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事半功倍

小儿用药事半功倍

一、小儿用药得当事半功倍(论文文献综述)

孙占学,朱慧婷,郎娜,张苍,崔炳南,史飞,张丰川,李萍,王萍,白彦萍[1](2021)在《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治则治法》文中认为针对特应性皮炎(AD)治则治法中的热点问题,"燕京医学论坛"汇集AD领域在京着名中医专家进行讨论,就其关键问题发表见解如下:重视先天异禀的体质,加强调理禀赋;分清急慢虚实,分证论治,兼顾整体;内调外治,多法并用,相辅相成;重视调摄养护,纳入慢病管理体系;采用中西合璧手段,以医促研,以研促医,医研相长。总之,各医家核心内容是采用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调理禀赋,辨证论治,同时发挥中西医优势,医研相长,体现现代中医治疗AD思路。

李菲[2](2021)在《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纳入健康受试者及湿疹各证型患者,并运用中医经典复方“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分别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分析临床疗效。2.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及靶向代谢组技术联合检测湿疹各证型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舌苔菌群,对于中医药治疗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的多维指标评价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了解湿疹湿证人群的菌群微生态特点及与代谢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基于菌群微生态探讨湿疹患者中湿邪致病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湿疹患者湿证人群病、证、舌苔微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1.采用探索性研究方案,其中横断面共纳入符合湿疹诊断标准的湿热浸淫证患者36例;脾虚湿蕴证(3组)患者105例(除湿胃苓汤方证组40例;参苓白术散方证组17例,固本化湿方方证组47例);湿疹非湿证患者16例。分别对不同组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临床各项指标评价如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纳入排除相关系统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健康有湿人群22例,健康非湿人群28例,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为以上治疗前(0周)的各组患者和健康人群采集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进行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非湿证的菌群多样性和差异代谢物的比对。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选择其中的2组: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8)进行辨证分型:1.湿热浸淫证,采用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疗程8周;2.脾虚湿蕴证(除湿胃苓汤方证组),采用除湿胃苓汤进行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对患者进行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并填写标本采集调查问卷,并采集舌苔样品。菌群微生态检测分析:将采集的全部舌苔样本外送至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舌苔16s rDNA及代谢组学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将临床资料与检测所得数据相结合,分析湿疹湿证患者的菌群特点,以及中药经典复方“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对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患者菌群微生态产生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探索性研究结果:不同证型的湿疹患者,在研究者整体评价(IGA)、中医湿证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差异;(2)单臂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用除湿胃苓汤干预脾虚湿蕴证湿疹患者40例,治疗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中医湿证评估积分均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指数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龙胆泻肝汤干预湿热浸淫证湿疹患者36例,其中11例在治疗4周后好转(达到EASI50),随即停服,体现中医中病即止的特点。治疗后2周、4周与治疗前相比,研究者整体评价(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ASI)、患者主导的湿疹评估表(POEM)、湿疹生活质量评估(DLQI/CDLQI)、瘙痒指数评分(VAS)、失眠指数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湿证评估积分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9例治疗至8周时点的患者,在8周时点时中医湿证评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S rDNA研究分析结果(1)湿疹患者与健康人群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主要有厚壁菌门(pFirmicutes)、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pA 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等,分类单元在湿疹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放线菌门(p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cActinobacteria)、放线菌目(oActinomycetales)、放线菌科(fctinomycetaceae)、放线菌属(gActinomyces)、梭菌纲(cClostridia)、梭菌目(oClostridiales)、韦荣球菌科(fVeillonellaceae)、韦荣球菌属(gVeillonella)、双歧杆菌目(oBifidobacteriales)、双歧杆菌科(fBifidobacteriaceae)、乳酸菌科(fLactobacillaceae)、乳酸菌属(gLactobacillus)、消化链球菌属(gPeptostreptococcus);分类单元在健康人群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为:拟杆菌门(pBacteroidetes)、拟杆菌纲(cBacteroidia)、拟杆菌目(oBacteroidales)、普雷沃氏菌科(f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属(gPrevotella)、梭杆菌门(pFusobacteria)、梭杆菌纲(cFusoFusobacteriia)、梭杆菌目(oFusobacteriales)、梭杆菌科(fFusobacteriaceae)、梭杆菌属(gFusobacterium)、绿弯菌门(pChloroflexi)、纤线杆菌纲(cKtedonobacteria)、莫拉克斯氏菌属(gMoraxella)、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肉杆菌科(fCarnobacteriaceae)、颗粒链菌属(gGranulicatella)。