发生剥离破坏的缺点,有效地提高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目前国内外仅有少量文献报道这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仍不系统深入。为此,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梁侧锚贴钢板加固梁的抗弯性能,并提出基于我国规范的抗弯设计方法。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完善锚贴钢板加固梁的学术研究及相关的规范编制工作。通过5根锚贴钢板抗弯加固RC梁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锚栓间距、钢板高度、卸荷/非卸荷等对加固效果(裂缝开展、刚度、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等)的影响规律,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梁侧锚贴钢板抗弯加固设计方法。综合本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获得主要结论如下:一、梁侧锚贴钢板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实验研究1)与参照梁相比,几种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均提高了约一倍左右,刚度也有较明显提高。在集中荷载作用处对应的梁底面及梁侧锚栓附近均有裂缝出现,且锚栓处裂缝腹部较底部严重、端部较跨中严重;最后都因端部斜剪裂缝过宽而发生剪切型破坏。2)钢板高度不同时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开裂荷载基本相同;钢板高度越高,刚度越大,裂缝越细、开展越慢;极限承载力越高,但提高幅度不大;钢板与底筋应变不同步现象越明显,但破坏形态相同,均为端部剪切破坏。3)锚栓间距不同时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间距越小,刚度越大,但刚度提高幅度不大,两者屈服及破坏时挠度值也基本相同,初裂荷载也略有提高;极限承载力越大,但提高幅度不大(约为15%),破坏时梁端裂缝也较大,最后都发生端部剪切破坏。4)卸荷/非卸荷加固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前者前期刚度大,但后期提高不明显;后者前期刚度小,但后期提高幅度大,最后挠度后者较前者大。开裂荷载相同,后者裂缝开展持续时间长、开展速度较前者快,极限承载力也较大,但提高幅度不明显(约为10%);破坏形态相同,最后都发生端部剪切破坏。二、在实验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梁侧锚栓钢板加固法抗弯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实验及理论分析,提出了锚栓钢板抗弯加固设计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本文给出的公式计算误差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三、梁侧锚贴钢板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锚栓设计和构造建议从锚栓材质要求及破坏模式着手,结合锚栓的工作原理及锚栓的承载力影响因素,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锚栓受力分析模型,给出了锚栓在不同加固方式下(如锚栓排数及钢板高度不同时)的计算方法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建议了锚栓构造措施。
王云仓[5](2008)在《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在修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大流量渡槽是输水建筑物的一种重要结构型式,槽身多采用三向预应力多侧墙结构,属空间整体受力结构。该结构型式的设计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三向超静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温度荷载对结构应力的影响、湿模态相互作用及地震反应、水体非线形晃动对结构的作用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尚未解决造成渡槽裂缝,对渡槽结构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针对大型渡槽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保证渡槽结构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三向超静定理论在特大型渡槽工程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对于多侧墙结构的渡槽槽身,其结构设计理论停留在把渡槽简单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并依此配置钢绞线和钢筋,致使计算结果,对中墙计算结果保守,边墙则偏于危险。利用该理论计算成果,经实验验证,设计合理,安全可靠。2.提出了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多侧墙槽身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基于ANSYS程序的耦合场考虑2个或多个物理场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采用顺序耦合法对渡槽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计算,求解其温度场,计算出结构的整体应力。3.应用流体理论及结构的振动方程,分析了槽身挡水墙结构的湿模态特性,推导得出湿模态正交关系的动荷载相应公式,计算表明,由于巨大水质量惯性作用影响,即使抗震设防烈度不高的情况下,竖向地震作用对承重结构也具有较大影响。