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业论文-吴正岚

金昌业论文-吴正岚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昌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族文化,燕行使

金昌业论文文献综述

吴正岚[1](2018)在《金昌业在燕行中的多问及其家族文化背景——以“影响的焦虑”为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老稼斋燕行日记》记録了金昌业在燕行途中频繁与人问答的情况,对此,以往的研究已有所论及~②。对于金氏好问的原因,黄雅诗《闵镇远<燕行録>研究》从华夷之辨的角度加以归因:"使臣每一次提问,都会增强他们对满清的鄙夷,而每一个意料中的答案,则提升了'小中华'这一观点的信心。"~③所论诚为有见。不过,此説偏重金昌业提问的客观效果,本文则拟从金昌业自身对提问之意义的论述出发,考察金昌业通过多次提问来求得直相的做法。(本文来源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1期)

柳时仙[2](2016)在《试论清前期朝鲜士大夫对清朝认识的转变——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有关金昌业的《老稼斋集》《老稼斋燕行日记》等文集为主要史料,在有关金昌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金昌业燕行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活动,揭示了他在燕行过程中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民族史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汪银峰[3](2014)在《朝鲜朝燕行文献与清代前期语言的使用——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每年定期向中国派遣外交使节,包括冬至使、圣节使、谢恩使、进香使、陈慰使、进贺使、问安使等等。这些朝鲜使节以及随行人员将他们的沿途见闻以日记、小説、杂録等形式记载下来,统称“燕行録”。“燕行録”大约有五百多种,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当时中(本文来源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期刊2014年02期)

谷小溪[4](2014)在《朝鲜诗人金昌业与清人诗文交游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鲜诗人金昌业随燕行使团来到中国,在与清初官宦文士、商贾僧侣的交往中创作大量诗文,收录于使行作品集《燕行埙篪录》和《老稼斋燕行日记》。金昌业在中国的诗文交游不仅彰显其文学理念与性情怀抱,也透视出清初中韩文化交流的整体风貌,为朝鲜北学派文士与乾嘉名儒的切磋互访开启了门径。系统考察金昌业与清人的交游经历和创作情况,对客观理解宗藩体制下两国文化交流历程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4年04期)

柳时仙[5](2014)在《金昌业燕行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世纪初,朝鲜时代的士大夫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客观地肯定了清朝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这种朝鲜时代“社会总体想象”的影响,朝鲜燕行使臣在燕行中,把在清朝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以日记体裁留下记录,形成了《燕行录》,其中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便是《燕行录》重的要组成部分。金昌业(1658~1720)是朝鲜时代中期的着名学者,也是画家。其家族是当时最高的名门望族安东金氏,因而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安东金氏于中国素有渊源,金昌业的曾祖父、父亲、叔父以及长兄都曾以正使的身份出使过中国。由此家庭背景,使得金昌业从小就对中国十分向往的原因。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鲜肃宗叁十八年)11月3日,金昌业的长兄金昌集以谢恩兼冬至使的身份赴燕京,金昌业也有幸作为子弟军官身份随行。在赴京之前,他已经从父、兄的谈话以及前辈的《朝天录》和《燕行录》中对中国的实情有所了解。因此,他带着对中国的“前理解”去考察中国。而这种“前理解”与当时朝鲜时代对清朝社会总体的想象又是不尽相同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便是金昌业此行撰写的游记,《老稼斋燕行日记》记载了金昌业一行长达约146天的时间里从朝鲜都城汉阳(今首尔)出发,到清朝都城燕京,再由燕京返回汉阳途中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在燕京停留期间所考察到的一系列对清朝的各种制度、方物、衣冠以及与清朝文人交往的情况。尤其对康熙皇帝与满族人的形象勾勒的生动、逼真,为后人留下了活生重要的史料。本人在此文中以收藏在首尔大学奎章阁汉文原版文集金昌业的《老稼斋集》第叁册、韩文版《老稼斋燕行日记》九卷以及金昌集文集《梦窝集》、《朝鲜王朝实录》以及《燕行熏篪录》为主要史料,还参考大量近代出版的有关金昌业的着作及期刊论文,系统地论述了金昌业燕行的时代背景及其他在燕行的主要活动状况,和金昌业在燕行过程中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金昌业燕行的背景。首先,介绍朝鲜郡望安东金氏和金氏族人出使中国。其次叙述金昌业对中国很强的兴趣。第二部分叙述了金昌业燕行的主要活动。首先,叙述金昌业的燕行日程以及在燕行过程中与中国文人的交流。其次,在北京使行时的正式活动。最后,叙述游览千山和医巫闾山的感慨。第叁部分叙述了在燕行过程中金昌业对清朝认识的转变。分成金昌业对满族人认识的变化和对康熙皇帝认识的变化,还认同经济贸易以及商业的发达,认同对清朝的政权。并且他残存的小中华的意识。第四部分介绍《老稼斋燕行日记》。(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5-01)