两组患者在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覆盖度(Good’s coverage)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物种数量(Shannon和Simpson)和均匀度(Pielou’s evennes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湿疹湿证患者与湿疹非湿证患者系统发育地位在门水平的优势菌种与上述相同,分类单元在湿疹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毛螺菌科(fLachnospiraceae)、红蝽菌纲(cCoriobacteriia)红蝽菌目(oCoriobacteriales)、红蝽菌科(fCoriobacteriaceae)、奇异菌属(gA topobium)、巨型球菌属(gMegasphaera)、丁酸弧菌属(gButyrivibrio);分类单元在湿疹非湿证患者组丰度较高的舌苔菌群显着性差异物种从门到属水平分别是:放线杆菌属(gActinobacillus)、细杆菌属(gAnaerofilum)、厌氧菌属(gAnaerofustis)、脱卤杆菌科(fDehalobacteriaceae)、脱卤杆菌属(gDehalobacterium)、真杆菌科(fEubacteriaceae)、毛螺菌科梭菌属(fLachnospiraceae,gClostridium)。湿疹湿证组的物种数量(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湿疹非湿证组(P<0.05),在丰富度、均匀度、覆盖度上没有显着差异(P>0.05)。3.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结果(1)经过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C-DA)验证后显示,湿疹各组证型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脾虚湿蕴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湿热浸淫证组与非湿证组之间代谢物不存在显着差异,模型不成立。(2)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后发现,湿疹组相比于健康人群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及其代谢物、苯及其衍生物和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对甲氧基苯甲酸(Anisic acid),2-氨基苯磺酸(2-Aminobenzenesulfonicacid),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2-脱氧肌苷(2’-Deoxyinosine),顺式 4-羟基-D-脯氨酸(Cis-4-Hydroxy-D-Proline),肌酸(Creatine);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甘油磷脂类物质,分别为甘氨酰-L-缬氨酸(Glycyl-L-valine),3-脲基丙酸(3-Ureidopropionate),甲基丁二酸(2-Methylsucci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乙基丙二酸(Ethylmalonate),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Thf),亚叶酸(Folicacid)。主要富集的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Purine metabolism),抗叶酸途径(Antifolate resistance),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 metabolism)。湿疹脾虚湿蕴证组相比于湿疹非湿证组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和苯及其衍生物,分别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谷氨酰-蛋氨酸(Glu-Met),鸟苷(Guanosine),L-蛋氨酸-L-谷氨酸(Met-Glu),丙氨酸酪氨酸(Alaninetyrosine),5’-脱氧腺苷(5’-Deoxyadenosine),2-脱氧腺苷(Deoxyadenosine),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为脂肪酰类、氨基酸及其代谢物、核苷酸及其代谢物,分别为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十一烷二酸(Undecanedioic acid),O-乙酰肉碱(Acetyl-L-carnitine),肉碱 C5:0(Carnitine C5:0),L-氢化乳清酸(L-Dihydroorotic Acid),溶血磷脂酰胆碱 20:2(2n 异构 2)(LysoPC20:2(2nisomer2)),溶血磷脂酰胆碱 16:1(2n 异构)(LysoPC 16:1(2n isomer))。主要富集的通路有ABC转运蛋白通路(ABC transporter),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metabolism),嘌呤代谢通路(Purinemetabolism),半乳糖代谢通路(Galactose metabolism),色氨酸代谢通路(Ascorbate and aldarate metabolism)4.16S rDNA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结果在湿疹与健康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负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变形菌门(pProteobacteria),其中伯克霍尔德菌属(gBurkholderia),gChelativoran,gDevosia,奈瑟氏菌属(gNeisseria),盐单胞菌属(gHalomonas),gChelativorans,厚壁菌门消化链球菌科(pFirmicutes,fPeptostreptococcaceae)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色氨酰谷氨酸,腺苷-3’-磷酸,2-’脱氧鸟苷5’-一磷酸(dGMP),5-尿嘧啶核苷酸,L-高胱氨酸,硫胺素单磷酸盐,2’-O-甲基腺苷等。奈瑟氏菌属最相关的代谢物色氨酰谷氨酸和L-高胱氨酸在湿疹人群中显着降低,消化链球菌科最相关的代谢物2-巯基苯并噻唑在湿疹人群中显着升高。在湿疹湿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的比对中,多数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呈正相关,相关性最高的门分类水平为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pFirmicutes,g-Veillonella)产生的化合物数量最高,其次为厚壁菌门 Lachnoanaerobaculum 属(pFirmicutes,gLachnoanaerobaculum),拟杆菌门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厚壁菌门(pFirmicutes)毛螺菌科 Moryella 菌属(fLachnospiraceae,gMoryella)。相关性最高的代谢物有L-蛋氨酸-L-谷氨酸和谷氨酰-蛋氨酸。厚壁菌门韦荣球菌属在湿疹湿证中的相对丰度显着增高,且与L-蛋氨酸-L-谷氨酸(|r|=0.60)和谷氨酰-蛋氨酸(|r|=0.59)均呈正相关性。