计算了地震波由基岩面入射条件下,渡槽连同桩基一起构成的渡槽整体系统的动力特性。4.基于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分析计算钢绞线的施工张拉顺序对结构应力的影响,以应力状态确定钢绞线张拉工艺,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槽身的裂缝。5.建立了渡槽工程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漕河渡槽工程实际(注:漕河渡槽目前是我国第一座最大的三向预应力多侧墙结构工程)提出了结构应力计算成果,建设已完工,经检验设计合理,安全可靠。6.首次研究了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槽身的裂缝控制。针对目前几乎“无槽不裂”的现实,通过对多侧墙渡槽槽身的裂缝机理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研究了从设计到施工应采取的裂缝控制措施,对潜在导致槽身的裂缝因素进行有效预防。7.通过槽身结构模型的设计与试验,检验槽身结构设计和钢绞线布束在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对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的承载能力给出规律性结论。
王保奎,兰照满,王长在,李俊生[6](2001)在《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在预制后张法预应力工字梁过程中 ,由于工字梁长宽比较大 ,各工序累计形成施工偏差 ,很容易造成工字梁张拉后横向弯曲 (又称“偏拉”)。文章分析了偏拉原因并给出了防偏拉的措施
二、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屈曲研究现状 |
1.2.2 传统混凝土箱梁横向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横向性能研究 |
1.2.4 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承剪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整体弹性剪切屈曲的理论研究 |
2.1 基本方程 |
2.2 控制微分方程的推导 |
2.3 问题的提出 |
2.4 控制微分方程求解 |
2.4.1 位移模式及伽辽金法 |
2.4.2 函数极值 |
2.5 数值研究与比较 |
2.5.1 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
2.5.2 单元几何尺寸与网格划分 |
2.5.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2.5.4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尺寸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
2.5.5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角度、尺寸之间的关系 |
2.5.6 参数化分析与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剪切屈曲及设计强度研究 |
3.1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剪切屈曲模式 |
3.2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局部剪切屈曲 |
3.2.1 局部屈曲公式 |
3.2.2 局部屈曲的数值模型 |
3.2.3 局部屈曲的参数化分析 |
3.3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整体剪切屈曲微分方程 |
3.4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的合成剪切屈曲 |
3.4.1 合成屈曲公式 |
3.4.2 有限元模型 |
3.4.3 模态分析 |
3.5 波形钢腹板曲线梁剪切屈曲设计强度的提出 |
3.5.1 两阶段合成公式的推导 |
3.5.2 合成剪切屈曲设计 |
3.5.3 局部屈曲设计 |
3.6 与前人实验或文献的比较 |
3.6.1 退化的合成屈曲模型 |
3.6.2 不同屈曲模式的分离方法 |
3.6.3 退化的设计强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波形钢腹板组合曲线箱梁桥面板横向力学性能研究 |
4.1 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横向性能理论 |
4.1.1 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横向内力 |
4.1.2 有效分布宽度 |
4.2 波形钢腹板曲线箱梁计算模型及工况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荷载工况及计算路径 |
4.3 有限元数值模型与结果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 |
4.3.2 桥面板单位宽度横向弯矩分布规律 |
4.3.3 桥面板横向弯矩及有效分布宽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波形钢腹板箱梁横向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不同腹板箱梁的演化关系 |
5.1.1 传统平钢腹板箱梁 |
5.1.2 改进型钢腹板箱梁 |
5.1.3 等效混凝土腹板箱梁 |
5.2 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参数 |
5.2.2 有限元模型 |
5.2.3 荷载工况及边界条件 |
5.2.4 模型分析的提取位置 |
5.3 不同腹板箱梁的横向性能比较 |
5.3.1 车辆荷载作用 |
5.3.2 重力作用 |
5.4 普通波形钢腹板箱梁横向性能的关键影响参数分析 |
5.4.1 悬臂处横向峰值应力与竖向挠度(Points B and C) |
