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产草场的生产力和植物成分对于不同利用模式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攀[1](2021)在《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施肥是治理与恢复退化高寒草甸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恢复与提升退化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但是不合理的氮肥添加措施会导致氮利用率低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本论文以三江源区玛沁县的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脲酶配施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对于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以下3方面:(1)基于植物营养学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尿素配施NBPT/DCD在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四大功能类群(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杂类草)对氮肥的利用效率、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和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尿素+抑制剂组合处理,为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通过尿素配施NBPT和DCD研究尿素-N在施入中轻度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后NH3、N2O、CO2、CH4排放速率和累计排放量特征,获取土壤库中基本理化性质数据,揭示气体排放量的机理,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枢环节,通过高通量测序16s和ITs技术,测定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尿素配施NBPT/DCD对草地生态系统中关键微生物的影响,为脲酶/硝化抑制剂在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物种多样性:尿素添加NBPT和/或DCD没有显着影响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但显着提高优势物种的重要值和植被覆盖度。表明抑制剂的添加会降低尿素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生产力:单施尿素处理下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为277.01 g·m-1·y-1,U+NBPT处理显着提高了近36.14%,且集中提高在禾本科和杂类草。尿素添加抑制剂未显着改变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生物量。表明NBPT对于恢复与治理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效果显着。2)氮肥利用率: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中,单施尿素处理下植物和根系的15N回收率仅为33.44%,而U+NBPT和U+NBPT+DCD处理分别提高植物+根系15N回收率的30.44%和19.44%。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NH4+-N、C/N比、TN和TP是影响氮素利用率的主要因子。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中,单施尿素处理下植物和根系的15N回收率仅为29.94%,近70%的氮素未被吸收利用。U+NBPT处理显着提高了44.20%。而U+DCD处理显着降低了36.06%。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是影响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的主要因子。证明NBPT抑制剂的添加可以提高尿素氮在土壤中的作用,增加N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内部循环,而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素利用率没有影响,并且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中效果更佳。3)气态氮损失:U+NBPT或者U+NBPT+DCD对于延迟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NH3挥发出现的时间和峰值效果显着。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下,单施尿素NH3挥发累计损失量为16.36 kg N·hm-2;N2O累计损失量为34.12 kg·hm-2;两者累计损失高达50.48 kg·hm-2,占施氮量的33.65%。其中N2O损失是尿素氮的主要损失途径。U+NBPT和U+NBPT+DCD处理显着降低了NH3挥发累计损失量的52.08%和48.66%。且两组处理显着降低了N2O累计损失量的26.55%和70.63%。U+DCD处理并未减少NH3挥发损失,但显着降低了N2O累计损失量的38.10%。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U处理NH3挥发累计损失量高达18.77 kg N·hm-2,N2O累计损失量为26.40 kg·hm-2,两者累积量高达45.17 kg·hm-2,占施氮量30.11%。尿素中添加NBPT抑制了NH3挥发,尿素中添加DCD抑制了N2O排放。尿素中添加NBPT和DCD对两者均显着下降了60.20%和56.44%。通过冗余分析表明,抑制剂的添加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成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证明抑制剂抑制了相关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尿素的气态氮损失,增加了土壤中无机态氮的累计。NBPT+DCD对于抑制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尿素氮的损失均有显着的效果。4)温室气体排放:在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不同处理下均未对CO2排放速率和累计排放量产生影响。施用尿素后将轻度退化高寒草甸的弱CH4汇转变为CH4排放源,为1.10 kg·hm-2。而尿素中添加DCD后CH4排放呈弱CH4汇并显着降低,为-0.44 kg·hm-2。而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U和U+DCD相较于不施肥对照显着下降CO2累计排放量,分别下降了21.29%和17.20%。U+DCD和U+NBPT+DCD处理CH4排放累积量无显着性差异,均表现为弱CH4汇,而U+NBPT处理却显着增加CH4排放量,呈现正增长。通过RDA分析,抑制剂添加与土壤中碳氮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NBPT的添加增加使得土壤以无机氮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虽抑制剂了脲酶相关微生物,但增加了其它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如酸杆菌门、子囊菌门,导致土壤CO2和CH4排放呈显着的正增长。而DCD对于降低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CO2和CH4排放效果最为显着,尤其在中度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5)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细菌群落特征:细菌群落特征:尿素+不同抑制剂处理对土壤细菌优势门类无显着性影响,NH3常见门类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U+NBPT处理使酸杆菌门优势属RB41相对丰度增加1.28%,U+DCD处理会对硝化螺旋菌门的硝化螺旋菌属的细菌产生了抑制作用。真菌群落特征:尿素+不同抑制剂处理土壤真菌优势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U+DCD处理下,子囊菌门的Archaeorhizomyces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26.66%(p<0.05),而U、U+NBPT对担子菌门Hygrocyb产生抑制作用。