在应用除湿胃苓汤治疗脾虚湿蕴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普雷沃氏菌属(pBacteroidetes,gPrevotella)和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 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均与肉碱C10:1(Carnitine C10:1)呈正相关,分别为(|r|=0.68;|r|=0.64)。在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疗后与疗前对比中,厚壁菌门链球菌属(pFirmicutes,g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且与鸟苷3’,5’-环一磷酸(Gua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水平呈正相关(|r|=0.62)。结论:本课题首次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利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结合菌群代谢组学技术完成了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态结构与代谢物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湿疹患者中湿证与非湿证舌苔菌群多样性特征及其舌苔组织代谢谱的特点,总结如下:临床研究部分:(1)运用除湿胃苓汤和龙胆泻肝汤分别对于脾虚湿蕴证和湿热浸淫证的湿疹患者进行干预,其皮损评分和自觉症状评分改善显着,此两种经典复方饮片在湿疹疾病的改善上疗效确切;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浸淫证患者,在治疗4周时,疾病皮损评分及症状已明显得到改善,并且症状如POEM评分、瘙痒和睡眠得到改善尤为显着,且改善时间较早(2周时点),这可能与湿热浸淫证患者多处于湿疹的急性期状态有关;(2)两组受试者的中医湿证评分得到改善的时间相对滞后,且EASI50以上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前后差异无意义,这可能与湿证的发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水液代谢异常相关,其宏观与微观的结果存在不一致。考虑证候的发生发展是长期慢性的过程,因此其评分有效时点的出现,也在疾病有效时点之后,推断舌苔样本差异代谢物有意义的时点应与湿证改善时点相对应。舌苔菌群16S rDNA研究部分:(1)利用16S rD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结构分析,发现湿疹与健康人,湿疹湿证与湿疹非湿证人群舌苔菌群在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均有显着差异;(2)通过对湿疹湿证患者的舌苔微生物数据与舌苔组织代谢谱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舌苔菌群的改变与代谢表型有显着相关性,通过结合临床舌诊可以对证候的早期预警并通过纠正菌群加以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应用两种复方对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患者进行干预,拟杆菌门与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均显着增加,而厚壁菌门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显着下降,这或许是改善湿疹湿证的证据之一,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菌群的后续研究意义较大。代谢组学研究部分:(1)湿疹组患者(包括湿证与非湿证)与健康人之间的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湿疹患者脾虚湿蕴证人群与非湿证人群舌苔样本代谢物均存在显着差异,模型成立;说明疾病与证候,即湿疹与湿证是共同作用并导致患者处于病理状态的因素。(2)利用UPLC-QTOFMS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分别识别湿疹与非湿疹,湿疹湿证与非湿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标记物及其相关的代谢功能分析,发现湿疹湿证患者的代谢异常主要与TCA循环、糖酵解途径能量代谢障碍及菌群介导的色氨酸、脂多糖代谢紊乱有关。

詹杰[3](2021)在《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在厘清中医病势概念内涵,构建一种行之有效、切合临床实际的病势辨证方法,从而阐明中医病证在时空维度动态发展的共性规律,以解决当前病势概念尚不明晰、缺乏动态辨证的诊断方法等问题,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本论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主要内容为以“病势”与“辨证”为立足点,在挖掘整理古今中医药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发病势概念的内涵,建立病势辨证的思路方法,凝练病势辨证的要点与纲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中医病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出病势的基本概念、相关概念、病势传变规律、辨病势的方法、有关治则等,发现关于病势的系统研究较少以及病势概念模糊欠清等问题,并为此指出可通过查阅相关古籍、辞书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研究,进而提出构建病势辨证新体系的设想。第二部分以中华医典电子丛书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病势”一词的条文的进行研究,梳理病势的概念、辨病势的方法以及有关治则等,发现古人对病势的概念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且常将病势一词与病位、病性等其他医学术语混淆,据此指出可根据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结合第一部分对当代有关期刊文献的述评,进一步地研究病势,界定病势的概念。第三部分通过考察当代中医统编教材、辞书等,结合第一、二部分的文献研究结果,考证病势的内涵,总结目前关于病势研究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学研究方法考辨“病”“势”之字形、字义,再参照中医药学名词术语的定义原则,界定病势的基本概念,阐明病势相关概念与其治则的关系,指出病势可为辨证要素的观点。第四部分探析“病势”与“辨证”的结合点,以时空观和恒动观为指导,在前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发“病势辨证”的概念,创立病势辨证新方法,提出病势辨证的八个基本证型,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并对其中每一证的定义、证候表现、证候分析等详加阐释。第五部分是以痤疮、周围性面瘫、血小板减少症及癌病医案各一则为例,示范病势辨证方法的临床运用,并例举名医验案数则以验证该理论的合理性,以期藉此促进该方法的的推广,提升中医临床的诊疗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两种方法,初步阐明了病势的基本概念为:病势,指病变的趋势,主要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如“病势为顺”)和疾病邪正斗争时所表现出的异常运动趋势(如“病势上逆”)两大方面,并构建了病势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即“逆、陷、散、郁”与“顺、变、缓、急”八个基础证型。

