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毒性羰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铁羰基化合物,CO释放行为,反应动力学
毒性羰基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琴[1](2019)在《新型单核铁(Ⅱ)羰基化合物的合成、CO释放及其细胞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碳(CO)是一种气体信使分子,合适剂量的CO具有抗炎、抗氧化、细胞保护等生理功能。为有效发挥CO的药用价值,如何可控地释放和输运CO是关键。一氧化碳释放剂(carbon-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s,CORM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释放CO的化合物,多数CORMs都是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铁元素是人体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基于铁羰基化合物的CORMs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铁羰基化合物释放CO的行为与Fe-CO键强度紧密相关。CO是个典型的π酸配体,铁配位的CO数量越少,由Fe~(2+)中心给予每个CO上的反馈电子则越多,Fe-CO键越强,CO释放速率越慢。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与二价铁配位的辅助配体数和电子效应来实现二价铁类CORMs释放CO速率的调节。根据这一原理,本文合成表征了一系列新型单核铁(II)羰基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CO释放行为、释放动力学和细胞毒性,主要工作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fac-[Fe(CO)_3I_2L]:控制cis-[Fe(CO)_4I_2]和胺类化合物L的反应时间为5分钟,合成了化合物fac-[Fe(CO)_3I_2L](L=EtNH_2,1;L=PrNH_2,2;L=BuNH_2,3;L=PentNH_2,4;L=Py,5;L=4,4-bpy,6;),用单晶衍射、NMR、I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化合物1-6在DMSO溶剂中的CO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半衰期为7 min左右,而化合物2-6在DMSO中很快分解完全(<3 min)。这类化合物快速释放CO的行为可能与胺的弱供电子能力有关。细胞毒性评估表明化合物1对RT112膀胱癌细胞有强致死作用(IC_(50)~15μM)。第二部分,fac-Y[Fe(CO)_3I_3]:延长cis-[Fe(CO)_4I_2]和胺类化合物L的反应时间至1-2 h,得到了六个离子型化合物fac-Y[Fe(CO)_3I_3](Y=EtNH_3,7;Y=PrNH_3,8;Y=BuNH3,9;Y=PentNH3,10;Y=Et2NH2,11;Y=Et3NH,12;),用单晶衍射、NMR、I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与fac-[Fe(CO)_3I_2L]化合物相比,这些离子型化合物在DMSO中释放CO速率较缓慢。它的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CO释放为与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吻合。此外,化合物7-12的CO释放速率与阳离子中烷基链长呈正相关。这些离子型化合物有良好的水溶性,在D_2O中的CO释放存在两个过程。MTT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RT112细胞有的毒性(IC_(50)~12μM),初步研究表明其细胞毒性主要来源于CO释放产生的活性氧物种(ROS)。第叁部分,cis-[Fe(CO)_2I_2(NH_(3-n)(CH_2CH_2OH)_n)]:控制醇胺类和cis-[Fe(CO)_4I_2]的反应条件,可得到单核铁(II)二羰基化合物13(n=1)和14(n=2)。由于含羟基配体的引入,这两个二羰基的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这两个铁羰基化合物在D_2O溶液中也能释放CO,其释放CO速率比fac-[Fe(CO)_3I_2L]和fac-[Fe(CO)_3I_3]这两类化合物更缓慢。动力学分析表明CO释放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IC_(50)>1000μM)。(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1)
原野,潘碧莹,龚嘉华,孙旦,胡超[2](2018)在《油脂过氧化形成的活性羰基物质(RCS)的毒性作用及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物中的油脂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活性羰基物质(RCS)。代表性的RCS有丙二醛(MDA)、丙烯醛(ACR)、4-羟基-2-壬烯醛(HNE)、乙二醛(GO)等。RCS具有反应活性,能使食品中的其他组分如蛋白质、DNA中的亲核基团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交联,影响食品品质。通过饮食摄入并积累的RCS将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健康形成威胁。因此,通过对RCS在生成上的阻断和生成后的清除来拮抗RCS的毒性是十分必要的。对几种代表性RCS的来源、性质及毒性作用进行介绍,并总结目前发现的RCS毒性抑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以期对RCS的毒性和控制策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8年01期)