徐东日[6](2011)在《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以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上半叶,朝鲜朝士大夫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华夷观"的传统思维模式,客观地肯定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受到这种朝鲜朝"社会总体想象"的影响,金昌业等朝鲜朝的燕行使臣就塑造出了"丑陋"、"悍麑"但又勇武过人的满族人形象。他们既描述了满族人怪异的体征,凶狠、顽劣的行为,更是凸现了满族人擅长骑射而生存、立国的文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10期)

陈燕丽[7](2009)在《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稼斋燕行日记》是18世纪初期朝鲜学者金昌业以子弟军官的身份来中国使行的全程纪录。朝鲜王朝所派遣的来华使臣及其随行人员,多用文字记录下其在使行过程中的见闻,并抒发其对所见现象的所感所思。一般来说,访问明朝的朝鲜王朝使臣人员的日记称为《朝天录》,而访问清朝的朝鲜王朝使臣人员的日记多被称为《燕行录》。由于《朝天录》和《燕行录》是朝鲜使臣们根据自己出使明朝或清朝时所见所闻而写成的,加之他们对明朝或清朝的一些情况或人物无需讳言,因此,可以说《朝天录》和《燕行录》中所载资料更具有真实性,是我们进一步研究考证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珍贵资料。本文考察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与洪大容的《湛轩燕记》、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一起被称为朝鲜后期最着名的“叁家燕行录”。其中《老稼斋燕行日记》以其丰富的内容,平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客观地观察事物的态度成为后代燕行录的典范,被称为后代燕行录的“教科书”。然而目前为止对这部燕行录的研究多是韩国学者从文学角度上对其分析考察,还很不全面,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对本部燕行录作品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弥补目前为止研究的不足。本文主要以归纳的方法对作品中呈现的清朝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燕行过程中对清认识的转换及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考察。首先,作为对于本部燕行录考察的基础,对作者的生平、家世进行了简单的考察。同时简单分析了该作品写作时的中韩两国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出使中国的个人目的。其次,本文对作品中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从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金昌业是在五十四岁的年龄以正使的子弟军官的身份出使中国的,这使他具有更强的洞察力、更多的自由去观察中国,并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因此《老稼斋燕行日记》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对其史料价值的考察更具意义。金昌业对中国的描写整体上是正负交错的,但具体来说,文中反映的当时的政风是廉明的,经济是繁荣的,而文化方面受文字狱的影响却充满了恐怖的氛围,同时作者以外国人的立场还敏锐的观察到很多我们习焉不察的民俗习惯。作品中描写的清朝的面貌一方面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一方面也和作者的对清观有深刻的联系。金昌业来中国前受华夷观和当时朝鲜盛行的北伐论、对明义理论、小中华意识的影响,对清的态度是鄙视和怀有怨恨的,然而来到中国后,随着真实体验的增加、对中国了解的深入,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很多方面流露出对清的肯定和欣赏。他的这种对清认识的改变在当时朝鲜的知识分子是很先进的,对后来的朝鲜使臣的对清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其在中国旅行过程中对清认识的转换进行了动态的考察,并对这种转换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本部燕行作品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昌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摆脱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开始以客观的立场去认识清朝的统治和社会现实,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另外,这部作品中还真实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对于研究康熙晚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因此对于这部作品的价值要给与充分的肯定。(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10)

金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有关金昌业的《老稼斋集》《老稼斋燕行日记》等文集为主要史料,在有关金昌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系统论述了金昌业燕行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活动,揭示了他在燕行过程中对清朝认识的变化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昌业论文参考文献

[1].吴正岚.金昌业在燕行中的多问及其家族文化背景——以“影响的焦虑”为重点[J].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8

[2].柳时仙.试论清前期朝鲜士大夫对清朝认识的转变——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J].民族史研究.2016

[3].汪银峰.朝鲜朝燕行文献与清代前期语言的使用——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J].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4

[4].谷小溪.朝鲜诗人金昌业与清人诗文交游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

[5].柳时仙.金昌业燕行述论[D].辽宁大学.2014

[6].徐东日.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以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J].山东社会科学.2011

[7].陈燕丽.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9

标签:;  ;  

金昌业论文-吴正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