梁壮[4](2021)在《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文中指出本论文题为“叙事、符号与知识——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意在通过叙事、符号与知识三个角度分析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形式,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题为“中医文化的表达”,述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的形成应存在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类形式是其他领域的文化现象对中医学产生影响,第二类是中医学体系与知识进入其他其他文化领域中造成影响。第二类过程的实质之一为中医内容的不同形式展现。中医文化内容则指文化理论、思想、观念与成果本身,而文化形式则指把这些思想内容加以呈现的表现形式。形式研究的一个简明思路是将文化作为文本。涉医文学是医学与文学两者互相需求、互相协助的结果,作为叙事性涉医文学,明清白话小说具有特殊价值:是中医文化总结期的见证、是中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是贴近中医文化现实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一章为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研究。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说明不仅疾病无悬念地成为了文学对象,中医学和中医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中,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明清白话小说涉医文本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丰富但不集中、广泛但稍显重复。按照多寡详略和文章结构,可以将涉医文本分为单句式、组句式、段落式、章节式和跨章节式五类;按照所引医学内容的专业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泛称疾病、指名论症、谈因辨机、拟构医方、书写医案五类。医学主题小说较少,有医者小说、医界小说、药物和药名小说三类。涉医文本的形成有继承和创新两种情况。文本的继承,主要是从或不同体裁或前代作品中直接改用;创新则是从积累的原始素材入手,进行素材的文学化和小说化。作者的医学背景与涉医文本风格,尤其是涉医深度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发展受到小说发展和医学发展两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为明初至明中叶、明后期至明末、清前期、清中后期、晚清五个阶段。不同类型的小说面对同样的涉医素材,会基于类型风格和读者期待风格进行类型化的处理。写入小说的中医文化内容丰富,有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等。第二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研究。小说继承了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一部分是史书中的医家传记,一部分则是医案记录。涉医小说在叙述方式和技巧方面值得探讨是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个部分。视角有患者视角、亲属视角、医者视角和他者视角等。叙事空间上,以病床为核心的患者空间和辐射状的医者空间存在交叉,医者的身体空间对患者小空间形成了有效介入。疾病故事的线性结构可分为病前、病中、医疗、病后四个情节单元。一个成熟的涉医叙事模式,应包括:趋同的叙事功能、类似的叙事特征、叙事空间上和人物形象的接近等要素。模式的形成应经历开创、模仿、发展、最终成熟等过程,又会在内容、形式、主旨三个方向发生变异。叙事中的疾病发挥线索和隐喻两个功能;医者则承担帮助者、推动者、观察者和隐喻的功能。在叙事主题的表达上,疾病作为主人公的考验代表着困境主题,医疗直面生死,代表着拯救主题。《西游记》形成的谐趣化审美和《红楼梦》为先导的唯美主义风格代表着对中医文化审美的发扬。第三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研究。文化符号学可以适用于中医文化研究之中。中医文化的符号化过程有自己的特色、脉诊的符号化是典型例子。小说中会进行进一步符号化,若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受众共识,则容易失败。中医文化符号化的典型是药物。中药的符号化,可以获得次文本意义、文本意义、超文本意义三种层次的意义。具有文化意义的药物大多会在情节中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这类文化符号化中药常常成为了所属功效类中药的标志性药物。鸦片类似的药物文化符号则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时代主旋律共振,成为时代的共同文化记忆。如毒药、迷药、哑药、性药之类的特殊药物统称,亦取得了与具体药物一样的符号化程度。药名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药名代码是否能被发现和理解,因此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可以用编码一解码理论来审视。白话散文中的药名文学是小说的新贡献。中医符号还可以进行临时符号化,也就是作为比喻的喻体;同时又进入了民间语言之中。第四章为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中医知识是在中医学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中医术语为中医药学内用来表示中医药学相关概念的词语集合,对术语的运用是显性知识的特殊形式。小说以表达显性知识为主,才学小说是其典范。为了知识对接受者的顺利传达,作者往往选择做进一步解释,即对知识的评论。以知识的角度而言,中医医籍的固定体例属于一种特殊的程序化知识,小说家常对于这类中医文化形式知识的利用和表达进行仿拟。第五章为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和意义阐发。明清小说当然地属于明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投射,疾病与医学概莫能外,可分为具体知识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的曲折反映、医学观念的隐含反映三种情况。中医文化可以放置到集体记忆理论之中,特定时期的医疗民俗有较强的仪式性和稳定性,是一类典型的文化记忆。叙事医学认为医疗过程具备叙事属性,普及中医叙事阅读,需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应满足符合中医思维和观念、熟练运用中医语言、足够的叙事性和人文素养三个条件。明清通俗小说具有丰富的文本与多样的中医内容、丰富的叙事元素与医患视角、自然逼真的中医语言与浓厚的人文素养三个优势,具备成为中医阅读文本的条件。明清涉医小说的创作与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中医文化传播过程。将明清小说放置到传播学的框架之内可以考察小说形式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和经验教训:应满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易读性和可读性的平衡:作为媒介的小说有真实与虚构的裁量、事理情的融合、文学技巧的使用三个方面的经验:作为传播者,中医文化者应重视话语权把握,扮演好把门人的角色。