张涛锋[3](2017)在《水溶性羰基锰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性质、毒性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源性CO作为类似于NO的细胞信使分子,在体内具有抗炎、扩张血管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过渡金属羰基类化合物为CO的固化形式,在体内具有内源性CO的生理作用和功能;目前报道的羰基金属CO释放分子(CORMs)大多数不溶于水,对全面评价其活性和毒性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3类水溶性羰基锰CORMs,并从CO释放特性、稳定性、毒性及抗炎活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CO释放能力:根据脱氧肌红蛋白结合CO转化为羰基肌红蛋白的原理,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释放CO的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能够释放CO分子,其中化合物1-7通过自身催化释放CO,有一定的诱导期;化合物8-12释放CO过程为一级反应,释放半衰期在5.6-32.1min之间;并且连二亚硫酸钠对目标化合物CO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2)稳定性研究:利用1H-NMR、IR及UV对化合物1、4、8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1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非羰基配体易发生分解;化合物4及8在pH2.3-12.7范围内均保持稳定。(3)毒性研究:MTT法检测表明化合物对于正常细胞LO2的毒性较小,对He La细胞及HepG2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对HeLa细胞的细胞凋亡与周期影响中,化合物能够阻滞细胞周期的S期(化合物1)或G2/M期(化合物4和8)诱导HeLa细胞早期凋亡。在化合物的发育毒性研究中,发现化合物8及9在低浓度作用(低于5.0μM)条件下对斑马鱼毒性较小,高浓度化合物(高于10.0μM)能够诱导斑马鱼心包水肿、卵黄囊肿等畸形;此外,化合物1及8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在62.5-500mg/ml之间。(4)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能够降低巨噬细胞内炎症介质NO含量;其抗炎作用与配体种类及CO释放速率有关。在抗炎过程中,它们都能够抑制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增强抗炎因子IL-10及HO-1的表达,同时对COX-2的表达也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弓亚国,张涛锋,李勐,赵全义,贺殿[4](2016)在《基于羰基钴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毒性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金属钴和一氧化碳配体的羰基钴配合物(CORMs)具有抗肿瘤和抗炎的潜力。本文在合成3个杂化型钴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分别含乙酰水杨酸、对氨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结构片段)的基础上,从动物毒性、抗肿瘤及抗炎活性等方面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配合物CO释放半衰期在43~53 min之间;小鼠经口LD50介于1 500~5 000 mg·kg-1;大鼠连续等剂量给药后,配合物1对大鼠肝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功能都有影响,对肾脏的功能和生理形态的影响都较为严重;配合物1对He La细胞和Hep G2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6.20和39.25μmol·L-1),配合物2对He 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低于对照组5-FU(IC50114.19μmol·L-1),但它们叁者对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都强于对照组5-FU(IC50 171.34μmol·L-1)。抗炎实验表明:它们均能降低细胞内亚硝酸盐水平,配合物1和2比3表现出更强的活性,通过与相应配体对照实验证实,它们的抗炎活性主要来自于CORMs释放的CO分子。(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盼盼[5](2015)在《活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氧化应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毒性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species,RCS),为一类体内糖代谢,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LPO)和食物加工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羰基基团的高活性亲电化合物。RCS易与细胞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发生反应,导致细胞损伤。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和乙二醛(Glyoxal,GO)为RCS中活性很高的两种二羰基化合物。MG和GO通过诱导蛋白羰基化、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增加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而导致炎症、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等疾病。目前认为RCS的细胞毒性机制包括诱导氧化应激,羰基应激,蛋白与蛋白或核酸交联,基因突变,细胞凋亡等。RCS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导致细胞凋亡,但是其造成线粒体损伤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因此本试验从氧化应激,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β-oxidation,FAO)等方面探讨RCS的毒性机制。1.通过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和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LPO,H2O2浓度等氧化应激指标及MMP的检测,研究RCS细胞毒性的氧化损伤机制。结果表明,随着RCS浓度的增加,大鼠肝细胞(BRL 3A)和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活力下降,细胞毒性增强,细胞ROS上升,MMP下降。