5.4.2 横向跨中峰值横向应力与竖向挠度(Point A) |
5.5 波形钢腹板箱梁横向性能新的影响因数分析 |
5.5.1 中跨横向悬臂处 |
5.5.2 中跨横向跨中 |
5.6 有限元模型的理论验证 |
5.6.1 悬臂端集中力引起的内力 |
5.6.2 跨中集中力产生的内力 |
5.7 波形钢腹板箱梁刚度公式的提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带肋波形钢腹板箱梁悬臂板的横向性能分析 |
6.1 不同顶板箱梁的演化关系 |
6.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6.2.1 箱梁模型参数 |
6.2.2 有限元空间模型 |
6.2.3 梁体荷载工况及边界条件 |
6.2.4 箱梁模型分析的提取位置 |
6.3 有无肋体对波形钢腹板箱梁横向性能的对比性分析 |
6.4 肋体关键几何参数的范围分布 |
6.5 车轮力作用下带肋箱梁的关键影响参数分析 |
6.5.1 肋体宽度 |
6.5.2 肋体高度 |
6.5.3 肋体间距 |
6.6 恒载作用下带肋箱梁的横向性能参数分析 |
6.6.1 肋宽 |
6.6.2 肋高 |
6.6.3 肋间距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波形钢腹板变截面箱梁异步浇筑施工剪切性能分析 |
7.1 新型挂篮 |
7.1.1 传统挂篮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2 新型挂篮施工技术的提出 |
7.1.3 新型挂篮的构造形式 |
7.2 工艺特点 |
7.2.1 腹板承重 |
7.2.2 挂篮的轻量化 |
7.2.3 挂篮受力体系的转变 |
7.2.4 工作面的扩展 |
7.2.5 节段周期的缩短 |
7.3 工艺材料用量 |
7.4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箱梁最大悬臂状态异步浇筑计算模型 |
7.4.1 几何模型 |
7.4.2 数值模型 |
7.4.3 边界及荷载布设 |
7.4.4 分析内容 |
7.5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箱梁异步施工荷载工况 |
7.5.1 自重及挂篮荷载作用 |
7.5.2 异步浇筑 |
7.6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箱梁悬臂处变形及屈曲分析 |
7.6.1 梁体自由端节段变形 |
7.6.2 梁体自由端节段受力区域划分 |
7.7 较大内衬混凝土厚度对抗剪的影响 |
7.7.1 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复合腹板承剪情况(tnc=600 mm) |
7.7.2 顶底板混凝土异步浇筑时复合腹板承剪情况(tnc=600 mm) |
7.8 较小内衬混凝土厚度对抗剪的影响 |
7.8.1 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复合腹板承剪情况(tnc=200 mm) |
7.8.2 顶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复合腹板承剪情况(tnc=200 mm) |
7.9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悬臂梁剪切理论与对比 |
7.9.1 最大悬臂端多个集中力作用下的剪切理论 |
7.9.2 挂篮荷载作用下的剪切理论 |
7.9.3 挂篮荷载作用下的变截面悬臂梁腹板剪应力准确度分析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楼盖体系的选择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楼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经济性能指标分析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楼盖体系分析 |
2.2.1 单向板肋梁楼盖 |
2.2.2 双向板肋梁楼盖 |
2.2.3 井式楼盖 |
2.2.4 密肋楼盖 |
2.2.5 无梁楼盖 |
2.3 楼盖体系的结构方案选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风荷载 |
2.3.3 工程地质概况 |
2.3.4 雪荷载 |
2.4 工程设计参数分析 |
2.4.1 抗震设防参数 |
2.4.2 结构设计及分类参数 |
2.4.3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参数 |
2.4.4 结构材料 |
2.4.5 地震作用 |
2.5 楼盖结构体系指标分析 |
2.5.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2.5.2 楼盖结构方案 |
2.5.3 计算结果分析 |
2.6 结构弹性阶段指标分析 |
2.6.1 弹性计算结果分析 |
2.6.2 弹性计算结果总结 |
2.6.3 楼盖结构体系方案总结 |
2.7 小结 |
3 框架-核心筒楼盖体系弹性时程分析 |
3.1 引言 |
3.2 YJK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1肋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建模 |
3.2.2 模型2无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建模 |
3.2.3 YJK模型弹性时程分析参数设定 |
3.3 弹性时程分析 |
3.3.1 主楼自振周期调整 |
3.3.2 地震波选取 |
3.4 时程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比分析 |
3.4.1 底部剪力与层剪力对比分析 |
3.4.2 结构倾覆弯矩对比分析 |
3.4.3 位移与位移角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4 楼盖体系框架-核心筒结构PUSHOVER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计算模型建立 |
4.2.2 等代框架法模拟计算分析 |