孙宁[5](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王彦彦[6](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梁卫忠[7](2020)在《运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运脾化积汤治疗乳食积滞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72例符合小儿乳食积滞型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和相关入选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对病例数据采集表进行完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便秘程度、总症状评分、各次要症状评分、大便性状、大便时间及间隔时间等情况。治疗组服用中药运脾化积汤,对照组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药物剂量据年龄体重调整,连续服药两周后观察对大便性状、便秘程度、排便间隔、排便时间和手足心热、纳差、恶心呕吐、口气的主次症状改善。对治疗前后的结果采用SPSS25.0对不同的资料用不一样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1名患儿未按规定的疗程服用药物,导致脱落,所以最终治疗组有35例,对照组36例。在两周的服药观察研究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4%、80.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好,即运脾化积汤的疗效要比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的疗效更好。对总积分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都小于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运脾化积汤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证均有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运脾化积汤效果比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更优。在单项症状积分上,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单项症状积分上均有效。在改善主要症状和各项次要症状上组间比较(P<0.05),表明在改善各项症状上运脾化积汤效果更优。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辅助通便次数(P<0.05),表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运脾化积汤优于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综上:在治疗乳食积滞型小儿功能性便秘上,运脾化积汤在改善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上效果都比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更好。结论运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证有效,且优于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

胡晓菁[8](2020)在《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整理,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主要着作《万病回春》《寿世保元》进行研读和挖掘,并参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中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较为系统地总结并探讨了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龚廷贤的心身医学思想博采众长,是他立足于前人情志理论,并结合自身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而形成。《万病回春》为其早期着作,全书共八卷,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其论述精辟、辨证详明、治法切用。《寿世保元》为其晚年所着,全书共十卷,包含中医药基础理论,内外妇儿诸病,头面口齿诸病,民间单方验方,养生,急救,灸法等;内容广泛、资料详实,是龚廷贤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二书之中,心身疾病相关医论、病案共计304处,涉及心身疾病70种。本研究通过对书中心身疾病医论和医案的整理研究,总结归纳了病因、病机、诊断、心理治疗、情志调摄养护等方面的内容。第一,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繁多。不仅与内伤七情、先天体质、后天人格有关,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相关。这些复杂多样的病因,有时单独致病,有时又共同作用于人体,使人罹患心身疾病。第二,心身疾病的病变机制复杂。其病机变化的本质在于,情志异常干扰脏腑正常的气机升降,导致机体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心身疾病。书中涉及气、血、痰、火、脏腑等多个方面,其中脏腑病机又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第三,诊断方面,龚廷贤重视四诊合参,在此前提下重视脉诊,脉诊中又尤其看重气口脉。书中详细论述了气口脉象在七情致病时的不同变化,并由此辨证论治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第四,龚廷贤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多样,既有意疗、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又有药物治疗。二者结合,则可心身同治,事半功倍。其药物治疗以补益药为最多,结合运用理气药、清热药、化痰药、安神药、活血药等不同类型药物。所用方剂亦以补益见长,并依据病情之不同,采取专病专药。对于难以治疗的小儿心身疾病,则采取治母以疗子或母子同治的办法。第五,龚廷贤注重情志调摄与养护,以多种形式养神调神,使心身状态趋于平衡,以达预防心身疾病的目的。

袁莉蓉[9](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张明[10](2019)在《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及用药规律探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2016年9月-2018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专家门诊就诊的厌食症患儿病例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评判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专病诊疗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09月-2018年12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儿科专家门诊就诊厌食症患儿的病例共2204例,将符合标准及资料完整的283例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分型、证候、处方用药等,选取治疗4周作为评价时间节点(未满4周者,以疾病疗效评价达临床痊愈作为评价节点),对病例的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价;以及处方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运用EXCEL表格及SPSS20.0对病例资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spss clementine12.0进行药物关联分析。频数分析涉及性别、年龄、证型、处方用药等多方面。关联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用于统计常用药对及三联用药分析,最终得出药物组合规律,总结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型特点及理法方药规律。结果:1.疗效评价按疾病疗效评判标准,临床痊愈198例,占70.0%;显效29例,占10.2%;有效38例,占13.4%;无效18例,占6.4%;临床总有效率达93.6%。