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滇蓝尾蝾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滇蓝尾蝾螈,再生,下颌骨,肢体
滇蓝尾蝾螈论文文献综述
邓灵[1](2013)在《补体C3、C5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云南特有的两栖类动物—滇蓝尾蝾螈(Cynops cynaurus)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补体C3、C5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前肢再生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野生成体滇蓝尾蝾螈60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只,在叁卡因麻醉下分别切取正中1/3下颌骨及右前肢肘关节以下部位,术后观察滇蓝尾蝾螈再生情况,分别切取术后7天、21天实验动物再生下颌骨及右前肢作为实验标本,同时切取一侧正常下颌骨及对侧左前肢作为对照,通过RT-PCR技术检测再生组织中是否存在补体C3、C5;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下颌骨及前肢再生过程中补体C3、C5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术后均健康成活,被切除的下颌骨及右前肢在取材时已部分再生。对滇蓝尾蝾螈再生组织进行总RNA提取,通过RT-PCR技术证实再生组织内有补体C3、C5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成体滇蓝尾蝾螈的下颌骨及前肢再生过程中,都有补体C3、C5的阳性表达,补体C3主要在再生组织芽基及创口上皮内表达,而补体C5只在再生组织创口上皮表达,在再生组织芽基内无表达;补体C3、C5在正常下颌骨及肢体组织内无阳性表达;补体C3、C5阳性表达量随时间变化增强。[结论]1、经过RT-PCR技术证实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有补体C3、C5的表达;2、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的再生与补体C3、C5有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补体C3、C5在成体滇蓝尾蝾螈的下颌骨和前肢再生组织中呈阳性表达;3、补体C3、C5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前肢再生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不同,补体C3主要在再生组织芽基和创口上皮中表达;补体C5仅在再生组织创口上皮中出现明显的表达,在再生组织芽基内无表达;在正常的下颌骨及肢体组织中未发现补体C3、C5表达;补体C3、C5阳性表达量随时间变化增强。(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王琰[2](2011)在《滇蓝尾蝾螈前肢及下颌骨再生组织nAG蛋白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云南省特有的动物资源,以滇蓝尾蝾螈(Cynops cynaurus)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蝾螈前梯度蛋白(newt Anterior gradient, nAG)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前肢再生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取成年野生型滇蓝尾蝾螈共60条,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在叁卡因麻醉下分别截除下颌骨正中1/3及左前肢肘关节以下部分,术后定时大体观察蝾螈生存及组织再生情况,5天、12天时各处死每组15只蝾螈,按组别切取下颌骨、左前肢再生组织以及相对应动物右前肢、下颌骨的正常组织为对照,通过RT-PCR技术获取nAG蛋白编码基因,直接测序,与GeneBank中公认序列进行比对,检测再生组织中是否存在nAG蛋白;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nAG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使用HPIAS-1000软件分析原位杂交石蜡切片中nAG蛋白的表达浓度并计算nAG蛋白阳性表达率。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术后均健康成活,被切除的下颌骨和肢体在取材时间点已实现部分再生。具体过程如下:截除术后1小时,创口止血完成,口底组织收缩,使下颌骨两断端相对靠拢,前肢残端创口则轴向聚拢;术后3天,创口表面光滑,已有创面上皮(wound epidermis, WE)覆盖;术后5天,上皮顶帽(apical ectodermal ridge, AEC)形成;术后7天,上皮顶帽增厚;术后12天,截断面出现透明小突起,形成明确胚芽(blastma, BL)。通过对滇蓝尾蝾螈再生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取的nAG蛋白基因片段大小及序列证实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整个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表皮的基底细胞及神经纤维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并且在再生过程中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点,阳性表达的区域各不相同。nAG蛋白在术后5天顶帽下方软骨(骨)组织和间充质细胞内表达,神经组织也有表达,术后12天在表皮的基底细胞内表达。nAG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相同时间不同组织及相同组织不同时间表达有差异性(P<0.05)。[结论]1.成体滇蓝尾蝾螈具有再生下颌骨和肢体的能力,其再生方式为割处再生;2.成体滇蓝尾蝾螈可作为下颌骨再生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3.