4.2.3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2.4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验算 |
4.2.5 薄弱层判断 |
4.2.6 塑性铰出铰顺序及结构构件破坏分析 |
4.3 推覆过程中结构刚度分析 |
4.4 无梁楼盖的楼板损伤分析 |
4.5 小结 |
5 结构构件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指标 |
5.3 基底剪力分析 |
5.4 轴压比分析 |
5.4.1 核心筒剪力墙 |
5.4.2 框架柱 |
5.5 多遇地震作用验算 |
5.5.1 核心筒剪力墙 |
5.5.2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
5.6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验算 |
5.7 罕遇地震作用验算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应急轨道梁拼装台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应急轨道梁研究现状 |
1.2.2 节段施工的应用现状 |
1.2.3 液压顶升系统的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拼装台的总体设计 |
2.1 拼装台的设计要求 |
2.2 拼装台的结构形式 |
2.3 拼装台的使用范围 |
2.4 拼装台的材料选择 |
2.4.1 拼装台材料选择原则 |
2.4.2 拼装台杆件材料选择 |
2.4.3 拼装台丝杠材料选择 |
2.4.4 高强螺栓选材 |
2.4.5 容许变形 |
2.4.6 小结 |
3 拼装台的设计计算 |
3.1 底部支撑架 |
3.1.1 底部支撑架横梁 |
3.1.2 底部支撑架纵梁 |
3.1.3 底部支撑架立柱 |
3.1.4 底部支撑架柱脚 |
3.2 底部顶升方案 |
3.2.1 螺旋千斤顶 |
3.2.2 液压千斤顶 |
3.3 侧向支撑架 |
3.4 侧向丝杠 |
3.5 拼装台有限元分析 |
3.6 小结 |
4 拼装台的制造、安装及实例分析 |
4.1 拼装台的制造 |
4.1.1 拼装台加工制造的总体要求 |
4.1.2 质量控制 |
4.1.3 技术要求 |
4.1.4 加工工艺流程 |
4.2 丝杠改造与安装 |
4.2.1 丝杠改造要求 |
4.2.2 丝杠改造 |
4.3 拼装台杆件的制作 |
4.3.1 拼装台制造要求 |
4.3.2 拼装台杆件质量保证 |
4.4 高强螺栓副的安装 |
4.5 拼装台的拼装 |
4.5.1 底部支撑架的拼装 |
4.5.2 侧向架的拼装 |
4.5.3 顶推系统的安装 |
4.5.4 调试及机械性能检测 |
4.6 拼装台的实例分析 |
4.6.1 拼装台现场拼装 |
4.6.2 应急梁的吊装 |
4.6.3 吊装工艺 |
4.6.4 吊装方式 |
4.6.5 竖向、横向位移顶推 |
4.6.6 装配工艺 |
4.7 小结 |
5 拼装台的防腐涂装及包装运输 |
5.1 涂装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
5.1.1 拼装台的涂装工艺过程 |
5.1.2 涂装材料 |
5.1.3 技术要求 |
5.1.4 涂装施工 |
5.2 拼装台的涂层检查与验收 |
5.3 拼装台的成品保护 |
5.4 拼装台的涂装质量检验 |
5.5 拼装台的包装、运输和储存 |
5.5.1 产品包装的一般要求 |
5.5.2 捆包方式 |
5.5.3 运入现场的运输方案 |
5.5.4 存放 |
5.6 小结 |
6 拼装台的正常使用及监控 |
6.1 基本原则与要求 |
6.2 拼装台的正常使用及监控 |
6.2.1 拼装台的定位测量 |
6.2.2 拼装台顶升系统的监控 |
6.2.3 应急梁拼装监控 |
6.3 小结 |
7 拼装台的安全操作过程及养护与维修 |
7.1 安全操作规程 |
7.1.1 一般操作安全规程 |
7.1.2 吊装操作安全规程 |
7.1.3 液压系统操作规程 |
7.2 日常维护与维修 |
7.2.1 液压系统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
7.2.2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排除 |
7.3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梁侧锚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实验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概述 |
1.3 结构加固基本原则和加固程序 |
1.4 粘(锚)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研究和应用现状 |
1.4.2 锚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4.3 锚贴钢板法目前存在问题和不足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锚栓设计方法 |
引言 |
2.1 锚栓种类 |
2.2 锚栓材质及胶粘剂质量要求 |
2.3 锚栓拉拔作用下破坏模式及承载力影响因素 |
2.3.1 锚栓拉拔作用下破坏模式 |
2.3.2 膨胀摩擦型锚栓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 |
2.3.3 化学植筋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 |
2.4 锚栓受剪作用下破坏模式及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50][51] |
2.5 锚栓计算方法 |
2.5.1 锚栓钢材强度设计受拉承载力验算 |
2.5.2 锚栓受剪承载力计算 |
2.6 锚栓设计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
2.7 小结 |
第三章 梁侧锚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引言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件设计 |