按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判标准,临床痊愈90例,占31.8%;显效128例,占45.2%;有效47例,占16.6%;无效18例,占6.4%;临床总有效率达93.6%。2.关于厌食症的证型分析及用药规律分析2.1小儿厌食症的证型分布本次课题录入病例中脾胃湿热型92例(32.5%),脾失健运型71例(25.1%),脾胃气虚型109例(38.5%),脾胃阴虚型4例(1.4%),肝旺脾虚型7例(2.5%)。2.2小儿厌食症的用药规律及药对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消食类中药焦神曲、焦山楂、炒麦芽、炒鸡内金常常组合使用,用于各种证型的厌食症;其他的常用药对有茯苓-薏苡仁、茯苓-法半夏、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山药、藿香-厚朴-茯苓、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焦山楂-焦神曲-佛手等等。2.3主要证型的核心处方或常用中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脾胃湿热型多用藿朴夏苓汤、泻黄散加减;脾失健运型多用不换金正气散、保和丸加减;脾胃气虚型多用七味白术散、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胃阴虚型常用药为麦冬、生地、地骨皮、淡竹叶、灯芯草、玉竹、辛夷、石斛、炒麦芽、炙甘草;肝旺脾虚型多用柴胡舒肝散加减。结论:针对于小儿厌食症,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显着,既可以改善患儿的进食及营养摄入问题,又可以综合改善大便、睡眠、精神等其他兼症。本课题详细的归纳及总结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理法方药,为专病诊疗的优化提供思路。

二、小儿用药得当事半功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用药得当事半功倍(论文提纲范文)

(1)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治则治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视先天,调理禀赋
2 分证论治,兼顾整体
    2.1 辨急慢
    2.2 辨脏腑
    2.3 辨虚实
    2.4 兼顾整体
3 多法并用,相辅相成
4 调摄养护,慢病管理
5 中西合璧,医研相长
6 结语

(2)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源流与概述
        1.1.2 古代中医对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近代医家对湿疹的辨证论治
    1.2 “湿证”的证候概述
        1.2.1 病、证、症的关系
        1.2.2 湿邪的特点及致病规律
        1.2.3 湿邪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2.4 湿疹相关的“湿证”证候
        1.2.5 湿疹相关的“非湿证”证候
    1.3 舌苔的临床应用及微生态研究
        1.3.1 舌诊起源及概述
        1.3.2 舌苔微生态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试验方案
        2.2.1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设计方法
        2.3.2 横断面研究
        2.3.3 样本量估计
    2.4 单臂临床试验
        2.4.1 技术路线图
        2.4.2 干预方法
        2.4.3 疗程
        2.4.4 日常护理
        2.4.5 合并用药
        2.4.6 观察指标
        2.4.7 治疗期观察时间
        2.4.8 舌苔标本采集
        2.4.9 不良事件的分析
        2.4.10 疗效评价
        2.4.11 安全性评价标准
        2.4.12 伦理审查
        2.4.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
    3.1 横断面(组间)比较
        3.1.1 基线情况
        3.1.2 治疗前病情及严重程度评分情况
    3.2 组内比较
        3.2.1 除湿胃苓汤方证组
        3.2.2 龙胆泻肝汤方证组
    3.3 小结
第四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研究
    4.1 引言
    4.2 样本来源
    4.3 工作流程
        4.3.1 舌苔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4.3.2 目标片段PCR扩增
        4.3.3 扩增产物磁珠纯化回收
        4.3.4 扩增产物荧光定量
        4.3.5 测序文库制备
        4.3.6 上机进行高通量测序
    4.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4.4.1 原始双端测序数据
        4.4.2 序列长度分布统计
        4.4.3 物种分类学注释
    4.5 结果和讨论
        4.5.1 湿疹各组患者与健康人群
        4.5.2 湿疹湿证患者与非湿证患者
        4.5.3 脾虚湿蕴证组治疗前后
    4.6 小结
第五章 湿疹湿证患者舌苔菌群的代谢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一般情况
        5.2.1 样本来源
        5.2.2 工作流程
    5.3 舌苔组织代谢分析结果
        5.3.1 非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5.3.2 主成分分析(PCA)
        5.3.3 靶向检测数据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菌群与代谢谱数据的关联性分析
    6.1 引言
    6.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6.3 数据处理方法
    6.4 舌苔菌群的结构变化与宿主代谢标记物的关联性分析
        6.4.1 湿疹组与健康人
        6.4.2 湿疹湿证组与非湿证组
        6.4.3 脾虚湿蕴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6.4.4 湿热浸淫证治疗前与治疗后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临床结果分析
    7.2 组学分析结果
        7.2.1 舌苔菌群的多样性组成谱
    7.3 湿疹湿证机制的初步探讨
        7.3.1 湿疹湿证对舌苔微生态的影响
        7.3.2 方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7.4 结论
    7.5 创新性
    7.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病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1 病势的概念
    2 病势传变的规律
    3 病势的辨识
    4 病势的有关治则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病势的古代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文献
        1.2 校对文献
        1.3 整理文献
    2 研究结果
        2.1 病势的概念
        2.2 病势的辨识
        2.3 病势的有关治则
    3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病势概念解析