6)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细菌群落特征:细菌群落特征:土壤细菌的优势属、稀有属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U处理下变形菌门Rhodoplanes相对丰度增加0.34%,U+NBPT、U+DCD+NBPT对放线菌门Solirubrobacteralesf_67-14细菌产生抑制作用。真菌群落特征:U+NBPT+DCD处理下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31.79%,表现为最低,CK处理下担子菌门的相对丰为4.86%,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尿素+脲酶/硝化抑制剂可以促进Clitopilus的生长。7)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尿素+抑制剂通过直接影响土壤铵态氮的含量来直接影响轻、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而与硝态氮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8)通过RDA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NH4+-N和NO3--N含量最终影响NH3挥发;另一条通路为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真菌优势均属的相对丰度和地上生物量,最终影响NH3挥发。尿素+抑制剂通过影响土壤优势细菌相对丰度、NH4+-N和NO3--N含量,最终影响N2O排放。
刘云鹤[2](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李娴琳[3](2021)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节选);《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节选)》文中认为
吕文钧[4](2021)在《游牧与定居放牧对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植物与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锦昉[5](2021)在《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朱文琰,王娅琳,杨畅,赵娜,赵新全,徐世晓,孙平[6](2021)在《不同放牧模式对贵南县高寒草甸优势种羊茅叶属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青海省贵南县高寒草甸的不同放牧管理模式(适度放牧、重度放牧、季节性休牧及封育)草地为对象,通过对不同放牧模式下高寒草甸优势种羊茅8个叶属性的定量分析,研究不同放牧模式对高寒草甸优质牧草羊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度放牧样地相比,羊茅比叶面积在重度放牧后显着升高(P<0.05),封育后显着下降(P<0.05),叶干物质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放牧使羊茅叶N、P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N/P表现出降低趋势,在重度放牧样地中表现最为明显(P<0.05)。各样地均有较高N/P,说明P元素是限制羊茅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季节性休牧模式下羊茅生长状况较好,重度放牧模式下羊茅生长状况最差。因此,从羊茅叶属性看,应提高休牧模式在草地利用中的比重,降低草地放牧强度,以保证草地质量。
张小华[7](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杨颖[8](2021)在《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耕地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与生态系统质量密切相关。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对于落实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上土壤健康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强调基于土壤多功能性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土壤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大多围绕土壤生产功能,难以全面体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亟需开展定量化评估土壤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在梳理国际上成熟的土壤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封丘、栾城、禹城、商丘和东台等5个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土壤及气候、生物等环境背景数据,构建适合案例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综合评估各典型农田系统土壤健康状况和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土壤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遵循“管理目标—土壤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程序,参考德国Müncheberg土壤评价系统,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土壤多功能性划分为作物生产、持水净水、养分运移与缓冲、碳固存和栖息地与多样性等5项功能。并针对每项功能,分别按照固有属性(I)和动态属性(D)选取对应的基础项指标,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土壤健康基础评分I值和D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限制因子的影响程度,分别对I值和D值进行系数修正,并进行加和以获得土壤各功能的总评分。再对5项功能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取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值。本论文对于土壤功能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针对土壤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中将限制因子对固有属性和动态属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分,不仅能体现土壤基础项指标的贡献,而且能反映不同限制因子的不同作用。(2)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表层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p H介于7.9~8.8之间,整体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暂无污染风险,耕作潜力较大。通过对封丘、栾城和禹城生态站综合样地和辅助样地土壤指标数据分析发现,各台站综合样地土壤肥力较高,未施肥的01号辅助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地,而实施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的禹城站02号辅助样地,其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由此可见,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存在一定差异。(3)从土壤物理、化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来看,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站点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仅少数样地个别指标有所下降。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施肥、耕作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禹城站2015年NPP值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87.5%,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土壤治理和保护性耕作,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4)土壤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商丘站土壤健康状况相对最优,而东台滩涂地区土壤盐碱化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土壤健康综合评分偏低。