3.1.1.1 材料 |
3.1.1.2 试件模型 |
3.1.2 加载方案 |
3.1.3 测点布置 |
3.2 试验结果 |
3.2.1 梁L0 试验现象 |
3.2.2 梁L1 试验现象 |
3.2.3 梁 L2 试验现象 |
3.2.4 梁 L3 试验现象 |
3.2.5 梁 L4 试验现象 |
3.2.6 梁 L5 试验现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承载力和破坏特征 |
3.3.2 加固梁变形特点 |
3.3.3 加固梁裂缝特点 |
3.3.4 加固梁抗弯刚度分析 |
3.3.5 加固效果影响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侧锚贴钢板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 |
引言 |
4.1 梁侧锚贴钢板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应变特征分析 |
4.2 加固梁滑移效应计算 |
4.3 加固梁抗弯设计计算公式 |
4.3.1 加固钢板高度及作用点确定 |
4.3.2 抗弯加固设计基本计算公式 |
4.3.2.1 确定最大用钢量 |
4.3.2.2 底筋屈服混凝土同时被压碎时抗弯承载力 |
4.3.2.3 底筋屈服但受压区混凝土不一定被压碎抗弯承载力 |
4.3.3 理论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
4.4 锚栓设计 |
4.4.1 在弯矩作用下锚栓承载力分析 |
4.4.2 在剪力作用下锚栓承载力分析 |
4.4.3 锚栓设计强度 |
4.5 加固梁锚栓设计时构造建议及施工要求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渡槽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槽身的设计理论研究 |
2.1 预应力混凝土平面超静定结构设计理论 |
2.2 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槽身结构的设计理论 |
2.3 实例 |
第三章 多侧墙槽身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理论研究 |
3.1 热— 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3.2 温度场仿真分析 |
3.3 多侧墙渡槽槽身温度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多侧墙渡槽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4.1 动水压力计算理论概述 |
4.2 多侧墙槽身结构的湿模态 |
4.3 大型梁式渡槽竖向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力反应 |
4.4 大型渡槽整体地震动力反应 |
第五章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工艺对槽身结构应力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张拉工艺应力计算 |
5.2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设计控制条件分析 |
6.1 概况 |
6.2 计算依据 |
6.3 槽身横向计算成果 |
6.4 槽底与边墙纵向板条计算成果 |
6.5 槽身纵向计算成果 |
6.6 渡槽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七章 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工程裂缝控制研究 |
7.1 渡槽槽身结构裂缝 |
7.2 渡槽槽身结构裂缝与温度应力理论分析 |
7.3 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槽身的裂缝控制 |
第八章 槽身结构承载力实验研究 |
8.1 槽身模型设计和制作 |
8.2 加载顺序和试验成果整理分析 |
8.3 试验成果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6)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偏拉的原因 |
1.1 胀模与偏拉的关系 |
1.2 孔道偏位与偏拉关系 |
1.3 张拉程序不正确与偏拉的关系 |
2 预防措施 |
① |
②模板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③拉杆丝扣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④抽拔管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
⑤张拉程序要选好 |
4 结语 |
四、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研究[D]. 王康建. 东南大学, 2020
- [2]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楼盖体系的选择与分析研究[D]. 王鸿斌.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应急轨道梁拼装台的设计与研究[D]. 张红艳.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4]梁侧锚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实验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邓燕华. 华东交通大学, 2009(04)
- [5]三向预应力多侧墙渡槽结构研究[D]. 王云仓. 天津大学, 2008(07)
- [6]工字梁偏拉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王保奎,兰照满,王长在,李俊生.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