    1 古今病势概念的考证
        1.1 古代文献中的“病势”
        1.2 当代教材中的“病势”
        1.3 辞书中的病势
        1.4 小结
    2 关于病势概念的讨论
        2.1 对病势基本概念的内涵见解不一
        2.2 病势相关治则的内涵尚待厘清
        2.3 “病势”是否为辨证的要素
    3 “病势”字义解及概念界定
        3.1 “病”字义解
        3.2 “势”字义解
        3.3 “病势”概念的界定
    4 结语
        4.1 病势的基本概念
        4.2 病势相关治则的具体内涵
        4.3 病势是辨证的要素
第四部分 病势辨证研究辑要
    1 “病势辨证”的概念
        1.1 “病势”的概念
        1.2 “辨证”的概念
        1.3 “病势辨证”的概念
    2 病势辨证纲领的提出
        2.1 逆陷散郁辨证
        2.2 顺变缓急辨证
    3 病势辨证诸证之间的内在联系
        3.1 “逆陷、散郁”之间的联系
        3.2 “顺变、缓急”之间的联系
    4 病势辨证诸证与八纲的关系
        4.1 “逆陷、散郁”与八纲的关系
        4.2 “缓急、顺变”与八纲的关系
第五部分 病势辨证运用举隅
    1 病势辨证临床运用举例
        1.1 病势辨证在痤疮诊疗中的运用
        1.1.1 痤疮的病势特征——以“郁”为核心
        1.1.2 医案举隅——从郁论治痤疮——郁者散之
        1.1.3 小结
        1.2 病势辨证在周围性面瘫诊疗中的运用
        1.2.1 周围性面瘫的病势特征
        1.2.2 医案举隅——从逆证、急证论治周围性面瘫——潜阳息风、甘味缓急
        1.2.3 小结
        1.3 病势辨证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运用
        1.3.1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势特征
        1.3.2 医案举隅——从散郁错杂论治血小板减少症——散者收之、郁者散之
        1.3.3 小结
        1.4 病势辨证在癌病中的运用
        1.4.1 癌病的病势特征
        1.4.2 医案举隅——从郁证、变证论治癌病——郁者散之、甚者从之
        1.4.3 小结
    2 名医医案验证
        2.1 崩漏案
        2.1.1 医案原文
        2.1.2 医案评析
        2.2 中风案
        2.2.1 医案原文
        2.2.2 医案评析
        2.3 郁病案
        2.3.1 医案原文
        2.3.2 医案评析
        2.4 哮病案
        2.4.1 医案原文
        2.4.2 医案评析
结论
创新点及价值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古籍中“病势”条文一览表
致谢
作者简历

(4)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绪论 中医文化的表达
    第一节 中医文化的表达
        一、中医文化的定义与形成
        二、中医文化的主要形式:文本
        三、中医文化的文本:从文学文本到明清小说
    第二节 研究结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医文化与明清白话小说的整体关系
    第一节 承载中医文化的明清白话小说
        一、明清白话小说涉医现象的繁荣
        二、涉医文本的特征和分类
        三、医学主题小说
    第二节 涉医文本的生成
        一、文本的继承和创新
        二、作者与文本
        三、文本的时代性与类型化
    第三节 写入明清小说的中医文化
        一、全面多样的疾病文化
        二、众星拱月的诊疗文化
        三、琳琅满目的医者文化
第二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疾病与医学叙事
    第一节 叙述形式的基本特征
        一、中医文化的叙事传统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三、涉医情节的叙事空间
    第二节 叙事结构与叙事模式的形成
        一、涉医故事的结构特点
        二、涉医叙事模式的要素
        三、模式的形成和变异
    第三节 为叙事服务的疾病与医者
        一、疾病在叙事中的作用
        二、医者形象的叙事功能
        三、历史名医文化的叙事演绎
    第四节 涉医主题与审美的呈现
        一、疾病与困境主题: 主人公的考验
        二、医疗与拯救主题: 直面生老病死的中医学
        三、中医文化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文化符号
    第一节 中医文化符号的概念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学
        二、中医文化的符号化
    第二节 药物与药名:中医符号的典型例证
        一、符号化的中药
        二、特殊药物的符号化
        三、药名文化
    第三节 其他中医符号现象
        一、作为喻体的中医药文化
        二、民间语言中的中医药
第四章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中医知识表达
    第一节 中医知识
        一、中医知识与分类
        二、术语与中医术语
    第二节 小说语境下的中医知识呈现
        一、知识的显性表达
        二、对知识的评论
        三、对中医形式知识的仿拟
第五章 小说式表达的价值诠释
    第一节 社会医疗与小说
        一、社会的投射: 小说的医学史研究
        二、社会关系和医疗观念的反映
        三、民俗: 中医文化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作为叙事医学的文本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阅读
        二、作为中医叙事阅读文本的小说
    第三节 中医文化传播与明清小说
        一、受传者与反馈:读者导向
        二、媒介的使用: 明清小说的创作经验
        三、身为传播者: 中医文化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5 鉴别诊断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脏腑辨证论治
        2.3 分型辨治
        2.4 专方专治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6 其他治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哮病概述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4 PPI网络构建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6 分子对接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8 分子对接结果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2 专家协调程度
        3 专家咨询建议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第四节 讨论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纳入结果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一、何梦瑶
        二、刘渊
        三、何守愚
        四、潘名熊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一、吕楚白