封丘站土壤生产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力最大。从变化趋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耕作和管理,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商丘站土壤健康评分提升速度最快,2015年综合样地土壤健康评分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升了72.3%。栾城站土壤健康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优水平。封丘和禹城地区历史上曾受盐碱化威胁,经过盐碱土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健康水平也获得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24.9%和36.0%。东台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近年来土壤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土壤健康综合指数仍偏低,盐碱化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对土壤碳固存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验证,R2分别达到0.64和0.56,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较为合理。本论文对国际已有土壤评价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案例区土壤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相近区域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蒋洪恩,吕恩国,张永兵[9](2021)在《吐鲁番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探讨》文中提出洋海墓地位于吐鲁番火焰山前绿洲的边缘,时间跨度为晚青铜至早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苏贝希文化的典型代表。洋海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遗存,其中既有游牧成份,又有农耕成份。在为数众多的植物遗存中,除本地栽培的谷物外,还发现了取自北部天山冷凉地区的桦木、云杉等木材。这些木材应为先民在放牧过程中从天山带回盆地。综合分析,农业与游牧活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古代洋海人的生业模式。
房阿曼[10](2020)在《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东部草原区既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分布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经过长期累积和空间外扩,对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论文以内蒙古东部草原矿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实验检测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大型矿区植被演变、土地覆被变化及场地地表生态质量变化的累积效应进行时空尺度的定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从矿区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演变的关系、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关键生态要素累积响应等方面总结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煤矿全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发展初期、加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和发展衰退期,各时期通过不同扰动方式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空间演变。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具有时间累积性、空间扩展性、累积源叠加或协同、隐性与显性、间接效应、阈值敏感性和生态功能可恢复性差的特征。(2)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及趋势线法分析1981-2015年内蒙古东部25个大型矿区植被演变生态效应。近35年,对比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植被覆盖度增长趋势,通辽市植被生长状况较好,兴安盟、赤峰市次之,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比较25矿开采前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6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减少的趋势,40%矿区开采后植被覆盖度呈现增长的趋势。除胜利一号矿外,45.83%矿区植被生长受降水量影响较为明显,25%矿区人类活动促进了植被生长,8.34%矿区人类活动导致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83%矿区植被生长与降水量、人类活动无明显相关性。(3)划定宝日希勒露天矿(开采近20年)、伊敏露天矿(开采近36年)、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近45年)生态敏感区,结合生态储存状态、过程、格局等指标综合评价三个大型露天矿区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1)宝矿、敏矿、胜利矿矿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幅度分别为-4212.19元/a、1915.68元/a、-2491.49元/a。(2)生态储存状态指标显示,宝矿、敏矿、胜利矿的矿区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以83.68元/hm2·a、75.38元/hm2·a、48.01元/hm2·a的速度发生退化;三个矿生态储存转化率均为负值,生态系统呈现高服务功能向低服务功能转换的过程,生态储存过程均呈现消极转化趋势;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能力值分别为-410元/hm2·a、-310元/hm2·a、-240元/hm2·a,其中胜利矿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储存能力;三个矿的生态储存格局值较为接近;宝矿、敏矿、胜利矿生态储存条件值分别为0.37%、0.69%、0.62%。(3)生态储存效应综合指数显示,伊敏矿综合指数相对较高为4.37,宝矿次之、胜利矿相对较低为1.65,表明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储存影响伊敏矿最小,胜利矿最大。(4)根据宝矿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矿区场地生态质量空间变化及土壤质量状况,评估矿区地表生态累积效应,划定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第一,投产阶段生态状况趋于良好,达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恶化,丰产阶段生态状况有所好转,稳产阶段生态状况轻微恶化。第二,矿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Cr、Cd、Pb、Zn、Cu、As、Ni含量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但Cr、Cd、Zn、Cu、As、Ni超过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土壤中Cr、Zn累积明显;土壤重金属危害整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Cd是重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元素。第三,矿区场地及土壤生态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矿区东南部0-2 km缓冲区范围受采矿活动影响较为明显,2-5 km缓冲区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第四,针对宝矿生态状况,提出“动态修复”及分区域、分阶段的重点治理及种植土壤修复植物如紫花苜蓿、披碱草、落叶松、胡枝子等生态响应策略。该论文有图63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5篇。