而RCS捕获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超氧阴离子清除剂Trolox,过氧化氢酶,羟基清除剂甘露醇均可显着抑制GO的这种作用。2.通过细胞ATP含量,蛋白表达和酶活性检测,研究RCS诱导的氧化应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结果表明,GO显着降低BRL 3A细胞ATP含量,而AG、过氧化氢酶和Trolox能使细胞ATP恢复正常水平。随着RCS浓度的增加,BRL 3A和3T3-L1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脂肪酸转运蛋白(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fatty acid translocase,CD36)表达显着下降。这些可能是RCS诱导NASH的分子机制。RCS时间选择性的抑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活性。证实线粒体脂肪酸摄入障碍可能是造成FAO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GO诱导BRL 3A和3T3-L1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s,IRS-1)表达降低,MG使3T3-L1细胞IRS-1表达降低,IRS-1丝氨酸磷酸化(IRS-1 Ser307 phosphorylation,p-IRS-1)表达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进一步证实线粒体发生FAO障碍。综上所述,两种RCS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导致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的可能机制是:⑴通过抑制脂肪酸转运蛋白表达;⑵通过某个时间段抑制CPT1活性。抑制脂肪酸转运蛋白而导致脂质累积,可能为RCS诱导NASH的分子机制。因此,两种RCS导致细胞毒性的机制是:⑴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⑵线粒体膜电位降低;⑶氧化应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张天宇,李盼盼,穆颖颖,武召珍,杨鸣琦[6](2014)在《两种活性羰基类物质对ECV304细胞的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乙二醛(GO)和甲基乙二醛(MGO)对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机制,分别以MTT法检测两种活性羰基化合物(RCS)对ECV304细胞活力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DCFH-DA探针法检测氧化应激;用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形态变化。结果表明,GO和MGO对ECV304细胞的IC50分别为3.6mmol/L±0.1mmol/L和1.3mmol/L±0.1mmol/L;氧化应激水平小幅度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随发生改变;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GO和MGO的细胞毒性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相关性较低而与线粒体损伤相关。(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4年12期)
母培强,刘菁,唐先青,欧阳满,蒋珺[7](2012)在《乙酰甲喹的细胞毒性及其羰基还原和羟化代谢》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甲喹(MEQ)属于喹恶啉类药物,具有高效抗菌和促进生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动物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容易引起动物中毒,影响畜禽产品和食品的安全。为正确评估MEQ对畜禽和人类的潜在威胁性,本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分析了MEQ的毒性作用及其毒性机理,并鉴定和分析了畜禽体内参与MEQ主要代谢过程的关键酶。(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2年S1期)
母培强,刘菁,唐先青,欧阳满,蒋珺[8](2012)在《乙酰甲喹的细胞毒性及其羰基还原和羟化代谢》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甲喹(MEQ)属于喹恶啉类药物,具有高效抗菌和促进生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动物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容易引起动物中毒,影响畜禽产品和食品的安全。为正确评估MEQ对畜禽和人类的潜在威胁性,本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分析了MEQ的毒性(本文来源于《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2-08-01)
张颖,邓晖,胡林森[9](2011)在《羰基的毒性与神经系统变性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数据显示,反应性羰基作为氧化损伤的神经毒性介质涉及许多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进展。脂质、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氧化导致羰基及羰基加成物的形成,这些产物包括脂质衍生的羰基(4-hydroxy-trans-2-nonenal,HNE)、糖类衍生(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1年08期)