        二、吕安卿
        三、谢泽霖
        四、郭梅峰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一、罗氏妇科
        二、蔡氏妇科名家
        三、其他妇科名家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一、访谈方式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第二节 访谈名家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一、采访题目
        二、采访时间地点
        三、采访目的
        四、访谈概要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实验方案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运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运脾化积汤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观察表
附录B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及病情分度标准
附录C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
附录D 综述 小儿便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作者简介
    1.2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简介
    1.3 时代背景
        1.3.1 政治背景
        1.3.2 经济背景
        1.3.3 学术背景
2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理论研究
        2.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研究意义
        2.3.1 文献研究意义
        2.3.2 临床指导意义
3 病因学思想
    3.1 先天因素
    3.2 人格因素
        3.2.1 性格忧郁
        3.2.2 性悍易怒
    3.3 情志因素
        3.3.1 突发的情绪变化
        3.3.2 强烈的情志刺激
        3.3.3 持久的不良情绪
    3.4 社会因素
        3.4.1 读书勤政
        3.4.2 考场应试
    3.5 经济因素
        3.5.1 贫富差异
        3.5.2 贫富转化
    3.6 病因总结
4 病机学思想
    4.1 气的失常
        4.1.1 正气虚损
        4.1.2 气机紊乱
    4.2 血的失常
        4.2.1 血虚
        4.2.2 血行受阻
        4.2.3 血液妄行
    4.3 痰饮致病
        4.3.1 痰迷心窍
        4.3.2 痰气相兼
    4.4 火热内生
        4.4.1 情志过极化火
        4.4.2 阴虚火旺
    4.5 脏腑病机
        4.5.1 心相关病机
        4.5.2 肝相关病机
        4.5.3 脾胃相关病机
        4.5.4 肺相关病机
    4.6 病机总结
5 诊断学思想
    5.1 四诊合参
    5.2 重视脉诊
    5.3 诊断总结
6 心理治疗
    6.1 意疗
        6.1.1 语言疏导法
        6.1.2 移情易性法
        6.1.3 暗示诱导法
    6.2 行为疗法
        6.2.1 习以平惊法
        6.2.2 厌恶矫正法
    6.3 药物治疗
        6.3.1 用药规律统计
        6.3.2 专病专药
    6.4 小儿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
        6.4.1 治疗前提:母病及子
        6.4.2 治疗特色
    6.5 心理治疗总结
7 情志养护
    7.1 心理养生法则
        7.1.1 修德养神
        7.1.2 节欲守神
        7.1.3 静以养神
        7.1.4 怡情畅神
        7.1.5 调息养神
    7.2 妇女心理养生特色
        7.2.1 妊娠期养护
        7.2.2 产前养护
        7.2.3 产后养护
    7.3 饮食养护
        7.3.1 节制食量
        7.3.2 控制滋味
    7.4 情志养护总结
8 结论
9 结语
    9.1 创新之处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10)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及用药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入选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研究方法
    6.统计学方法
    7.研究结果
        7.1 患儿发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7.2 中医证型分布及平均病程情况
        7.3 疾病疗效评价
        7.4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价
    8.用药规律研究
        8.1 常用所有药物出现频次、频率
        8.2 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频次,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分类标准
        8.3 各类型药物所占比例
        8.4 方中药物的关联分析
        8.5 处方中药物的聚类关系
讨论
    1.研究结果讨论
    2.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优势探讨
    3.论“炒”炮制类中药在脾胃系统疾患的应用
    4.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5.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小儿厌食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小儿用药得当事半功倍(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治则治法[J]. 孙占学,朱慧婷,郎娜,张苍,崔炳南,史飞,张丰川,李萍,王萍,白彦萍. 北京中医药, 2021(11)
  • [2]湿疹患者湿证人群舌苔微生态的探索性研究[D]. 李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文献的中医病势概念解析及病势辨证理论的研究[D]. 詹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叙事、符号与知识 ——中医文化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表达[D]. 梁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运脾化积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梁卫忠.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龚廷贤中医心身医学思想研究[D]. 胡晓菁.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及用药规律探析[D]. 张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小儿用药事半功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