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经RT-PCR实验扩增的nAG蛋白基因片段与目的蛋白基因序列一致,证实再生组织内有nAG蛋白的表达;4.nAG蛋白与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密切相关,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5.nAG蛋白与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部位与再生时间有关。在蝾螈肢体和下颌骨再生过程中,nAG蛋白在蝾螈的再生组织中随着时间的改变,在不同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强度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术后5天,nAG蛋白主要表达在神经纤维及间充质细胞内;术后12天,nAG蛋白主要表达在AEC和其下方的去分化细胞内;6.nAG蛋白只出现在下颌骨及前肢再生时期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中,其阳性表达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细胞分化成熟后即表达阴性。提示nAG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再生下颌骨及肢体再生中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指征;7.nAG蛋白是一种细胞增生和分化因子,是否为启动因子及是否也存在于高等级哺乳动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1-05-01)
蓝彩娟[3](2010)在《PCNA和视黄酸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再生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Pylori[目的]利用我省特有的动物资源—滇蓝尾蝾螈(Cynops cynaurus)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再生模型的建立方法;同时,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以及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再生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取野生成体滇蓝尾蝾螈共28条,在叁卡因麻醉下行下颌骨截除术,术后3天和1、2、3、5、7、12周定期切取局部再生组织,通过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观察下颌骨的再生过程,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下颌骨再生过程中PCNA和RARα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术后均健康成活,被切除的下颌骨均能再生出缺损的部分。其再生过程大体如下:1.伤口愈合;2.组织去分化;3.再生芽基形成;4.再生下颌骨形成。术后前3周以芽基细胞的去分化和增殖主,术后5周开始出现软骨的再生,特别是残端软骨的增殖和再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整个下颌骨再生过程中,表皮的基底部细胞都有PCNA阳性表达。PCNA在再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其在再生部位阳性表达的区域不同。下颌骨再生过程中RARα的阳性表达区域总是与具有分裂、分化行为的细胞组织相关,以表皮和软骨组织的表达最强。PCNA和RARα在术后3、5、7周的阳性表达率最高,术后5周达到峰值。术后12周,下颌骨的再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下颌骨形态和功能基本恢复,RARα的阳性表达迅速下降。[结论](1)成体滇蓝尾蝾螈具有再生下颌骨的能力,其再生方式为割处再生;(2)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再生过程中都有PCNA和RARα的阳性表达;(3)RA对诱导再生下颌骨芽基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4)成体滇蓝尾蝾螈可作为下颌骨再生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10-05-01)
朱志平[4](2009)在《滇蓝尾蝾螈前肢再生的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再生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型,观察滇蓝尾蝾螈前肢肢体的割处再生能力,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局部细胞的去分化现象及其细胞来源。[方法]:取野生成体雌性及雄性滇蓝尾蝾螈共15条,麻醉下自肘部稍下切除右侧前肢,术后3、7、12、15、20、30、45天切取创部新生组织,通过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观察肢体的再生以及再生过程中局部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再生组织的细胞来源。[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健康成活,被切除的右前肢均能再生出缺损的肢体,其过程如下:术后3天,形成创面表皮封闭,也称为顶帽或顶外胚层帽(apicalectodermal cap),顶帽下方存在一群圆形的单个核细胞沿残肢近远中轴生长,同时可见狭长的骨骼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向远端移行,有些细胞胞核可见特异肌源性蛋白Myogenin阳性表达;术后7~15天天,顶帽下方形成再生芽基(blastema),细胞呈现幼稚化,核仁明显,细胞体小,核质比变大,Myogenin阳性表达增多;大约20~30天天,芽基细胞转分化形成成骨细胞,骨骼肌细胞等,部分成骨细胞胞核有Myogenin阳性表达,最终约45天细胞再分化构成一个新的肢体,只是新生肢体较原切除前肢在色泽大小上略有差异。[结论]:(1)滇蓝尾蝾螈前肢具有完全的“割处再生”能力,可作为再生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2)滇蓝尾蝾螈前肢的割处再生是邻近组织如骨骼肌细胞迁移、去分化、增殖并再分化的结果;(3)滇蓝尾蝾螈前肢再生芽基中,骨骼肌源性特异性蛋白Myogenin的表达为强阳性,提示骨骼肌细胞是再生芽基的细胞来源之一。(本文来源于《昆明医学院》期刊2009-05-01)