田春梅[10](2011)在《CO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机理及抗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石生产中排放大量含高浓度CO(>80%,体积分数)的电石炉气,若能将其通过CO水汽变换反应制得高质量的合成气(H2和CO),再用成熟的CO催化加氢技术生产甲醇,即作为极佳的碳一化工原料气,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实现废物资源回收利用。但因尾气中S.P.As.F等杂质净化困难,在再利用的各个阶段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从而使原料气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本文针对电石炉气中的羰基硫(COS)致使CO变换催化剂中毒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的中毒行为、在密闭电石炉气条件下的中毒特征、中毒机理及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COS浓度、催化剂粒度和原料气空速对催化剂中毒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S浓度的增加,催化剂中毒越深,中毒后的稳定转化率越低;随着催化剂粒度的增加,中毒越显着,最终的变换率越小;在COS浓度较低时,随着空速的增加催化剂COS中毒后的变换率变化不大,但催化剂的完全中毒需要的时间变长,而高浓度COS条件下催化剂中毒后的变换率随空速的增加明显降低。(2)在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实验室研究了密闭电石炉气条件下COS致使催化剂中毒的特征,结果表明在N2条件下,变换率陡然下降然后稳定在低变换率水平,与之前COS单独存在的中毒特征一致,表明N2主要是起到稀释COS的作用;CO2、H2则作为变换反应的生成物,主要影响是变换率逐渐变小,且不稳定。密闭电石炉气条件下CO变换率主要呈现出变换率较低且不稳定的中毒特征。(3)通过热力学计算,从理论上推断达到平衡时催化剂的活性成分Fe304在密闭电石炉气条件下COS和Fe304的反应,以及CO、H2、CO2、O2、N2和H2O对COS与Fe304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和热力学平衡常数,发现反应18COS(g)+4Fe3O4+37O2(g)=6Fe2(SO4)3+18CO2(g)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且绝对值最大,最容易发生,是COS在密闭电石炉气氛下的主导反应。COS与CO铁基变换催化剂作用主要生成硫酸盐和硫化铁,导致催化剂不可逆失活。(4)CO铁基变换催化剂升温还原样和中毒样的的XPS及XRD表征结果表明,CO铁基变换催化剂的COS中毒过程是积碳和硫化物慢慢累积的过程,COS中毒后主要生成FeS和C,催化剂的中毒原因是生成硫化铁,使得催化剂活性中心被占据,造成其结构的永久破坏导致不可逆中毒。(5)对于部分中毒的催化剂由于反应生成的FeS2键较弱,在中毒后经一段恢复,活性可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而完全中毒的催化剂则是发生了不可逆失活。通过热力学计算可知在O2气氛下,催化剂可以氧化再生成Fe3O4或Fe2O3。而通过实验程序升温氧化,经XRD表征可知,中毒催化剂的升温氧化后可再生成Fe3O4,其中也包含少量的Fe2O3。(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1-03-01)
毒性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食物中的油脂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但不饱和脂肪酸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活性羰基物质(RCS)。代表性的RCS有丙二醛(MDA)、丙烯醛(ACR)、4-羟基-2-壬烯醛(HNE)、乙二醛(GO)等。RCS具有反应活性,能使食品中的其他组分如蛋白质、DNA中的亲核基团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交联,影响食品品质。通过饮食摄入并积累的RCS将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健康形成威胁。因此,通过对RCS在生成上的阻断和生成后的清除来拮抗RCS的毒性是十分必要的。对几种代表性RCS的来源、性质及毒性作用进行介绍,并总结目前发现的RCS毒性抑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以期对RCS的毒性和控制策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性羰基论文参考文献
[1].杨秀琴.新型单核铁(Ⅱ)羰基化合物的合成、CO释放及其细胞毒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2].原野,潘碧莹,龚嘉华,孙旦,胡超.油脂过氧化形成的活性羰基物质(RCS)的毒性作用及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油脂.2018
[3].张涛锋.水溶性羰基锰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性质、毒性及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7
[4].弓亚国,张涛锋,李勐,赵全义,贺殿.基于羰基钴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毒性及生物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6
[5].李盼盼.活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氧化应激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毒性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张天宇,李盼盼,穆颖颖,武召珍,杨鸣琦.两种活性羰基类物质对ECV304细胞的毒性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
[7].母培强,刘菁,唐先青,欧阳满,蒋珺.乙酰甲喹的细胞毒性及其羰基还原和羟化代谢[J].畜牧与兽医.2012
[8].母培强,刘菁,唐先青,欧阳满,蒋珺.乙酰甲喹的细胞毒性及其羰基还原和羟化代谢[C].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2012
[9].张颖,邓晖,胡林森.羰基的毒性与神经系统变性病[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
[10].田春梅.CO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机理及抗毒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标签: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 铁羰基化合物; CO释放行为; 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