二、稳产草场的生产力和植物成分对于不同利用模式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产草场的生产力和植物成分对于不同利用模式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壤氮转化的主要过程及相关酶与微生物 |
1.2.1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 |
1.2.2 尿素水解过程与土壤脲酶活性的作用 |
1.2.3 土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及其相关微生物 |
1.3 脲酶/硝化抑制剂的种类与作用机理 |
1.4 脲酶/硝化抑制剂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
1.4.1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肥料氮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
1.4.2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4.3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4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氮肥利用率的作用效果 |
1.4.5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净初级生产力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7 本文创新点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NH_3的收集与测定 |
2.3.2 温室气体的收集与测定 |
2.3.3 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 |
2.3.4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 ~(15)N同位素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1 氨挥发速率的计算 |
2.5.2 氨挥发累积损失量的计算 |
2.5.3 温室气体的计算 |
2.5.4 全球增温潜势计算 |
2.5.5 氮素回收率的计算 |
2.5.6 土壤表观硝化率计算 |
2.5.7 土壤硝化抑制剂计算 |
2.5.8 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 |
2.5.9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计算 |
2.5.10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牧草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1 尿素添加NBPT/DCD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 尿素添加NBPT/DCD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 尿素添加NBPT/DCD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3.3.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3.4 尿素添加NBPT/DCD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4.1 对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4.2 对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5 尿素添加NBPT/DCD对氮肥利用效率的作用效果 |
3.5.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肥利用效率 |
3.5.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氮肥利用效率 |
3.6 讨论 |
3.6.1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3.6.2 尿素和抑制剂对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影响 |
3.6.3 尿素和抑制剂对高寒草甸氮素利用率和~(15)N分配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
4.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 |
4.1.1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过程 |
4.1.2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过程 |
4.1.3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影响 |
4.1.4 土壤硝化抑制效率 |
4.1.5 尿素+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 |
4.1.6 总N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1.7 总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1.8 TO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氮转化过程 |
4.2.1 土壤NH_4~+-N含量的变化过程 |
4.2.2 土壤NO_3~--N含量的变化过程 |
4.2.3 土壤表观硝化率的影响 |
4.2.4 土壤硝化抑制效率 |
4.2.5 尿素+抑制剂对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的影响 |
4.2.6 总N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2.7 总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2.8 TOC含量变化与平均含量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 |
5.1.1 对NH_3挥发的影响 |
5.1.2 对N_2O排放的影响 |
5.1.3 对尿素-N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
5.1.4 对CO_2排放的影响 |
5.1.5 对CH_4排放的影响 |
5.1.6 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5.1.7 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5.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气态氮损失及温室气体排放 |
5.2.1 对NH_3挥发的影响 |
5.2.2 对N_2O排放的影响 |
5.2.3 对尿素-N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
5.2.4 对CO_2排放的影响 |
5.2.5 对CH_4排放的影响 |
5.2.6 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5.2.7 土壤理化性质与NH_3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NH_3排放的影响 |
5.3.2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5.3.3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
5.3.4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CO_2排放的影响 |
5.3.5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CH_4排放的影响 |
5.3.6 尿素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尿素配施NBPT/DCD对中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6.1 轻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
6.1.1 土壤细菌 |
6.1.2 土壤真菌 |
6.2 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
6.2.1 土壤细菌 |
6.2.2 土壤真菌 |