滇蓝尾蝾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云南省特有的动物资源,以滇蓝尾蝾螈(Cynops cynaurus)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蝾螈前梯度蛋白(newt Anterior gradient, nAG)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前肢再生过程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取成年野生型滇蓝尾蝾螈共60条,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在叁卡因麻醉下分别截除下颌骨正中1/3及左前肢肘关节以下部分,术后定时大体观察蝾螈生存及组织再生情况,5天、12天时各处死每组15只蝾螈,按组别切取下颌骨、左前肢再生组织以及相对应动物右前肢、下颌骨的正常组织为对照,通过RT-PCR技术获取nAG蛋白编码基因,直接测序,与GeneBank中公认序列进行比对,检测再生组织中是否存在nAG蛋白;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nAG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使用HPIAS-1000软件分析原位杂交石蜡切片中nAG蛋白的表达浓度并计算nAG蛋白阳性表达率。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术后均健康成活,被切除的下颌骨和肢体在取材时间点已实现部分再生。具体过程如下:截除术后1小时,创口止血完成,口底组织收缩,使下颌骨两断端相对靠拢,前肢残端创口则轴向聚拢;术后3天,创口表面光滑,已有创面上皮(wound epidermis, WE)覆盖;术后5天,上皮顶帽(apical ectodermal ridge, AEC)形成;术后7天,上皮顶帽增厚;术后12天,截断面出现透明小突起,形成明确胚芽(blastma, BL)。通过对滇蓝尾蝾螈再生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获取的nAG蛋白基因片段大小及序列证实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整个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表皮的基底细胞及神经纤维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并且在再生过程中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点,阳性表达的区域各不相同。nAG蛋白在术后5天顶帽下方软骨(骨)组织和间充质细胞内表达,神经组织也有表达,术后12天在表皮的基底细胞内表达。nAG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相同时间不同组织及相同组织不同时间表达有差异性(P<0.05)。[结论]1.成体滇蓝尾蝾螈具有再生下颌骨和肢体的能力,其再生方式为割处再生;2.成体滇蓝尾蝾螈可作为下颌骨再生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3.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经RT-PCR实验扩增的nAG蛋白基因片段与目的蛋白基因序列一致,证实再生组织内有nAG蛋白的表达;4.nAG蛋白与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密切相关,成体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都有nAG蛋白的阳性表达;5.nAG蛋白与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密切相关,且其表达部位与再生时间有关。在蝾螈肢体和下颌骨再生过程中,nAG蛋白在蝾螈的再生组织中随着时间的改变,在不同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强度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术后5天,nAG蛋白主要表达在神经纤维及间充质细胞内;术后12天,nAG蛋白主要表达在AEC和其下方的去分化细胞内;6.nAG蛋白只出现在下颌骨及前肢再生时期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中,其阳性表达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细胞分化成熟后即表达阴性。提示nAG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再生下颌骨及肢体再生中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指征;7.nAG蛋白是一种细胞增生和分化因子,是否为启动因子及是否也存在于高等级哺乳动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滇蓝尾蝾螈论文参考文献
[1].邓灵.补体C3、C5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及肢体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3
[2].王琰.滇蓝尾蝾螈前肢及下颌骨再生组织nAG蛋白基因表达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
[3].蓝彩娟.PCNA和视黄酸在滇蓝尾蝾螈下颌骨再生中的表达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
[4].朱志平.滇蓝尾蝾螈前肢再生的形态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