6.3 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
2.1.4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2.3.1 气象指标 |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
2.3.3 植被指标 |
2.3.4 水资源指标 |
2.3.5 牲畜指标 |
2.3.6 社会经济指标 |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
2.4.1 单指标评价 |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不同放牧模式对贵南县高寒草甸优势种羊茅叶属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方法 |
1.1 研究地点概述 |
1.2 实验设计 |
1.2.1 样地选取与设置 |
1.2.2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放牧模式下羊茅叶干物质含量和比叶面积变化特征 |
2.2 不同放牧模式下羊茅氮、磷及氮磷比变化特征 |
2.3 各叶片功能属性间相关性分析 |
2.4 叶片各功能性状主成分分析 |
2.4.1 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
2.4.2 特征向量和主成分方程 |
2.4.3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7)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
2.1.2 植被与土壤 |
2.1.3 气候特征 |
2.2 观测与仪器 |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
2.3 其他地面数据 |
2.3.1 气象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土地利用数据 |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
2.5 研究方法 |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植被类型变化 |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
5.3.1 蒸散发的变化 |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
5.3.3 蒸降差的变化 |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概念 |
1.2.2 土壤功能及分类 |
1.2.3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
1.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
1.2.5 国内外土壤健康评价系统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黄淮海平原 |
2.1.2 野外台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样地 |
2.2 研究数据 |
2.2.1 动态监测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基础地理数据 |
2.2.4 其他资料和数据 |
2.3 基础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 |
3.1 总体框架 |
3.2 评价指标选取 |
3.3 综合评价方法 |
3.4 限制因子乘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健康指标特征及其变化 |
4.1 土壤健康指标统计分析 |
4.1.1 自然地理特征 |
4.1.2 物理指标 |
4.1.3 化学指标 |
4.1.4 生物指标 |
4.1.5 污染指标特征 |
4.2 土壤健康指标变化特征 |
4.2.1 物理指标变化 |
4.2.2 化学指标变化 |
4.2.3 生物指标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1 土壤健康评价 |
5.1.1 指标分级与权重确定 |
5.1.2 限制因子乘数的设定 |
5.2 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
5.2.1 土壤健康及变化 |
5.2.2 评价结果验证 |
5.2.3 土壤健康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生态累积效应相关研究进展 |
1.3 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演变研究评述 |
1.4 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热点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蒙东草原矿区整体状况 |
2.2 25个矿区开采现状 |
2.3 研究方法 |
2.4 影像数据 |
2.5 实测及其他数据 |
3 草原矿区煤炭开采生态累积效应机理研究 |
3.1 矿区发展过程与草原生态演变关系 |
3.2 草原矿区生态效应累积特征及内容 |
3.3 草原矿区生态要素累积效应机理分析 |
3.4 草原矿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蒙东25矿植被演变生态效应分析 |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确定 |
4.2 蒙东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变化 |
4.3 蒙东25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4.4 气温、降水量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
4.5 人类活动与矿区植被覆盖变化相关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型露天矿宝矿、敏矿、胜利矿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累积效应研究 |
5.1 生态储存与生态累积 |
5.2 矿区生态敏感区确定 |
5.3 生态储存评价指标体系 |
5.4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的状态过程分析 |
5.5 三个大型露天矿生态储存响应综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效应定量解析与响应策略:以宝矿为例 |
6.1 评价技术框架与方案 |
6.2 矿区场地类型与空间格局变化 |
6.3 矿区场地土壤质量实验研究 |
6.4 矿区地表生态响应趋势 |
6.5 矿区地表生态影响范围划定 |
6.6 矿区生态响应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宝日希勒露天矿采样实验方案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稳产草场的生产力和植物成分对于不同利用模式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尿素配施脲酶/硝化抑制剂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氮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刘攀.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节选);《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节选)[D]. 李娴琳. 新疆大学, 2021
- [4]游牧与定居放牧对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植物与土壤特征的影响[D]. 吕文钧.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5]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D]. 刘锦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不同放牧模式对贵南县高寒草甸优势种羊茅叶属性的影响[J]. 朱文琰,王娅琳,杨畅,赵娜,赵新全,徐世晓,孙平. 中国草地学报, 2021(06)
- [7]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D]. 杨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9]吐鲁番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探讨[J]. 蒋洪恩,吕恩国,张永兵. 吐鲁番学研究, 2021(01)
- [10]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矿区生态累积效应研究[D]. 房阿曼.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